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敖沐阳正倚在后门听着报告,他眼角往外瞥了瞥,看到戴宗喜拿着个笔记本出现在走廊里。
见此他便悄悄走出会议室去打了个招呼:“戴局,怎么这季节爆发浒苔危机了?”
戴宗喜瞪了他一眼道:“别危言耸听,什么叫爆发浒苔危机了?这种话能乱说吗?”
敖沐阳悻悻道:“好好,那我换个说法,现在怎么爆发绿潮危机了?”
戴宗喜举起手想用笔记本抽他,他嬉皮笑脸的躲开,道:“别,戴局,我就是随口问问而已,这是机密吗?你怎么打人?”
“我要是想打你,你现在早残废了。”戴宗喜使劲勒了下腰带,他刚才一使劲把腰带给鼓开了。
“这次浒苔绿潮不是危机,而是个发展机会,根据前两天由科学三号科考船与渔船配合开展的实地调查显示,此次出现的浒苔是条浒苔,这种浒苔你知道吧?”
敖沐阳点点头道:“嗯,条浒苔,石莼科的物种,我知道。”
戴宗喜又说道:“既然你知道这种浒苔的身份,那应该能猜到我把你叫来开会的目的吧?”
敖沐阳点头改摇头:“这个不知道。”
戴宗喜用肘子碰了碰他的胸膛,揶揄道:“你不是会吃吗?不是号称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吗?那你不知道条浒苔是能吃的?”
作为与石莼同属的条浒苔,它确实是一种可以做食用或用作饲料的藻类,可以鲜食,也可晒干贮存。
红洋当地没有吃浒苔的习惯,但隔壁江浙一带却有把苔条拌入面粉中作苔条饼的风俗,造成这种习俗差异的原因就是江浙外海很少爆发浒苔潮危机,那里生长的条浒苔可以食用,而红洋本土的浒苔品种却是不可食用的。
这次红洋湾竟然来了条浒苔,敖沐阳便纳闷了:“戴局,这条浒苔怎么出现在咱们的地盘上?真的能吃?”
戴宗喜说道:“放心,真能吃,而且这条浒苔还含有大量的抗溃疡性物质,对胃溃疡患者和十二指肠患者有疗效,你们村里不是有老中医吗?你回去让他捞点晒起来,以后可以做药。”
敖沐阳问道:“那它们是哪里来的?”
戴宗喜笑了笑道:“是我们栽种的。”
看着对方脸上路痴吃惊之色,他的笑容就更浓了:“从差不多十年前开始,咱们红洋湾就饱受浒苔形成绿潮的困扰,各种防治法子都用了,可是却没什么效果。今年春天那会我们防治小组就换了个思路,既然无法从外部剿灭这绿魔,那就从内部给它插上间谍来搞垮它!”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1473。我干(3)()
海洋局召开的这场会议自然是为了抗击爆发的绿潮,与会人员便是海边多船村镇的领导干部。
会议主题就一个,现在海上漂的是条浒苔,这东西能吃,让大家回去发动群众开船捞着吃。
有人质疑条浒苔的安全性,戴宗喜早有防备,他安排了一名专家来专门介绍浒苔情况,从播种过程到昨天进行的检验检疫,全面证明了这批浒苔的食用价值。
还有人摇头,说现在开海了,村里的船都去捞鱼了,谁会去打捞条浒苔?条浒苔能吃,可不能卖,卖了也赚不了几个钱,几乎是赔本买卖。
一听这话,戴宗喜的暴脾气就发作了,他一拳头垒在了桌子上厉声道:“这事不是逼着你们去干,不愿意去捞浒苔就算了,在这里叨叨什么?扰乱军心!”
旁边有人将那先前抱怨的村干部给拉着坐下了,他低声道:“你说那些话让政府很难办啊,你让领导们怎么管理老百姓?”
敖沐阳听见后偷笑,戴宗喜怒视他,他便立了军令状:“村里没有出海的渔船,我回去后马上就带着去捞条浒苔。”
他这么一说,戴宗喜的脸色顿时好看了。
但其他村干部很不爽,就在底下偷偷骂道:“马屁精。”
老敖可不是为了拍马屁,他回去后真的立马就安排渔船去捞条浒苔了。
浒苔的自然繁殖能力特别强,在海洋中分布广泛。全世界已知的浒苔约有80种,中国约有11种,其中中国这些品种里,除了条浒苔其他的都不能吃。
多数村干部吃了浒苔的亏,不认条浒苔的账。至于专家的讲解?那完全不能信,现在民间有顺口溜:宁听老鸹笑,不听专家叫。母猪能上树,专家靠不住。
但老敖跟他们不一样,他是有文化的村干部,开会时候他便上网搜过了关于条浒苔的介绍,这东西是正儿八经的海洋蔬菜,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粗纤维等,是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营养食品的理想原料。
现在中日好些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条浒苔食物,拿东瀛来说,目前浒苔粉和浒苔片等条浒苔深加工产品已经被作为食品配料或营养添加剂使用了,广泛应用于膨化食品、海苔饼干之类。
村里的大渔船都已经出海了,为了迎接马上到来的中秋节,各家渔船都在加班加点的干活。
之前在会议上那村干部的话不是抱怨也不是找理由,现在各村确实没有几条船还停留在家里了。
敖沐阳找了找,然后发现村里依然停靠在码头上的最大一艘船是前龙头号就是前村支书敖志义的那艘船,老敖最早就是跟着这船出海。
这两年随着他带领村子蓬勃发展,敖志义这位前村支书被村民给抛到了脑后,没人愿意再跟他的船出海。
敖志义年纪大了,儿子又待在红洋很少回来,他自己一个人玩不转一艘船,加上现在村里开渔家乐比出海捕捞还赚钱,他就跟老伴雇了两个亲戚,也开起了渔家乐。
就这样,以前村里吨位最大、机械化最高的渔船被弃用了,长年累月的停靠在码头上。
敖沐阳想征用这艘船去捕捞条浒苔,他去找敖志义,敲门进去后问道:“二大爷,忙着干嘛呢?”
看见他后,敖志义表情有些扭曲。
敖沐阳这村长当的越好,他就越不开心。
现在全村上下都服气敖沐阳,就他不服,而且他在这方面表现的还很有种,今天看见敖沐阳上门,他直接甩脸子,阴阳怪气的说道:“干嘛?干点小杂活养活自己呗,我哪像你呢,党的好干部、老百姓的好领袖。”
敖沐阳笑道:“二大爷你这话说的,这不是谬赞吗?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切不都靠你老打下的基础坚实?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这一番话说的很好听,敖志义脸上好看一些。
趁着老头心情转好,敖沐阳迅速切入主题:“二大爷,我这次来是有点事相求,村里想借用一下你的船,当然,不白借,给你两千块的使用费。”
提到自家的渔船,老头子脸色又阴沉下来:“借我船干嘛?是不是想改造成客船拉客人去海上兜风?”
敖沐阳摇头道:“不是,我哪能改造您的船呢?”
“哼。”敖志义脸色好看一些。
“我是打算去海上捕捞点海藻。”敖沐阳继续说道。
敖志义顿时急了:“我那船干干净净的你用来打捞海藻?想都别想,绝对不行!”
敖沐阳了解老头的性子,说道:“不行就算了,那你跟村里对着干,今年过年你家福利取消了。”
对于喜欢占便宜的敖志义来说,村里的年底福利被取消这是不可忍受的,他顿时大怒:“凭什么?”
“凭你不光不积极响应村子的发展政策,还扯后腿。”
敖志义气的要爆炸,当年这套官腔就他打的最响,如今真是风水轮流转,转到他来吃瘪了。
思前想后一番,他无奈的跺跺脚道:“行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谁让我有渔船呢?我可以租给村里用,但租金得换一换,五千块!”
敖沐阳打了个响指道:“成交。”
得到他的承诺,他转身就走。
老头急了,道:“哎哎,你等等,是不是我要的少了?”
敖沐阳停下身转过头来,敖志义以为这件事还有协商余地,结果对方跟他说:“我刚才忘了告诉你,二大爷,我确实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今年不出意外,我是咱们红洋的十佳杰出青年。”
说完这句话,他快步而去。
敖志义在后面喊叫,他当做没听到。
村里多数渔汉都跟着大龙头号出海了,还好,龙头号留在家里,这样依然有一部分人还呆在家里,敖沐阳把他们动员起来,带着十多个人出海去捕捞条浒苔。
他把大家伙召集到了码头上,正准备登船,这时候一艘轮渡开来,有人站在船头对他挥手:“姐夫,姐夫!”
敖沐阳打眼一看,鹿无遗来了!
自然,小舅子来了就代表他的丈母娘也来了,这样他没法继续出海了,就对敖沐兵说道:“兵哥,待会你带队去捞海苔,多捞点,那东西不错。”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1474。我是顺路的(1)()
看见鹿无遗后,敖沐阳就寻找未来丈母娘,可找了一圈没发现其人影,这样他便猜测是不是因为自己和鹿执紫不去接机,丈母娘闹情绪不肯来了。
等轮渡靠上码头,他去接了鹿无遗并问道:“你妈呢?”
鹿无遗指着轮渡二层贵宾座说道:“在上面呢。”
“怎么不下来?”
鹿无遗讪笑道:“先让其他人下,我妈妈不喜欢跟人家争抢。”
敖沐阳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他只好说道:“她在化妆,而且这会船上乱哄哄的,她怕有人弄脏她的衣服和鞋子。”
游客走光后,一道光鲜亮丽的人影袅袅娜娜的走了下来。
薛玉影保养很好,都要当奶奶的年纪了,可皮肤依然细腻紧致,秀发依然漆黑整齐,只看五官和身材,绝对没人能猜到她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
看到敖沐阳后,薛玉影的鹅蛋脸上露出一丝愠怒,她冷冷的说道:“小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