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望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山长并未一口回绝;可也露了为难。南城书院毕竟是私家书院;课舍规模有限;学生人数都有限制。如今年底;又不是招生的时候。

    乔三老爷晓得这办书院的最爱才;就将沈琰、沈兄弟夸了又夸。这兄弟两个一个少年举人;一个少年秀才;确实拿得出手。加上这兄弟两人虽父祖早逝;无亲族倚靠;可却是书香子弟;父、祖、曾族三代都有功名;是科举考试时的“热籍”。

    田山长听了;亲自考校一番;倒是有几分意动;就打算收下这兄弟二人。至于乔永善;少不得做个搭头。不过听闻这兄弟两个是“松江府人氏”;嘴边的话就又咽下去;只说自己想想法子;请乔三老爷过几日听消息。

    对于这个结果;乔三老爷虽有些不高兴;可也晓得如今是有求于人;只能按照这边的规矩来。

    能在京城书院做山长;且将书院展的蒸蒸日上;田山长可不是不通世事的腐儒。

    乔三老爷一行走后;田山长就打人去请了妹婿沈三老爷过来。

    “这是你们哪一房的子弟?如今到了京中;怎么不是你们这些族亲照拂;反而投了岳家?”田山长直接说了沈琰、沈兄弟的事;问道。

    世人眼中;最重宗族。越是读书人;越是爱追根溯源。

    不管搁在什么人家;这少年举人、少年秀才都为族人看重。即便本是偏房庶支;这个时候也当开始好生关爱教养。要是一直不接纳;除非是父祖有过失;不为亲族相容。

    沈琰、沈兄弟的事;沈沧夫妇知晓;沈瑞兄弟知晓;可三老爷偏偏不晓得。

    他摇头道:“还是真没听过此人。老家那边有八个房头;嫡支小辈就有数十人;旁支庶房更是数以百计;谁能记得清都有哪个?”

    田山长虽起了爱才之心;可是又担心这沈琰、沈的来历不清白。

    沈三老爷道:“我虽不晓得;珏哥当是知道的。”

    沈珏本是族长之孙;宗子之子;打小在松江长大;这次又是同乔家三老爷一道上京;对于乔家三老爷这“女婿”应该也知晓。

    沈瑞去了官学;沈珏被叫到田家;听说问的是沈琰兄弟的事;就有些傻眼

    二房出妇是沈家祖辈阴私;不足为外人道。

    他就含糊道:“听说他们祖上是外室子;祖辈、父辈都不在松江居住;沈琰他们兄弟也是丧父后才回松江;一直没有上族谱。”

    田山长听了;倒是觉得与自己猜测的差不多。

    沈家是书香望族;不能上族谱的子孙;多半生母身份不体面。不过这都几代人过去;沈琰父祖两代都有功名;就说明这身份不碍律法。

    田山长放心了;觉得可以收学生。

    沈三老爷却是不好糊弄;叔侄两个离开田家;就问道:“方才问他们兄弟是哪个房头下的子弟;珏哥怎么避而不答?莫非是宗房或二房的庶支?”

    为尊者讳;能让沈珏为难的也只有这两个房头的事。

    沈珏就将沈琰兄弟的身份说了;听得沈三老爷睁目结舌。

    三太爷早年移了户籍、孤身进京之事;沈三老爷当然知晓。不管是与本家几十年不往来;还是三太爷对于孙太爷的感激;都是此事的后续。

    惊讶过后;沈三老爷就添了忧心。

    那兄弟俩本就比沈瑞、沈珏兄弟年长;如今又都有了功名;要是因祖辈之事敌视二房;也不无可能。

    田家收了他们做学生;定会用心教导;那不是给沈瑞、沈珏兄弟培养仇人

    沈三老爷道:“你大伯怎么说?”

    沈珏道:“大伯说无须如临大敌;只要不招惹沈家;且谁他们去”

    沈三老爷听了;晓得大哥用意;这是要留沈琰兄弟做沈瑞、沈珏的磨刀石

    他不由羞愧;方才想到沈琰兄弟或许会对自己有敌意时;他想的是遏制兄弟两个的展;这点就比不上兄长了。

    他看了眼沈珏;决定对这个侄儿教导的更用心些。有备无患;同为沈家子弟;总不能让沈瑞一个人支撑沈家……

第二百八十四章 较长絜短(一)(第一更)() 
没几日;南城书院的田山长派人给乔家送了手书过去;上面只有几句话;赞了沈琰兄弟资质颇佳;对于他们入学书院之事荣幸之至。

    至于南城书院束惰几何、生员是走读还是住宿之类;乔家这边早就使人打听好了。

    读书的地方有了着落;沈琰就同乔三老爷提了出去典屋而居之事。

    乔三老爷倒是没有拦着;沈琰要在京备考;沈要求学;明年老太太周年后;两家还要办亲事;即便现下不寻屋子;明年等三房搬出去也得与三房分开住。乔家是嫁女;不是招赘;没有留女婿在家住的道理。

    乔三老爷便应了;打管事去南城寻空宅院;那边出城近;往来书院也便宜些。

    南城书院并不在城里;而是在南边城下坊。那边街坊住宅价格虽比城中要便宜一半;可没有城墙围护;住的人鱼龙混杂;并不宜长期居住。

    沈家若是只有兄弟两个;住在哪里都无所谓;如今带了寡母在身边;明年还要娶亲;当然要门户严谨的地方。

    因到年根底;离京归乡的人多;空宅院还算比较好打听;乔家管事出去打听两日;便寻了个妥当牙行;挑出三、四处空宅院出来。

    其中三处是三进院;只有一处是两进院。

    这管事既得乔三老爷看重;自然也全心为主家思量。

    沈家母子三人;带了几个下人;拢共不到十口人;按理来说;两进小院就能住的极宽敞。可是家里小姐明年年底就要嫁过去;要是只有两进院;这住着就不便宜了。

    不仅需要跟婆婆挤在一个院子里;还同将成年的小叔子抬头不见低头见;未免委屈。

    因此管事叫牙行寻宅子时;就提了要三进的宅子;至于那进两进院并不在南城;而是在东南方向;与乔三老爷名下一处宅子在一个胡同里;且不是典租而是对外出售;管事的才多问了两句。

    等到明年年初;乔三老爷一家要搬的新居就是那边。要是沈家能在一个胡同里住着;两家也有了照应。

    不想沈琰问了问典房价格;却是一处都没有看上;原因无他就是京城的房价太贵了了;以他的家底委实典不起。

    现下想要搬家;可以选择买房、租房、典房。京城房价畸高;就是低品级的京官也多是租房、典房的人多;租房的话;还要去打听房东家的人品底细;否则就容易纠缠不清;房屋损毁修缮之类也容易扯皮;同买房、租房相比;典房就省事的多;约定好期限;拿出“典金”来;住起来也稳定。

    乔家管事寻的那几处三进宅子;都在南城;比东城、西城的房价要低的多;不过因是三进宅院;最小的一处也要值七、八百两银子;其他两处房舍稍多些的;则都是房价在千两银子以上。典房的话;即便不用拿出全部房款;按约定俗成的规矩也要拿出六成以上。

    沈琰要是拿出这些“典金”;手中虽还剩下些;以后的日子就要拮据。

    三进宅子他是考虑也不考虑的;只能考虑二进小院。而管事提及的那处二进小院;因是出售;不是典屋;需要全价买下;加上位置好;就要六百两银子;已经了沈琰预算。

    乔家管事傻眼了;他晓得未来的大姑爷是寒门子弟;家无恒产;不过是有了功名后才有几个积蓄。

    不过自己老爷吩咐找房时;只让找大的;他本没想着沈琰会自己“典房”;才寻的都是三进大宅。

    乔管事没法子;只能去寻乔三老爷拿主意。

    乔家分家各房头虽没分多少银钱产业;可三老爷在江南任官多年;手中不乏积蓄;千把来两银子实不算什么。

    乔三老爷的本意;寻到合适的宅子;或典或买;都是他这边出钱。毕竟女婿是随他到京;他花钱帮着安顿也是应有之义。要是能买下;明年就直接给女儿做嫁妆。即便女婿以后有了官身要外放;京城的宅子也是不怕空着;或典或租都是贴补。

    如今沈琰却是要“自力更生”;乔三老爷想了想;倒是没有去勉强沈琰接受乔家的好意;而是叫管事随沈琰吩咐。

    他虽有心提挈女婿;愿意对沈琰好些;可也要沈琰乐意领情。否则就不是施恩;而是挟恩了。

    年轻人都有好胜之心;让沈琰自己“扑腾”、“扑腾”也好;知晓了世道的艰难;才能更晓得有一门好姻亲的益处;知道好赖;否则“升米恩、斗米仇”;不是养助力;而是就养白眼狼了。

    管事无法;只好再去寻沈琰;细问典屋的条件。

    沈琰看来心中也早有打算;想了想;便道:“房舍无需太多;内外院分别就行;典银不过三百两;典屋年限在三年以上。需僻静;不能离坊市太近。

    管事听得木了脸;沈琰却是只能心中叹气。

    他并不道京城的房价;可在南京时却打听过南京的房价。听说早年秦淮河畔一间屋子不过几十两银子;不过近几十年来;翻了十几倍;已经六百两一间。不过这是特例;不能算是常态;不过南京房间之高;也可见一斑;二进、三进的院子;稍好一些;价值千八百两都是寻常。

    要知道在松江府;五进大宅也不过一千二、三百两银子。

    就算是南直隶的官员;除非做到堂官;否则也没有几个能买得起宅子的;多是典房或租公房。

    南京尚且如此;京城即便繁华比不上南京;可到底是天子行在。

    即晓得京城居、大不易;沈琰就没想过打肿脸充胖子。

    虽说他现下的银钱;也能典一处大房住;可那样的话以后怎么办?明年没钱预备聘礼;以后的日常开销也不是小数目。

    他要是想要生活奢华;那接下来的日子就要为银钱愁;哪里能安心读书

    是生活安逸重要;还是读书重要;这压根无需取舍。

    要不是明年要成亲;年轻叔嫂需避讳;沈琰连两进宅院都不会找;找个四合院就心满意足。

    沈琰拿出个二两小元宝;递给那管事道:“家资寒薄;只能请管事费心了

    那管事拿人手短;加上到底顾及沈琰的举人身份;不敢摆脸色;谢了赏;继续找房宅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