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赈是指灾害发生后地方实施的紧急赈济,主要包括赈粮、赈钱、施粥等措施。急赈也是救灾的第一步,可以为灾民提供维持生存最急需的物资。大明对急赈极为重视,支持临灾急赈,主张“先贷后报”、“先赈后报”。
报灾是指灾害发生后地方官向朝廷奏报灾情。而南疆这几个行省都是先行向南京陪都朝廷奏报之后,再由陪都小朝廷向北京奏报。
与报灾几乎同时,地方官就会开始踏勘灾伤工作,深入实地查看灾情,确定受灾分数,这是申请赋税实施赈恤的依据。随后转达户部,立案具奏,户部再予以派遣官员覆踏。故此,赈灾之前灾区的赈济情况,只有户部详实。
而王守仁他们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前往灾区覆踏是否实情。
决策就是根据所勘灾情确定具体的救灾方式、物资数目等。本来,决策的方式有皇帝陛下直接决策、部议上请与廷议上裁三种,但因云南宜良距京师路途遥远,故而,此次决策,弘治帝为实时赈灾,下放权利,让王守仁具体核实现场决策。
审户是指核实灾民户口,划分灾民等级,以备赈济之用。
最终就是赈济灾民。
而王守仁还必须与户部交革朝廷对此次赈灾的旨意,催促一下赈灾钱粮的到位情况,毕竟,在他领旨出京之前,朝廷已经下旨令南京户部安排此次赈灾钱粮,当然,他也带了一部分,毕竟,朝廷不能一点血也不出,这也得与南京户部商议统筹。
在明义的帮助之下,手续什么的一切顺顺利利完成,顺利得教让王守仁感觉到不可思议,进而觉得有些怪怪的,但细思之下,却又感觉不到什么。
总不能认为所有衙门都必须卡一卡咱们才算正常吧!
顺利就好!
王守仁将这感觉挥之脑后,继续向下一部进发。
兵部,是他们的第二站。
毕竟,他们在一线天的战功卓著,必须向南京兵部呈报,经由证实后,再由南京直传京师兵部,再行定赏。
又是一番忙碌,一应程序走通,为军士们将军功报了上去,回京之后,只需论功行赏即可。
随后,将一应钦差程序走通,赈灾事项安排妥当。
“终于完成了!”走出六部,王守仁长出一口气。
“大人,这还得谢谢明义兄啊,如果没有他,只怕咱们几日也无法完成啊!”明中信在旁提点道。
“啊,对,明义兄出力甚大,在此谢过!”王守仁反应过来,连忙冲明义道谢。
“不敢,不敢!”明义连忙谦让。
“明义兄,如果你再不敢,咱们可就不敢再行麻烦你了!”明中信笑道。
明义一听尴尬一笑,“明师爷说哪里话来,有什么吩咐,某必会尽力帮忙!”
“明义兄仁义!”明中信竖起大姆指,冲明义赞道。
熟悉明中信性情的吴起,翻翻白眼,这家伙又给人下套了。与此同时,将同情的目光投向明义这位即将受害的老实人。
“还别说,明某真的有一事相求!”明中信顺竿往上爬,拱手道。
来了!吴起心中暗道,再次投以同情的目光。
“有事尽管说!”明义拍着胸脯道。
“就是咱们需要太医院吴御医等五十余位太医与咱们前去云南灾区防疫,这得去请院使大人同意,才能成行,你知道的,咱们初来乍到,根本与那位院使大人不熟,所以”明中信给了明义一个你明白的眼色。
明义秒懂,这是要自己代为引见啊!但是,他们可是要五十余位太医啊!自己张嘴人家院使能同意吗?不由得,他有些挠头。
“罢了,如果明义兄不能帮忙尽管说,咱们再寻他法!”明中信多精的人啊,一见此情形,知晓明义为难,连忙道。
激将法!吴起作为刚刚了解他的人,心中鄙夷不已,这家伙,太会算计人了。
像这样耿直的武人,必然会上他的套,不用说,明义又伦陷了。
“说哪里话来,明义既然答应,岂能做那反悔的小人!”明义一瞪眼,冲明中信道。
“你能办到?”明中信一脸的不信。
“小看人啊!”明义双目圆睁,一脸的被人瞧不起的生气模样。
“不为难?”明中信满眼疑惑。
“那是!”明义就差拍着胸脯应诺了。
“好!大气!那此事就拜托你了!”明中信瞬间满脸堆笑道。
看着满脸笑意的明中信,明义后知后觉地感到,自己是不是上套了?
吴起翻着白眼,叹息一声,扭头不忍见到明义那无辜的眼神。
王守仁好悬差点笑出声,这种事他无法亲自下场,也不好开口求人家明义出面,毕竟,人家在六部已经帮了很大的忙,这份人情虽然是老公爷的,但人家可是实打实地为咱们跑腿了,自己再得寸进尺就不好了。
未曾想,一番口舌之后,居然被这明中信搞定了,也算了了自己一桩心事。
要知道,当时他与吴御医商议之时,人家也同意,但毕竟份属太医院,必须经由顶头上司院使大人同意,才能调用五十位太医啊!想想就难以开口!
如今有人承应,这是好事啊!他岂能破坏,也就任由明中信为人下套了!
如今,事情有了眉目,他就不能再装聋作哑了,“王某在此谢过明义兄!”
“不敢,王大人太客气了!”明义骑虎难下,只好回礼道。
吴起在旁边则是望着王守仁,心中腹诽,王大人啊,你学坏了,这儿明中信刚刚给人家下套,诱使人家承诺,你这儿就马上落在实处,出马致谢,这是要座实人家必须帮忙啊!太坏了!
当然,他心中虽然如此腹诽,但却也不会破坏战友们好不容易拉下水的肥羊,毕竟,他也是得到好处的一员啊!只好以万分同情的目光向明义致意,不是哥们不帮你,实在是我也身陷其中啊,只好牺牲你了,哥们!
意见一致,大家直奔太医院。
还别说,明义打着徐老公爷的名义,进了太医院,找到了院使。
众人落座,王守仁上前宣旨,向院使表达了咱们要借你的人的意思,朝廷也同意了,就看你的了。
院使大人倒是爽快,有圣旨在手,自是无比同意,当即表示要哪几位御医,尽管说。
几位?咱们要的可不只几位。
一说到这茬,大家不说话了。
院使也是有些懵,这几位这是怎么了?
同时,大家将目光投向了明义。
明义这个为难哟!刚才可说了,是五十位太医!怪不得他们要求自己呢,原来,圣旨上仅仅是让太医院配合王守仁前去防疫,却未说清楚要几位。
明中信居然开口就要五十位,这可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明义不知晓,但王守仁可知晓,这五十位可是明中信要求的,王守仁之前也与他商议,是否能够少要一些,毕竟,人家南京太医院也只是两百余人,他一下就要四分之一,简直就是要将太医院抽垮啊!人家能同意吗?
好在,现在拉了这个垫背的明义,这个难题还是交给他吧!大家如是想。
现在大家望着明义为难的模样,一阵心疼,但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们也就是同情一下,让他们出面为明义解围,他们可不愿意!
终究,此事无法揭过,明义只好斟酌着开口了,“院使大人,此番王大人的意思是要调用吴御医那一科!”
“可以啊!”院使大人一口答应,但随即面现难色,“不过,现在吴御医身体不恙,无法成行啊!”
“无妨,咱们明师爷有独家药方,能够在几日之内令吴御医恢复身体!”明义不以为意道。
来之前,明中信已经向明义介绍了他所需要的人员素质,而且点名要吴御医带队,毕竟,熟人好办事啊,有这位熟人带队,一应事务就少了一些掣肘!也少了一些麻烦。
至于吴御医的伤,对于明中信来说那可就是小菜一碟了。
“那行!”院使大人将目光投向明中信,怀疑地看看他,但人家已经如此说了,他也不能将怀疑诉诸于口,反正是吴御医受罪,他也就不说什么了!
“还有”明义话到嘴边,有些难以开口。
“有事尽管说!”院使大人也是位爽快人,见明义无法说出口,立刻拍胸脯道。
又拍胸脯!(我怎么感觉今天拍胸脯就没好事呢?作者语)
“还有就是,需要五十位太医随行!”明义心一横,将话语诉诸于口。
“没问题!”院使大人一口承应。
“啊,什么?”明义被吓着了,院使大人居然同意了?
而王守仁与吴起也是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望着院使大人,不自觉将心中的话说了出来,“这就同意了?”
“怎么,我不该同意吗?”院使大人一阵惊奇,见过被不同意吓了一跳的,没见过这同意了居然还如此震惊的。
“您确定同意了?”明义小心翼翼求证道。
“有什么问题吗?”这下,院使大人可就有些疑惑了,仔细回想一下。
啊!院使大人懵了,自己就答应了?他在心中小声嘀咕道。
那可是五十位太医啊!就这样被自己卖了?院使大人无限怀疑自己的智商,这么离谱的要求自己居然答应了?
想到此,不由得将杀人的目光投向了明义,就是这小子骗自已答应的,他是罪魁祸首,真是太可恨了!
明义见到院使大人杀人的眼光,一阵无奈,自己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是您没有听清楚就答应的,又不是我逼你答应的,你又何必如此呢?
旁边的明中信却是抿嘴微笑,无人知晓,是他运用了养神大法,混淆了视听,让院使大人在无意之中答应下来,也算是为明义解了一个小围。
至于院使大人怨恨明义,那他可就没办法了!就当是为自己的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