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嗯了一声。
马谡继续道:“即是刘璋有心请主公入川平叛,刘璋谋士有意另投主公,不如叫主公入了西川,找个机会杀了刘璋,益州唾水可得也。”
诸葛亮笑道:“此事乃陷主公于不义也,主公岂会相应。”
马谡道:“若不杀刘璋,这益州何时能取?”
诸葛亮道:“士元自有办法,此事不劳我等忧虑。”
马谡道:“还能有何办法?无非择一合适机会,告诉刘璋主公有夺取益州之心,刘璋出兵攻打主公,主公为求自保,出兵攻刘璋罢了。”
诸葛亮摇头,“你却是能看出其中关键。”
马谡道:“古语有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伐罪吊民,以有道伐无道,却也算一个极好借口。”
诸葛亮嗯了一声,又道:“你且将士兵,将领那一类竹简整理一番,这几日便要点将兵。”
马谡道:“孔明稍待片刻。”
次日诸葛亮入馆驿找张松,相聊半个时辰,商定入川事议。
张松书信一封,快马送给刘璋,刘璋见信,知刘备愿入汉中助其平叛,不过这军资,粮草却是要先支付给刘备。
刘璋排除众议,令法正,孟达两人各领二千兵马,押送二十万石粮草,钱千万往荆州去。
刘备点齐五万兵马,以庞统为军师,黄忠,魏延,霍峻为大将,随从谋士伊籍,简雍,从陆路入川。
刘备留诸葛亮镇守荆州襄阳,关羽镇守南郡江陵,赵云守公安,张飞守武陵。
此时正是公元211年九月,曹操大军正值关中与马超,韩遂大战,孙权移都秣陵,改秣陵为建业,为抵御曹操再次南征做准备工作。
行至十余日,便遇法正,孟达迎接队伍,法正孟达安营扎寨,往刘备大营拜见刘备。
刘备将两人迎入军帐,摆酒款待。
法正与孟达见刘备生得方脸,大耳,一副福贵和蔼相,心中欣喜。
刘备奉为上宾,诸葛亮,庞统两人皆推崇法正,称法正可比曹操之郭嘉,汉之陈平也。
刘备常言,曹操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孤不及也,刘备收得诸葛亮,常与关张二人言,汝得孔明如鱼得水,后收得庞统,刘备更是如虎添翼,诸葛亮可比曹操之荀彧,庞统可比曹操之荀攸,今王佐之才,世之奇才前来投效,刘备心中如何不喜。
法正见刘备正望自己出神,十余息不见侧目,咳嗽一声,拱手讲话:“刘使君。”
刘备回神,笑道:“此前正想故事,失礼之处,孝直勿怪。”
法正道:“使君如此盛情,法正怎会责怪。”
刘备举觥敬酒,“孝直,子度,同饮此觥。”
法正,孟达,举觥回敬。
刘备酒到嘴边,一饮而尽,发话道:“久闻孝直,子度大名,今日一见,果不虚传。”
法正回道:“法正不过巴蜀一军议参谋,无名无辈,刘使君抬爱,法正受之有愧。”
孟达望了一眼刘备,讲道:“孟达无名之人,入不得使君之眼。”
刘备笑道:“两位皆奇士也,备如何不知,子乔常讲法孝直有汉之张良,陈平之谋也。”
(备注:张松字子乔,法正好友。)
法正道:“此乃子乔夸大之词,使君莫要当真。”
刘备道:“恕备冒昧,有一事相问,望孝直一解其惑。”
法正道:“刘使君有话但讲无妨,法正定会知无不尽,言无不完。”
刘备道:“汉室倾危,奸臣窃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七州之地,带甲百万,战将过百,备有心兴复汉室,匡扶正义,孝直可有大略。”
法正摇头道:“刘使君不过荆州五郡,岂是曹操对手。”
刘备道:“忆往昔,王莽篡汉,倒行逆施,百姓不得活,揭杆而起而生赤眉,新野王刘秀募五百丁壮而出,一战而定汝南赤眉贼,后一路平叛,得天下英雄相投,经十余载扫平海内,推翻王莽新朝,重建汉王朝,才有今汉家百年基业,备不才,立志愿效仿祖宗,聚得天下英雄,兴复汉室,还天下壤壤乾坤,让百姓安居乐业。”
法正拱手道:“法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道:“孝直但讲无妨。”
法正道:“刘使君有意益州乎?”
刘备道:“益州乃季玉之基业也,季玉乃汝兄长也,汝何敢有意?”
法正笑道:“刘益州不通兵事,暗弱无志,若是盛世太平,巴蜀之地也算国富民安,此汉室危机存亡之秋也,怀玉必罪,刘益州如何能守天府之国也,此基业非一雄主不可据也,我观刘使君有英雄之志,雄才武略,此基业若为刘使君所据,必能兴兵强武,入主中原,兴复汉室。”
刘备道:“同室操戈,备不忍也,夺兄基业,备不耻也。”
法正道:“刘使君仁义,法正敬服,不过乱世之道,成王败寇,必有取舍。”
刘备道:“孝直有所不知,操奸备直,操诈备义,操狂备仁,每与操反,则事必成也,若如曹操那般,非备能为也。”
法正道:“刘使君真仁义也。”
刘备笑道:“备生性如此,让孝直见笑。”
法正道:“法正不过一粗鄙之人,怎敢笑话刘使君。”
刘备道:“子乔相言,孝直乃王佐之才,备望孝直为天下百姓计,与备共创一番大业,讨伐曹贼,还定中原,兴复汉室。”
刘备讲完,起身近得法正三尺,弯腰作拜。
法正起身将刘备身托起,讲道:“法正如何能受此大礼,若使君不弃,法正愿常在主公身边出谋划策,只是此事暂不可声张,若走露了风声让刘璋得知,法正性命不保也。”
刘备道:“席中皆是我之心腹,定不会走漏风声。”
第三百一十一章 法正拜主,庞统献计()
法正拜道:“参见主公。”
法正讲完跪地行礼,刘备托起法正,叹道:“备今日得奇士相助,他日定不相负。”
法正笑道:“能为刘皇叔效死,法正幸事也。”
法正讲完,望向孟达,讲道:“子度,你也一起与我拜见主公。”
孟达本是以法正马首是瞻,见法正拜了刘备为主公,又叫自己来拜,刘备一心法正,心中不爽,孟达起身抱拳行礼:“见过主公。”
刘备近得孟达身,拍孟达之肩,讲道:“好,好,孤又得一猛将也。”
孟达道:“愿为主公效死。”
刘备道:“好,好,你等二人回位座好,我等饮酒叙话。”
刘备回到席位座定,法正与孟达回位席定。
席中庞统,简雍,一旁饮酒听话,并不发言。
刘备见两人座好,发话道:“法正可知益州兵事,将领?”
法正知刘备意图益州,却不能用强,刘备曾有一言,备行事每与操反,事可济也,曹操有一句名言刘备却未道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若反其道而行,则为你若先负我,那我就不客气了。
刘备意图益州,只可缓缓而图,摸清益州将领情况,兵事部署才能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法正早有张松相商,将益州献给刘备,刘备待法正,张松如国士,若取益州,他日也必会重用,刘备相请,法正不辞而就,也是情理之事。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而出,非诸葛亮矫情,乃是谋略也,千金买马骨,刘备重贤之名远播荆襄,收复荆襄士人与将领之心便水到渠成。
法正见刘备问起兵事,法正自是知无不尽。
法正道:“益州兵马计十余万,刘璋部将巴西太守庞羲为最,中郎将吴懿为次,又有西川四将张任,冷苞,刘璝,邓贤为爪牙,督璋之白水军杨怀,高沛二员名将,其余皆不足虑也。”
刘备道:“孝直可否与备详解一番!”
法正道:“庞羲手握重兵,实为庸才也,璋却深为忌惮之,此人数攻汉中,皆被张鲁所败,吴懿乃是益州旺族,军中颇有名望,深受刘璋拟重,张任,冷苞,刘璝,邓贤四人庶士也,因武略过人,被刘璋任为部将,杨怀,高沛两将督益州水军,此二人深习水战之法。”
刘备道:“听孝直一言,备茅塞顿开也。”
法正道:“主公过喻。”
刘备道:“何人可为我之用也?”
法正道:“庞羲,吴懿以利相诱,可降主公,西川四将皆忠于刘璋,能降则降,不愿降则斩杀之,益州水军大将可用计除之。”
刘备思索法正话中之意,十余息不见应答。
席中庞统喊道:“主公!”
刘备回神,又起话题:“若备令一上将提兵数万攻打汉中张鲁,胜算几何?”
法正摇头,“汉中张鲁非一战而定,若主公出兵攻打张鲁,即是驱走张鲁,占了汉中,也难守住,其一汉中百姓皆为张鲁教徒,主公败其容易,治,守困难重重,其二后有刘璋,前有曹操,若是曹操用计,主公反会陷入两难之境也。”
刘备道:“法正之意,该当如何?”
法正道:“益州少经战乱,库中钱有巨亿,可与刘璋索要,与汉中树恩,广招流民,三五载,汉中百姓依附,不战而定也。”
刘备道:“孝直之言,深合汝意。”
法正道:“主公若要与曹操抗衡,巴蜀之地必图之,孝直言尽如此,主公莫怪。”
刘备道:“法正所言极是,若是季玉不负我,我定不会同室操戈。”
法正道:“此事待他日重长计议。”
刘备道:“曹操正征关中,若关中一定,必征汉中,孝直可有对策?”
法正道:“曹操征关中,非一时能定,若马超,韩遂能守住一两载,主公便有机会。”
刘备道:“若他日备能立足益州,如何入主中原?”
法正道:“待朝中有变,二路兵出,一路攻长安,一路攻汝南,定能入主中原。”
刘备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