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赛尔还以为自己会是在原先发明的柴油机基础上进行研究,结果却得了一台v2柴油机作为样品,v2柴油机后,狄赛尔第一眼就被v2柴油机那多达12个的成对‘交’错气缸给震惊了,甚至在刚开始动手拆卸的时候还‘激’动的双手直发抖,因为担心还一度忘记了该如何下手。

    不过在随后连续好几台一模一样的柴油机,并被告知这些都可以随便拆装用来研究后,狄赛尔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表现出了一个天才机械工程师应有的能力,全身心的投入了对v2柴油机的逆向拆解研究中。

    只不过狄赛尔的研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见效,对于肖狩来说,眼前重要的事情还是准备加里‘波’利半岛即将迎来的大战。

    作为加里‘波’利半岛通往内陆唯一一条道路上的博拉耶尔,在其出现的数百年里一直都是个人口不足万人的小城镇,而且显得相当冷清偏僻,不过当时间了1913年的12月5日时,博拉耶尔这里的地居民已经没了踪影,反而聚集了十几万全副武装的军人,连空气也连带着变得紧张起来reads;。

    在这十几万军人中间,绝大部分都是原定要通过海路前往敖德萨地区的土耳其士兵,现在他们正在生化人军官的率领下,沿着海岸边博拉耶尔修筑防线。

    平心而论,博拉耶尔这里还是对防守较为有利的,其面朝加里‘波’利半岛和西北部海岸线十几公里的地区,均是一大片海拔平缓下降的平坦开阔地,连稍大的丘陵都找不,也没有什么茂密的树林作为遮蔽。

    而博拉耶尔自身的海拔却比这片平坦开阔地要高出一百多米,后方还有成片的丘陵地带可以用于布置纵深防线,以供防守方进行梯次防御,可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阻击地点。

    但如果没有巨石基地提供的大量建筑材料用来在防线上构筑防御工事,这里的地形优势也无法真正起作用,只用了三周的时间,一条长度达13千米,纵深足有6千米的防线就基建设完毕。

    这条防线上的数百条‘交’通壕内,原的泥土内壁全部换上了以快干水泥为主材料的‘混’凝土,而且还留有用于排除‘交’通壕内积水的沟渠,同时‘交’通壕内还有大量用钢结构格外加固过的防炮‘洞’,预计能够抵抗203毫米口径炮弹直接命中的攻击。

    在‘交’通壕之间的空地上,还有着密密麻麻的近两千个机枪暗堡,这些机枪暗堡内配置的全部都是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其‘射’程和威力都远远超过英军的机枪,而且暗堡的‘射’界互相之间‘交’错覆盖,完全可以做对正面来袭敌人的无死角‘射’击。

    除了表面阵地的防御工事外,在‘交’通壕之间还有着大量的隐蔽坑道作为补充,在这些隐蔽坑道里会有一定数量的土耳其士兵驻守,一旦某一条‘交’通壕因为伤亡惨重,遭英军的强行突破攻入,邻近隐蔽坑道内驻守的土耳其士兵就会立刻补充进去,将突入‘交’通壕的英军给重赶出去。

    至于远程火力的炮兵部队,考虑在即将来的阻击作战中,来自英国海军战舰的炮击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射’程较近的76毫米步兵炮在英国海军被消灭前都派不上用场,只能将一百多‘门’152毫米口径su14自行榴弹炮调运了过来,布置在距离博拉耶尔20千米远的一片树林里作为远程火力支援。

第190章 英法联合舰队() 
以博拉耶尔为核心的这条防线,其实可以做一个速成的要塞化防线,不过在强化的列日要塞被攻克后,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这‘交’战双方的列强军队中,已经有不少将领认为要塞已经是过时的产物,可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访问: 。

    包括带着观摩‘交’流目的前来的德**官团在内,其团长利曼赞德尔中将甚至对肖狩指出,这条博拉耶尔外围的要塞化防线虽然建成速度很快,上去也很坚固可靠,但毕竟是让出了大半个加里‘波’利半岛供英联邦军队从容登陆,而且英联邦军队还可以得海上军舰的火力支援,必然严重压制防线上守军的还击火力。

    不过利曼赞德尔考虑自己只是前来观摩‘交’流,并非可以对土耳其军队指手画脚的军事顾问,后只是较为委婉的指出,博拉耶尔的这条防线很可能是逆‘潮’流而行的不智之举,不值得投入如此之多的‘精’力用于此处。

    肖狩对利曼赞德尔的话表示了接受,不过却没有按照他的建议,改将大部分军队调往加里‘波’利半岛沿岸进行机动布防,仍然在继续加强博拉耶尔防线的驻守力量。

    因为实际上,要塞或者说要塞化的防线,还远未真正落伍的时候,起码在战争发展类似后世那种空天一体的高科技模式前,要塞化的防御体系仍然是防守方可靠的屏障,更何况肖狩来的目的也就是利用防线来迟滞英联邦军队的进攻,以此拖延时间而已。

    1913年12月30日防线终完工的时候,被调来参与施工的三万名华人劳工也开始撤离博拉耶尔,调用华人劳工来参与防线的施工,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驻守的土耳其军人能够得一段休整的时间,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适应防线的工事上,其次则是通过这种集体劳动的方式,让这些刚完成了扫盲没多久的华人劳工得了一些实际工作的锻炼。

    就在华人劳工被撤离后又过了几天,二十多艘英法海军战舰,和七十多艘运输辅助舰船组成的联合舰队终于离开了亚历山大港,搭载着三万多名英联邦军队,和一万多法国陆军驶向加里‘波’利半岛reads;。

    英法两国海军组成的这支联合舰队,可谓是目前地中海内庞大的一郑军力量了。

    不光是英国皇家海军在地中海拥有的主力战舰倾巢出动,丘吉尔为了能让登陆战役打的漂亮,还特意给联合舰队中调拨了三艘战列舰作为主力。

    虽然其中只有一艘是装备了15英寸舰炮的伊丽莎白级战列舰,另外两艘战列舰均为12英寸舰炮的柏勒罗丰级战列舰,这是属于略作改进的前无畏舰。但能够调拨来这三艘战列舰,也足以出丘吉尔对夺取加里‘波’利半岛的重视程度了。

    英法联合舰队中有两名负责指挥的司令官,分别是负责指挥舰队的英国皇家海军中将卡尔顿,和负责指挥登陆作战的英国陆军汉密尔顿中将。虽然法国人也有派出参战的陆军和海军战舰,但在这场战役中却难得的没有争夺指挥权,只是派出了一名陆军上校。可即便这样,这两位英国的中将之间却仍然有着矛盾存在,两人对即将在加里‘波’利半岛开始的战斗抱有完全不同的法。

    在英法联合舰队航行爱琴海北部,距离加里‘波’利半岛还有一天左右的航程时,卡尔顿和汉密尔顿的分歧终于‘激’化,在旗舰上召开会议时,两人之间终于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论。

    卡尔顿中将对英法联合舰队的实力极为自信,乐观的认为只要把战舰开岸边,朝着加里‘波’利半岛进行几‘波’炮击,就足够让土耳其守军失去斗志仓惶撤退,接下来登陆部队唯一要干的事情,就是在军舰的舰炮支援下,轻松的一路沿着海岸攻入伊斯坦布尔城了。

    然而卡尔顿的这种乐观态度,却被汉密尔顿给泼了一盆冷水,汉密尔顿认为如果真的按照卡尔顿说的这样去做,实在是太过于大意了,难保不会因为登陆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汉密尔顿也有着自己的道理,在对土耳其军队近几年经历过的战斗经过梳理后,汉密尔顿认为已经不能再用之前的经验待土耳其人,他认为光是土耳其军队能以数量上的劣势战胜俄军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现在的土耳其人绝对不是什么可以轻视的软脚虾,需要用更加谨慎的态度来对付reads;。

    只不过汉密尔顿的这些异议并没有引起卡尔顿的重视,反而更加刺‘激’了卡尔顿自大的心理。

    毕竟在信奉纳尔逊进攻‘精’神的英国皇家海军眼中,一直就对作战风格较为保守的英国陆军有着轻视的惯例在,海军出身的卡尔顿自然也难以免俗,他一开口便对着汉密尔顿不断的冷嘲热讽,甚至连之前汉密尔顿把搜集的土耳其旅游手册作为资料,还有搜集各种容器供登陆部队携带淡水的事情都拿出来当笑话讲,终恼羞成怒的汉密尔顿拂袖而去,双方不欢而散。

    结果当时间了1914年的1月7日,英法联合舰队终航行达达尼尔海峡外海后,通过派出人员进行侦查,除了一些明显的海岸炮台外,没有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发现土耳其守军密集活动的迹象,附近的海面也完全没有土耳其军舰的踪迹,这种种迹象都让卡尔顿的信心倍增。

    为了进一步扫汉密尔顿的脸面,卡尔顿命令先让军舰突入达达尼尔海峡内,要以这种“勇敢”的行为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正确,和证明汉密尔顿的谨慎是多么可笑。

    不过虽然表现的有些过度自信,但卡尔顿倒还没有真的了狂妄的地步,在让军舰突入达达尼尔海峡前,卡尔顿仍然按照正常流程布置,先让全部军舰对着已经发现的土耳其海岸炮台进行炮击轰炸,来扫除这些可能对军舰产生威胁的麻烦。

    二十多艘英法两**舰,在距离海岸十几千米的距离上一字排开,稍作调整后就开始轮番不停的用舰炮朝着岸上炮击,在海岸上炸出了一团团尘土和升腾的硝烟,这幅场景上去还是相当壮观的。

    但和其余兴奋的等待着登陆时刻的士兵不同,在汉密尔顿的眼里,却从舰炮轰炸的情况中出了一些异常的端倪。

    虽然舰炮的‘射’击覆盖了大量的海岸炮台阵位,还可以见随着炮弹爆炸,有不少破碎的火炮部件被炸飞半空中,不时的还有弹‘药’被‘诱’爆引发了更剧烈的二次爆炸。

    但是在遭受舰炮攻击的同时,却很少有海岸炮台阵位有开火还击的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