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小宝跟在驴二旁边走,二十匹棉布已经很重了,秦小宝不忍心在跳上驴车加重驴二的负担。
驴二卖力地拉车,终于在午饭前赶到了青州城,裴子安和秦小宝先吃了些点心垫垫肚子,便赶着驴二往云锦布庄走去。
杨掌柜一见到他们,便迎了上来,说道:“来了啊,快跟我到这边来卸货。”
杨掌柜带着他们走了另外一道偏门,进了一个院子,这应该就是云锦布庄的库房了。
“来两人帮忙卸货。”杨掌柜喊了一声,便有两个壮小伙过来帮着裴子安一起小心地卸了货。
“杨掌柜,您验一下货吧。”秦小宝说道。
“好”
杨掌柜每一匹都仔细验过,然后起身对秦小宝说道:“没问题了,我这就去给你们结货款,跟我来。”
秦小宝和裴子安跟着杨掌柜来到了帐房,杨掌柜让帐房先生取了六十了银子出来,交到秦小宝手中。
“谢谢杨掌柜,我们走啦。”因为想着还有别的事情,秦小宝拿好了银子便想离开。
“小宝,你们如果再有棉布,还是来找我啊,不会让你们吃亏的。”杨掌柜件秦小宝要走,便赶忙说道。
“知道啦,杨掌柜,放心吧。”秦小宝朝着杨掌柜挥挥手,拉着裴子安就走了出去。
经过打听,秦小宝和裴子安来到了青州城仁文书院。
“这位大哥,我们想打听一下,仁文书院今年的招收什么时候开始?”秦小宝问门口的一位书院做事模样的人。
“你们去看那边,有贴着告示呢,上面写的很详细。”那人指了指门口说道。
“好,谢谢您,那我们过去看看。”
裴子安和秦小宝看着门口的告示,新一批的学生要到三月开始招收学生。
“正好,等我去完京都,回来再收拾收拾,就可以来进学了。”裴子安边看边说道。
“子安哥,进书院前还需考试呢,你回家再看看书吧,别考的太好啊,差不多能进去就行了。”秦小宝看着告示上面写着需进学考。
要进仁文书院,并不是任何没有基础的人都可以进的,仁文书院主要是培养考取功名的学子,所以一般能来上仁文书院的人,都是有一定基础的。
裴卫安也是在私塾念过书后,习后才考中秀才的,他去年考中秀才后,裴耀泽今年就将他送到京都的书院去了,希望他能一步一步往上考。
“嗯,我有数的,放心吧。”裴子安答道。
了解完书院的信息,秦小宝和裴子安就坐在驴车上往亭林镇赶去。
到亭林镇衙门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还好管税赋的小吏还在,裴子安边将情况跟他说了一遍,说自己是来补交税赋的。
那个小吏看了裴子安一眼,起身到书柜上面翻了一会,拿着裴家村税赋的那一本册子,找到登记裴子安家里情况那一页,说道:“裴子安,家□□五口人,其中两男三女,旱田十五亩,水田五亩,你们家是不是这情况?”
“是的。”裴子安答道。
“你父亲原是秀才,三年前过世,所以按照规定,现在要收你们前年和去年的税赋,另外你们没有及时报送户籍更改,所以要罚钱。”小吏公事公办地说道。
“请问我们要交多少呢?”裴子安问道。
那小吏噼里啪啦打了一顿算盘,说道:“前年和去年的税赋是十六两银子,罚款四两银子,一共二十两。”
秦小宝一听要二十两,眼睛瞪了起来,没好气地问道:“这是怎么算出来的,怎么要这么多税赋?”
“你家一共二十亩田,按税法,亩产收益的一成是要交税赋的,每亩田按二两银子的收成算,二十亩就是四十两银子,一年两季就是八十两,两年就是一百六十两,一百六十两的一成就是十六两,我可有算错?”小吏把算盘往秦小宝面前一扔,问道。
“可是水田如果有老天帮忙,能有二两银子的收益,旱田却没有啊,你们怎么能如此统一计算呢。”秦小宝反驳道,如果不是鱼田养鱼,如果不是旱地种棉织布,这两年挣的钱也就只够交税了,怪不得裴耀泽哄着裴明泽把自家的旱田换了水田。
“这是税法的规定,至于能不能收益那么多钱,我可管不着。”小吏鼻孔朝天,一副你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秦小宝还想争辩,裴子安一把拉过她,对她摇摇头,眼神示意她跟小吏争辩没有什么好处。
“大人,这两年的税赋我们交,只是这罚钱能不能通融一下,你看我们是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手里的余钱不多,交了税就没几个钱了。”裴子安说着,偷偷塞给了小吏一两银子。
小吏掂了掂手中的银子,脸上堆了笑,说道:“好吧,看在你们不懂规矩的份上,这罚钱就免了,把税钱交来你们就可以走了,记得明年这个时候来交今年的税钱,否则便真要罚钱了。”
秦小宝也知道这世道就是如此,自己并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只能接受,便叹了口气交了税赋,拿了凭证,赶着驴二回到了裴家村。
第52章()
到了去京都送货的日子,秦小宝收拾了一下,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把剩余的十匹棉布包好放到驴车上,照旧是赶着驴二到了亭林镇,寄养了驴二,然后再租了辆马车装上货晃晃悠悠地往京都赶去。
京都还是老样子,热闹繁华,裴子安和秦小宝在万隆商号见到了万景龙。
“万公子,我们把棉布给您送过来了,还烦请找人验一下货。”一番寒暄过后,三人坐定,裴子安抱拳说道。
万景龙这些日子正琢磨着裴子安应该快到了,果然没几日便见到了裴子安和秦小宝二人。
“好!裴兄弟果然讲信用,验货就不必了,我信得过你们。”万景龙爽快地说道。
“万公子如此信任我们,子安非常感激,不过在商言商,万公子还是让人验一下,我们也好安心。”裴子安说道。
“那行,我让人验货,咱们在这继续喝茶。”万景龙吩咐伙计去把货验了,自己依然陪着秦小宝和裴子安喝茶。
“万公子,我们第一次尝试种棉织布,还是有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到,所以产量并不是很多,一共织出三十匹棉布,按照我们的约定,带了十匹过来给您。”裴子安向万景龙解释道。
“哦?十五亩棉田织出三十匹棉布,这个水平已经算不错的了,不过有了这一季的经验,下一季肯定会更多的。”万景龙说道。
“借万公子吉言,希望明年能送更多的货过来。”裴子安答道。
“少东家,裴公子送来的货没有问题,是未染色的棉布,一共十匹。”去验货的伙计回来禀报。
“好,知道了,下去吧。”万景龙挥了挥手,让伙计下去。
万景龙转头对裴子安和秦小宝说道:“如今京都的棉布价格我大概跟你们说一下,染色的棉布卖到了六两银子一匹,未染色的棉布是五两银子一匹,实不相瞒,我们未染色棉布的进货价是四两银子一匹,八成的价格就是三两二钱银子,裴兄弟你看对不对?”
秦小宝一听,京都的棉布价格涨了呀,记得去年来的时候还是跟现在青州城一样的价格呢,这样的话,还可以多赚二两银子了,秦小宝不禁面露喜色。
裴子安也很高兴,说道:“对,万公子算的没错。”
“好,那我吩咐帐房取银子过来。”万景龙叫来贴身小厮吩咐了一番。
在等帐房先生的时间里,万景龙又拉着裴子安聊起了京都最近发生的各种事情,当然也说到了苏老爷。
苏老爷已经恢复官职,经过一年的修心养性,比以前更加仁善,每逢年节都要布施给穷苦人家和乞丐。
裴子安听着心中安定,看来父亲是过了这个坎了,幸好自己不是父亲唯一的孩子,父亲还有弟弟妹妹可以承欢膝下,自己也不用太担心了。
“少东家,这是您交待的三十二两银子。”不多一会,帐房先生便带着银子过来了。
“嗯,交给裴兄弟吧。”万景龙手一挥说道。
“多谢万公子,如果没有其他事情,那子安和小宝就告辞了。”裴子安接过银子拱手说道。
“好,我送你们。”万景龙起身将裴子安和秦小宝送到了门口,注视着他们离开。
秦小宝和裴子安去买了好些礼物,他们要去看望苏老爷。
苏老爷拉着裴子安和秦小宝好一阵端详,这么多日子不见,两个孩子长大了。
为了让苏老爷高兴,裴子安便讲了许多一路上遇见的趣事,苏老爷听的很仔细,不住地点头,一点都不想错过一丝裴子安的声音。
秦小宝看着心酸,知道苏老爷是想多听听裴子安的声音,所以便乖巧地在一旁呆着,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裴子安和秦小宝硬是被留下来吃了饭才让走,秦小宝发现裴子安这次见苏老爷的心情是轻松的,可能他也觉得就这样的感情也是不错的吧。
秦小宝心中还惦记着裴子安要进学的事情,也没在京都耽搁太久便回到了裴家村。
其实离裴子安去青州城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但秦小宝总感觉时间快到了,心中居然还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裴子安心中何尝不伤感,眼瞅着跟小宝的感情越来越好,这一别就是大半年,回来不知道会不会生疏了。而且家里这一大堆的事情,不知道小宝能应付得来吗。
裴子安反正就是各种操心,但表面上又不敢表露出来,怕会更加影响到秦小宝的心情。
到了裴子安该出发的日子了,本来秦小宝要送他到青州城,裴子安不让,他担心回来的时候秦小宝一个人不安全。
秦小宝说那我叫上大庆哥和兰秋姐一起送你,裴子安这才点头答应,所以这天一早一行四人赶着驴二就去了青州城。
裴子安到了青州城,在仁文书院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