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随而后的却是一座大门,却是普通一些,同样是飞檐,却是比之有些低矮,飞檐下是一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宜良县衙”。
至此大家才知晓,此乃宜良县衙正门,左右是一溜围墙紧紧围起了县衙。
未曾想,明中信居然在这短短时日就建起了县衙,还建得如此雄宏。
但这般建立的县衙能够承受得住地龙翻身吗?他们深表怀疑。
同时,他们心中不由得对明中信升起了一丝埋怨,如今宜良还未正式摆脱地龙翻身余震的影响,耗费财力物力建起这县衙,如果承受不住余震,再次毁坏那就得不偿失了,更兼这样的时刻,城内还未曾全部建设完毕,你就建了县衙,这真的好吗?是不是有些好大喜功的意味?
蒙巾人也皱眉不已,不由得将埋怨的目光投向了明中信。
至于满面胡须之人也有些不以为然地看了一眼明中信。
明中信对这些仿佛没有一丝感觉,翻身下马,冲蒙巾人笑笑,伸手延请道,“请入内歇息!”
众人纷纷下马,自有下属收罗马匹。
一行人缓缓步入了这新建成的县衙。
迎面而来的是照壁,照壁之上空呈现的是一缕飞檐,显然,那就是大堂。
转过大堂,人们瞬间发现,大堂左右却是一片空旷,无一物无一屋,只有一座孤独的大堂立大那儿。
一时间,大家为之愕然,这是还没完工啊!
“这座县衙其实乃是在百姓们强烈要求下建立的,明师爷其实不愿意劳民伤财建设县衙,但百姓们一致要求,说是没有县衙大堂大家心中没底,也没有个归属感。其实,百姓们的意思是想要让明师爷有个歇息的地方,只因为,这些时日明师爷太过劳累了,连个歇息的地方都没有!”说着,严主簿将钦佩的目光投向明中信,眼中也闪过一丝痛惜。
与此同时,云老爷、严秀才及学员们也是纷纷将痛惜的目光投向了明中信。
蒙巾人与满面胡须之人听着严主簿的解释,再看到这一幕,心中却是一动,看来,这明中信深得宜良民心啊!
“说这些干什么!来,先行进去歇息歇息!”明中信却是淡然一笑,制止了严主簿的解说。
众人鱼贯而入,纷纷落座。
大堂却是没什么与众不同的,不过就是县衙大堂的标准样式。
抬头望去,大堂正面上书“亲民堂”,坐北朝南,高耸威严,在建筑上是县衙署中最为宏伟的,在职能上也是最为重要的,全县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这里审理,大堂为五楹厅堂,中间为三楹公堂。
大堂内,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这与宫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可谓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县办案公正、廉明。“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这正是身为一任知县所应有的品格和气度。
屏前高出地面约一尺的地方称作“台”,台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作“官阁”,是知县审案时所在的地方,由于官阁四面通风,冬天断案时,通常在台上的案下放一火炉,以供知县取暖,所以官阁又称为“暖阁”。案上通常置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等升堂用品。案的旁边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状。官阁顶蓬上绘有三十六仙鹤朝日图,象征皇权一统,四海归一。
几名学员端着茶盏从后堂走了出来。
却原来,赵明兴早在他们来到大堂之前,就已经率领学员们步入后堂准备奉茶。
明中信环视一周,抬头望向大堂外。
众人却是不解地望了他一眼。
然而,明中信不说话,大堂之内却是一片安静。
就在此时,突然,大堂之外传来一阵急步之声。
明中信一听,瞬间面上浮现出一丝笑意,随即他冲赵明兴使个眼色,赵明兴心领神会,带着所有学员转身前去大堂外进行警戒。
与赵明兴擦肩而入了几位,龙行虎步地进入了大堂之内。
来到近前,这几位冲明中信一拱手,“某将见过明师爷!”
“将军们辛苦了,坐!”明中信笑道。
不错,这几位正是那沐将军、邵绩、李兵几位将军。
沐将军坐定之后,环视一周,一皱眉,冲明中信拱手道,“明师爷,不知为何不召集吴将军与明义将军来此共商大事?”
“稍安勿躁!”明中信却是笑着摆手道。
沐将军一听,皱眉不已。
“明师爷,即便老吴有千般不对,这些时日你将他空置,也够惩罚他了吧!老吴就是个直性子,还请师爷宽恕他,不要与他一般见识了!”旁边的李兵忍不住了,站起身形抱拳道。
“唉,你什么时候见我将吴将军闲置了?”明中信摇头失笑,叹口气反问道。
啊!难道不是吗?李兵与沐将军对视一眼,皱眉不解地望着明中信。
“那明义将军呢?这些时日了,为何还将他闲置,不让他参与城防之事?”沐将军不解地问道。
“唉,我什么时候说是将他们闲置了?”
你就空口说白话,睁眼说瞎话吧!二人眼中闪过一丝愤然。
“钦差大人,不如,由您向这二位解释吧!”明中信笑着摇摇头,冲旁边叫道。
什么?钦差大人?这下,不只是沐将军、李兵,就连邵绩也坐不住了,目光环视大堂之内,寻找钦差大人的身影。
要知道,这些时日,他们可没有见过钦差大人,想要去见,但明中信不让啊,说是不能耽误钦差大人安然静养,他们也是相信明中信没有深究,但现在听他的口气,钦差大人居然就在此处,一时间,几人有些兴奋不已。
然而,环视一周,根本没有发现钦差大人的身影,这家伙,又耍咱们!不由得三人将愤愤的目光投向了明中信。
“钦差大人,您可不能再沉默了,再沉默,明某只怕就会被这几位将军撕成碎片了!”明中信苦笑着冲一个方向道。
难道他不是耍咱们?三人犹疑地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哟,居然是那位蒙巾人!
一时间,三人为之零乱,这是钦差大人?别逗了,咱们可是亲眼所见,这位乃是随同这支援军而来的,岂能是钦差大人?难道明中信这家伙就这般冷血,次次用钦差大人的名义欺负咱们?看来,今日得给这家伙个厉害了,否则,他还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睛呢?
然而,就在他们想要发飙之时,却只听一个声音响起,“三位将军,王某有礼了!”
啊!瞬间,他们如遭雷击,万般不可置信地望向一个方向。
却只见那位蒙巾人举手将面上的面巾揭去,正笔意盈盈地望着他们。
“王大人?!”三人异口同声叫出了声,有惊有喜,更有着万般的委屈,如同被欺负的孩儿找到了父母一般,情绪复杂难以言表。
此时他们才知晓,那蒙巾人为何坐于主位之上,却原来正是王守仁当面啊!怪不得呢!
但随之,他们却又是万分的不解,为何王大人就如同变戏法一般,出现在了援军当中,而城中那位又是何人?还是,城中根本就没有那个人,只是明中信的戏法!想到此,他们不由得看向了罪魁祸首明中信。
这家伙,骗咱们骗了这么长时间,却不知何时把钦差大人弄到了城外,真真是不当朋友啊!
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显然,明中信与钦差大人肯定有所协定,他们究竟谋算了多大的局?
想通的三位将军不由得将犹疑的目光在明中信与王守仁之间来回转动。
明中信与王守仁却是但笑不语,任由几人猜测,好似这个事情很好玩一般。
不过确实,三位将军的神情一副不敢相信人生的模样!确实是挺好玩!
第七百四十四章 变数频出()
“好了,不用猜了!”王守仁笑笑,“其实,这一切都是明师爷与我的安排,当时贼人刺杀于我,我确实受了重伤,但有明师爷这位妙手医圣,我自是无恙,但我们灵机一动,认为这场刺杀得正当其时,我可以凭伤隐身,我们私下里谋划一番,就让明师爷暂代我掌管宜良,我却隐身而去。”
“那您这是去了何方?”沐将军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王守仁与明中信对视而笑,“这就得向大家介绍这位贵客了!”
说着,王守仁一指那位满面胡须之人。
沐将军、李兵与邵绩有些恍然,这位满面胡须之人必然就是钦差大人此行的目的,但他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不由得众人望向了满面胡须之人。
“这位乃是越南后黎王朝第五代君主黎鏳之三子黎敬甫,乃是这后黎王朝的储君!”王守仁介绍道。
啊!一时间,沐将军、李兵、邵绩被震得心惊不已,钦差大人什么时候居然与越南后黎王朝有了瓜葛?还将这后黎王朝世子拐带而来?太牛了!
随即心中恍然,咱们在这云南地界人生地不熟,也唯有寻求外援才能够将这云南行省的局势打破,而钦差大人正是如此想的,也是如此做的。
“此番黎世子前来,正是为的解了我等被困之急,随后共图大事!”王守仁继续解释道。
“见过黎世子!”沐将军等一一向其见礼。
“诸位将军有礼,黎某一直仰慕中原文化,此番前来,也是想要与各位亲近一番,顺便学习学习中原文化。”虽然这黎敬甫满面胡须,看着粗野异常,但他却是文质彬彬,怎么看都是那般的违和。
“黎世子,客气了,此番能够前来援助于我等,实乃是我等之福啊!”明中信却是笑道。
“这位是?”黎敬甫望着王守仁,一脸的疑问。
“哦,还未向您介绍,这位乃是本官此次南来公干的幕僚明师爷,这位乃是沐王府沐将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