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大家恭维李慕白,李慕白已经觉得燥的慌了,他游历过很多地方,见识过很多比自己才情高的人,而京城长安更是大才云集之地,自己要是真像他们说的这么托大,怕以后名声好不了。

    不过所谓拳头不打笑脸人,这些人称赞自己,李慕白也不好说他们的不是,只能想其他话搪塞了众人,只是他还没有想出来该怎么说,就听到有人说他比唐舟还厉害。

    想到在洛阳城的情况,李慕白脸颊顿时微红,道:“诸位有些言过了,唐小侯爷才情一绝,是我大唐第一才子都不为过,我与他是不能相比的。”

    那些士子并没有听出李慕白的意思,还以为他是在谦虚呢,因此连忙跟着说道:“非也,非也,我看李兄的才情可比那唐舟好太多了”

    这士子话还没有说完,李慕白已经再次打断了他的话。

    “在下说的是真的,在下来京城的时候路过洛阳,有幸与唐小侯爷切磋过诗词,而且比的也恰是春景和边塞,小侯爷两首诗一出,在下顿不敢出手,这等才情非在下所能及,所以比小侯爷强的话,这位兄台以后莫提,燥的慌。”

    李慕白此语一出,顿时惊的大家说不出话来,李慕白的才情他们可都是亲眼所见的,他的诗绝对是好诗,可那唐舟竟然能让他吓得不敢作诗,这怎么可能,那唐舟就真这么厉害?

    长孙温等人在李慕白被其他人围起来之后就离开了,他虽然觉得李慕白不错,但他的身份还不至于让他也围着李慕白给其增光,剩下的这些人很多都是从其他地方来的,以前也听过唐舟的才名,但因为并没有亲眼见过,再加上读书人所特有的孤傲,皆认为唐舟是有些沽名钓誉的。

    可他们没有料到李慕白竟然说他根本就没法和唐舟比?

    “哦,不知那唐舟作的两首什么诗?”

    李慕白说唐舟的诗把他吓得不敢作了,那么这些人自然就对唐舟的两首诗很好奇,这事对李慕白来说其实是不光彩的,但李慕白倒是个光明磊落的人,对于唐舟的才情也很敬佩,为此也就很大方的将唐舟的村居和那首出塞给吟了出来。

    他这么吟出之后,刚才心里还质疑李慕白有夸大之意的人顿时惊的无言了,他们都是读书人,这两首诗的好坏他们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两首诗绝对比李慕白刚才的诗要高明许多,甚至李慕白的那首边塞诗多少还有点唐舟边塞诗的影子,显然李慕白受到了唐舟这首边塞诗的影响。

    此时的众人已经不再称赞李慕白刚才作的那两首诗了,他们反而把所有的兴趣都放在了唐舟的两首诗上,虽然唐舟并不在长安,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这两首诗的喜欢,对这两首诗毫不吝啬的溢美之词。

    长安城郊外,踏青的士子很快就都知道了唐舟跟李慕白斗诗,而李慕白在唐舟作了两首诗后不敢作的事情,他们也都知道了唐舟的那两首诗。

    这两首诗很快传开了,像春风一样从长安城郊外传到了长安城大街,从长安城大街传到了各个乐坊,传到了长安城对此有心的人耳里。

    而就在这首诗从郊外传到长安城的时候,一匹快马风驰电掣的进了城,快马在长安城的街道上飞奔着,马上之人一边挥动马鞭,一边高声大喊:“边关急报,吐蕃犯我阔州,边关急报,吐蕃犯我阔州,阔州刺史别丛卧施举州投降”

    快马在长安城的街道上飞奔着向皇宫赶去,长安城里的百姓听到这个之后,脸色皆是一变,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感叹马上就要带来的战争,他们反而愤怒,振奋。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他们大唐侵犯别人,何时别人干侵犯过他们?

    大唐的男儿都是热血的,面对吐蕃的这等挑衅,他们怎么可能惧怕?

    当快马奔驰而过之后,关中的热血子弟已经开始考虑参军了,他们参军,不仅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也想通过参军来谋取一个前程。

    两者并不冲突。

    古往今来,一心为国的人固然值得敬重,但有私心的人也应该得到认同,而在这个世上,真正无私为国的又能有几个?

    边关快报送入了皇宫,看了快报内容的李世民气的不行,骂了一句别丛卧施误我大唐之后,立马便命人前去将李靖、长孙无忌等人给叫来。

    阔州城失,大唐的危机还不算特别严重,但如果吐蕃大军继续东进的话,那他大唐的屏障可就要失去了,如今大唐该如何应对吐蕃,绝非他李世民一人就能够有定论的。

    宫里的太监急匆匆跑了出去,长安城的上空似有黑云凝聚。

第518章 吐蕃之意() 
阔州城失绝对是大唐的一件急事,所以长孙无忌等人在接到宫里的消息之后,骑着快马就向皇宫赶去。

    一行人进得皇宫,相互望了一眼之后,便直接去了御书房。

    李世民在御书房正着急的走来走去,长孙无忌等人进来之后立马问道:“圣上,出了什么事情?”

    李世民见到他们几人,也不再客套,直接将边关急报拿给他们来看,长孙无忌等人看完之后,顿时一惊:“阔州刺史别丛卧施举州投降?真是丢尽了我大唐的脸面。”

    李世民看了一眼他们,道:“哼,别丛卧施投降事如今朕就担心吐蕃会得寸进尺,若是攻下渃洲和松州的话,只怕他们就要直逼长安了。”

    长孙无忌眉头微凝,如今大唐的情况的确有些不太乐观,前不久前大唐刚派兵与薛延陀交战,如今吐蕃又来找事,明显是想趁大唐腾不出手的时候来占便宜。

    只是这样想后,长孙无忌立马说道:“圣上莫急,松州城易守难攻,吐蕃倒不一定能够攻下,而那吐蕃最近几年虽然发展迅速,但与我大唐相比还是差了许多的,他不可能有野心与我大唐决一死战,臣觉得他们肯定只是想占些便宜。”

    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时才不过二十几岁,他从继承首领之位开始就多番征战,平定了吐蕃内乱,使得吐蕃一统,而吐蕃一统之后,松赞干布便对吐谷浑、党项等大唐的附属国出战,在前几年甚至还想让李世民嫁个公主去那里。

    但大唐根本就没有把吐蕃放在眼里,因此对于他们的请求根本不予同意。

    再加上吐蕃所在的地方十分贫瘠,又不在丝绸之路上,所以李世民对攻下吐蕃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吐蕃的松赞干布竟然胆子这么大,打了吐谷浑、党项之后竟然敢来找他大唐的晦气。

    长孙无忌说完,李世民冷哼了一声,而此时的李靖却保持沉默,他是武将,按理说对于打仗是最热衷的,但他的军功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已经让李世民对他产生了忌惮之意,所以像这种事情,他提提意见可以,但绝对不能表现的对打仗这件事情很有兴趣的样子。

    李靖不语,李绩却是开口了。

    “圣上,吐蕃此举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如今我大唐正与薛延陀作战,兵力以及粮草有些不济,不妨先不要急着出兵,派人与吐蕃和谈为妙。”

    李绩是个文官,虽然打仗也是把好手,但他更关心的还是大唐的发展与民生,如果大唐百姓不用经历战争之苦,他还是愿意为之做出努力的。

    隋唐之乱,中原之地的人口锐减,如今虽说比以前好了不少,但人口真的说不上多,李绩不希望看到战争的发生,与薛延陀一战他没能阻止住,但跟吐蕃一战,他觉得自己必须倾尽全力才行,因为吐蕃不是薛延陀,吐蕃比薛延陀的势力要强大的多。

    李绩话罢,李靖眉头微微一凝,没有开口,但旁边的牛进达就不愿意了,道:“那吐蕃欺负到我大唐头上了,我们跟他和谈?屁,要我说,打,打到他们滚会老家去。”

    牛进达这么一说,其他跟来的武将也纷纷表示这一仗得打,吐蕃欺负到他们头上了,这气他们大唐就从来没有受过,如今要是还不打和谈,传出去岂不是叫人笑话?

    李世民望着这些人沉思了片刻,最后说道:“几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吐蕃攻我阔州,的确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只是如今我们失去了阔州,若与他们和谈,丢面子事让吐蕃觉得我大唐可欺,向我大唐索要赔偿事大。”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扫了一圈众人,接着说道:“我大唐如今的情况不能与吐蕃决一死战,灭掉吐蕃,和谈是肯定要谈的,但这和谈不能是我们求着吐蕃和谈,必须是他们求着我们和谈,吐蕃刚统一,想来也不敢与我们决一死战,把之前所有的成就都毁掉。”

    李世民是个很喜欢打仗的人,大唐周边的那些国家他都想招惹招惹,让他们臣服大唐,但他李世民并非一个看不清形势的人,如今大唐是比以前富强了,但并没有恢复过来,甚至没有恢复到隋文帝时的盛况,再加上大唐最近几年连番征战,实在支撑不起一场与吐蕃决一死战的战争了。

    但大唐的面子又不能不要,所以和谈是要和谈的,但必须是吐蕃求着他们和谈,因为李世民看的很清楚,吐蕃的松赞干布是个聪明人,他虽然让吐蕃富强了,跟整个大唐比,还是差许多的。

    李世民不想让大唐的繁荣受到破坏,那松赞干布怕也不想自己努力统一的吐蕃再土崩瓦解。

    “所以圣上的意思是?”听了李世民的话后,长孙无忌连忙开口询问。

    “派兵与吐蕃一战,让他知道我大唐的厉害。”

    李世民意气风发,就算知道此时不宜与吐蕃决一死战,和谈是肯定的,但面对吐蕃挑衅,他却也是一点不惧。

    李世民此言一出,牛进达立马就站了出来:“圣上说的好,末将不才,愿为圣上效力,将吐蕃赶回老家去。”

    牛进达说完,李世民很满意,正要点头,旁边的李绩突然站出来道:“圣上,要不要先警告一下,若是吐蕃肯退兵,我们倒也不用浪费兵力财力赶往渃洲松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