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份记录为什么会这么完整,是因为在发现到无敌号出现后,我就下令记录人员立刻更换了装有空白胶卷的摄像机进行全程拍摄,可以说这份电影记录就是我为了这场海上遭遇而特地安排拍摄的。”
肖狩的话刚说完,那个德国人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惊叫道:
“简直不可思议!在您的描述中这种摄影机实在是太先进了,您说的这些性能数据如果全是真的话,光是贩卖这种摄影机您就可以赚取海量的财富!因为和您这种摄影机比起来,现在世界上最优秀的摄影机也不过是粗劣不堪的玩具!”
肖狩哈哈一笑道:“如果我说的摄影机性能数据有假,那么你又如何会看到刚才那样清晰又连贯的电影画面呢?事实胜于雄辩啊,这位先生。”
见那个德国人满面红光的还要再开口,冯·罗比连忙拦住了他,对肖狩问道:
“既然圣徒先生您有了这么一份宝贵的电影记录,那么是否可以将这份记录交给我来使用呢?
要知道现在我们德意志及其需要这份有力的电影记录来证明自己才是事件中的受害者,同时我们也需要这份电影记录作为证据,在和英国人的谈判中来他们的种种污蔑言论。只有这样做我们德意志才能打击那帮英国人嚣张的气焰,同时也能保障我们两国之后的海贸合作能够顺利进行。”
在冯·罗比期待的眼神中,肖狩不慌不忙的走回椅子前坐下,抱着手肘答道:
“考虑到贵我两国的友谊,也为了保障贵我两国的共同利益,这份电影记录我自然会交给你来使用。不过因为这台电影放映机需要专人操作维护,所以我需要派人携带机器和胶卷去帮你们放映。
同时我认为光是关起门来谈判并不能真正的让英国人丢人现眼,我建议你们在合适的地点安排好场地,然后召集来各国的报社记者,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开播放这段电影画面,接下来你们就只要简单的说明一下事情的经过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没必要再让你们自己去做。
有了电影画面带来的强烈冲击,那些报社记者在之后的报道中自然会将其中的内容广为宣传,而他们作为第三方的描述者,带来的舆论效果肯定会比由你们德意志单方面宣告来的要好。”
听完肖狩的话后,另一个较为年轻的德国人高兴的说道:
“这个主意实在是太棒了!那些记者原本就是玩弄笔杆子的高手,只要我们事先再安排好一些原本就倾向于我们的记者在现场观看影片,之后他们肯定会绞尽脑汁的替我们去编织文章攻击英国人,那样一来头痛的人就要换成英国佬了。
圣徒先生果然不同凡响,竟然可以如此轻易的就想出了这么个绝妙的主意来反击英国佬,看来只要奥斯曼有您在,德意志就可以放心的拥有一个可靠的盟友!”
看着这个年轻的德国人,肖狩被他捧得有些发愣:“你说的这些我压根没想到啊,明明我只是照搬了后世国家常用的新闻发布会手段而已,哪里想到你说的这些个头头脑脑了。”
48。自以为是丘吉尔()
虽然被面前这个德国年青人的话弄得心里有些犯嘀咕,但因为有着面具作为掩饰肖狩倒也没有表露出尴尬,故作高深的点点头后肖狩看向冯·罗比问道:
“这位年轻人该怎么称呼,他的脑子倒是转的很快啊,只是听我把话说了前面一半就猜出来了后面的真实目的,看上去非常熟悉记者报刊的样子。莫非他是专门从事新闻报道这个行业的么?”
冯·罗比笑着解释道:
“刚才在匆忙中忘记向您介绍了,这位年轻先生的姓名是费多尔·冯·博克,原本是在德意志总参谋部作为参谋培训的一名上尉。因为远东华夏这里的北方政权请求我们德意志派出军官协助其培训军队,所以经过皇帝批准从总参谋部抽调了一批年轻的军官来负责这个任务。
这位费多尔·冯·博克先生出现在这里就是因为他的成绩优异被选中加入任务,同时他还肩负着德意志驻华公使卫队武官的职位,今天到这里来就是为了陪同公使先生。”
说着冯·罗比抻出手示意了下一旁已经站起身来的一个八字胡德国老头,开口补充道:
“这位就是我们德意志现在的驻华公使先生,同时这段时间在远东地区负责应对英国人攻击言论的也是他。而眼下有了圣徒先生您的这份电影记录作为证据,想必公使先生很快就能运用其对英国人进行有力的反击,从而在舆论中让我们双方都占据主动了。”
这个德国老头倒并没有附和冯·罗比的话,他摇摇头说道:
“事情没有你们以为的这么简单,我承认这份电影记录很宝贵也很出人意料,但是尽管这份电影记录很清晰也很真实的还原了事发当天的情况,在舆论报道上我们想要借此翻身也并不容易。
毕竟最近十几年来英国人出于敌视一直在通过舆论攻击德意志,所以能够影响到英国国内的报纸舆论现在基本是完全在跟风英国政府的论调,指望他们在看到了这么一份电影记录后就掉转论调为我们说话,那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且还有跟风英国人报道的日本和法国等国,这些国家因为在远东华夏跟德意志有着利益冲突,在最近的舆论中对德意志攻击的格外起劲。所以说,光凭我们自己掌握的报纸舆论加上这份电影记录,想要改变现在的舆论困境还是很难的。”
这番话一说出来,冯·罗比和其余的德国人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肖狩见状就开口道:
“我想即便英国政府有这么多报纸舆论跟风他们的论调,但是英国自己国内的报纸应该有很多家吧。总不会这么多家报纸全都是铁板一块,各家报纸间多少都会有矛盾和竞争存在,所以其中必然有那么几家想要弄个大新闻扩大自己市场份额的报纸。
如果能联系上到这些报纸的记者,我想在看过电影记录之后,这些报纸的记者报道为了能和跟风英国政府的报纸舆论别具一格,为自家报纸抢占更多的读者,必然会换用较为中立公正的态度来对事件进行描述。
在我看来这么运作后,英国国内的报纸舆论就会不自觉的分成了两派。英国政府想要再那么轻松的操纵国内报纸舆论集中对外,在短时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只要英国人的报纸舆论闹了内讧,原本跟风英国人的日本法国舆论想必也会转为中立的态度,可以大为减轻贵方承受的舆论压力。
当然了,对此我只是提出建议而已,倒是你们几位觉得这个办法如何呢?”
听了肖狩的这个建议后,那个费多尔·冯·博克又忍不住开口叫好起来:
“这个办法好,让英国佬去跟自己人打嘴皮官司实在是太棒了。只要英国佬自己的报纸舆论先乱了阵脚,法国公鸡也好日本猴子也罢肯定会借机撇清在这件事情中的关系。
而我们在其中的发展都不用多做手脚,只要用相对更公正的态度把事情经过的真实情况报道出去就行,只要这些报道传递开来,用不了多久舆论导向自然会变得对我们有利起来。到时候舆论方向自然就会变得适合我们反击英国佬了。”
肖狩的话和费多尔·冯·博克的补充让其余德国人再次连连点头说好,这次就连原本态度谨慎的那个德国驻华公使也表示了赞同:
“没错,让敌人内部生乱比从外部进攻要来的更有效果,使用这个法子我们可以花更少的力气办成更多的事情。年轻人的头脑就是灵活多变啊,我这样的老家伙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你们活跃的思维。”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既然定下来要让英国人的报纸舆论从内部分裂,那德国人的任务就变成了去寻找那些可能会窝里反的英国报纸媒体,从而额外邀请这些报纸的记者参与即将召开的人类历史上一次全新模式的新闻发布会。
而为了让英法日三国的记者参与发布会,德国人采纳了肖狩的建议,把发布会的地点选在了华夏南京临时政府的地盘:上海。
——————————————————————————————————
听闻德国人要发布一份足以驳倒自己一方照片的有力证据时,英国政府高层的第一反应是德国人已经急的发疯,已经被不利自己的舆论逼到了胡言乱语的地步了。
在认为已经完全掌控了舆论导向,而再次变得高度自负的英国政府高层看来,之前印度洋锡兰海区上发生的事件中唯一的现场证据就是自己手中的照片,除此之外绝对不可能有第二份证据存在。
英国人的这张照片是由波尔号轻巡洋舰上的一名大副用自带照相机拍摄下来的。在照片中当时奋斗号的炮塔正瞄向镜头,而炮口上的硝烟还未散尽,可以说照片拍摄的视角和时间都抓的很好。
这些天来英国人就拿着这张照片作为核心证据,大张旗鼓的宣传德意志威胁论。英国人一口咬定说德国人是披着土耳其那层无害的皮,干下了这种大胆开炮挑衅的事情。同时英国人充分发挥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搅屎棍特性,趁机对土耳其进行隔空喊话的挑拨,劝告土耳其不要被德国利用成为其野心的牺牲品。
当然了,至于当天事件的真实过程中,无敌号战列巡洋舰那种先开炮威胁停船的恶劣行径英国人是压根没有去提,可谓是把双重标准演绎的淋漓尽致。
而跟风英国舆论的日本和法国,因为日本是此时英国人豢养的远东鬣狗,而法国是对德国有着丧师失地的深仇大恨。所以这两国的政府见英国开始对德国发难,当即闻风而动用自家的报纸舆论发动了唇枪舌剑,好好的对德国轮了一番文字大米。
现在德国人突然宣布自己手头掌握了事发当天真实情况的证据,英法日三国的高层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