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规模制造燧发枪,甚至研究出用浸蘸油脂的亚麻布或鹿皮片包着的制式弹丸后,沈溪依然很谨慎,就算有了较为成熟的想法,也只是私下里造出一批,不断地进行试射,就当是精益求精,发现和弥补新式火枪的所有缺憾,让工匠努力熟悉造枪流程,为将来大规模生产创造条件。
沈溪在年初这段时间,全身心投入到火枪研制上,朝堂纷争他尽量不去掺和。
如此一来,就算刘瑾想方设法调查,想挖掘出沈溪的弱点,以便在朱厚照面前攻讦,却一无所获。
沈溪和朱厚照是闹出一些不愉快,但至少朱厚照头脑还算清醒,知道能帮他实现平定草原梦想的人只有沈溪,旁人根本没有能力做到这一切。
……
……
正月二十六,沈溪正在兵部衙门自己的办公房悠闲喝茶。
胡琏从外面回来,带来他打听到的消息……刘瑾跟朱厚照提出,要在正月底举行藉田仪式。
“……今年春播较早,据我所知,京郊附近已有百姓耕作,这个时候才举行藉田,怕是有些晚了吧?”
沈溪皱眉说了一句,他对朱厚照的行止难以理解,这皇帝想一出做一出,也不怕给人添麻烦……不过更让他奇怪的是,刘瑾居然主动提出让朱厚照藉田,等于说是平白无故给了皇帝接见朝臣的机会。
刘瑾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非常值得人揣摩。
胡琏道:“朝中人都想见陛下,当面纳谏,这不正好是个绝佳的机会么?”
沈溪摇头苦笑一下,没有回答胡琏的问题。
很多事,朝臣只看到表面,似乎只要跟皇帝有了沟通的渠道,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但其实就算见到,朱厚照也不会给朝臣机会,就好像刘瑾初当政时,朝臣也能见到皇帝,结果却是刘瑾一步步做大,大权独揽,一直到沈溪回朝对刘瑾进行反制,甚至设计将其发配出京,其权力才受到限制。
沈溪道:“这件事,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户部。”胡琏道,“年初正好是户部清理冗粮的时候,下官刚跟户部的人见过,听说今日上午司礼监派人去户部通知,让户部安排官员出席仪式……至于具体是哪一天,好像需要再议定。”
沈溪笑了笑,道:“简直胡闹!藉田如此重要,最终举行的时间居然还需另定……唉!这件事暂且别去传了,相信很快就会有人到兵部来通知,咱们不需要对这件事准备太多,平常心对待即可。”
“嗯。”
胡琏本身就没把藉田当回事。
皇帝是否愿意藉田,那是朱厚照跟刘瑾的事情,大臣想趁机见朱厚照说事,那是谢迁等顶级文臣需要关注之事,胡琏作为朝中中层官员,本身又是在短时间内获得晋升,参与不到这种大事中来。
就跟沈溪当初的处境相似,胡琏就算依靠捷径获得官位,但因其中进士晚,入朝时间又短,朝中同僚有什么事基本不会找他。
……
……
次日,也就是正月二十七上午,宫里派人前来通知,说是要在二十九那天举行藉田,朱厚照会带领文武百官出京城举行仪式,当天还朝,让沈溪带兵部官员随同。
这事传出来后,兵部侍郎何鉴过来向沈溪请示,是否要在这次藉田面圣时向朱厚照纳谏。
“顺其自然吧。”
沈溪语气轻松,好像这件事跟他没什么关系,“藉田跟兵部关系不大,至于纳谏之事自然有人操心,我们兵部这边只管随同队伍出城,当天完成差事便打道回府,就算发生事情也跟我们没关系。”
何鉴微微点头,立即明白这次沈溪不会跟从谢迁进言或上奏。
就算谢迁等大臣做出什么事,沈溪也只是当旁观者。
又过了一天,也就是藉田头一天,朱厚照回到皇宫。
充分吸取了上元节的教训,当晚朱厚照没准备去豹房,而是打算在宫市过夜,他已经许久未光顾宫市,正想重新体验下,一再要求刘瑾把事情安排好,务求尽兴。
朱厚照回到乾清宫寝殿,刘瑾把藉田进行时的一些注意事项跟他详细说明。
“……不必那么嗦。”朱厚照显得很不耐烦,“朕以前跟父皇参加过藉田,知道流程,到时候你替朕安排,凡事让礼官去做便可,废话你不用多说……今天晚上宫里是否已安排好了?”
刘瑾笑道:“陛下今日难得留宿宫中,老奴已为陛下安排好一切。陛下,老奴这里还有一件事跟您启奏。”
“行了行了。”
朱厚照摆摆手,道,“这些事朕委托给你去做,不要来烦朕!”
刘瑾道:“陛下,若是普通的事,老奴自会替您代劳,但这件事怕是不成,草原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就是之前被陛下击败的达延部头领,已派使者到宣府,说是要跟陛下您商议和谈之事。”
朱厚照皱眉:“朕厉兵秣马,正准备出塞打他们,他们却主动跑来和谈,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被朕打怕了?”
刘瑾故意装糊涂,苦着脸道:“老奴资质太过平庸,军国大事岂能弄明白?之前蒙古国师亦思马因曾派人前来联络,希望进京觐见陛下,已被朝廷拒绝,这达延部的人,是否允许他们来京城?”
“这个……”
朱厚照皱眉沉思,许久都拿不定主意,最后他问道,“跟兵部那边说这件事了么?”
刘瑾一怔,他最厌恶听到的就是兵部、沈尚书这些字眼。
“回陛下,消息刚传到京城,尚未跟朝中任何衙门打招呼,不过想来兵部应该已知悉此事。”
朱厚照站起身来,好像很慎重,来回踱步半晌,才侧目看着刘瑾:“这样吧,让朕好好琢磨一下,贸然把鞑靼人接到京城,实在太过凶险,但若是不管不问,又太刻意了,甚至有示弱之嫌。不如明日藉田时,朕问问朝中大臣的意见。”
刘瑾见朱厚照有倚重大臣的倾向,赶紧道:“陛下,此乃小事,您一句话便可以决定。”
“朕正是因犹豫不决,才想问问大臣们的意见,怎么……你想阻挠?”朱厚照顿时板起脸来,怒冲冲喝问。
刘瑾赶紧跪下表忠诚,连声道:“老奴岂敢阻挠陛下?不如……陛下将兵部沈尚书召到宫里,当面问问,想来有他的意见便足够了。”
朱厚照先是皱眉,再侧头打量刘瑾,好似看不太明白刘瑾的用意,最后用力地点头:“那这件事就由你去办,安排在天黑前接见吧,天黑后朕可没那闲工夫。”
“是,陛下!”
刘瑾站起来后,恭谨地行了一礼,这才退出殿外。
……
……
兵部衙门,沈溪把来日参加藉田之事安排妥当,便准备回府。
当天他没多少事情,但进入二月大地回春后就要忙起来,毕竟军事学堂要开学了。
刚收拾好东西,刘瑾派人前来传话,宣沈溪入宫面圣。
何鉴和曹元一起出来听旨,得知沈溪要进宫面圣后,二人很疑惑,不知朱厚照为何突然召见。
只有沈溪想到,事情应该跟来日藉田无关,他之前已打听到达延部派使节到宣府,但具体细节不知,揣测或许与之有关。
“回去跟陛下通禀一声,就说本官很快便会入宫。”
沈溪塞给前来传递旨意的太监一块碎银,将其打发掉,然后又跟何鉴和曹元交待了一下,让他们不要担心,做好手头的工作便可。
沈溪刚走出兵部衙门,尚未到长安左门,便被匆忙而来的谢迁挡住去路。
谢迁下了马车,两三步便到了沈溪跟前,他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然后问道:“听说陛下召你入宫?”
沈溪心想,你谢老儿消息可朕灵通,也不知在我兵部安插多少眼线!
他没有隐瞒,点头道:“陛下的确传召学生入宫,但具体何事,暂且不知。”
谢迁显得很犹豫,沈溪从他身上的朝服判断出,眼前的首辅大人有跟他一起入宫的打算,但沈溪不会给对方机会,本来朱厚照就是临时召见,连是什么事情都不知,结果他却带上谢迁一道,这不是自找麻烦?
反倒是谢迁出现在东公生门外,让沈溪非常惊讶,照理说这会儿谢迁不是在家中,就应该待在文渊阁,结果却坐着马车行色匆匆,这是去过何处?
谢迁道:“若是陛下跟你说一些事,你知道该怎么应答吧?”
沈溪皱眉问道:“不知阁老说的是何事?”
谢迁恼火地喝问:“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但凡涉及内阁之事,你便不能随便说话,许多事情你该有个分寸,切不可僭越。再便是涉及刘瑾,还有明日藉田,又或者上元赐宴……”
谢迁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沈溪心想,你谢老儿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干脆用针线把我的嘴缝起来算了。
“阁老,说多了学生记不住,还不如不说。”沈溪打断谢迁的话,道,“有些事我自有打算,不会行差踏错。”
谢迁瞪了沈溪一眼:“怎么,不耐烦了?你也不想想现在朝中有多凶险?老夫这是在帮你……说起来已经快半年了,你是第一个面圣之人……好像上一个面圣的人也是你吧?”
沈溪被问得一愣。
自己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过朱厚照,但想想朝中这些大臣,一个二个还不如他。
上一个面圣的,恰恰是他沈溪。
在沈溪跟皇帝闹矛盾的这些日子,朱厚照一个大臣都没接见过,荒唐程度可见一斑。
谢迁见沈溪在发愣,随即一摆手:“行了,快入宫去吧,老夫在这里等你,无论你出宫有多晚,甚至明早你才出来,老夫也会耐下性子等待,你别指望避开老夫!走吧!”
沈溪对谢迁的反应有些无语,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
谢迁在正德朝位极人臣,在刘健和李东阳退下后顺利成为内阁首辅,却没机会面圣,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