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这些被叉住的藤甲兵四肢胡乱挥舞,就像被翻过身来的乌龟,四肢怎么也够不着人,有心拿手上的军刀去砍杀对面的蜀军吧,无奈钢叉太长,自己的刀根本够不着敌人,只能砍在钢叉的柄。
钢叉是精钢所制,蛮兵的刀砍上去溅起一朵朵火花,虽然也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刀痕,但是离被砍断还差得远,相反,砍钢叉的刀上却出现了一个个豁口。看样子这把刀砍坏了,小儿手臂粗的钢叉柄也不会被砍断。
这个时候,蜀军可不会容许藤甲兵有反应的时间,后排的长枪兵蹲下,从前排士兵缝隙中伸出长枪,一把刺在被叉住脖子的藤甲兵脚上,藤甲兵应声而倒。
这个时候,蜀军不但不向前推进,反而退后一步,让出空间,第二排的藤甲兵追了过来,蜀军第一排钢叉兵再次叉住这些追来的藤甲兵,第二排长枪兵继续捅脚。然后再后退一步,再重复这个过程。
之所以每次得手后,不进反退是因为被桶伤脚的藤甲兵只是伤到了脚,手上和身上没有受伤,这个时候,如果蜀军上前,这些倒在地上的敌人一定会拿起手中的大刀给蜀军一下,以报伤脚之仇。
某次观看了这个战阵的演习后,刘厚指出了这个漏洞,于是,经过改良,这个专门用来对付藤甲兵的战阵就改成且战且退的方法。
双方酣战了两刻钟,藤甲兵已经倒下了上千人,而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冷兵器时代,蜀军也无可避免地伤亡了几百人。站在高岗上的刘厚看着差不多了,就下令撤退。
这次战斗,本来就是为了检验一下这种新编的战阵对藤甲兵是不是奏效的,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没必要再徒耗兵力。
事实证明,藤甲兵虽刀枪不入,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的,除了用火攻,还可以用这种战阵之法堂堂正正取胜。虽然自己的损失也挺大的,不过毕竟是冷兵器的对战,己方有比较大的损失也是正常的,起码不会像原来那样,对这些躲在乌龟壳的东西像老鼠拉龟一样无从下手。
传令兵挥舞着传令旗,将退兵的消息传递到战场,有时刻注意着高岗上的传令兵马上做出应答,然后将命令传递给关兴。关兴得令后,下令部队后撤。
为了避免混乱和踩踏,后面的人先撤,等腾出空间开后,前排依然顶住敌人的钢叉兵和长枪兵才在一声令下之后,突然掉头就跑。藤甲兵愣了一下,蜀军正打着打着就跑了?正烦躁兀突骨也愣神了,刚才还打得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
换了一般的将领都会怀疑有诈,不敢追击。可是这个兀突骨只是愣了一下,就反应过来了,这些蜀军真是没卵子,胆子那么小,才损失几百人就胆寒了?追,必须,于是下令藤甲兵追击。
这次,又追击了30里才收兵,蜀军又丢下大量物资,藤甲兵照例捡个盘满钵满。蛮兵回营后自然是又庆祝一番。两天都顶着全身盔甲跑了60里路追击逃兵,令到这些藤甲兵也疲惫不堪。而他们还不知死活,整夜欢腾,不好好休息,以至于到了第三天,每个藤甲兵都精神萎靡不振。
这次蜀军出动的是正规军,战损很少,撤退也是有条理地撤退,没有多少逃兵出现,到了晚上基本上都回营了,清点人数,损失只有五、六百人。刘厚对他们的表现还算满意。
盘蛇谷离蜀军本来扎营的地方只有30里,为了麻痹敌人,蜀军带着他们在周围兜着圈子,每天兜30里,到了第三天,他们已经兜到离盘蛇谷不到20里的地方了。今天,戏肉来了。
第十五章 火烧藤甲兵?()
第十五章火烧藤甲兵?
上回说到,蜀军带着藤甲军在兜圈子,到了第三天,他们终于到了离盘蛇谷不到20里的地方。
兀突骨在被蜀军牵着鼻子走,那么孟获这两天又在做什么呢?事实上,在兀突骨带领藤甲军渡河的当天,孟获就已经收到消息,他大吃一惊,连忙快马跑到河边,无奈还是晚了一步,藤甲军已经渡河了。
来不及制止兀突骨冲动行为的孟获捶足顿胸,只能下令大军也渡河去相助藤甲军。毕竟这支藤甲军是蛮族的一支皇牌部队,不容有失。
可是,孟获的部队要渡河却没有藤甲军那么容易,他们得先造筏子。之前孟获一直打着固守河岸的主意,没有想过要渡河作战,所以也没注意收集渡船和筏子,现在突然说要全军渡河,那是一时三刻可以成事的?
孟获只能下令全军是砍伐树木和竹子,大量建造竹筏和木筏。他们没有什么重型器械,一般的筏子足够载他们过河,可是几万人要过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直到第二天,他们总算做好准备,放下筏子渡河而去。这个时候,兀突骨正在和高定部第一次交战,并且马上就追击高定部30里,他们已经远离岸边,对孟获渡河一事一无所知。
而孟获的前锋部队刚渡过去1万人,就听到一声嘹亮的军号声,从两侧各冲来一支部队,左边是关索领了1万人马,右边是鄂焕也领了一万人马,向着立足未稳的蛮军杀奔过来。
虽然这两万人是冷兵器部队,但是在蛮军刚渡河还不能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还是一下子就将他们冲乱了。蜀军左右夹击,又是优势兵力,蛮军完全无法抵抗,纷纷被砍杀在场,还有些见机得早的掉头往河里跑。
可是,往河里跑也只能靠运气,只有少数运气好的人能抢到筏子离开,大部分人被驱赶下河。本来大部分蛮兵都是会游泳的,一时半会淹不死,可是,别忘了这桃花河水是有毒的,一不小心灌两口,虽然不至于见血封喉,可是也会头晕目眩。
眨眼功夫,两路蜀军就将岸上的蛮军斩杀干净,剩下大部分蛮兵都像下饺子那样在河里凫水。蜀军纷纷抽出背在背上的弩箭,对着水里的饺子练习起箭术来。本来来往于两岸之间的筏子现在已经不见了影子,它们已经被撑到河的另一边去了。
蜀军也不赶尽杀绝,他们各自射了两轮箭后,河里已经被鲜血染红了。这个时候,蜀军中的蛮兵出来用蛮语大喊:“投降不杀”。喊了两轮后,开始陆陆续续有蛮兵表示要投降。
蜀军这边将长枪杆伸到河里起,让投降的蛮兵攀住枪杆,将他们拉上岸。上岸后立刻被蜂拥而上的蜀军绑个结结实实。
没多久,河里的蛮兵几乎全部被救上岸,个别冥顽不灵不肯投降的“英雄”被弓兵成全了他们的英勇行为。江水的红色又浓郁了几分。
上次孟获半渡而击袭击蜀军,没想到现眼报,报得那么快,现在蜀军也照猫画虎给他们也来了半渡而击。所不同的是,一个失败了,一个成功了。
清点了战果,蜀军俘虏了五千多蛮兵,其他的不是被砍死就是被淹死。然后,鄂焕带着俘虏回归大营,由关索率领一万人马镇守河边,阻止孟获渡江。
孟获组织了几次渡江都被关索领兵打了回去,论到抢滩登陆,蛮兵和蜀军差了几条街的距离。孟获万万没有想到,本来是他打算依江而守,用这道天险消耗蜀军的有生力量。
现在却变成了蜀军依江而守,自己成为要强渡天险那个倒霉蛋。他对兀突骨这个猪一样的队友恨之入骨,在尝试了几次渡江损失惨重后,就再也不顾兀突骨和他的藤甲兵的死活了。
他不但停止了渡江行动,连那边的江岸也不守了,经过泸水一战,他知道,即使有一条大江做天险也无法阻止蜀军前进的步伐,因此,他悍然放弃了桃花水,带兵撤退。
再说兀突骨,连续两天大胜已经令他信心极度膨胀,整个人都有点飘飘然了,他甚至已经认为自己就是千古名将,所有敌人在他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蝼蚁。
所以,到了第三天,即使藤甲兵上下都很疲惫,兀突骨还是信心满满地领兵出战。而今天和他们对战的部队是休息了一天高定部。当然,他们再休息也打不过藤甲军,也没人期望他们能打得过,不过只要跑得过他们就行了。
刘厚已经给这剩下的一万多一点老弱病残补充齐装备,还每人发了一串铜钱。
兀突骨见到手下败将的高定连连冷笑,连续劳累了两天两夜,连他那非人的体能也感到有点累,因此也没什么心情说废话,两军很快就开始交战起来了。
高定部并没有用钢叉,普通的长枪、短刀对藤甲兵根本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又是几乎一触即溃的场面。兀突骨看着这熟悉的一幕,没有任何犹疑就下令追击,连续三天来上演相同的一幕令到他简单的大脑没有任何怀疑。他也想早点结束战斗好回去睡觉。
这次的溃退蜀军照样扔得满地都是东西,兵器铠甲不用说,粮袋、水壶也有,最令蛮兵疯狂的是,今天他们在路上还见到很多一串串的铜钱。疯抢的风潮瞬间在蛮军中被点燃。
捡到钱的举着钱兴奋地在大喊大叫,没捡到的拼命往前冲,好赶到蜀军屁股后面捡钱。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到了盘蛇谷的谷口。看着蜀军消失在谷口,那些眼中只有铜钱的蛮兵毫不犹疑地跟着追了进去,一边追还不时弯腰捡东西。
兀突骨来到谷口时,看了一下地形也暗自吃惊,这样的地形,似乎很不妥啊。他作为领兵多年的大将,也不完全是草包,也知道一下军事常识的。他正在犹疑要不要进去时,却发现,他的部下已经进去了一大半。
“唉,算了,还是进去看看吧,蜀军这么无能,能有什么危险。”想着,他也跟着进去了这天蜿蜒狭窄的山谷。
这条山谷足够长,藤甲军三万人进去谷中,那头还没出来,这头已经进完了。站在山头看着蛮军全部进入盘蛇谷,刘厚一声令下,两边出口和入口的士兵立刻点燃了导火索,只听“轰隆,轰隆”两声,预埋在出口和入口山壁处的炸药被引爆,被炸裂的山石以雷霆万钧之势滚落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