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自己若是处理不当,反而会被按一个诬陷大唐侯爷的罪名。
所以这个时候,他只有先承担一些罪名,进而淡化大家对他诬陷唐舟的印象。
而高士廉在跪下之后,李世民已是从唐舟的话中反应过来,他望着高士廉挥了挥手:“高爱卿起来吧,唐爱卿没错,你也没有错,以后该谏言还是要谏言的,不过多查实一下便是。”
李世民的处罚很随意,这是群臣所没有料到的,但当一些聪明人仔细一想后,多少也能想明白其中道理,首先,大唐很少有因言获罪的事情发生,再者,不管唐舟怎么说,封神演义中仍旧不乏造反的思想,所以李世民少不得要敲打震慑一下唐舟,对高士廉不处罚,就是为了敲打唐舟。
高士廉领命后退在了一旁,李世民则望向唐舟,道:“若是没事,爱卿就退下吧,朕与众臣再说些事情后就退朝了。”
唐舟站在一旁犹豫了片刻,而后说道:“回圣上话,臣还有话讲。”
众人将目光投到唐舟身上,对他很是不解,这个时候,这小子还不知道趁势离开,难不成想把事情闹大,这也太不知好歹了吧。
就在群臣这样想的时候,李世民则点了点头:“说吧。”
“喏,臣想说的是读史使人明志,所以我大唐应该重视历史,无论是前朝的还是今朝的。”
唐舟不离去就只为说这么一句话,而当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后,朝中众臣皆是一惊,心中暗想,好一句读史使人明志啊。
历史之中,不乏忠臣良将,读一读他们的生平事迹,岂不可以激发后人纷纷效仿之心?
再者,历史中的奸佞小人,无一善终,岂不可以震慑朝中那些起了歪心思的人?
在众臣心惊之后,对唐舟这句话已是敬佩至极,甚至忍不住想称赞一两句,但摄于李世民还未开口,大家皆是憋着一股气。
而就在这个时候,本来一直很安静的太子李承乾突然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站出来后,说道:“父皇,儿臣有请。”
李世民一愣,问道:“你所请何事?”
“今日之事,令儿臣思绪良多,我大唐开国可是众多文臣武将牺牲了性命和鲜血换来的,我大唐当为他们立碑刻撰,让我大唐后世子孙每每读到这些的时候,能够想到当年我朝先辈建功之不易,也让他们明白只要对朝廷有所贡献,我大唐便不会忘记他们的功业。”
太子李承乾这一番话,顿时在整个朝堂上掀起了一股风浪,李承乾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这是要为大唐开国功臣歌颂功德啊,这是要让大唐开国功臣流芳百世啊。
朝中的大臣都有些惊喜,他们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能提出这样一个请求,这样的请求对朝中大臣来说那可是无上之荣耀啊。
他们当年在战场上厮杀,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建功立业,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朝中不少人知道李承乾并非真心想为他们刻碑立传,他们很清楚李承乾只是想借着唐舟提出重视历史,重视他们这些功臣伟业的时刻为自己收买人心,拉拢关系罢了。
但晓是如此,群臣之中却无一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因为李承乾说的那些太有惑n了,他们奋斗这么多年,为的不就是这个?
朝堂寂静,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也借看出了李承乾的用意,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日里很少有建设性的李承乾今日竟然能想到这些话,难不成他们的父皇为他选了一些老师之后,还真把他给教的开了窍?
只是当他们这样想着并且准备站出来附议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他们的父皇李世民的神情并不怎么好,他微微蹙眉,好似有心思。
他们一惊,暗想李承乾的建议可以笼络人心,防止他们造反,他们的父皇为什么还犹豫呢?
因为拿捏不准李世民的用意,所以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两人只好暂时不语,只等李世民的态度。
李世民沉思许久,却一直拿不定主意,而这时太阳已到头顶,透过大殿的门照进了龙椅上,李世民微微眯眼,而后说道:“太子所言极其有理,不过此事非一朝一夕可成,而且人活着便刻碑立传多有不祥,待朕考虑考虑,必不会让我大唐开国功臣寒心的。”
这样说完,李世民便宣布退朝,把长孙无忌、李靖两人给留了下来,不过在众臣快散尽的时候,李世民好像又想到了什么,于是吩咐道:“去把唐舟那小子也给朕留下。”
第179章 凌烟阁()
御书房很静,唐舟进来的时候心里有些慌。
今天他说那些话只是想让李世民重视历史,封神演义虽说添入了鬼神之说,但周武王灭商纣王的事情却是真实的历史,他希望李世民不要把那个时代造反的事情硬扯到这个时代上来。
唐朝之前,那么多王朝兴替,难道就提不得了?
陈胜吴广起义提不得,他们大唐灭隋朝也提不得?
可让唐舟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这些话竟然被太子李承乾给利用了,最后成为了他在朝臣面前拉拢人心的手段。
太子李承乾做出这种事情唐舟倒也不是特别关心,毕竟这事要真成,他唐舟多少也是有些功利的,那些朝臣少不得对他有所感激,可他怕就怕李世民多想,认为自己已是参与党争,与太子李承乾合谋闹了这么一出。
李承乾是太子,如果不出意外,这天下早晚是他的,可李世民现在还年富力壮,那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大臣只能认他为主,绝对不是太子李承乾,所以太子李承乾这般着急的为那些大臣歌功颂德,难免让李世民心里不舒服。
唐舟站在门口顿了一下,李世民紧绷着脸:“杵在那里做什么,快进来。”
唐舟连连应着小跑走了进来,然后在房玄龄和李靖对面坐了下来,他发现李靖这个如同大唐军神般的人物已有些微微发福,但脸上威严扔在,一双眼睛透着一股子睿智,只是相比较与他齐名的李绩,他虽然刻意隐瞒自己的锋芒,可还是能让人感到他当年叱咤沙场的雄风。
唐舟并不是第一次见到李靖,翠明楼在西市开张的时候,李靖曾经去过,不过他是单独去的,很低调,比李绩还要低调,唯一让唐舟觉得他还有当年雄风摸样的只有程咬金大酒楼开张的时候,他和一众武将策马过街的那件事情。
也许,虽然害怕被李世民认为自己功高盖主,但在他的内心,还是有着一股豪情的吧。
唐舟正这样打量着李靖的时候,李世民终于开口了:“诸位爱卿,对太子今天所说之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李世民开口,长孙无忌立马开口道:“回陛下话,臣对此倒是不怎么看重的,千古功过,自留后人评说,此时便言,怕有些早,多有不宜。”
长孙无忌是最了解李世民的人,他虽然也想早些被人称颂,但他知道李世民只怕是不想的,当年随他打天下的人虽然有一些已经去世,但还有一些仍旧健在,给了这些人太高的荣誉,反而容易引起他们权势的过大,而这点并不是李世民想要看到的。
长孙无忌说完,李靖也连忙表态:“臣觉得长孙大人所言有利,功过自有后人评说,现在这么急做什么,而且圣上这些年对我们这些老臣礼遇厚爱有加,难道这就不算皇恩浩荡了?”
这两人说完这些,李世民的神色稍微缓了一下,这两人一人是文臣首领,一个是武将头目,如果他们两人都这样认为的话,下面的人断不敢有什么异言的。
不过李世民虽然神色稍缓,但还是摇了摇头:“朕知道这并非你们二人的真心话,所谓功过自留后人评说是不假,可谁心里不想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看看后世的评价,如果当朝便为尔等立传留史,自是再好不过的,对不对?”
长孙无忌和李靖二人相互张望,突然就给李世民给跪了下来,唐舟站在一旁有些手足无措,犹豫片刻,也连忙跟着跪了下去。
李世民摆摆手:“好了,起来吧,朕也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如今太子在朝堂上提出了这事,朕若就此压着,断也不行,就算你们两位大臣理解朕的心,可其他大臣却难免要有怨言,要让他们寒心的,所以有些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只不过怎么做,却必须考究一下,这也是朕叫你们二人来的意思。”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李世民才突然意识到唐舟也在,不过这时的他也只是稍微向他示意了一下罢了,其实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命人把唐舟也给叫来,是觉得这小子平日里鬼主意多吗?
长孙无忌和李靖二人此时已经安心了许多,而且也已经知道了李世民的意思和底线,只是不刻碑立传,那他们该如何做才能不认那些大臣寒心,又该怎么做才能不突破李世民的底线?
御书房内很安静,长孙无忌和李靖二人大眼瞪小眼,可要他们两人想一个万全之策,这一时之间还真有些为难他们,时间慢慢的过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不知是谁的肚子突然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众人微微抬头,皆是望向了李世民,李世民面色微微一红,而后突然笑道:“哎呀,与众位爱卿讨论事情耽误了这么久,都快错过午膳时间了,这样吧,今天诸位就在朕这里吃,朕命人去**汤拉面。”
说到鸡汤拉面,李世民这才突然想到唐舟,于是扭头向唐舟望去,可这一望,却把他气的不轻,他和长孙无忌、李靖等人都在苦思冥想该怎么办,这小子倒好,因为之前他给众人赐了坐,现在这小子正托着下巴昏昏欲睡呢,那头就跟个母鸡叨食似的,一点一点的。
“哼哼”李世民用咽喉发出了声音,显然有责怪之意,唐舟本来正眯着嘴,这时突然惊醒,连忙问道:“凌烟阁的事情讨论完了?”
话出口后,唐舟才发现现场气氛有些怪异,在场众人皆是一脸惊诧的望着自己,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