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实这般高位!这下,他们就更加的疑惑了!究竟为何这般针对是明中信呢?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不妨碍大家同仇敌忾,落井下石。
谢迁冲大臣们当中使个眼色,一位京师都察院御史上前一步,躬身道,“臣附议!”
接下来,接二连三有大臣走出朝班向弘治施压附议。
弘治的脸越来越黑,他们这是要打自己的脸啊!
要知道,自己下旨令那明中信成为太子伴读才不过几日,相当于话音未落,这些家伙就在此逼自己废除自己所下圣旨,这不是打脸是什么?
同时,他也暗恨这明中信,你小子就算是做坏事,也得在人背后啊!你知不知道,你这太子伴读落实之后有多少人盯着你,想找出你的错处,想将你打落尘埃,你怎么就这般不检点呢?!
第八百六十七章()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帝国支撑者最新章节!
这可让朕如何是好啊!
一方面,他不想自己打自己嘴巴,刚刚颁布的诏书不几日就被自己亲自收回;另一方面,他也不认为这李士实就是一片公心,为太子皇家考虑,他一定有私心,才如此卖力地当这个出头鸟,但他暂时想不通这李士实为何如此做?
而且,他与明中信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之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仇恨值?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难道?突然,他脑海之中闪过一丝念头,但随即就被他扫出了脑海之中,毕竟,那个想法太过玄幻,根本就是对人家的不负责任!
将脑海中那个念头挥去之后,弘治望着李士实,沉声道,“李爱卿,你可有真凭实据?”
李士实一愣,随即心中恍然,陛下这是要保明中信啊!
但是,他哪能让弘治如愿,既然自己今日在朝堂之上提出此事,那么,已经是必然会将明中信得罪到死了,至于弘治,虽然也会得罪,但依陛下那般宽厚的性子绝不会因此事而责罚自己。那么,自己必然得做到底了,否则,半途而废,平白得人笑话。
况且,自己可是有备而来的,岂能被陛下三言两语就将此事揭过!
李士实躬身回奏道,“启禀陛下,物证咱们没有,但是微臣已经拜访了一些当日就在现场的附近居民,让其将当日之事详述,还让他们画了押作证!”
说着,李士实从袖中取出一撂纸张,躬身奉上。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阵哗然,显然,这李士实确实是有备而来,而且还将工夫做得这般扎实,这是要与明中信死磕的节奏啊!
自有小太监上前将李士实手中的纸张送呈给弘治。
弘治面沉似水地观看手中的纸张,一页一页翻看。
却只见纸张之上将作证之人的名字籍贯家中人口一一写明,显然,这工夫做得扎实无比。
李士实优哉游哉地立于大殿正中,目不斜视、平静无波地望着龙骑上的弘治。
半晌之后,弘治将手中纸张递给旁边的小太监,抬眼望向李士实,“这是你亲自前去核实的吗?”
“倒也不是!”李士实如实道,“这些其实乃是微臣派出了一些家丁前去核实,当然,其间也亮明了微臣的身份!好在,这一切皆是事实,百姓们也没有太过抗拒。”
话虽如此,但李士实其实脊背之上却是冷汗直冒,弘治话语中的森寒他自然是体会到了,然而,事已至此,回头无益,倒不如一条道走到黑,更何况,自己心中可是还有谋算呢,绝不能半途而废!
想到此,他的眼神更加地坚定了一些。
弘治紧紧盯着李士实,“李爱卿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这话说得,李士实是冷汗直冒,而旁边的大臣们也知晓了,此话乃是反话,陛下显然对李士实极其不满,但却也无法找出其中的短处,只能发泄般地这般威胁。
“陛下!”李士实噗嗵一声跪倒在地,“微臣也是为的社稷着想,才如此煞费苦心地查探事情的属实与否,毕竟,太子乃是储君,如果太子伴读私德有亏,为太子做了不好的榜样,那样的话,会造成大明江山不稳啊!”
大臣们也是面色微变,陛下此言可是诛心之言啊!一个人煞费苦心地针对太子伴读,其心还真心有些犯忌讳啊!
“陛下,李御史乃是真心为的社稷着想啊!望陛下体恤其良苦用心,恕其越权之嫌!”那位京师御史躬身为李士实开脱道。
当然,他也是冷汗直冒,毕竟,陛下的雷霆之怒谁也无法承受,但是,他得到了谢阁老的暗示,只能出面为其开脱,但他心中真心害怕,这话也是颤抖着双腿强自说完的。
毕竟,如果李士实被坐实了用心不妥,那他的提议必然会被驳回,到时,明中信依然会毫发无伤,咱们之前岂不是做了无用功!为今之计只能是将李士实保下,才能为明中信入罪,虽然这不称其为罪,但却也能够逼迫陛下将授予明中信太子伴读之责收回成命,为咱们争取利益。
所以,谢阁老才向自己暗示,力保李士实。
“陛下,李御史所言皆为事实,即便他有些越权,也算是公忠体国,一心为公啊!还请陛下恕罪!”又有一位大臣上前禀告。
这话题一开,连连数位大臣上前启奏附和。
这下,弘治的双眉皱得更紧了,一言不发地环视朝臣们。
“陛下,太子伴读之事事涉太子,还请陛下三思,倒不如再次派东厂锦衣卫确认一下,再行定夺!”就在此时,一人出了朝班,躬身奏道。
弘治一听,眼前一亮,望向启奏之人。
却不是别人,正是那李东阳李阁老!
居然是他!谢迁眉头紧皱,不解地望向李东阳。他可是听说了,之前李东阳虽然与明中信有旧,但是因为那张家湾码头之事闹得可是不甚愉快,甚至现在明中信都不与李东阳来往了,他为何在此时要这般维护明中信呢?难道,是因为之前的救命之恩?
李东阳与明中信那点事早已经被他打探得一清二楚了,而且这些时日来李东阳也已经将明中信的恩情还得差不多了,他根本犯不着为明中信出头啊!毕竟,明中信抛妻娶妾这些事他们可是心知肚明,皆是事实啊!
虽然他暂时不明白李东阳卖的是什么药,但却不能让其得逞,毕竟,此事涉及自己的朝堂布局,不能让他破坏掉!
“陛下!”未等弘治应和,谢迁赤膊上阵了,躬身为礼叫了声。
“哦!”弘治一愣,望向谢迁,“谢爱卿有何事启奏?”
他也想着通过谢迁奏事将明中信此事揭过,否则,自己还真有些难以下决断啊!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岂能打响。
谢迁正色奏道,“李御史说得有理,一个私德有亏之人担任太子伴读确实有些不妥,为大明江山着想,还请陛下三思,将其先行革职,再行寻觅更适合的太子伴读人选!”
“谢阁老此言差矣!”李东阳不紧不慢,缓缓道。
谢迁眉头一皱,望向李东阳,“李阁老此言何意?”
“相信大家应该知晓,陛下此前三番两次提到要将明中信收入东宫作为太子伴读!”李东阳环视一圈朝臣。
李东阳一系的朝臣们纷纷点头,就连刘健也点点头。
毕竟,此事陛下提过,而且大家也有所耳闻。
“那么,陛下为何要三番五次地要将明中信收入东宫呢?”
未等大家发言,李东阳直接将谜底揭开,“其实,还不是因为那明中信才学过人,小小年纪不只是文学素养精深,而且还精通经世济国之事,做出的成绩大家也是屡有耳闻或有目共睹的!”
这倒不能否认,毕竟,明家在京师的动静太大了,都令各大势力为之侧目,还不算有目共睹吗?
“这些大家皆见识过了,故而,陛下才将其收入东宫!至于那私德有亏之事!”李东阳停顿一下,“其实,李御史虽然有了确凿的人证,但本官觉得此事不太可能!”
李士实面色一怒,就等反驳,他也是正二品官员,并不惧怕李东阳这位阁老,更何况,他前面还有位谢阁老支持他。
谢迁却是瞪了他一眼,轻咳一声,接过了话茬,“李阁老此言差矣!”
他这是还以颜色啊!之前李东阳这般调侃于他,他也来个以牙还牙。
李东阳笑笑,点点头,意思是尽管说。
“人证都确凿了,事实还不是事实,李阁老此言可真心令人觉得可笑!”谢迁面沉如墨,望着李东阳,一字一句道。
此言的火药味极重,显然,他是准备赤膊上阵,与李东阳厮杀了!
“谢阁老请听我言!”李东阳笑笑,也不等谢迁回应,直接分析道,“相信大家这段时间都知晓,明中信不仅是经世济国是一把好手,而且还智计过人,大家试想,这般聪明的一个人,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下那般抛妻娶妾之事吗?这其中是否别有隐情呢?”
弘治眼前一亮,不自觉地点点头,认可了李东阳对明中信此事的猜测。
而旁边的一些中立的大臣也若有所思,想着,这是不是真的另有隐情呢?
“或者,是某些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呢?”李东阳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谢迁道。
此言一出,众臣的目光皆投向了谢迁,随即投向李士实。
毕竟,这二位,一位是直接的上奏人,一位是从旁协助人,要说这二位没有一点勾连,他们谁也不信,毕竟,二人配合默契,之间还有一位京师都察院的御史从中穿套,这就耐人寻味了!
谢迁听得李东阳此言,瞬间心中就感觉不好了,第一时间,他的目光投向弘治,毕竟,他最在意的其实是陛下的心思,如果陛下怀疑自己,那可就坏了,要知道,明中信入东宫伴读太子,可是陛下亲点的,如果被陛下误认为是自己在暗中捣鬼,那自己今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