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用担心,苛捐杂税才会激起民变,我朝一向轻徭薄税,百姓一般都能休养生息,只要不被贪官污吏、地主豪强剥削压迫惨了,他们就不会作反。
我会上奏父王,派下监察官员,对各级官员和地方豪强做严密的监察,一旦发现不法事,必会严厉惩处。只要吏治清明了,自然没有官逼民反的事情发生。”刘厚道。
以后治理南中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胡萝卜加大棒在什么时候都是很好用的策略。这根胡萝卜就是让他们拥有和汉人平等的身份、权利和地位,让他们学习汉人文化,学习汉人先进的生产知识和生活习惯。
大棒自然就是军队,要驻扎强大的军队,对不服管教,不按规矩办事,拒绝尽一个帝国子民义务的个人和部族,实施雷霆一击。可以想象,在往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南中地区都不会平静,必将四处火起。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只要这些政策能持续实行下去,南中地区必定能彻底归化,和益州、汉中等地区再无区别。
“好吧,下面制定一下对孟获和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这三洞元帅的围剿计划吧。”刘厚继续道。
于是,众人又开始各抒己见,投入到作战计划的制定中。由于蛮军大部队已经散去,蜀军也无需集中兵力攻打某一处,这样太浪费时间了。这次会议最后作出决定,兵分四路攻打各个蛮夷大族。
第一路由李恢领兵1万,关兴领500火枪兵辅助,攻打阿会喃元帅;第二路由马忠领兵一万,张苞领500火枪兵辅助,攻打金环三结元帅;第三路由吕凯领兵1万,关索领500火枪兵辅助,攻打董荼那元帅;第四路由郭攸之亲自为主将,鄂焕为副将,领兵1万,另外刘厚给他们配了1000火枪兵,攻打孟获。
每一路再配热气球一个,负责后勤运输的辎重兵1万,可谓声势浩大。
由于山林作战为主,冷兵器部队主要由原来俘虏的蛮兵构成,火器部队由于进行过严格的丛林作战和山地战训练,这种环境他们同样能胜任。
刘厚让各支火器部队带足弹药,尤其是攻坚用的炸药。这些火器部队一般不出手,只有遇到冷兵器部队无法攻陷的堡垒时,才让他们去用炸药炸开堡垒。平时,他们是作为督战队用的,一旦这些蛮兵要作反,这些火器部队有把握在强大的火力输出之下,及时镇*压叛乱。
这次会议共进行了四天,商量出的东西很多,很多东西大家还不怎么理解。由会议后匆匆而去的众将阴沉的脸色就知道,每个人心头都不轻松。
这次会议出来很多条政策,都要他们去执行,这些政策一看就不简单,有军事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还有内政方面的,有些可能执行难度很大,有些甚至他们都不理解。
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次会议上的东西都是很有亮点的,其中不乏闪耀着历史的辉光,他们知道,如果做好了,说不定会在青史上留名,这是自古以来每一个官员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匆匆而去的个人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Ps。写这些政策性的东西真不好写,可能写得有点乱,请大家见谅。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二十一章 年,又过年()
第二十一章年,又过年
上回说到,刘厚召开会议,商讨出一些以后南中地区的治理政策。会后,各人按计划密锣紧鼓地行动起来。
刘厚暂时停留在朱提郡,一边继续训练、整编军队,一边处理南中的政事,同时时刻关注着各条战线的战况,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在策划着出征岭南地区了。
对于岭南、交州,他是势在必得的,不要说士燮竟然敢打自己南中的主意,就算没有这件事,刘厚也觊觎这块肥沃的土地久矣。
但是,现在离远征岭南还早,必须等南中局势稳定下来再说。最起码也要等搞定了孟获、三洞元帅这几只跳梁小丑才能考虑劳师远征的事情。否则一个不好给人切断了退路就杯具了。
这次征战,刘厚的收获可谓丰富,白得了几万蛮兵不说,还缴获了大量物资,这些物资有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皮革等等。刘厚命人将这些东西都运回成都发卖,筹集到大批钱粮再运回来以充军资。反正因为刘厚大军驻扎在朱提郡,还有两万辎重兵无所事事,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几个月内,他们不断来回朱提郡和成都间,运送大量物资,从南中运走大量土特产,从成都运来各种粮食、军资,刘厚开始在朱提郡储存大量火器、火药,以备再次出征。
到了后来,对军资的运送压力缓解后,刘厚又派人收购当地土人的特产,除了丹、漆、皮革外,南中山林还出产很多山珍,如各种蘑菇松茸,各种草药补品等。
当然,也有一些珍禽异兽,如铁兽(大熊猫)等,这些活物要弄回去不容易,但是一旦成功弄一只活的回去,还是很能引起轰动的,也很能赚钱。自从第一只铁兽在成都被拍卖出一千两的天价后,益州贵人都以拥有一只铁兽为荣。当然,刘厚暗暗隐藏在这股风潮后面数钱数到手抽筋。
这样一来,辎重队继续有事干了,他们将收购的土特产运送回成都贩卖,然后将工业部出产的各种商品如肥皂、纸张、书籍、琉璃制品等再运过来卖给当地土人。
到了后来,辎重队几乎成为商队,但也为刘厚赚取了大量的钱财,使刘厚轻松地养活这支规模不算小的军队,支撑着部队继续征战。
随着4支部队的推进,攻陷一个个寨子、洞子,缴获的财物和人口越来越多,辎重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做的生意也越来越大。成都的官员都觉得很奇怪,从来打仗都是烧钱的行为,为什么太子出去打仗,除了开始的一点启动资金外,后面从来没有再向朝廷要过一文钱呢?
不但没有再向朝廷要过钱,还不断有东西运回来,虽然这些东西卖了钱没有上交给朝廷,而是换成其他军资又流回南征的军队,但是,不少人看着这大批大批的物资和金银财宝也不由得眼红了起来。难道南中真的那么富庶?难道打仗真的那么赚钱?
随着辎重队将一些南中的土特产贩卖回来,一些蠢蠢欲动的官员和商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也纷纷派人到南中探听虚实,看能不能寻找到什么商机。
刘厚当然不会理会这些人怎么想,就算知道,他也只会支持他们,因为能吸引更多商人到南中来做生意,对繁荣南中无疑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到了11月,刘厚终于听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之前派到桃花水附近探矿的人员回报,在桃花水附近果然发现一座铁矿,其储量未明。刘厚知道这一带盛产铁矿,其储量肯定很大,只是以现在的手段无法探明而已。
刘厚听到消息后大喜,马上遣人回成都,调来大量采矿、冶炼方面的专家和设备,打算在这里搞个采矿、冶炼一条龙生产。因为南中一带其实也盛产煤矿,只要找到煤矿,那么冶炼的问题就解决了。就算没找到,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可以就地砍伐树木,烧炭用来做矿石的初步冶炼也是可以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铁矿先建立起来再说。挖坑的工人很缺乏,于是,刘厚一声令下,4路出击的人马在攻击蛮人部落时,不但抢光他们的财物,还将人家全族老幼都抓住,送去矿区挖矿。
刘厚将人口明码标价,青壮每个2两银子,老弱妇孺每个1两银子,只要交俘虏,刘厚马上就以奖励的形式将银两下发到各支部队。各支部队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山林里来回梳理,寻找蛮人的部落。
渐渐地,攻破部落,惩罚叛乱元凶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掠夺人口才是他们最想做的事情。
看着源源不断被运送到矿区的“俘虏”,刘厚很感叹,他对于孙权不断攻击山越族人深有同感。
到了章武2年(222年)正月前,各支部队已经取得了胜利,陆陆续续回到朱提郡过年。孟获被活捉,金环三结战死,董荼那被活捉,阿会喃投降。可以说,这一战后,南中地区最后的一点反抗势力都被铲除了。
俘虏的蛮人达到15万之多,当然,青壮只有3万多,其他都是老弱妇孺,毕竟经过数番大战,族中青壮早就被抽调一空,剩下的实在不多了。另外缴获的各种金银珠宝、值钱物资无数。
刘厚从俘虏从选出一些青壮补充到各支部队的战损当中,其他的统统赶去挖矿。矿区附近很快就形成一条条矿工村。这些矿工村可不是乱七八糟的贫民窟。
刘厚让学院出来的毕业生对这些村子做出规范的管理,村里的建筑规划得很好,每间房子都按横排、竖排对得整整齐齐地建造。虽然没有当初工业部建设得那么好,但是这些学生确实是参考了很多工业部的城市规划思想来建造这些村子。
起码建立了足够多的公共厕所,对粪便和污水的规范处理就不是目前世界上除成都外其他城市能媲美的。还有就是这些蛮人矿工,过的差不多是一种集体生活,一种公有制制度下的生活。
他们每个人都要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当然,因为很多是老弱妇孺,所以劳动强度是不同的,青壮当然要从事劳动强度最大的劳动,如挖矿啊、打洞啊等。体力弱的人就会安排轻体力劳动,如缝缝补补、做饭,捡柴火等等。
他们吃饭也是在公共食堂吃大锅饭,虽然吃的东西算不上好,但是基本上能给他们吃饱饭。仅这一点,就让这些蛮人心存感激,生不出造反的心来。
经过战争后他们家破人亡,家园被摧毁了,他们无家可归,本来以为没有战死也会饿死,只能到处流浪了。被蜀军掳到这里来,以为面对的一定是悲惨的生活,却没想到却是一个安定的生活。
在这里只要从事最轻松的劳动就能换来一顿饱饭,如果是强度高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