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说明徐庶是非常推崇诸葛亮的以法治国的政治理念的,诸葛亮这个人太正了,所以打仗是不咋地,治国还是不错的,徐庶治政务,打仗出战略都非常在行,可惜摆曹操那里去了,没办法用。

    诸葛亮是王佐之才,庞统是战术天才,一个正,一个奇,所以司马徽说卧龙,凤皱得一可安天下,为什么得一个就能安天下呢?

    他们又有什么本事,郭嘉,荀彧,荀攸那都是世之奇才和王佐之才,打个赤壁之战就变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司马徽那不是说胡说,夸大其词吗?

    我们在反推一下,这二个人是跟得谁才能安天下,是跟了曹操才能安天下的,跟了其他人还不行。

    诸葛亮出山,司马徽的评价是不得其时,就是你出山了也没有用,这天下大势都已经注定了,曹操拥七州之地,士人集团利益联合在一起,你挖不倒曹操的墙的。

    曹操荆州后,准备征召司马徽为臣,司马徽第二年就病死,不知道是吓死了,还是左右为难急死的,反正也最后没跟曹操混。

    不过司马徽的两个学生,孟广元和石韬还是去给曹操打工去了,也没混出什么名堂。

    那曹操这个老板不好吗?为什么很多人都不买他的帐,庞统甚至还阴了曹操一把?

    曹操这个老板太强势了,老板强势,手下就要弱,庞统,诸葛亮那都是有主见的人,当老板和主见和员工的主见发生矛盾的时候,那员工就会过的不开心。

    郭嘉,荀攸,荀彧大概就是过得不开心,一个病死,一个忧郁死,一个自杀死,聪明的人跟着曹操反正都是不得好死。

    荆襄的寒士后起之秀,趁着年轻博他一把,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当刘表一死,这个机会就来了。

    那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天才级别的人才,那徐庶呢?

    打个比方:诸葛亮对应荀彧的专业,庞统对应郭嘉的专业,徐庶就对应荀攸的专业了。

    曹操每次打仗做战略布署就找荀攸,什么叫战略,就是咋们要打吕布,怎么打,写个计划书,一步步的实施。

    郭嘉是战术大师,什么就是战术,咋们现在打吕布,两军对攻,该怎么打,什么时候进攻,该摆什么战术,是诱敌还是躲草丛里来个双杀,是围杀敌将首选还是打兵,是烧粮草,还是打陷阵,是十面围攻还是大军一起冲杀,是搞奔袭疲兵还是拢敌偷城等等,非常有学问。

    那王佐之才是干什么?

    王佐之才就是做后勤部的,萧何以前就是搞后勤的,他功劳最大,搞后勤部并不是那么容易,刘备让诸葛亮辅国,李严为副。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李严就搞后勤的,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打仗就是打资源,打政治,夺数城,杀多少敌人兵马那不是重要的问题,关键是取得战略性的胜利。

第二百零六章 伊籍与刘备聊天,主公的差异() 
伊籍是经常来找刘备喝酒,聊天的,在刘表那也没有什么事做,跟刘表说话还要小心紧慎,跟刘备说话感觉如沐春风。

    那经常聊什么话题,接上面的来讲。

    伊籍道:“韩从事从许都而回,便被刘表关押起来了。”

    刘备也有耳闻,韩嵩去了一趟许都,被献帝封了个零陵太守,这明摆着是给刘表找不自在,若是韩嵩留在朝廷做个待中也罢,要不就辞掉这个太守回来复命也好。

    韩嵩偏要接这荐,说什么皇帝封的,诸候眼中,这皇帝哪有什么权柄,皆是曹操之离奸之计也,离散刘表众臣之心,刘表哪能估息。

    这个韩嵩也真是够蠢,回来不是找死吗?

    刘表愤怒,当场要斩杀韩嵩,幸亏几人求情,刘表才肯罢手,只好将韩嵩关起大牢,这韩嵩过年都是在大牢里过的。

    伊籍要长韩嵩十余岁,大家同事一场,在这荆州虽无实权,但也算名士,刘表无容人之量,自己也受不到什么重用,所以会经常跑来刘备这里喝喝酒,发发挠骚,一解心中苦闷。

    刘备也知伊籍此人,厚道的老司机,伊籍是刘表的别驾,说起来这位置,主公重用,权职大的很,主公不重用,形如虚设。

    刘备缺人才,虽有谋士孙乾,简雍,糜竺之辈,但也扯皮好谋之人,还不如自己会打仗,现又招来了个徐庶,政务处理的紧紧有条。

    文有徐庶,帮忙治理政务,武有关羽帮忙练兵守城,自己又无战事,守着这新野一个小城,每日也是无所事事。

    刘备叹了一口气,却也不答话。

    伊籍道:“刘使君何故叹气。”

    刘备心想,你伊籍要我如何答之,回答刘表无容人之量,刘表也是我主公,犯上的话,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人心隔肚,谁知哪天又传入刘表耳中,我又如何自处。

    若是我回答,韩嵩该如何,如何做才正确,这好像就有点自视无知了,伊籍跟韩嵩又有什么区别,都是刘表的谋士,都希望得到重视和尊重,有实权,做个太守,治理地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伊籍何尝不想被刘表下放做个实权的太守,想归想,但是他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以刘表的性格和荆州的势力派系,他伊籍也只能做做刘表的司机工作,时刻给刘表出出主意。

    刘备只是思索了二息(大概也就四五秒的样子),答道:“数载之前,徐州被吕布把夺,我只得回许都面圣复旨,献帝见我乃是刘胜之后,便以皇叔称之,并许我豫州牧兼左将军之职,曹操控三州之地,我虽有豫州牧之名,但未曾有其实也,皆乃曹贼奸计也,离散主臣之心,曹贼常以请酒名义邀我长谈,每每话语之中隐露杀机,又常试探于我,我在许都日日惊惧,我见袁术称帝,便义愤填膺领兵攻打袁术。”

    伊籍点了点头,问道:“皇叔为何叛那曹操?”

    刘备回话:“非我不忠不义,献帝被曹贼所持,常作欺君之事,许田狩猎,曹贼令人放鹿叫天子射之,天子手无束鸡之力,曹贼便自做主张,射杀野鹿,其党羽便叫道乃天子所射杀,此行为如赵高无异也。”

    刘备要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曹操这个人奸诈,多疑,在他手下混,要么变得没有思想的走狗,一心一意的为他卖命,要么就逃得远远的,免得他惦记。

    刘备显然没有直接说为何背叛曹操,但刘备间接的告诉伊籍,我并没有投靠曹操,我是去许都面圣,我效忠的是献帝,那就根本不存在忠不忠诚谁这一说法,要说忠诚问题,那肯定是忠于汉室的,我跟曹操只是同事关系而以,伊籍这话问的虽然不对,但刘备不能直接反驳他,刘备做个比喻,伊籍也是听得懂的。

    刘备和伊籍围着韩嵩回荆州后被朝廷任命为零陵太守,刘表将韩嵩打入大牢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高层人士聊天说话,并不是那么直接,并不会咋们老百姓一样非黑即白的看法,曹操就是个坏蛋,刘表就是一个好人,或者是曹操是个好老板,刘表是个没有容人之量的庸碌领导,当然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高层人士讲话首先要定调,下面的谋士才有方向,刘表的态度很明显。

    韩嵩作为我刘表派到许都的观察员,献帝给韩嵩又许官,又拉拢的,什么意思?

    你要许官,你就许兖州的官职不就可以了,你许个荆州的官职,回到襄阳见刘表,你说叫我给你安排这个官职,还是不安排,不安排那我刘表显然是不尊汉室的,安排的话,零陵原太守怎么办?

    这典型的离间计,韩嵩还有脸回来附命,这不是送死吗?

    士人的想法则不同,僻如韩嵩,伊籍,傅巽,刘先,这些人都算得上名流人士,读书就是来治政务的,再不济做个实权县长,或者做个太守那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做个谋士,一点都不爽,有职无权,形同虚设,如果刘表还能重用谋士的意见,这些谋士还能找回一点存在感和价值,虚荣心得到满足,那生活也还凑和过,关键是啥也没有。

    这叫什么,怀才不遇,不爽,刘表是不会让这种事抬头的,假如每个名流去朝廷一趟,要个官,然后就回荆州任职,刘表这个位置就不稳了,没等曹操打来,自己内部就打起来了,所以非常的愤怒。

    名流士人不会这么想,刘表虽为荆州牧,荆州并不是你的个人产业,韩嵩为什么会回来复命,他想到过自己会被刘表拿下来吗?

    肯定想过的,但他不得不回,他是刘表派过去的特派员,他即使留在许昌做官,也得回来跟刘表复命。

    刘表这个人不怎么样,跟孙策没得比,张肱去许昌做官,搞外交,孙策写信给张肱都是鼓励的话,叫他好好干。

    刘表要杀韩嵩,是想用威望镇压下面士人集团的利益需求,政治梦想渴望,显然事与愿违,至少被刘表的谋士集团来说,令人寒心,刘表失败不是没有道理的。

    假如我是刘表,我会怎么干,我会说韩从事呀,我等中了曹操奸计也,一笑而过,大度一点,继续重用。

    至少刘表集团离心离德,是从刘表不会用人开始的,没有信心,比曹操,孙策差的太远了。

第二百零七章 领导的魅力,刘备与曹操() 
伊籍的立场,想法的表述的大概意思是曹操看得起你,给你了个豫州牧干,又给你个左将军,你怎么打袁术的时候又叛变了曹操。

    伊籍是很想从刘备这里得到一些重要信息,伊籍觉得跟刘表早晚有一天混不下去,刘表这个人没有容人之量,不重视他们这些谋士,混一辈子也就那样。

    伊籍想跳槽,想去朝廷任职,但又担心曹操把挟朝廷,没有自己的位置,董卓挟天子,把持朝廷的时候,大家都住外跑,现在曹操挟天子,令诸候,广招天下士人入朝为官,倒是有许多名士回朝,皆被许以重职。

    北海相孔融被袁绍驱走后,便回朝廷做了少府令,王朗被孙策驱走后,便回朝廷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