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默默无闻的在华尔街日报工作十几年的Rui…Liu,因为这篇专题文章,而名声大噪。
他的文章,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最受触动的,是精英阶层。
原本就对李牧的这番操作十分推崇的金融家们,在看过这篇文章之后,更是对李牧大加赞扬,甚至有人认为,李牧有可能成为世界企业家中,唯一一个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东西合璧的。
真正意义上的东西合璧,不但要迎合东西方民众的需求,要兼容东西方文化、理念以及价值观,在当今世界的商业领域中,除了李牧,还真找不出第二个符合条件的人。
至于那些原本把李牧视为强盗和土匪的技术宅们,也一下子明白了资本市场中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这篇文章也一下子打开了华尔街以及硅谷对东方哲学的好奇心,一直以来,东方哲学因为没有一套真正意义上的体系,而不被西方认可,诸子百家的思想观念也因为政治色彩太浓郁而不被西方纳入到哲学范围中,不过这一次,西方金融界以及高新领域人才,已经开始对东方的军事哲学进行研究,甚至成了高端人才所讨论的热点。
阴谋与阳谋这两个汉语词汇也成了西方精英研究与讨论的核心,之所以这两个词会火,很大一部分也得益于西方人对“阴阳”理论的熟知。
……
李牧在听说了西方社会围绕自己引发的一系列讨论之后,在自己的个人博客里发表了一篇简短的小文章:
“商业领域的人才总是不断的强调各种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可见成本以及不可见成本,甚至还有无形的风险成本、压力成本以及精神成本……顶尖的财务专家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用复杂的算术题来忽悠大众、让大众认为一分钱成本的东西卖到十块钱不是因为资本家心黑,而是因为它本身就值这个价格。
同样的道理,微软永远不会觉得Windows的定价过高,即便它已经赚到了上千亿美元的市值,而华夏的小商贩们也永远是在“不赚钱”和“赔本卖”这两种固定的自我标榜下赚的膀大腰圆。
对我自己来说,我在商业领域的第一驱动力是:赚钱;第二驱动力是:赚更多的钱,这没有任何好掩饰的。
在我看来,还是华夏的老祖宗最有智慧,司马迁在公元前一百年就曾经一语道破人类一切商业行为的本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篇文章在YY博客上发表之后,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收到了数万人的点赞以及过万条评论,华夏网友对李牧这种坦荡荡的自我表白非常之推崇,这年头的企业家,公开场合没有一个会承认自己是为了赚钱而做企业,他们有的是为振兴民族品牌,有的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有的是为了提高华夏制造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的是为了发展本土高新技术产业,就连哄抬房价的地产商都说自己是为了让人民住上更好的房子。
唯独李牧,在这个所有企业家都要在赚钱的目标上包装一个更高追求的年代,他坦诚的表明,自己做企业就是为了赚钱,除了赚钱,其他的什么都是扯淡。
想振兴民族品牌,要先赚钱;想弘扬民族文化,也要先赚钱;靠嘴喊着要振兴民族品牌、弘扬民族文化的企业,多数都是在利用消费者内心的民族情怀。
我的可乐打不过可口可乐怎么办?同胞们,快来喝一瓶华夏人自己的可乐……
一瓶可乐而已,真有必要上升到民族的层面吗?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当然没有,但对企业家来说,答案是毋容置疑的。
很快,李牧这条三百字的博客就火遍了全球,甚至连西方民众都专程到他的这篇博客下面点赞留言,因为即便在精英辈出的华尔街与硅谷,能像李牧这样坦然的企业家也没有几个,华尔街、硅谷的大佬们与华夏企业家,甚至全世界企业家都一样,都想在赚钱的同时沽名钓誉,仿佛全世界的顶尖富豪里,只有李牧是为了赚钱,其他的每一个富翁都对赚钱不感兴趣,谁真谁假,一眼便知。
与李牧这篇博客一同火遍全球的,还有司马迁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李牧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篇文章竟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互联网行业称之为“微博客(MicroBlog)”之父……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轻微博()
当李牧准备前往陈婉位于燕京的家中做客时,YY博客的负责人陈同从李牧这条爆红的博客身上找到了一丝灵感。
博客作为一种自媒体产品,在当下的世界各地都非常火爆,不过这种火爆的地域性非常明显,美国的博客产品,在华夏很难火起来,同样也很难在其他国家火起来。
即便是YY博客,都没能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推广开来,它在全球的用户数量,比YY空间的用户数量要少得多。
陈同很懂内容,所以他基于内容的层面对博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一套结论:博客的内容普遍篇幅较长、质量较高、受众粘度较高,但是弊端也很明显,长篇幅的优质内容会极大的限制创作速度,也会提高用户阅读的行为成本。
现阶段在博客上比较活跃、关注度比较高的名人,他们平均的博客创作速度是三天左右,毕竟现阶段博客作者已经形成习惯,博客不但要有明确的选题、犀利的论点,还要有动人的语句与华丽的辞藻,一篇内容要兼顾这么多点,创作难度确实增加许多。
而用户在网络上的耐心也越来越差,陈同曾经让技术帮忙做过一个统计,他们先是在一个名人新发的一篇博客下面进行数据埋点,然后统计这篇博客去重的点击用户数,以及每一个用户跳出的时间,最后得出的数据结论让陈同后背发凉。
首先,这篇博客一共有两千六百字,搭配8张图片,正常阅读下来的时间不会低于十分钟。
其次,这篇博客自发表之后的24个小时里,点击进来的去重用户数一共有十六万人,在十分钟内跳出的用户,达到十二万人,这意味着,75%的人,都没看完;
再次,跳出的这十二万人里,有六万多人在五分钟内跳出,这也就意味着,大概有40%的用户连一半都没看完就走了;
同时,陈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据,超过95%的用户,都在页面内停留了超过1分钟。
那么一大堆的问题就来了。
第一个问题:如果大量用户没有耐心看这篇长篇博客,那这篇博客内容再优质又有什么意义?
第二个问题:如果超过一半的用户会从这片长篇博客的浏览中途跳出,那其他的长篇博客是不是命运也跟它差不多?
第三个问题:是否意味着,缩短这篇博客的内容长度,就会增加这篇博客全文阅读的用户比例?
第四个问题:究竟多短的内容,才是最适合线上的内容?
在罗列出这四个问题之后,陈同就一直在想办法去解决这四个问题。
首先,他联系到了一些名家,让他们试着缩减内容的长度,随后他得到了一个令他惊叹不已的数据:
3000字的博客,点击跳出率在75%上下浮动,用户评论的比例则仅能占到点击比例的0。5%…1%上下;
也就是说,十万人看了一篇3000字的博客,七万五千人没看完就走了,剩下的两万五千人能看完,然后评论的人大概在500…1000人;
同样的作者,发布1500字的博客,点击跳出率就降低到了45%,用户评论的比例占到了点击比例的1。5%…2%上下;
也就是说,十万人看了一篇1500字的博客,有五万五千人能看完,评论的人大概在1500…2000人;
字数降低了,可看完的人却增加了,因为看完的人增加了,连带着评论数也增加了不少。
这个发现让陈同觉得,博客到了该瘦身的时候了,太过冗长的内容不但影响创作速度,还干扰用户阅读和互动。
当他还想继续尝试1000字档位的时候,李牧的那条博客忽然火了!
陈同没想到,李牧那条三百多字的博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火遍了全国,然后又火遍了全球,世界各国的媒体都将他那简单的博客内容翻译成本国文字,然后在该国媒体上进行报道,而该国的民众对他的观点大都非常赞同,甚至专门找到这篇博客的原地址,来给他评论点赞。
博客发出不到一天的工夫,点击数已经达到了数千万,评论数逼近百万,就连陈同自己都被这个数据吓蒙了。
不过他很快开始分析李牧这篇博客爆火的因素:
第一,他是李牧写的,李牧本身就是一个自带流量和关注度的超级大名人,所以关注多也是正常;
第二,李牧这篇博客的内容犀利,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这篇博客内容短小精悍!
只有足够短的内容,才能确保最大的用户完整阅读率,因为他几十秒钟就能看完,基本上搭眼一看就看完了,想走都还没反应过来;
只有足够短的内容,才能引起用户的自传播,传播率高的笑话影院是短小精悍的,不仅容易记住,也容易转述,其他人也容易听懂,一万五千字的笑话再好笑,也没几个人能全记下来,然后再转述给其他人;
只有足够短的内容,才能够引起媒体的疯狂关注和转述,无论是纸媒,还是网媒,还是电视媒体,转述几百字的内容,都不需要占用太大的篇幅,或者太长的时间,所以媒体才对李牧这篇短博客进行病毒式的扩散传播,如果李牧一篇博客五千字,翻译成英语得写满一版,主持人要读十五分钟,这还怎么报道?
而且,陈同发现了最关键的一点:短博客的创作周期极短,能够极大程度的利用作者的碎片化时间,自己不能恳求李牧这样的大忙人每天给博客写一篇1500…2000字,有论点、有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