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辰点点头,心知这普通的医生大夫,治病的能力不见得多好,无非就是开一些清热去湿,扶正祛邪的药汤,对病情十分严重的伤寒病人,实在是没有太多办法。
他一回到这间屋子,就感觉到莫名的熟悉,似乎一桌一凳都在心头留下过深深印痕。
握住刘氏的虎口,苏辰用独特的运劲手法和节奏刺激按摩合谷穴,嘴里却道:“紫衣,你去左边房里抽屉找一个绸布包起来的木盒,那里有银针。”
“好。”苏紫衣应声就进里屋了,那是苏三以前的书房。
苏三的父亲是一个大夫,他在的时候,虽然医术不算太高,家境还算是过得去,在城里也开了一家小小医馆。
不过医者不自医,苏父得了急病去世之后,就剩下刘氏和苏三娘俩,前面些年还算可以维持,苏三也能继续读书,为考取功名奋斗。
随着刘氏的身体出了问题,花在看病上的钱财渐渐多了,就算是她硬撑着身体出外找活干,也是入不敷出。
苏辰就断了学业,出外挣取家用、药费,家里一天不如一天,如今已是家徒四壁。
那副银针,也只因为是苏父留下的唯一念想,他们睹物思人,舍不得变卖。
这种记忆,在苏辰的心里本来是没有的,但看到这屋这人,他的脑海里就突兀的出现了一些景象。
“针来了!”
苏紫衣手脚麻利,心知救人如救火,进去一会,就拿出了小木盒。
苏辰接了过来,十分熟练的打开木盒,取出三根毫毛细针,针身闪闪发亮,看起来保养得很好,常常消毒擦拭。
见苏辰拿出银针,众人都看明白了,知道苏辰这是要亲手施救。
“三儿,你行不行啊,杨大夫那么大名声,都不知道怎么医治,你可要保重啊,千万别胡思乱想。”
………………………………
月底最后一天了,有月票的都投我吧,别浪费了。推票也要,让数据好看些。(未完待续。)
452 灵枢(下)()
王大婶心思转得快,她以为苏辰是因为自己娘亲治不好了,脑子一时发疯,做出失常的举动来。
众人也全都议论纷纷,连忙安慰,这些人心地都还算纯朴,尤其是在面对别人家的不幸之时。
看着苏辰那瘦弱的身材,衣服破破烂烂,如今腰杆虽挺得笔直,手中拿着银针却是面无表情,以为他是伤心得狠了,一时受不住刺激,得了妄想症。
“可千万别疯啊,三儿,你娘去了,还有我们这些乡里乡亲,都是你的亲人,冷静一下。”
铁蛋也在旁边担心的小声叫道:“苏三哥,你没事吧!”
苏辰笑了笑说道:“我能有什么事?别担心,我娘还有救,你们忘了,我也学过医的,很小的时候就学过,正好这些天,学会了怎么医治伤寒病,不妨事的。”
“铁蛋,你把我的纸笔拿过来,等下还要你跑一趟帮我去抓点药,我娘身体好转之后,还得开些中药调养。”
说完之后,苏辰也不管围着众人的将信将疑,右手捏着银针,闪电般刺入床上刘氏的大椎、商阳、合谷、足三里。
银针刺入之后,入穴三分,苏辰双手尾指如弹琵琶,直弹在银针尾部,四根银针顿时齐齐震颤起来……
房里也发出细微的嗡嗡鸣叫之声。
那声音不是太响,却直刺众人耳鼓,让人耳膜发麻,身上感觉十分痕痒。
一种莫名的躁动在心头浮起,全都忍不住大声喘了几口气。
这是苏辰为了治疗小妹苏灵的先天不足之病时,遍寻医书找到的一篇《灵枢九针》秘法。
他如今没有学到内力,自然也无法输入内力养护身体,只能依靠最原始的用针技巧,靠独特的震劲刺激穴位,激发病人身体气血运行,清理病根。
其中的科技含量极高,对医生的操作水平是一种极大考验。
但这些却正是苏辰的强项,他依靠着芯片扫描,认穴之精准,用力之细微高效,绝对是首屈一指。
按理来说,医术这东西,靠的是日积月累,经验最是重要,光凭自学是学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但苏辰却不一样,他只要想得到什么结果,就能不断的在芯片中尝试,从而把手法练到神乎其神的地步。
一直以来,苏辰专心拳术,不太以医术示人,也没有发挥的机会。
到了这个世界,老娘病重,却是不出手都不行。
张仲景的《伤寒病杂论》和《金匮要略》苏辰可是记得清楚,也有着许多病例参考,再来治疗这种在现代世界已被彻底攻克的传统病症,也不算什么难事。
凭借他的本事,针法既高明,病情也断得准确,治疗起来自是得心应手,手到病除。
眼看着,苏刘氏的脸色很快就变得红润起来,呼吸也是平缓了一些,她喘匀了气息,开口就说道:“三儿,真是苦了你了。”
苏辰感应到心里那份揪心的悸动渐渐平息,从身体的肌肉骨骼之中涌现出一种暖暖的热流,就如同睡了一个长长懒觉,洗了一个舒适的热水澡。
全身上下,无不如意。
他心里明白,这是冥冥中不为人知的原因,他对肉身的掌控又完善了许多。
“是救回了前身的娘亲,这具肉身的本能认可了自己的入驻,从此无论修练什么武道,都会顺风顺水,潜力无限。”
精神力敏锐的感应到这件事,苏辰不禁为那些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同学暗暗默哀。
不知有多少人发现这个问题?
如果不曾发现,而是一到此世界就把前身恩怨彻底丢开,只顾寻求自身发展,很可能就会处处瓶颈,一事无成。
不知那天外奇石,是以什么原理把他们送了过来,里面又有着什么禁忌?
华国高层却只知道送人过来,不知气运所为何物,也不知道“了却因果”的必要性,也难怪上两次入驻‘五岳’的队伍差不多是全军覆没,没谁得到什么收获。
写了药方,拿出银子,给铁蛋去抓药,事情就算圆满。
苏紫衣很是懂事,心地也善良。
她看出了苏辰对自己前身的这个娘亲极为敬重亲近,虽然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不多想,只是贴心的一直照顾着,一天还抽出大量时间,陪着聊天解闷。
苏大娘直把她当成心肝宝贝了,小兰小兰叫得亲热,先前那不想连累自家孩儿,寻死的心不知不觉就淡去无踪。
孩子本事了,不用去做书童,还挣回了大笔银子,更是如此好运的拐带回来一个仙女儿一般的富家千金,知书达礼还有见识。
种种好事,接踵而来,不知是多少年修来的福气。
等到两个丫环和苏紫衣的老仆人也赶到,苏家就彻底热闹了起来,正张罗着在城里寻摸一处大宅子,过两天就搬家。
苏大娘都这么想了,村人就更别说。
尤其是那些半大小子,简直羡慕得直流口水,不过,苏辰表现出来的医术,让他们也不得不服,也没有多少嫉妒之心。
只是过了三天,苏大娘的病就彻底好了,府城杨大夫还不相信的特意过来看了一次,见到病人如今满脸红润、精神焕发的模样,特意找苏辰品茶聊天谈了一个下午,离开的时候满脸敬服。
忽如一夜春风来。
苏辰能治病,而且医术如神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古时乡里藏不住消息,农闲的时候,那些三姑六婆,最喜欢说的就是一些八卦。
谁家小子出息了娶到好媳妇,谁家时来运转变阔了,当然,他们最喜欢传播的还是哪个少年最有才学,哪位医生手段最高。
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叫:“不为良相,就为良医”。
四周围出现了一个治病特别厉害的大夫,的确是值得大宣特宣,而且苏辰给这些乡人治病时,收费极为低廉,更是引人称赞。
他一般情况下也不怎么开药,小病到了他的手里,都是寥寥几针就当场治好,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苏辰之所以这样营造名声,却是为了以后做打算,因为他发现了,随着治好了一些病人,众人传播名声之后,不但许多人见了自己都尊敬有加,气运值也是缓缓的增长起来。
从山寨回来时候的九点气运,如今已到了十九点,而眼前就有一个脊椎劳损的病人。
“苏大夫,老夫这病还有得治不?一到阴雨天就痛得死去活来的,老夫真恨不得早点去了。”
一个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的老人家满怀渴望的问道,他身后跟着两个粗衣汉子,眼神里满是恳求。
这老人就是邻村金水村的金家乡老,慕名跑来找苏辰了。
他听说苏辰治病一般都不怎么收费,可也没谁敢把这事当真。
那两个汉子挑来一些米肉,米是今年的新粮,肉是他们在山里打猎得到的山猪肉,虽然也不值多少钱,但却是心意。(未完待续。)
453 请援(上)()
“这是小病,很好治的,老人家请放宽心,三针就好。”
苏辰笑着说道,看着老人脸上如释重负的表情,他的心里也很有些成就感。
对于礼物,他也不拒绝,送来了就收着,不送也无所谓。
他的目的并非是一点财货,山寨里得来的三千五百两银子,在这个年代是一笔极大的财产,他除了准备在城里安置宅院,把苏大娘接去享福之外,这些天就是到处搜罗宝药,熬制药膳。
因为吃得太好,再经过上乘的国术修练,他的身体虽然看起来依旧有些清瘦,但是已不像前些天那样一副痨病鬼模样了。
苏辰近日所做的事情,一是养身,二是要养望。
这是为了进华山做准备。
岳不群掌控华山以来,看起来很缺门人,实际上是他自己挑剔的结果。
这些年,他只收了很少的几个亲传弟子,其他的全是外门,是没资格学习内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