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兴之臣还是卖国贼:原来李鸿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貌上的土气又算得了什么!本是由同样的水土养就,李鸿章十分了解这些家乡兵。别看他们平时懒懒散散、满脸的匪气和土气,可一上战场就像是换了人,只知勇猛杀敌,比八旗、绿营军要强万分。 
  太平军攻占苏州不久,忠王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上海官绅筹集白银二十万两,雇用外国轮船,以主事钱鼎铭为代表,顺江而下,寻求曾国藩的支援。钱鼎铭到安庆后对曾国藩说:“江南民众如婴孩盼望慈母、禾苗盼望雨水那样希望曾大帅能够派兵支援,以解上海之围。”面对钱鼎铭的切切恳求,曾国藩深觉棘手。上海的经济和军事地位都非常重要,应全力援助。但派兵少了无济于事;派兵多了,一旦前敌军情吃紧,援军难以回撤,就会打乱整个战略部署。即使曾国藩甘愿冒险,全力救援上海也不可行。当时湘军与太平军多线作战,兵力也不充裕,如抽调一支进军上海,等于是拆东墙补西墙,绝非上策。还有一个原因是曾国藩没有挑明的,那就是上海固然重要,但曾的目标并非上海,而是南京!南京是太平天国的首都,攻下南京等于占了头功!上海的繁华纵然令人羡慕,然同南京相比战略地位就差多了,充其量只是一分战场。孰轻孰重,曾国藩怎不明了!钱鼎铭看出了曾国藩的犹豫。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如果肯在曾国藩面前说情,这件事情十有八九能办成。此人就是曾国藩最信任的学生和助手——李鸿章。
  钱鼎铭向李鸿章提出支援上海的请求,李鸿章痛快地答应了,同意到曾国藩面前说情。看到李鸿章充满信心的神态,钱鼎铭吁了一口气,知道上海有救了。 
  曾国藩犹豫不定之际,清廷接到上海危急的奏报,命曾国藩派兵增援上海。一面是朝廷的命令,一面是李鸿章的大力劝说,曾国藩终于打消疑虑,决定发兵上海。其实,促使曾国藩决定出兵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官绅因等不及安庆方面的消息,决定向洋人借师助剿。所谓“借师助剿”,就是借用或雇佣外国军队攻打太平军。洋人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答应帮助中国平定内乱。曾国藩认为,此举纵使解得内忧,之后必有外患!急忙上奏朝廷:“借助洋人军队守护上海,保卫中外人士财产是可行的,但借助洋人军队进剿苏州,收复清朝失地却万万不可!上海、宁波为通商口岸,应当共同守护。而苏州、南京却非通商口岸,如果洋人插手中国内政,将会后患无穷。大清帝国的军队足以自立,就像家长有足够的权威治家一样,没有必要借别人的棍子来教训自家的逆子!”曾国藩有两层意思,一是不愿留下后患,让洋人捞去更多利益;二是害怕洋兵攻占南京,抢了自己的头功。清廷对此事并未表态。事实上,清廷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救上海之围。这样,曾国藩不得不从自己的队伍里挑选赴沪人选。究竟派谁去解上海之围?一向做事谨慎的曾国藩为此伤透了脑筋。军中有一个叫吴坤修的湘军将领主动请缨,愿领兵援沪。曾国藩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上海这块大肥肉怎么能轻易给人?曾国藩想起了弟弟曾国荃,如果派他援助上海,自己主攻南京,双份功劳就都落在曾家手中,岂不两全其美?曾国藩心中初步形成援沪计划:于湘军营内亲选六千名精锐士兵调拨曾国荃援沪,同时令曾国荃赶回湖南老家招募八千名新兵补上空缺。曾国藩对自己的弟弟并不放心,又将得意门生李鸿章派去做其副手和军师,保证此行万无一失。 
  正当曾国荃、李鸿章率近万名湘军奔赴上海时,太平军却连战连捷,将清兵洋将打得溃不成军。且轮船运兵一事仍未筹办妥善,只能从陆路到达上海。水路行军,部队可沿江而下迅速到达上海,占得先机。陆路行军,得穿越太平天国占领区,一路上都要攻城夺池奋勇拼杀。况且湘军到上海后曾国荃部也只能听命于上海道台,事事受人节制。曾国荃哪能忍受这种待遇,马上表态不去。曾国藩两相权衡,决定保大弃小,专意进攻南京拿得头功,将上海之事交给别人办理。既然曾国荃不去,李鸿章自然也去不成。曾国藩遇事爱和李鸿章商量,当然要把智囊时刻留在身边,随时听取他的意见。即使曾国藩先前派李赴沪,也是因对鲁莽的曾国荃放心不下而不得已为之。李鸿章却不这么认为,他一直在寻找独当一面的机会,如曾国荃不去,自己单独去更好。但既然恩师不准,李鸿章也不好表现出非要去的意思,只好静观其变。 
  曾国藩同李鸿章商量派往上海的人选。李鸿章认为湖南人陈士杰做事稳健,能担此任。曾国藩同意了李的建议。陈士杰受命后立即招募一万人整天操练。可时间一天天过去,陈士杰就是按兵不动,甚至接到“老佛爷”(慈禧太后)催促过江援沪的谕旨后仍不见动静。曾国藩责问陈士杰为何拖延至今,陈眼泪汪汪地说,家里还有九旬老母,如果自己牺牲,孤苦伶仃的老妈无以为靠。晚清不比秦汉,孝顺可当成一切事情的借口。曾国藩没心思琢磨陈士杰究竟是孝顺抑或怕死,朝廷已下了几道催促赴沪的诏书,他只能另找合适人选。四十四岁的总兵冯子材跃入了曾国藩的脑海。当时冯驻军镇江,距离上海很近,且其顶头上司都兴阿早想占据上海。曾国藩于是通知冯子材赴上海救援,但却一直没有得到答复。 
  历史给了李鸿章崭露头角的机会。曾国藩终于委派李鸿章赴沪支援。临行前,曾国藩既高兴又惋惜地说:“少荃(李鸿章的号)这一去,我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是少了一个得力的帮手。”同时,曾国藩向李鸿章表明,湘军目前无兵可用,上海进剿一事须自己解决。这却难不倒李鸿章,他就像变戏法一样,一下子就弄了个淮军出来。
  从合肥附近招募兵勇,到编成军队集中安庆,李鸿章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即使这样,朝廷还嫌李动作太慢,不断下旨敦促。练成的淮勇(后改名淮军)共分五营,按营官的名字命名。潘鼎新领鼎字营,刘铭传领铭字营,张树声领树字营,吴长庆领庆字营,张遇春领春字营,五营营官全是李鸿章的同乡。曾国藩虽对李鸿章短时间招募一支军队深感佩服,但对这支新军却很不以为然。当时的淮勇军容不整,根本不懂行军礼、站军姿;军纪亦不严,一副痞子样,尊卑无别。这些都是治军的大忌。李鸿章却对这支军队充满信心。他和他们是同乡,了解他们,也喜欢他们的样子和神态。一支军队的好坏,关键在于能不能打胜仗,而不在于穿什么衣服,用什么腔调说话。曾国藩同李鸿章商定,淮军的器械装备、饷银粮草、训练方式完全取法湘军。这也是李鸿章后来总提到湘军是淮军母亲的缘故。初创的淮军和湘军一样,主要使用刀矛、小枪,辅以抬枪、小炮、劈山炮等重型武器。这些武器有多厉害呢?我们以每营领到100杆的小枪为例(抬枪每营只有20多杆)。小枪从前膛装火药,然后还得加药线。放枪时点燃药线,如果药线受潮,就成了哑枪。至于抬枪、小炮、劈山炮等也都是些毛病多、威力小的旧式武器。所以李鸿章到上海见到洋枪洋炮时才会惊叹不已,同时改造淮军的第一项措施就是淘汰旧式武器。
  从合肥招兵买马到安庆组建军队,李鸿章开始考虑如何尽快发展壮大这支新军。吸纳选用人才方面,李鸿章和老师曾国藩不同。曾国藩的湘军将领大多是读书人出身,即所谓“儒将”。湘军将领做事讲究礼法,循规蹈矩,带有浓厚的文人气质。他们打胜仗时喜形不露于色,暗地却做几句酸诗将自己表扬一番;打了败仗则会哀呀愁呀天呀地呀没完没了。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则大不相同。淮军的很多将领出身草莽,如刘铭传曾是私盐贩子;张遇春兄弟则做过土匪头领。因此,湘军打仗是为报效国家,实现忠君爱国的理想;淮军则只为报答李鸿章的知遇之恩,惟李鸿章之命是从。 
  淮军到上海后,前方传来太仓、嘉定告急的消息。当时英法联军正进攻金山,得知嘉定告急,立即将主力部队撤离金山前线,全力开赴嘉定。李鸿章率领的淮军正在南汇与太平军对峙。为防止太平军声东击西,李鸿章不得已将淮军大半主力开往金山前线接替联军,只在南汇留下刘铭传和潘鼎新两营。南汇太平军守将吴建瀛拥有近万人,而李鸿章留下来的两个营加起来人数还不到一千。不料,英法联军不但没能解嘉定之围,反被打得惨败,逃回上海躲了起来。太平军节节胜利,势不可挡。淮军主力和留守南汇的两营被隔为两段,淮军危在旦夕。这时,幸运之神眷顾了李鸿章。南汇的太平军出现了内讧。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有个养子叫李士贵,号称“忠二殿下”。此人骄横无礼,仗着干爹的势力到处为非作歹。他非但不服从南汇主将吴建瀛管辖,反而常当着士兵的面凌辱主帅。吴建瀛不堪受辱,决定向清廷投诚。他派城中士绅去淮军大营联络投降事宜。刘铭传、潘鼎新对于军力几倍于己的强敌来降,疑窦丛生,担心其中或许有诈。二人决定派密探进城打探虚实。很快传来了确切的消息:吴建瀛不是诈降。刘、潘喜不自胜,当下决定受降,同时禀报主帅李鸿章。李鸿章接到消息,半信半疑,警告刘铭传不可争功心切,轻信敌人的花言巧语。但又怕话说重了,刘铭传接信后拒降,于是星夜召集刘铭传,具体会商实施步骤及预防办法。经过李鸿章的精心安排,淮军最终顺利接纳了太平天国的降军。淮军规模立即得到壮大,李鸿章将投降的太平军重新编成六个营,让太平军降将继续担任统帅,合称“诚勇六营”。李鸿章趁势猛打穷追,一口气把太平军撵到了浙江。上海浦东一带的敌军被肃清了!李鸿章尝到了招降军队的甜头——唾手即得六营兵力不论,且都是不用训练、能征善战的老兵,决心对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