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靠山吃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六品州同,家里两个爷儿也出了仕,他便卸任还家养老,平日养养花鸟,写写画画倒也惬意,他平生没甚么爱好,唯独一样,最爱下棋,偏生他老人家棋力太弱,家中无人愿意陪他消遣,着实技痒难耐,每年也只自家哥儿回来陪他下上几盘,此时正未过足棋瘾,一听他们暂时不走,拉着人就急哄哄地去了书房。

    秦风陪老人家下棋,其他人无事可做,安轩不爱出门,带着宋亦和安如玉每日在院子里玩闹,安如宝则带着宋初在玉兴城里四处闲逛,将几个区逛的差不多了,就到了十五这日。

    正月十五在安如宝的上一世所在的国家,被称作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在这一日要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而在这一世的景国,是没有元宵节一说的,但因商铺在腊月关门之后都集中在这一日开业,所以这一日对商家来说至关重要,又被称作开源日,既取广开生源之意,又饱含财源广进、源源不绝之愿,在这一日所有的商铺要开大门,放鞭炮、摘灯笼,打扫去尘,到了晚上,商家还要在门口挂上花灯,经由路人评判优劣,觉得好的就在商家准备好的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投到摆在门口的木箱里,商家收到的纸条越多,彩头越好,代表这一年生意也会越好,是以这一天所有商家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把花灯做的尽善尽美,以求得到更多的认可,倒是与元宵节的赏花灯有异曲同工之妙。

    安轩一家以前在玉兴城时,因家中有几间铺子,每到开源日,要绞尽脑汁的想花灯的样式,还要在街上招揽路人,劳心又劳力,如今无事一身轻,趁着有机会,连不喜出门的安轩都想要去好好逛一逛,秦风和孩子们也是跃跃欲试,一家人商议已定,同秦正元夫夫说了,正好家里其他人也有要去逛的,到了晚间,套了几辆马车,拉着一道去了主街。

    街上已是人满为患,马车到了街口就被堵住进不去了,众人无奈,只好下了马车步行,秦正元夫夫年岁大了,没有跟来,同来的除了安轩一家,秦尚远一家和秦文昌夫夫也都在,还带了几个仆侍,大大小小十几人浩浩荡荡的走进主街。

    主街上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热闹喧嚣,好不热闹,不过最热闹的要属那些争奇斗艳的花灯,每家商铺前都挂着一两盏,为吸引更多的人都是费尽心思,有制作精妙巧夺天工的,有新颖独特标新立异的,有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有匠心独具别出心裁的,小小的花灯承载世间百态,见之让人流连忘返。

    安如宝拉着宋初落在一众人后面,细细观看每一盏灯,间或停下仔细评鉴。

    期间路过一家商铺时,他家门口挂了一盏走马灯,足有等人高,灯上八面画着八副美人图,俱是古今出名的美人,看得出画这八副画的人画工十分了得,这八人或站或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引的不少人围观。

    安如宝和宋初也停下脚步观赏,宋初未见过这样的灯,凑到近处去瞧,安如宝站在外面等他,正在此时,他忽觉心头一跳,像是有人在他心里敲了一下,突兀地带着细微的疼痛。

    他茫然地捂住胸口,整个人就有些恍惚,就像被剥离到了身体之外一样,他看着自己抬头向前看去,那里正有一人向他走近,那人看年纪只十二三岁上下,身着湖水蓝的及地长袍,外罩白色斗篷,脖颈处围着一圈白色狐毛,一头乌发轻轻扎于脑后,他微仰着头边走边看头上的花灯,微微侧头时露出左耳红色鲜亮的哥儿印,在忽明忽暗的灯影里一张白皙的脸庞灿若明霞。

    毫无预兆的心痛席卷而来,而后骤然消散,中间之隔了一瞬间,等他恢复清明,那股自到玉兴城后就莫名存在的焦躁感荡然无存,整个过程就像有人把甚么塞进了他的心里,然后又完完整整的掏出,他知道那东西是蛰伏在心底的另一个安如宝在这个世上仅存的微弱的小小执念。

    他又看了看那个小哥儿,用一种完全不同的心态。这时宋初终于看够了,回到安如宝的身边,也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问道:“怎么,是你认识的人么?”

    安如宝回头看了他两眼,忽而紧紧握住他的手,笑道:“不是,不是认识的人。”属于安如宝的心愿已了,属于他的人生才刚开始。

    宋初一抬头,见前面一盏花灯十分漂亮,拉着安如宝就往前跑,中间与那人擦肩而过,两人衣袂翻飞,一触即分,相背而行,直至愈行愈远

第35章() 
十五过后;因大多商铺都开了门;安轩一家在玉兴城又呆了一天,买了些东西,到了十七终于启程回家。

    秦正元夫夫、秦尚远一家及秦文昌夫夫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最舍不得的自然是秦正元夫夫,以前自家哥儿同在玉兴城,回家方便经常走动;现在人搬到青山村,路途遥远;下一次再见不知是何时,想到这儿何瑾的眼眶红了又红;抱着秦风不撒手。

    秦尚远夫夫也有些不舍;尤其严若眼圈微红,拉着秦风好一阵话别。秦文昌夫夫要矜持许多,站在一旁只道“保重”。

    秦正元在一旁清咳一声,道:“行了行了,孩子们该走了,再晚今日就到不了家了。”何瑾擦擦眼泪,把安如宝、宋初、宋亦和安如玉四个挨个抱了一下,看着他们一家人上了马车,又目送着马车走远,方依依不舍的转身回了院子。

    安轩他们一路不停,紧赶慢赶地回到了青山村已经酉时了。

    方伯他们老远就听到马车声,提前打开大门,到门口迎接,待马车停稳了,秦风他们下了车,他们帮忙将马车赶入院内卸了,把车上的东西搬入后院,忙了好一阵方才消停下来。

    秦风把带给方伯一家的东西准备出来递给韩石,道:“昨日才开市,也没怎么逛,也不知道你们都喜欢甚么,随便买了些,叔么你们别嫌弃。”韩石不敢接,去看方伯。

    方伯叹口气,道:“拿着吧,这是少爷他们的一番心意,不过少爷、少主君下回可不兴这样了,哪有主子出门还给下人带东西的,这不乱了规矩了”他在安轩家做了三十几年,尊卑观念很重,短时间内根本转变不过来。

    安轩道:“方叔,你又来了,咱们不是说好了么,以后都是家里人,哪儿还有甚么主子下人的,给家里人带东西不是理所应当的么?”方伯说不过他,只好不再说话。

    因要等他们回来,方伯一家也还没吃晚饭,韩石和方建成的夫郎赵雨两人下来些面条一家人吃了,实在困顿不堪,早早地便睡了。

    翌日吃过早饭,秦风把送给安如喜家、安凌家以及安华家的东西都整理出来,让安如宝和宋初挨家送过去,几家人自然是喜出望外。

    其后的半个月,年节的气氛淡了很多,转眼年节已过,到了二月份。

    二月初二是家祭日,相当于安如宝前世的清明,是给家人上坟日子,因上坟有讲究,前一日安轩就找好了马车将方伯一家送走,到了家祭这日天还没亮,安轩一家就出了门。 村里虽说四面环山,但田地也有不少,平整肥沃的土地,在山与村子之间,山与山之间成片的铺展开。从安如宝家后山东山根下,沿着河边绕过去,就是一片上好的田地。安万义买的四十亩上等地大多聚集在这里。而他家的祖坟就在田地旁边的一处矮矮的山包上。

    安如宝扛着铁锨,拉着宋初,跟在抱着安如玉和宋亦的阿爹阿么后边,边上山,边观察了一下,这处地方面水背山,风水不错。

    祖坟里墓碑林立,安万义夫夫的其中最新的。安轩带着一家人,先是给所有的坟头上都填了新土,才将各色祭品在阿爹阿么的墓前摆好,点上香烛。安轩又带头磕了三个头,把纸钱拿出来一张张的点燃,一面将这一年发生的事儿一件件的讲给阿爹阿么听。对于败掉家里生意的事儿,安轩心里很愧疚,可他告诉阿爹阿么,他没有后悔带着夫郎孩子回到青山村。在青山村里几个月的生活,让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平静和满足。安如宝成亲的事儿他也高兴的说了,又让安如宝和宋初单独给阿爷阿乃磕了一次头。

    絮絮叨叨半天,给阿爹阿么烧完纸钱,又给所有先人烧了些纸钱,一家人才收拾东西下了山。

    回到家,秦风又拿出一套纸钱香烛和供品放到篮子里,递给安如宝和宋初——宋初的阿爹阿么也要祭奠一下的。

    宋亦在回来的路上睡着了,被安轩背到家里都没醒。两个人也没叫他,拿着祭品出了门。

    宋初家是十几年前才迁来,村子里没有祖坟。他阿么去时,阿爹亲自在河对岸找了一处地方做墓地,说他阿么一定喜欢。后来,他阿爹也去了,宋初就把他们埋到了一起。

    宋初阿爹阿么的目的靠河边不远,也是个不大的小山头。山上杂草丛生。宋初说,春夏的时候,山上会开满各色野花,非常漂亮。

    宋初只在成亲前一天,对着阿爹阿么的牌位说了一声。这是他成亲后第一次来看他们。刚看到熟悉的墓碑,就红了眼。

    因宋初的阿爹是今年没的,坟头上并不用填新土。安如宝将供品一一在墓碑前摆好,香烛也点上插好,和宋初一起给岳阿爹阿么磕了头,方道:“阿爹阿么,我是安如宝,小初的郎官。小初奉给了我,我会一辈子对小初好的,你们放心。请你们保佑我和小初永结同心,白头到老。以后的每一年我都会陪小初一起来看你们。”

    宋初一边烧纸,早已泪流满面。安如宝看着心疼,想给他擦一擦,手伸到半路还是拐了方向,落在对方的头上。他知道宋初一定有许多许多的心里话要说给阿爹阿么听,烧了两张纸钱,就站起身来站到一旁,给宋初留下与阿爹阿么独处的时间。

    宋初这一说就说了很久。等他终于说完,走到安如宝身边时,两双圆圆的眼睛比兔子还要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