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吕蒙忽的睁开眼睛大声喝道。
“末将在!”旁边有将领出来,双手抱拳躬身回答道。
“传令下去,立刻点起所有兵马,强攻荆州城。”吕蒙话音未落,旁边一个文士打扮的人出声阻止道:
“万万不可,大都督,万万不可。现在天还没亮,连夜攻城,恐怕不妥。请大都督三思。”
这个文士显然是幕僚、军师、参谋之类的人物,他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古代人很多营养不良导致夜盲症的,尤其是当兵的,多数会是出身贫苦家庭,更易罹患这种维生素A缺乏症。这些人在夜间的视力很差,如果这个时候让他们出来打仗说不定只有帮倒忙的份。
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古代的军队一般都有规定,除了巡逻的以外,士兵在夜间是严令不准出营帐到处乱走的,也不准发出喧哗声。由于晚上看不见,士兵会感到恐惧,如果有人喧哗或乱走动,极易扰乱军心,这些因看不见东西而内心感到惶恐的士兵极易被各种响声惊扰到,从而将他们内心的恐惧感加强,这样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营啸。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战争中不乏这样的战例:弱势一方发动夜间偷袭,造成对方营啸损失大量兵力,从而取得不可思议战果。所以,古代的将军不到不得与,一般是不会发动晚上进攻的。这次东吴对荆州发动偷袭,是精心挑选了一些没有夜盲症的士兵充当前锋部队的。而吕蒙现在所率领的后续部队,则是挑剩下的人,他们多数患有夜盲症。
这个文士显然很熟悉军旅之事,马*自己所担心的问题提出来,并建议先观望,等到天亮再作打算。
但是吕蒙却不肯接受这个意见,他认为,按照目前的情报分析,偷袭荆州的队伍肯定是中了敌人的埋伏。但是敌人要一下子吃下自己3万人的部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自己现在带人去救援,还有一线希望将失陷的部队救出来,而一旦等到天亮,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吕蒙不管军中大量士兵视物不清,视野范围很小,尽起大军杀奔荆州城下。对于夜盲症的士兵,在行军时只好采取幼儿园小朋友过马路的方式:后面的人抓住前面人的衣角,所有人排成一串走路。
如果刘厚知道东吴士兵这种情况,不知道会不会兴奋得带兵杀出来捡便宜。可以刘厚并不知道,而吕蒙显然也是赌对方主将不知道己方这种情况,可见他这次出兵也是冒了极大风险的。
刘厚正在矮墙上烧烤玩儿,其实他早就吃饱了,不过为了用食物的香气引诱东吴兵将,继续烧烤着各种各样食物玩儿着。当然,烧好的食物也不浪费,随手就赏给身边的人吃。
张苞、关兴两个小子吧唧吧唧地吃得满嘴流油。费祎好歹是个读书人,又是出身名门(刘璋亲戚),比较注重礼仪,所以吃得很斯文,郭攸之虽然也是读书人却性情豪放,不拘小节,竟放开嘴巴大嚼特嚼,一点也不顾及形象问题。连潘浚也得到刘厚赏赐的一块猪肉,那可是世子亲手烧烤的肉啊,潘浚受宠若惊,激动之下几乎忘了吃下去。
这个时候,突然有军士来报,城外正有大队人马杀奔过来,看旗号是东吴的人,主将是“吕”字旗。刘厚闻言,“叮”的一声扔下烧烤叉,站了起来。
心想:“不会吧,东吴的援兵这么快就到了?姓吕的东吴将领,不会是吕蒙来了吧?是了,朱然故意拖延两个时辰,估计就是要等他来救援。”他瞬间就将事情想了个明白。
于是,刘厚立刻下令,将没上矮墙的民壮全部驱赶上城墙辅助御守。可怜这些民壮,辛苦劳累了一天,这才休息了半宿,就被驱赶起来,迷迷糊糊地上了城墙。
这时候,东吴兵将也听到城外的喧闹声和熟悉的军号声,他们顿时也骚动起来。朱然等将领也激动了,己方的援兵终于到了。
朱然正要下令发起总攻,和城外的援军来个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荆州城,从而反败为胜,脱离这个必死的险境,刘厚的大喇叭就响起来了:
“各位东吴的兄弟,朱将军,你们听好了,如果你们敢乱动,我就下令立刻放火,将你们烧死我相信不用一炷香的时间,但是城外的部队攻城,再快也不会少于一个时辰才能登上城墙。希望你们好好考虑,是不是要和我们同归于尽。
随着刘厚一声令下,蜀军这边的士兵全部将弓弩、火枪举起来对着东吴兵将,东吴兵将当中的骚乱顿时安静下来。朱然几次想下令发动攻击,却是最终下定不了决心。没办法,现在局势很明显,反抗的话,他们就是一个必死的局面,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所谓的里应外合,所谓的内外夹击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当然,他们如果反抗,可以吸引住城里守军大部分的力量,为城外吕蒙攻破城池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可以说,这样一来,这座城池必将被攻破。问题是,这样做的代价就是他们这三万人的性命,关系到自己的性命,谁下得了这样的决心?
第十二章 会面吕蒙()
第十二章会面吕蒙
这时候,有士兵过来报告,说城外的主将要求和城内的主将对话。刘厚将指挥权临时交给郭攸之,并用大喇叭大声对着现场士兵下令:“大汉军全体听命,东吴兵将如有异动者,立刻发射火箭火枪,无需再请示命令!”
当然,这句话是说给己方士兵听的,也是说给东吴兵将听的。东吴兵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刘厚发布这样的命令太不负责任了,万一那个士兵不小心走火或者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误射一支箭,其他人也跟着射箭怎么办?人是有从众心理的,看到有人射箭,绝对会有人跟着射,接着会有更多的人跟着射。这个世子根本就不把他们的生命当回事啊。
郭攸之接过指挥权,立刻喝令蜀军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放箭、放枪,同时也喝令东吴兵将坐下,不得乱动。郭攸之是有才能的,刘厚对他办事很放心,相信他能弹压得下当前局面的。安排好后,刘厚带着10个近卫沿着矮墙快步走向城墙。
当然,这些近卫不是原来在“工业部”时带的那些女兵,现在是在战场,他可不敢还带着一帮莺莺燕燕出来显摆,虽然这些女兵早就被训练得像假小子,没有女人的样子,不过相比男人来说,战力始终是差一点,况且带着女人在军营中影响也不好。
一边走,刘厚一边吩咐这10名近卫,上到城墙后,就各自找好最佳的狙击位置,将火枪瞄准对方主将,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就一齐发射,务求一举击杀对方主将。刘厚打的如意好算盘,心里暗想如果是吕蒙来了,趁机将其击杀,正所谓擒贼先擒王,主将被杀,敌军必大乱,说不定这次的荆州之围就此解决也不一定。
如果能将吕蒙搞定,无疑是一次成功的砍首行动,杀吕蒙相当于断了孙权一条手臂,对东吴来说,这样的损失是无比巨大的。如果加上城里的三万精兵和7位沙场老将,估计孙权会发疯的。
三万人马倒好说,这个时代人命不值钱,普通的兵士损失了随时可以再去征兵补充,顶多花点时间去训练而已。但是这7位将军相信东吴是损失不起的,这次偷袭荆州,东吴几乎是精英尽出,没有这7位将军,对东吴的军队来说几乎是致命性的打击。
所以,此刻刘厚的心里暗爽,没想到这次收获那么丰厚,如果连带能将吕蒙干掉,差不多等于将东吴的长城推到了一半了,大家说,刘厚能不开心吗?
说话间刘厚沿着矮墙到达城墙后,从城墙上士兵放下的软梯上爬上城墙。到了城门楼上探头往城外一看,刘厚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只见城外一箭之地外,密密麻麻的都是东吴兵,有句话说得好:人一过万,无边无际,刘厚站在这么高的城墙上,竟然都看不到人群的尽头,看样子这些东吴兵有好几万人。
原来朱然他们在等这些人!如果这些人真的发动进攻,以荆州城里的这点人马,估计一、两个时辰就能突破城墙,到时候城里的东吴兵再来个里应外合,吴军就能轻松取下荆州城了!
这就是吕蒙打的如意算盘,也是朱然争取2个时辰所要达到战略的目的。当然,吕蒙怎么都想不到,城里竟然是这种局面,攻入城里的三万军队,被整个囫囵地控制住了,3万人一动也不能动。如果他们想里应外合,刘厚绝对不介意请东吴人吃一顿丰盛的烤猪肉大餐。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刘厚拿起标志性的铜皮大喇叭大声对着城外吼叫道。
“东吴吕蒙在此,敢问城上可是潘将军?”只见一身穿一身玄黑色的鱼鳞甲,头戴铜色兜鍪的将军大声回应道。这个将军却不是如刘厚想象中的那样骑着高头大马在哪里耀武扬威,反而是站到地上,当然,他的旁边也有一匹栗色的高头大马,而且马头已经调过来了,马头朝向东吴军阵方向,马屁股朝向荆州城。刘厚估计这匹马是为了方便吕蒙见势不妙时逃跑用的。
当两个士兵将两个差不多一人高的塔盾顿在地上,将吕蒙遮蔽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个头时,刘厚这才明白为什么吕蒙好好的有马不骑,反而下马后再和自己对话了。
很明显,这个吕蒙也是个怕死的人,估计是担心城里有那种可以射出很远距离箭支的神箭手或床弩这样射程超远的神兵利器,担心自己被别人“砍首”行动,造成东吴军队大乱,所以他才做出这样的安排。以两面塔盾组成的乌龟壳保障自己的安全,另外,吕蒙的两侧还各一队刀盾手,他们随时准备着保护吕蒙撤退或为其挡箭挡刀。
刘厚也很郁闷,影视作品害死人啊,电视里那些主将,不是一般在攻城前,都喜欢骑着高头大马,在城下单独前出到阵前,情绪激昂地讲些场面话的吗?怎么这个吕蒙那么怕死,搞出个这样的阵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