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科,加起来冯一平明着错的只有37。5分,他们两个估的分,都已经翻倍减了,要是今年文科的学生,有数学能考个140分以上的,那没准冯一平还真危险,可就今年这数学的难度,怎么可能?让理科的种子选手去考文科的数学,也拿不了这分数。
“走,去拍照吧,再过半个月,成绩就会下来,到时老师给你庆功!”
“您这话说反了,肯定是学生摆宴感谢您啊!”在去拍毕业照的路上,师生两个好像已经把状元纳入了怀中一样。
操场上已经有班级在拍照,市一中99届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也围着搬出来的凳子,聚在一块,不管刚刚过去的考试发挥的怎么样,以一班的水平,发挥得再不好的同学,一般的二本应该没问题,所以好多人这个时候都在聊着自己的志愿,聊着听说很爽的大学生生活。
没有什么离别的愁绪,因为班上的同学,百分之九十都是住在市里,往来都方便,不像冯一平初中的时候,大家虽然说是一个乡的,但是你家在这个山沟,他家在那个山头,等闲碰不到一起。
今天最大牌的明星是校领导们,每个班都拉着他们合影,冯一平他们班,把正副校长和几个主任全请来了,再加上所有的任课老师,前面结实的坐了一排,冯一平因为个子高,本来被分到了最后一排,站在凳子上,陈老师不满意,把他拉倒第二排的最左边,调整了一阵,随着摄影师按下快门,冯一平的高中生涯,被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和陈老师道了别,没出校门,手机就响了起来,不用说,肯定是心急的爸妈打来的,冯一平现在也不用躲躲藏藏的,当着那一众同学和老师的面,掏出手机一看,果然是爸爸,“爸,已经对了,在650分左右。”他又减了20分。
冯振昌好像握着电话,在跟旁边的人说着什么,“四叔他们打听到,去年的省状元还不到640,那就是你这成绩,也有可能拿状元?”梅秋萍的话插了进来。
“现在说这个还早,号成绩就会出来,不过,你们可以放心了,我上首都的那两家大学没问题。”
反而是冯振昌他们现在不满意,一省的状元就在眼跟前,儿子能拿到吗?他们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黄静萍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接连在冯一平头上脸上亲了好几口,“你真棒!”
“好啦,准备一下,我们过两天就去南方。”
好好休息一两天也够了,号成绩才会出来,中间这半个月的时间,他安排的很紧,要去深圳和香港处理不少事,等回来填了志愿,他们几个人,就要按计划去旅行。(。。)
第一百一十四章 视察家具厂()
要去南方,黄静萍当然很高兴,女孩子家出门要带的东西总是很多,如果有个传说中的空间装备,她们怕是会把整间房子都装进去。
晚上,冯一平再三叫黄静萍精简,结果就她一个人的东西,还是严严实实的装了满满一箱子,而且是这也不能减,那也不能少。
没办法,冯一平只好强行精简,除了黄静萍脸红红的拎着的那一包贴身**,其它的衣服只留下替换的两套,化妆品也只带了两三样,其它的零碎,一概不要,结果,连冯一平的公文包都能放进箱子里。
黄静萍嘟着嘴,“我们出去这么多天,只带这么点东西,怎么行啊!”
“怎么不行?这次本来就是要带你去买衣服和化妆品的,带这些干什么?”
“那边衣服多贵啊!”
冯一平不由分说的把箱子拉上拉链,“不要再偷偷的朝里买塞东西,而且,那边的好多东西,比在我们本地买便宜,到了你就知道。”
12号上午,省城,机场。
“美女,能给我们两个连在一起的位子吗?最好靠窗的,我们都是第一次坐飞机,想看看窗外的风景。”冯一平热情洋溢的笑着对办理登机手续的女孩子说。
黄静萍站在登机箱旁,见他这样近乎卖萌的央求那个女孩子,很想笑。
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是给他们的登机牌,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谢谢啊,”冯一平把那个唯一的登机箱办了托运,准备提前过安检,和黄静萍逛逛机场里的商店。
过了安检。还没到他们的候机区呢,黄静萍就被窗外忙碌起降的飞机吸引了过去,任谁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都会多看两眼。
“快,我要拍照,”还好。她只是对着窗外的飞机拍照,冯一平接过相机,不顾好多人用看乡巴佬的眼神看着他,以一架正在起飞的飞机为背景,给她来了一张,我们就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怎么嘀吧!
飞机上升的时候,坐在窗旁的黄静萍很紧张,死死的抓住冯一平的手。“张开嘴巴,”冯一平见她有些反应,撕了一条口香糖给她嚼着,现在好像发糖果的航班都很少。
等到终于进入巡航阶段以后,黄静萍坐直了身子,贪婪的看着舷窗外的蓝天和白云,以及下面在飞机上看起来很规整的田园和城市,这一路快两个小时。她就没合上眼。
老蔡和熊玉良开着一辆金杯商务车亲自来接机,冯一平向他们介绍黄静萍。“我朋友,”那两个就会心的笑,热情的和黄静萍打招呼,冯一平也懒得解释,好吧,现在他已经高中毕业。好像也用不着解释。
老蔡还准备帮冯一平拿行李,这个可使不得,“我来,”一旁的熊玉良接了过去,那就他来吧!
在这边几个月。老蔡黑了一些,但整个人看起来更精神了一些,也许是受这座城市的感染。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特色,当然,走马观花的一日游或者几日游是接触不到一座城市的内涵,但冯一平在羊城那么多年,这边也经常来,所以对她还是有几分理解。
这是一座,年轻高效、充满活力,蕴含着希望和机会的大城市,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深圳速度”,曾经是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它其实后来不仅仅是指建筑们建房子的速度,而是统指这边的高效率,这个高效率,涵盖了方方面面。
搞笑的是,冯一平第一次来的时候,切身从另一面体会一下这种速度,那时生意刚起步,还没买车,出了客运站,只坐了一趟公交,短短7站路,十多分钟,下车的时候,放在裤兜里的手机就不翼而飞,之前他在羊城,出入也是公交车,都一个多月,手机同样放在兜里,一点事没有。
一出机场,就能直观的感觉到他和省城以及市里不一样的地方,沿途可见一家接一家的工厂,工业气氛很浓厚,老蔡坐在副驾上,不时帮他们解说一番,其实,就这一段路,压根什么风景,不过,到了传说中的南方,黄静萍显然很高兴,这一路眼睛也一直没闲着。
厂房也还在打基础,筹备小组在附近小区租了几套房子住宿,工地上搭了一排彩钢板的间简易房作为办公的地方,条件虽然简单,但是空调开的很足,黄静萍留在办公室稍事休息,冯一平他们三个,带着安全帽在工地走了一圈,对基建,冯一平不懂,不过来了总要走一圈,他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工地,不但身上被太阳晒得很火热,心里也很火热。
下午,老蔡和熊玉良就项目进度向他汇报了两个多小时,总体来讲,筹备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建镇上的橱柜厂时做的不少工作,为这个新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比如设备的采购。
他们对着桌上的各种报表和图纸谈了两个多小时,旁边的黄静萍虽然一句话也插不上,他们讨论的有些事情她也不懂,但一直坚持在旁边听。
“要不先送你回酒店?”冯一平感觉她好像有些困。
“没事,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去酒店之前,在老蔡他们的陪同下,冯一平一一和筹建小组的人握手,这也是好多人第一次见到老板,冯一平看他们中有些人的神情,估计真把他当成了二代,跟着的黄静萍,则理所当然的被当成了小蜜,呵呵!
晚上不是接风,冯一平自己出钱,请所有的人吃了一餐,筹建工作确实很辛苦,他这个老板难得来一次,总要给员工们送点福利吧。
香港,虽然股市已经稳定,但97年金融风暴带来的一系列创伤还远未平复,好些公司和个人还一蹶不振,随着特区政府八万五建房计划的一些房产陆续落成,房价又进入了下行通道,又产生了不少负翁。
深夜,高屹铭又从睡梦中惊醒,他好像还听到了自己呼噜声的尾子,就在黑漆漆的屋里回荡着。
他知道接下去再也睡不着,叹了一口气,摸索着拧开床垫边的台灯。
房里异常简陋,连张床也没有,只有一个简易衣柜,墙角零散的堆着一大堆箱包,他抓起烟盒摇了摇,空空如也,里面一支烟也没有。
明天,一定得找一份工作,不然房租都付不起!(。。)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敢坐怀()
第一次到香港的黄静萍,其实并不是很兴奋,她不像后来的那些剁手党,好吧,其实她还真的不知道在这买东西,特别是那些挺贵的,国外产的东西,价格比国内要便宜。
她最感兴趣的,怕还是那些香港明星。
叫冯一平觉得好笑的是,过关后,她看着周围除了字体,和内地并没有什么区别的城市景观,有点怕怕的问了一个非常可爱的问题,“这里不会真的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乱吧!”
这还真不怪她,香港的警匪片这些年红极一时,原来是警察和贼的枪战片,近几年横扫东南亚的古惑仔系列,几百人拿着刀片子在大马路上混战的情节,部部都有。
对那些没来过,只从电影里了解的人来说,那香港真是挺乱的,“怎么会?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嘿嘿!”听了她的话,黄静萍不好意思的笑了。
其实,受电影所害的也不止她一个,张彦也这样过。
后来国内的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