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望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才小童掏了银锞子出来;已是露了白;即便樊四罢手;难保不被其他人盯上。

    那妇人苦笑道:“方才人多;小外甥又淘气;便与老身另两个外甥走散了……”

    话没说完;那小童脸上已经露出惊喜;看着远处;挥着手臂道:“祝表哥;魏表哥;我同姨母在这儿”

    大家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便见远处过来数人;为的是一个眉眼方正的中年人与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后边跟着小厮、仆妇。

    “七姨母在这里;真是太好了”那中年人面上汗津津的;看到老妇人;重重地松了一口气:“这里人多;甥儿真怕姨母被冲撞了。”

    老妇人慈爱道:“我都半百的人;又不是小娘子;怕甚冲撞?让希哲担心了;快擦了汗;莫要着了凉”

    那中年人笑了笑;老实地从袖子里掏出帕子;在额头上抹了两把;道:“这庙会上里鱼龙混杂;幸好没出什么事

    旁边那少年郎瞪着那小童;道:“何泰之;定是你又不听话四处跑;才带累姨母跟着大家走散”

    那小童面上讪讪;往老妇人身后避了避;小声道:“魏表哥;我不是故意的……”

    他到底不过是八、九岁大的孩子;方才被壮乞惊吓到;又被亲人呵斥;忍不住“哇”地一声哭出声来。

    沈瑞在旁;面上不显;心里已是震惊不已。

    祝表哥?希哲?右手六指?

    六个手指头的祝希哲听着会耳生;可六个手指头的祝枝山后世却无人不晓。

    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后世称为祝枝山;以狂草闻名于世;与唐寅、文徽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这祝枝山在后世虽被人称道;可他与唐寅两个;都是境遇坎坷的悲剧娃。

    唐寅是富商子弟;十六岁过院试为案;成为苏州城闻名的少年才子;可未等举业;先后死了爹娘、妻、妹妹;家里吃喝都困难;更不要说读书。难得有个好友;就是祝枝善;便劝他专心举业;还帮扶了一二。唐寅二十七岁浪子回头;专心读书;两年后参加乡试;一举中了解元;就是前年弘治十一年那科。

    唐寅的好运气来的快;去的更快。这家伙次年进京应试;正好遇好友江阴人徐经;两人便结伴买舟北上。

    到了京城;这两人住在一起。

    徐经出身捂塍徐氏;祖、父两代人都是举人;为巨富之家;家中有“万卷楼”;闻名南直隶。祖父以书法见长;曾为中书舍人。

    徐经少年才子;在家乡名气就大;家里又请了成化二十三年榜眼钱福做先生;到了京城同乡出仕者众;先生的同年好友;少不得往来宴请。又因祖父昔日关系;出入公卿宰辅之门;唐寅的才名更盛;亦是常为显宦之家座上宾;这两人引得同科举人侧目。

    徐经家境富足;华衣美食;身边豢养美童;出入招摇;唐寅则是出身商户;行事洒脱随意;两人都不是什么“礼贤下士”之人;越惹寒门子弟生怨。

    等到会试完;就有流言蜚语;传“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有言官风闻奏事;弹劾主考官卖考题。虽说最后查无实据;可为了平息士子怨气;便以徐经进京后曾拜访过主考官为故;除了仕籍。同行的唐寅也没有落下;也被削籍;彻底断了科举之路。

    这件事在松江府不能说人人皆知;可读书人都晓得。只因这徐经虽是江阴人士;可同松江府也不无关系。

    他的老师钱榜眼如今虽住在苏州;可籍贯却是松江府华亭县人。

    沈理没中状元前;松江士林数这榜眼钱福名声最盛。只是后来有沈理比着;钱福又只做了三年官就致仕还乡;才逐渐被人淡忘。

    同沈理这前程大好的状元郎相比;钱福则落魄许多;以致仕翰林的身份;以每月五百两银子的束惰;被徐家请去主持家塾。江阴徐家富庶;也就渐为松江人所知。人人都有望子成龙之心;苏松富户又多;可没有几家能有这般魄力给家中子弟聘老师。

    因王守仁就是应弘治十二年这一科春闱;沈瑞对这一科的消息向来关注;当传出舞弊案时;还曾担心过;生怕会牵连到王守仁身上;并没有想起后世鼎鼎大名的唐寅。

    等到看到城里私卖的《京华日抄》;看到舞弊案结案;被除名那两个是唐寅与徐经;沈瑞方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鼎鼎大名的“吴中四大才子”;就是这个时候相继登场。

    沈瑞上辈子曾听曾祖父点评过这四才子;说他们的情况也知晓一二。

    唐寅是最倒霉的;以案、解元之资;只参加一次会试;就就除了仕籍;彻底断了前程。

    第二倒霉的是文徽明;二十五岁才中了秀才;并不算晚;可而后十次参见乡试;都落第不中;直到五十几岁;才以贡生身份进京;被举荐入翰林院;在翰林院没待几年就被排挤辞官;回乡去了。

    第三倒霉的就是眼前这祝枝山;外公做过辅;祖父官至从三品右参政;可谓是仕宦子弟;打小就才名显著;可在科举之途上成了“大器晚成”;三十三岁方中举;而后七次参加会试都落第……

第九十五章 名士风流(二)() 
第九十五章名士风流(二)

    现在的祝枝山还不是那个春闱七试落第;只能与唐寅一样纵情文坛的落拓文人;儒衫儒帽;看着同寻常士人并无太大区别。甚至在所谓才子身上常见的持才傲物;在他身上都看不到。

    或许在前些年;在那个意气风地进京、觉得进士功名触手可及的祝枝山身上会有傲气;可算一下时间;加上去年春闱一科;他已经连续落第三次;即便没有绝望;可也使得他性子内敛温润起来。这不是绝了仕途之心;只能寄情与山水画作的“枝山老樵”;还是一心出仕的祝允明。

    沈瑞几个即便只是半大少年;可就站在旁边;祝允明哪里看不到。

    同老妇人见过后;祝允明便看向这几个少年。

    几人中最惹眼的;莫过于穿红色锦袍的这位;少年面上笑吟吟;可眉眼之间骄傲看着有些眼熟。

    祝允明心中怅然;在这少年身上看到少年的自己。曾几何时;他如同这少年般骄傲。打小被外祖父教导;稍大些祖父又辞官回乡;在两位老人家教导下;他五岁就能写尺方大字;九岁做诗;十岁时才名已经显扬。可十二岁时;外祖父辞世;十六岁又丧母;二十出头又接连送走了父亲、祖父。他从一个骄傲少年;成长为放荡青年;不知不觉走到不惑之年;依旧是一事无成。

    心思恍惚间;祝允明觉得一道视线盯着自己;顺着望过去;就看到沈瑞。

    沈瑞对于祝允明倒是没有什么想法;连王守仁那样名传千古的大儒都相处了大半年;看到才子之流便淡定了。

    老妇人见状;指了指几个少年道:“希哲;方才小何差点惹出祸来;多亏这几位小哥出面相帮;我们娘俩才没有吃亏。”

    祝允明听闻;执手作揖道:“苏州祝允明谢过几位小哥仗义出手。”

    因这几个少年;沈珏站在最前头;另外两个在他身后;书童小厮之类的略过不表。因此;祝允明嘴上说的是“几位小哥”;实际上是看着沈珏说的话。

    沈珏可不愿白白贪功;便望向沈瑞;见他没有开口之意;道:“小子沈珏;见过文先生;小子并未出力;都是我这……我这族兄心善;见不得不平之事;出面解了尊亲困境。”

    祝允明穿着儒服;头戴儒巾;沈珏便如此称呼。平日里说话;他不承认沈瑞是哥哥;可在外人面前;就不好乱称呼。

    沈瑞被推出来;只好道:“不过举手之劳;文先生不必放在心上。”

    他从从容容的姿态;同沈珏的少年跳脱不同;祝允明喜他稳重;便也不当他是孩子;依旧是郑重相谢。

    沈瑞在心里算了一下苏州到松江的距离;三百多里路;自己又打算明年去南京。即便晓得祝允明以后还会四次赴京参加春闱;可除非自己特意寻找;否则两人想要再见一面也不容易;便厚着脸皮道:“本是微末小事;文先生如此郑重;小子倒是不安。若是文先生便宜;可否请赐墨宝?”

    祝允明闻言一愣;犹豫道:“瑞小哥莫非知晓文某?”

    沈瑞心中默算了算时间;唐寅已经除籍;祝允明开始不停会试、文徽明则是不停乡试;最后一位徐桢卿也开始经历落第之苦。不过他比其他三人落第的次数少;好像是第二次好是三次参加春闱时中了进士;随后没几年病故。从这四人年纪看;祝允明年过不惑;唐寅、文徽明年过而立;最小的徐祯卿也及冠;这“吴中四大才子”之名;也该有些苗头。

    沈瑞点点头道:“听闻吴中有四位才子;文先生位列其中;小子今日得见先生;荣幸之至。”

    祝允明自嘲道:“文某不过是科场失意人;哪里敢称才子?华亭沈状元、钱榜眼;方是当世大才。”

    听提及沈理;沈珏与有荣焉;道:“文先生;苏州府也知晓我六族兄么?”

    祝允明道:“一举成名天下闻;三年才出一位状元;别说苏州府;就是天下府县也无人不知其名。”

    沈珏原有些得意;不过华亭才出了一位状元;苏州文风鼎盛;近二、三十年也出了三鼎甲;进士不计其数;便又将得意敛去。他虽没听说过什么“四大才子”;可想想既是沈瑞听过的;多半是状元族兄那里;沈理这几年居丧;有苏州府的士子过来以文会友。能让状元族兄提及的;那指定不是一般才子。

    又因沈瑞想要这位笔墨;沈珏眼珠子一转道:“这里乱糟糟;实不是说话地方。文先生既远道而来;可否赏脸一起吃茶?也方便文先生赐墨?”

    瞧着沈珏小大人似的交际;祝允明嘴角抽了抽;想着这两人都是沈氏少年;便望向老妇人道:“姨母;您看……

    老妇人含笑道:“老身也乏了;正好借希哲的光去讨杯茶吃。”

    董双因急着家去;没有跟着大家一起去茶楼;与沈瑞约好了相见时间;便同众人别过;带了书童离开。

    其他人;由沈珏带路;步行前往茶楼。

    别人还罢;小童何泰之曾受过沈珏吃哒;即便方才得沈瑞等人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