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道:我叫你们来是想办法,并不是叫你们来说丧气话。

    沮授不语,沮授提出太多建设性的主意,袁绍一条都没有接受过,沮授的好友田丰被下狱,沮授求过几次情,袁绍都不接受,沮授也是火气大。

    郭图道:主公莫忧,我等兵多将广,就算一百多猪也能拱死曹操,咋们怕他做什么,再坚持些时日,曹操必败。

    袁绍说:现在就是咋们打不下曹操,搞的我心情烦燥,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郭图说:咋们现在辛苦,曹操比咋们更辛苦,咋们打的是消耗战,比谁能坚持,只要咋们齐心协心,再坚持几个月,就能不战而胜了。

    沮授说:打消耗战也不是你这种打法的,咋们把大军压到官渡来,假如一败连挽回的地步都没有了,消耗战首先是要讲战略,你这向小孩子打架一样,真刀真枪干,何况咋们兵马之这么多,军纪不整,万一出个什么状况就一败涂地了,打败的原则是一军,二军,三军协调作战,哪有像咋们这样,这个军混在一起搞大决战的,这跟小孩子打架有什么区别。

    许攸心想:袁绍小时候就经常跟曹操打架,而且还经常打赢,袁绍也存在这种小孩子打架的想法,找一堆人来群欧,赢了才叫有面子,光荣嘛,像你沮授那种打法,赢了是你沮授的面子,袁绍自诩比曹操聪明的家伙,会听你们的才怪,你越说,越伤他自尊心,绝对会反其道而言,正确的点子是觉得不会用的,袁绍要的就是群欧打败曹操。

    袁绍看着许攸,许攸正在发愣,袁绍咳嗽一声,许攸见袁绍正望自己,不得不答,许攸最近也是心神不宁,曹操送信给他,给他留了个位置,叫他不要跟袁绍混了,袁绍那个人心眼小,正确的议建是不会听的。

    许攸虽然说的心动,但还找不到投降曹操的理由,不过他给曹操秘密的透露了袁绍的粮草线路运输线,算是桃李相报。

    曹操派曹纯虎骑去骚扰袁绍的运输补给线也是确有其效,袁绍正想办法找个地方屯粮草,缩短补给线。

    许攸跟袁绍也是不自在的很,这个家伙最近老发脾气,好像谁欠他几百万似的,底下的谋士被他骂的要死,正确的议建他不听,他自己也打不过曹操,就这么耗着,许攸也烦的很,听说审配还收到了一封检举自己的信件,许攸为这事情忧心重重的。

    审配还没回来,要是督粮回来,肯定要跟袁绍告状的,袁绍心情好还无所谓,关键袁绍最近心情不好,还老怀疑手下的谋士看不起他出卖他,一说曹操怎么力害,他就上火发脾气。

    许攸答袁绍:主公无忧多虑,我等粮草充足,胜利指日可待。

    袁绍道:当初都是你们说,咋们开始打曹操,刘表,张绣,孙策会出兵联合起来打曹操,现在怎么怎么是刘表窝在家里观虎斗,张绣投了曹操,孙策挂了。

    许攸又不能说时运不济,也不能说出师不利,只能打圆场,刘表不出兵是因为咋们还没有打败曹操,若是打败曹操,刘表肯定会出兵痛打落水狗的,至于张绣投了曹操,可能早就想投曹操了,只是现在这个时候投降是最合适的,至于孙策挂了,那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当不得数。

    袁绍说:想到那个张绣投了曹操,我就来气,曹操是个什么东西,长得又矮又丑,太监之后,竟然这么多名士跟着他混,这么多武将都喜欢投靠他。

    许攸不答,低头思索,袁绍瞟了一眼许攸: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不如那个曹阿瞒,也想投靠他呀。

    许攸道:主公,你不要瞎说,我们三个人虽然是好朋友,但是我对你的忠诚是日月可鉴的,你放心,我不会干这种事情的。

    袁绍道:最近粮草老是被劫,不会是某些人透露的消息吧。

    袁绍扫了一眼众谋士,见都不吭声说话,自己叹了一口气,道:我最近心情不好,大家见谅,我老感觉这老天都帮着曹操似的,我大将颜良,文丑先后被斩,出师不利,悔当初不听田丰之言也。

    郭图急道: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往心里去,咋们打仗又不是靠某个大将才能赢的,想赢的战争就得靠主公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郭图说话还是比较有水准的,可以安慰袁绍,不过袁绍不知道那些说的动听词语,只是他自己的一个影子罢了,自欺欺人的一种自我安慰。

    沮授听着就不爽,颜良,文丑又不是大将之才,顶多算一个武夫或者是一个冲锋陷阵的人副将,成为优秀的将才需要以下几点。

    第一,领兵能力:严格的军队纪律。

    第二,智慧:冷静智慧的头脑。

    第三,知识量:熟知地理和战术。

    第四,执行力:能有效的执行统帅的战略目标。

    这四点是颜良,文丑不备具的,沮授曾经的建议是不让颜良,文丑独领一军,两军战争的打法首先要进行军事计划,再进行战略部署,颜良,文丑领军得配合谋士们的战略计划,谋士随军总领全局。

    袁绍不听,袁绍不想让谋士拿兵权,只想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谋士们给他想好了计划,他觉得不合自己的味口,不听不用。

    袁绍就想群欧曹操,拼将,拼兵,拼实力,硬打硬的来一场,胜了袁绍面子倍棒,就像两个少年,咋们攒了很多小牌牌画纸,一个个的出,看谁力害。

    袁绍就这德性,这种心理,他不败真是天理难容,曹操则是广思集益,以谋为主,避重就轻,避长取短,找到对手的致命弱点,一招致命。

    小时候袁绍就没赢过曹操,这一次袁绍照样没办法赢曹操,而且是输的非常彻底。

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袁绍对比,袁绍处劣势() 
沮授看不下去了就会说两句,听不听沮授也得说,看到蠢货固执的犯错误,沮授想忍都忍不住,就跟田丰一样,不过沮授说话的方式会比田丰温和许多。

    袁绍打仗打得这种程度了,胜算还是很大的,虽然到处都是漏洞,很容易给曹操可趁之机,但是沮授的想法是如果没有意外,官渡之战以曹操退兵的结果达到预期,进入持久战,袁绍的战线会拉的更长,到时出现的问题会更多,自己想去补都补不了。

    沮授道:我等可出一支奇兵,偷袭许都,抢来献帝,曹操则失了根本。

    袁绍道:我抢献帝做什么,我要光明正大的击败曹操,这才是我的终极理想。

    沮授又不说话了,沮授心想,袁绍太自大了,你想做皇帝,首先要平定天下,再迎士人归心,哪里有打赢了曹操你就能做皇帝了,南边还有刘表和孙权呢,你不过是一个有实力的诸候罢了,行事要小心翼翼的,当时七国争霸的时候,强大的赵国,楚国都灭了,你袁绍才多大点成就,何况皇帝也不在你手上。

    沮授曾提出挟天子以讨不臣,袁绍不干,抢那献帝过来做什么,袁绍很怀疑那些提出抢皇帝过来的谋士的动机。

    楚汉相争的时候也没有见过刘邦,项羽抢什么秦二世,为什么要抢献帝过来,袁绍想不明白,袁绍要去抢献帝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就算官渡大战打了起来,他还是有机会的,他明摆着是不想去抢献帝。

    那天下诸候都不愿意抢皇帝来自己的地盘,就曹操把献帝迎到自己的地盘。

    第一点:他们担心成为董卓第二。

    第二点:这会让自己的内部加剧利益矛盾。

    第三点:在皇权和霸权之间会出现不可调和的内斗。

    第四点:政治上处于被动。

    这些诸候有个什么共同特别,有权力,土皇帝,独裁,一个人享受到这种待遇后,你问他要不要再做臣子,忠于汉室,效忠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打个简单的比喻,假如给你干个总裁,吃喝玩乐,整个公司你说的算,你愿意找个人做你的领导吗?

    那肯定是不愿意呀,你都不愿意,袁绍,刘表肯定也是不愿意的,但心里不愿意嘴上还是要说说的,以显示自己是忠于汉室的,以显示自己重视手下人的建议。

    曹操为什么迎献帝,也有几点,其他人迎献帝,不一定玩的转,曹操玩的转吗?玩的转,而且运气非常好。

    我们再来看曹操,他为什么就能玩转挟天子以讨不臣的。

    第一点:士人集团的支持。

    第二点:曹操的理想是兴复汉室,平定天下。

    第三点:唯才是举,寒族人才进入到权力中心,成为了曹操政治的忠实拥护者。

    第四点:曹操长期对外战争,分散内部权力斗争,政治路线分歧的注意力。

    第五点:曹操有政治智慧,有卓越的领导才能。

    最早提出奉天子以征天下的是贾诩,第二提出的是沮授,第三个提出来的是毛阶,为什么郭嘉,荀彧,荀攸这么聪明的人想不到,抢献帝这张王牌。

    肯定是想到的,为什么不在毛阶前面说出来,这些顶级谋士有一个共同特点,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如果这话是三大谋士说出来,以后献帝接过来,自己身上就会贴了一个标鉴。

    曹操称魏公的时候,是杀了很多人,也打压了很多人的,郭嘉死的早,大概也是为忠心汉室和忠于曹魏政权问题上纠结的很,荀彧自杀,荀攸忧虑而死,曹操杀了崔琰,孔融,又罢了毛阶,程昱的官。

    曹操的五大谋士,最后只剩下蓝华(贾诩),这就是把献帝接过去的的后果,公元213年曹操称魏公,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称公的性质。

    公是一种爵位,可开府,封治地,在候之上,什么人可以封公,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可以封王,封公,曹操为什么封公。

    这个争议是很大的,当时是很多人反对的人,封公之后接着就会封王,封王了接着就可以称帝了,我们站在曹操的立场去看,曹操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封公,曹操封公是在赤壁之战第三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