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道:“我自感时日不多,自江东起兵,以有数载,有如昨日,历历在目。”

    周瑜道:“伯符好生养病,不用数日便能康复。”

    孙策道:“公谨,若是我西去,我之职务皆交给我弟孙权,你等若是觉得他担得起这主公之职,便辅之,若是不济,择我孙家一人辅之即可。”

    孙策当时的职务是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孙策在短短几年内平定江东六郡,有几点因素。第一:继承了孙坚的旧将和兵马,又聚集了一群寒族武将和知识份子。

    第二:江东豪门旺族需要一个利益维护人和代言人。

    第三:孙策勇猛善战,有能力平定叛乱,稳定地方。

    孙策以少主身份过江东开始创业,打下六郡到手后,大家就开始分利益,孙策作为整个利益集团的创使人,按资历和成绩单来看,担任这个集团总裁是当之无愧的。

    孙策集团内部,外部的矛盾是很多的,特别是这个集团刚开始起步,资金,人脉都存在短板。

    江东孙氏集团,历坚二世,孙坚和孙策,孙坚打下了名望,留下了众多的政治资源为孙策顺利打开江东六郡铺平了道路。

    孙策也明白一点,一个政权从建立到巩固,再到收服人心,是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磨合,也需要这个总裁有能力平衡各方势力,分配好各方利益,这样他孙氏顶层建筑才能座的安稳。

    并不是孙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而是不能,他需要选择一个家族里有能力守成的,性格温和的人继承他的位置。

    洽好孙权又符合这些条件,为什么孙策不像袁绍一样,选择最符合他性格的人做继承人。

    第一:孙权是长弟,孙翊是小弟,选接班人长,这个一个传统,大家对传统都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几千年都是这样,选能,选智的首要条件是这个政权非常稳定,帝权集中,自己说的算,底下的人不敢有怨言的。

    第二:江东势力也分为几支势力,孙氏集团,流亡北士,本土豪门旺族,江东士人集团,寒族新晋贵族,这几支势力经常会有利益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一个调和人,这个人必须能屈能伸,性格温和。

    第三:孙权长期留在孙策身边征战,跟武将,谋士们的关系不错,能快速的进行政权过渡,安定人心。

    综合这三点,孙权成了继孙策之后最佳的江东政权的继承人。

    周瑜道:“伯符托付之事,公谨定当不负。”

    张昭道:“伯符,为何不选其子绍继之?”

    张昭也是一个老传统,周瑜,朱治认为孙策选孙权为政权的继承人,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也能马上接手孙策的工作,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张昭的想法是辅佐孙策的儿子做继承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反而选孙权为继承人则言不正,名不顺的。

    孙策道:“我子年幼,如何能担得起此责,现正是多事之秋,人心浮动,若不择一能者居之,我江东基业如何能保?”

    士人集团当时的想法是国家统一,还权于汉室,士人思治,百姓思安就是这个道理,那为什么有很多豪门旺族,寒族士人,武将,不希望国家统一?

    第一:士人在哪当官都是当,只有太平盛世,士人,士家的利益才能稳固和最大化。

    第二:豪门旺族,寒族并没有士家那么天真,汉室倾危,献帝被诸候所持,平定了天下,这汉室天下也改姓了。

    第三:豪门旺族只有找潜力股进行投资,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寒族士人只有靠智慧和才能才可以进入到权力中心,寒族将领只有靠军功才能变成新兴贵族。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大军兵临赤壁,张昭,虞翻为首的士人集团主张投降,尽快天下一统,以周瑜,鲁肃为首豪门旺族,程普,黄盖,朱治为辅的军中将领,地方军阀主张联刘抗曹的的政治主张。

    张昭见孙策如此答话,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劝。

    孙策又叫孙权,“仲谋,张昭乃我仲父,即你仲父,政务皆要交给张昭处理,你在一旁学习,军事皆交给周瑜,则我江东无忧矣,我孙氏一族无忧矣。”

    这就是内务不决叫张昭,外务不决叫周瑜的典故由来,孙氏集团若是想座稳这上层建筑,就要把权力放出去,与江东士人集团,流亡北士,豪门旺族的利益联合在一起,孙权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装孙子,协调各方利益,甚至是将孙氏集团的利益巩手相让,直到有一天孙权的羽翼成长,学会了帝王权术,依靠权术为孙氏集团谋取最大的利益,让这个建筑的所有权最终属于孙氏集团。

    这是一个漫长过程,孙权用了几十年时间打造和经营自己的权力王国,前半生忍辱负重,权臣接连离去,孙权后半生才扬眉吐气,我行我素。

    我们来想象一下,你获得了最高权柄,你想做什么事情,马上就有人说,这不可以做,那不可以做,你会很爽吗?肯定是很不爽的。

    又假如你想做的什么事情,你的丞相,你的大臣劝你不要干,你干不成的,结果你排除众议,坚决要干,一干还干输了,以后还想干些什么的话,就有大臣拿出来说事,影射你的无能,你爽吗?

    肯定也是不爽的,孙权就这样的一生,最后患了严重的狂躁症,杀人无数。

第一百九十六章 孙权攻打黄祖,周瑜出奇兵() 
孙策又交待了一些琐碎事情,感觉眼倦,便叫众人出房,自己休息,孙策入睡后,便再无醒过来。

    次日孙策死亡的消息传出,孙权一手操办了孙策的后事,为孙策建庙立位,孙权听从其母建议,写信一封召张纮回曲阿辅政。

    月底张纮从许都回曲阿,孙权僻为从事,与张昭一左一右,负责江东政务。

    张纮回曲阿后叫孙权与曹操交好,与民生息,广纳江东贤能,共治地方,孙权采纳其建议,次月周瑜进言孙权举行阅兵仪式,以展军威,震慑枭小,孙权接纳其建议,举行三军阅兵仪式,孙权地位逐渐巩固。

    月中孙权令周瑜,程普率步军三万剿灭叛贼李术及宗贼之乱,山越之祸,周瑜历经二年平定江东内乱。

    大军休整一年,次年孙权亲领大军征讨黄祖为父报仇。

    “报,孙权领十万大军已入葫芦口。”一士兵急冲冲的从外面跑进来,跪在地上,向黄祖报告军情。

    黄祖一惊,从草席上站了起来,在厅中开始踱步,忧虑重重。

    黄祖正在郡守府的宴客厅喝酒,开parrty,正喝的尽兴,士兵闯入报前方军情,黄祖得此消息如晴天霹雳。

    宴客厅的格局是一个长方形,宽五米,长十米,高三米,两边各摆一寸高四脚桌数张,四脚桌下面放一张草席,桌上有酒斛,有碗肉,有鱼,桌角有坛,坛中有吊勺。

    两边坐满了文武,足有七八人之人多,只见一人铁甲将军起身走出,抱拳道:“太守莫忧,吴巨愿领一军兵马前去御敌,斩杀孙权。”

    黄祖停止踱步,望首吴巨笑道:“不知你这万人兵马,如何杀敌。”

    吴巨道:“孙权大军十万,言过其实,怕不及一半,孙权水路来犯,必经三江口,我等只需扼守要塞,孙权必不能进,待其骄躁之时,我只需将一军分成数营,三路杀出,必能大败孙权。”

    黄祖道:“三江口,现有兵马三千,你令你为折冲校尉,领二万兵马入三江口要塞十里外扎寨,防孙权登岸,你只需死守此地,不得出战,待我领三万兵马绕过孙权,从后击之,你再领兵与我共击孙权大军。”

    吴巨道:“属下领命。”

    黄祖道:“你且下去领兵马先行。”

    吴巨领令,告退,黄祖重新座下,看向左右,这酒是没办法喝了,孙权来袭,那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黄祖叹气道:“孙权屡次犯境,诸公可有办法。”

    黄祖下手一位谋士名陈震,讲道:“主公无需担忧,孙权来犯,只需固守城池,再叫人向刘荆州请援便可。”

    黄祖心想,自己杀了孙权的老子,这个仇是结下了,自己没能力打到江东去灭了孙权,只能防守,如果有可能大败他几场,这小子就会消停一段时间了。

    陈震本来是袁绍的谋士,袁绍不重用,这家伙跑来投靠刘表,刘表看黄祖没有什么谋士,就把陈震介绍给黄祖,这个陈震士家读书人还是有些本领的,不过到黄祖这里也没派到什么用场,黄祖每天喝酒无聊,就把这些人叫过来陪自己聊天。

    江夏郡十六县,人口五十余万,良田五十万顷,年征粮草一百二十万石,大小官吏七十八人,富贾大户五十八户,士家门阀三十五户。

    黄祖养兵六万,水军三万,步兵三万,各占一半,黄祖被封为江夏太守兼北镇北将军,将军也分杂牌将军和正牌的。

    正牌的将军首先是大将军,统领三军,战时而设,所谓三军是步兵,骑兵,弓箭兵,战国时是四军,多一个车兵,当时水军也算是一个兵种。

    大将军下面就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中郎将,校尉,这是标准的置式,当然战时将军多立功,便又置前后左右将军为将军之首,称为四军将军。

    四军将军外又置四征将军(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镇将军,也是东南西北,四安,四平等等。

    吴国时所置大都督周瑜,职能是为节制众将军所设,权力是非常大的,吴国的几任大都督都早夭,大概也是因为这个权力太大了,孙权集团的不信任导致心力交悴,抑郁而终。

    这个问题在后面的章节为大家再详细解谜。

    黄祖的这个镇北将军是郭,李把持朝廷的时候,刘表奉了数万石粮草换来的,汉室朝廷名存实亡,读书人都还是认可这个正统的朝廷的,虽然天子被董卓所持,又被郭,李所持,最后被曹操迎奉,从朝廷出来旨意还是可以得到地方的认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