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硬盘要在个人电脑上出现,还需要等到80年代末,也就是前世英特尔的486芯片面世的时候,在某些高档电脑上才能看能他昂贵的身影,325英寸的硬盘容量只有可怜的20左右。
所以,现在留给叶开的选择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发磁光光盘技术,前世的磁光盘技术从研发到进入应用阶段,花了差不多9年的时间,这期间耗费的人力和物力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而叶开恰好对这方面有个比较片面的了解,磁光盘是由铽铁酸盐与钴的合金制成。磁光光盘依靠克尔效应进行读取。在克尔效应中,线性偏振光在磁场影响下发生折射,并将偏振面扭曲。磁光的方式改变了光盘表面微小区域的磁场特征,因此读盘时的激光束在改变区域所产生的反射和未变区域有所不同。
在向光盘写入时,激光束聚焦在一个非常小的点,当合金被加热到特定的温度时称为居里点温度,就会使排列着的基本粒子的铁磁特性丧失。磁盘的另一面设有电磁体,用来改变粒子的极性,之间的差别会被编译成二进制数据存储起来。
因此,磁光盘通过激光束来读取的方式,和其它诸如及其它形式的光学媒质一样,远远比硬盘和软盘更可靠。唯一的缺点就是在磁场强烈的环境中储存的数据会受到损坏。
第101章 磁光盘与8厘米光盘(二)()
磁光盘的优点一大堆,尤其是和软盘相比。但是,如果和后来居上的硬盘相比,缺点却不少,要不然前世也不会没有在个人用户群里普及开来。
首先它的光盘驱动器价格在初期阶段高,至少在1000美元以上,等到价格降低到1000美元以下时,硬盘在等厂商的带领下,进入了个人电脑市场。其次,磁光盘没有通用性,不能和比他早几年进入市场的播放器通用。
同样是用激光头读取光盘上的数据,播放器的激光头是通过将激光投射到光盘的镜面和凹坑,用光敏检测器检测反射回来的激光强弱,识别出刻录在光盘里的数据信号的0和1。
而磁光盘呢?
虽然它同样是将激光投射到光盘上,然而数据的读取却是利用低功率激光探测盘片表面,通过分析反射回来的偏振光的偏振面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即磁畴与激光作用所产生的克尔效应,来决定读取的数据是1还是0。
因此,这两种读取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激光头组件里的光学元器件。既然,光学元器件都不同,那么肯定就谈不上通用性了。
要不然,前世92年索尼公司研制出来的磁光盘的另一种形式,播放器,就不会只在日本流行,以及在除日本之外的音乐发烧友之中流行了。
所以,叶开的想法就是,磁光盘只能作为硬盘普及之前的过渡产品,既然是过渡产品,那么自然就不用投入太多。当然,这个不用投入太多,对于拥有前世记忆的叶开来说,是指抛开了研发这一部分费用而言。
一件新产品刚刚面世的时候,之所以价格居高不下,那是因为厂商将前期的巨额研发费用,一起加入到产品的售价里面去了。而对于磁光盘这种高科技新材料研发费用,那更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研发了将近10年才会出成果的磁光盘。
投入巨资研发磁光盘的飞利浦、索尼、日立、富士通等公司,刚刚将磁光盘投入市场,公司的个人电脑硬盘也出了成果,这下那些公司快要哭了,赶紧拉上公司,成立磁光盘联盟,结果最后还是于事无补。
并且,在这件事情上,叶开甚至还可以给那些日本公司挖一个坑。因为,作为安装最简单的第一代视窗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磁光盘来说,容量有个2左右就可以了。然后,让那些公司看到取代软盘和硬盘的希望,抓紧时间研发容量更大的磁光盘。
同时,叶开也准备在光盘产业上,阴日本人一把。因为,叶开知道飞利浦正在和索尼公司研制的播放器,其光盘的尺寸是12厘米,容量约为650,能播放74分钟的音乐。
因此,叶开准备研发尺寸为8厘米、容量为230的光盘,用来和日本人竞争。而且,播放这种光盘的播放器,叶开也准备做成便携式的音乐播放器。要知道,索尼公司就是因为台式播放器销售低迷,而次年推出了便携式播放器,从而大获成功的。
叶开之所以要避开索尼的光盘尺寸,不是纯粹是为了挖坑而挖坑,而是为了以后在碟片大行其道之后的没落时代里,从移动硬盘市场里分一杯羹。
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世的索尼公司在1988年发明了第一台播放8厘米小光盘的随身听,因为容量只有230,相对于12厘米的光盘容量来说,实在是太小了,所以放弃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不到10年的时间,随着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的标准出现了。
的标准出现了之后,因为电脑的普及而有了更多的格式,从而让8厘米的光盘容量也与日俱增。8厘米的5格式光盘容量为14,9格式光盘容量为26,10格式的光盘容量为28,18格式的光盘容量为51。
由此,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全兼容的8厘米小光盘便携式播放器能播放多少首8厘米里面储存的诸如3,,,等格式的音乐?
按照前世买一个8的卡30元来计算的话,那么是可以购买30张可擦写14的8厘米小光盘,总容量为42个,算一算能存多少无损格式的高保真音频文件?大约1500首左右。而若是买18格式的光盘,30张8厘米小光盘可存近6000首。
何况还有多的视频格式软件,一部高清电影压缩为高清格式的4格式,容量大约为5600左右,一张5格式的光盘就可以轻松搞定两部电影,以此类推。
以上这些即经济又实惠的使用方式,都是通过这个大小将近9厘米左右的正方形小扁盒子来实现的,除了在拷贝数据方面没有移动硬盘方便快捷之外,其它的都完胜硬盘播放器,尤其是取代随身听之后的3播放器。
而叶开要在播放器这块业务上和索尼公司竞争,那么除了便携式和价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音质了。3的压缩方式,是按照1:10的比例,对音乐进行压缩的,因此丢失了音乐里面的很多细节,没有音乐的细腻感、透彻感以及现场感。
但是,作为与12厘米播放器要区分开来的叶开来说,他决定将模拟音源转换为数据音源的时候,将采样频率定为人耳的极限48,以及对采样值用24比特进行量化。这样的话,播放器还原出来的声音就和现场的声音区别不大了。
经过叶开的计算,一首歌算4分钟时长,采样频率设为48的话,那么每秒的数据量为156,4分钟就需要37,那么230的小光盘就只能存放6首歌曲,如果按照3的方式,以105的比例压缩数据的话,那么一首时长4分钟的音乐只需要19,小光盘也就能够存放大约12首歌的容量了。
这样经过压缩后,虽然对原始数字音源有损耗,但是也绝对不会低于12厘米的音质了,在市场上应该有绝对的竞争力了。
这就是典型的数量不够,全靠质量来凑!
第102章 希捷公司()
舒加特见自己只从说了光盘之后,叶开就陷入了沉思,虽然不知道自家老板在想什么,却也不敢擅自上前打断老板的思路,只能默默地坐在叶开的对面发呆。
很快,想通一切的叶开就从自己的世界中走了出来,看着对面坐的很规矩的舒加特,微笑着说道:“舒加特,我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了。”
舒加特好奇地看着叶开,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问道:“老板,什么办法?”
“很简单,就是用磁光技术做成2英寸大小的磁光盘,容量不用太大,有个100大小就可以了。”叶开解释道。“游戏的软件拷贝在光盘上的格式,就按照和软驱读取软盘扇区数据的方式一样,而且外观也一样,有保护外壳和读盘保护窗口。”
“老板,这个磁光盘确实是个非常棒的设想。”舒加特佩服地说道。“其实我当年在的时候,在研发软盘的时候,最初是准备要研发磁光盘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舒加特成功地勾起了叶开的八卦**。
“磁光技术的理论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但是直到60年代以后才开始研究磁光盘,前年才由日本的电话电报公司在实物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突破。而我们当年研究软盘的时候,其实是从磁光盘技术中得到的灵感。”
“当初,公司需要研究代替硬盘的存储器件,因为,那个时候得硬盘非常昂贵。而且对生产时的环境要求非常高,再加上硬盘里面的做为数据存储的铝盘,全部都需要人工手动安装,因此良品率相当低。”
“而他们坚持认为硬盘才是将来担任存储任务的不二物选,因此,他们一边让我们从硬盘项目里抽调人手,组建新的部门,研究替代的存储器。于是,磁光技术便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但是,经过我们最后的评估,发现如果要研发磁光盘,投入会相当高,而且驱动器会很昂贵,不利于普及。因为,磁光盘不但要求能写入数据,还要求能抹除数据,因此,读写数据的驱动器造价会很高。”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放弃了研发磁光盘,而是在研究磁光盘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融入了硬盘的读写技术,便成为了软盘。但是,其它公司从我们公司那里得到了启发,继续研究磁光盘。”
“那这样说的话,以后你研发我们公司自己的磁光盘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叶开兴奋地问道。
“那当然了。”舒加特信心满满地回答道。“况且,你要求的容量也不高,再加上作为游戏软件的存储,根本就不要加入读和抹除的功能,造价将大大降低,甚至比软驱的价格还要低得多。”
“那你大概计算一下,一张游戏磁光盘成本多少钱?”叶开问道。
“如果是大批量制造而且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