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昺作为‘医疗专家’自然要参与治疗,而他从未听说过这疭瘛之症,在听到郝云通的介绍后,他得知早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就有史书记载了这种病的症状,据说南北朝时期的昭明太子就死于外伤引发的疭瘛之症。而前汉有一书,名,其中的金创即是受金属利器所致的开放性损伤,而疭瘛指的是受伤后引起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肌肉紧张,伴有手足痉挛、抽搐等,明显区别与一般的外伤感染。

    可赵昺在看过发病者后心一下就悬起来了。只见患者常有坐立不安与烦躁易怒,症状常为牙关紧闭,颈部肌肉强直。数小时内,痉挛扩散至其他肌肉。面肌痉挛可引起口唇缩拢或口角内缩呈痉挛性“苦笑”。当疾病继续进展时,全身持续性强直状态呈现发作性加重,伴有剧烈的痉挛样疼痛,呼吸困难与大量出汗,这明明就是‘破伤风’啊!

    在现代赵昺小时候在室外玩耍,手脚不小心被生锈的东西扎破,父母总会嚷嚷着要打针,那时他还不理解明明只是一个小小的皮肉伤,止血包扎消毒还不够吗?等参加工作后,整天与钢铁打交道,免不了被碰伤、划伤,去医院处理伤口依然必打这种‘破伤风针’,而他在看过一位发病的工人后也了解到这种病的危险性,这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病症。

    据赵昺所知破伤风之所以难治是因为它的特殊性。不同于常见的感染,破伤风的致病菌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这种细菌只能在缺氧的环境中生存,例如人类和动物的肠道当中。若暴露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破伤风梭菌就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生出芽胞。破伤风梭菌的芽胞抵抗力惊人,经粪便传播,其能在土壤中存活数十年,还十分耐高温,耐得住沸水的高温。因此,破伤风梭菌在自然和居住环境中都是广泛存在的。

    但破伤风梭菌本身不具有侵袭力,并且只在坏死缺氧的组织中繁殖。但它能产生一种人体极为敏感的神经毒素,并在菌体裂解时释放。所释放的神经毒素一般被称为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极强,仅次于肉毒毒素,导致的症状就是肌肉只会收缩,却不能正常舒张,长期维持紧绷的状态。患者最终往往死于呼吸衰竭导致的窒息、心力衰竭。

    实际上感染破伤风需要几个特殊条件。第一个当然是伤口受到了破伤风梭菌或者其芽胞的污染。第二个则关乎伤口的形态,一般而言,创口开放且较深,内部伴有组织失活的外伤才容易形成缺氧的环境引发破伤风。满足这两个条件,破伤风梭菌才能顺利侵入人体。

    让赵昺感到惊讶的是虽说古人尚无法了解破伤风的这些致病原理,可是他们通过观察也找到了一些规律。他们发现被沾染了污物的枪矛和箭矢重伤后的兵丁死亡率非常高。既然无法消灭猛兽,不如将猛兽赶进敌人的军营。所以这些规律除了可以帮助预防破伤风的发生,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杀敌。

    而以古人的认知,想要破伤风梭菌发挥最大的作用,必然要创造一个的伤口,用这样的标准去寻找,无疑穿刺类的武器更适合利用破伤风。最典型的就是弓弩类武器,单纯穿刺,只要命中就是一个半开放式的深创。可他们没有什么无菌操作的概念,一般就包扎上点金疮药,手狠一点的就拿烙铁烧灼止血。这样的伤口环境简直就是破伤风的理想家园,因此破伤风梭菌无意间成了古人在战场上杀人利器,中招的士兵将会经历万分痛苦的死亡过程。

    弓弩手往往在摆开阵型后通常有一个习惯:将箭袋中的箭支悉数插入脚边的泥土里。这种做法一个是更方便取箭,提高射速,另一个是让箭头沾染上泥土中的污物,提高命中非要害部位后的感染致死率。这一招的威力不亚于使用某些慢性毒药,轻则感染丧失战斗力,重者引发破伤风一命呜呼。

    无独有偶,擅长骑射的蒙古人也有独家的秘方。只不过和西方长弓兵定点射击不一样,骑射手不方便就地取材用泥土污染箭头。他们在保存箭支的方法上大胆创新,采用马粪“滋养”箭头,深加工之后会集中放到用牛胃做成的袋子里保存,这一步步的操作让箭头上充满了各种细菌,当然也少不了破伤风梭菌。

    据郝云通所言得了金创疭瘛者死者可达六成以上,赵昺听了很是忧虑,三分之二以上的死亡率这对自己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毕竟那些受了并不致命伤的兵丁恢复后都是有了战斗经验的老兵,成为军中的骨干。在现代只要几块钱的一针疫苗就能挽救一条生命,但现在自己却束手无策,而让他心里难过的是李三娘也手臂中箭,同样存在感染的风险。

    不过赵昺知道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只有当细菌大量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后才会引起破伤风。而细菌大量繁殖的条件是缺氧,这种缺氧环境一般只有在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局部缺血等情况时才会发生。因此受伤后正确处理伤口、破坏受伤部位的缺氧环境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

    所以赵昺让郝云通指导医士们首先对伤者的伤口进行严格的清理,对感染的伤口重新清创消毒,消除脓肿,切断发病的渠道;另一方面他召集众医士商议治疗方案,自己搜肠刮肚的回忆前世所知,试图找出个在此时可用的方法……

第755章 猜不透() 
几经商议后,赵昺对几位医士提出的治疗方案很不满意,碍于古代的科技水平他们还无法正确认识细菌这个新生事物,更无法对破伤风的发病原因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作出详细的解释。反而认为患者的抽搐、肌肉紧张等症状是伤口受风寒所致,建议封闭帐篷,且让伤员穿上厚衣,不能着水,盖上被子以免受风邪所侵。总之认为这是一种不治之症,一旦染上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对于这种不靠谱的医案赵昺只能是苦笑不已,而自己也难以解说清楚,你跟他们说细菌、微生物这些东西只怕还会以为自己疯了,毕竟这些东西凭肉眼是无法发现的,要到几百年后显微技术出现才能取得突破。好在破伤风虽然恐怖,不过幸运的是它没有传染性,不必担心大规模的爆发。显然靠这些人想办法是指不上了,他琢磨既然自己知道破伤风感染的原理,便只能从这方面下手。

    赵昺明白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一周左右,古时也称“七日风”。早期非常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症状后,已是中晚期,几乎只能靠老天垂怜了。反正也是这样了,他也只能边实践边摸索经验,至于那些伤兵只能对不起了,毕竟医学的进步也是靠不知道多少病患的死亡堆积起来的。

    赵昺决定采用内、外兼治的措施来防止沾染病毒,并破坏其生存条件。外治:对伤口出现感染或引流不畅者,应给予清创,手术过程中严格消毒。清创后外敷清热、止血的散剂。待创口出脓后,则改用祛毒生肌的散剂。脓尽新生后改用促进生肌的膏剂。

    内治方面赵昺认为应以祛风定痉为主。这些就非己所能了,在郝云通的主持下开出了验方,他们的方案是先吞服万灵丹两粒以发汗,再用五虎追风散煎服,服药前先服黄酒作药引;或玉真散分两次吞服,热陈酒一蛊调服;或蝉衣研末,陈酒吞服等几个方子。他不懂这些东西,也只能让他们酌情使用,不断调整剂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验方。

    赵昺不可能总是泡在医药院中,而受伤的李三娘也不便住在那里。毕竟住在那里的都是帮大老爷儿们,只其一个女子居于其中多有不便,更何况换药、裹伤都要有肌肤接触,且她身份特殊,没有人敢动手给她治伤。他只好将李三娘带回自己的住处照顾,而他们有婚约在身,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因而谁也说不出什么闲话,也顺理成章……

    “陛下!”现在每天给李三娘换药已经成了赵昺的必修功课,见他过来,李三娘早已收拾停当,起身施礼道。

    “可用膳了?”赵昺抬手让其免礼,随口问道。

    “谢陛下挂怀,三娘已经用过。”李三娘再次施礼道。

    “不必多礼,这样拜来谢去的太过麻烦了,随意些不必拘束。”赵昺摆手道。

    “嗯!”李三娘颔首点点头,依然不敢直视小皇帝。

    “可有什么不适?”赵昺其实也不自在,净手后接过苏岚递过的手巾边擦拭边问道。

    “还好,只是略觉肿胀。”李三娘回答道。

    “嗯,我看看。”李三娘的左前臂被一支弩箭贯穿,箭矢拔出后留下一个手指粗细的窟窿。而这种贯通伤治起来很麻烦,很容易形成箭疮,外边看着愈合了,可里边已经化脓,久治不愈便成了瘘疮。

    在苏岚的帮助下,李三娘卷起袖子露出胳膊。赵昺小心的解开裹伤的绷带,又用温开水将粘连的部分浸湿,待软化后才揭开敷料,将伤口暴露出来。他看看伤口周围是有稍有红肿,但并没有感染的迹象,只是有些炎症,并无大碍。

    “忍着点,不要动!”赵昺拿过镊子夹住伤口中的填塞的油条,抬头看看李三娘言道。

    “嗯,陛下尽管动手!”李三娘点点头轻笑道。

    “好!”赵昺点点头,动手轻轻的将油条抽出,看看里边已经长出了肉芽,渗出的血色鲜红,他笑笑道,“愈合的不错,再有些日子就痊愈了,不过还得忍忍。”

    “嗯!”

    “不用怕,我会轻一些!”赵昺感到李三娘的胳膊抖了一下,他知道接下来的消毒、清创和冲洗放入油条的过程会很疼,轻声安慰道。不过还是十分佩服这个女孩子的,那天他看过其脱下的防弹背心,上面有多出被武器击中的痕迹,里边的瓷板皆已破碎,可以想象当时战斗的激烈,而报上的军功其斩敌首就有二十余。

    “哇,看着就疼!”

    “你怎么来了?”赵昺刚刚清理完创口,夹起一根油条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