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那张虎皮,虽然被砍了十几刀,但缝起来仍然可以用,也叫高信装了起来,回头送给太后铺床。
上到山顶,已经快到未时,李元利来不及看风景,先吩咐亲兵们埋锅烧水,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刚好能把铁锅放上去,再在一侧挖一道沟,好加柴生火。
这老虎肉闻起来腥臊味就特别浓,必需得先用开水过一遍,不然根本没办法下口。
两口大行军锅一字排开,等水烧得开了,再把近两百斤切割好的虎肉全部倒了进去,不一会就散发出一阵又腥又臊的浓重味道,而且锅上面还飘浮着一层浑浊的泡沫。
等两锅虎肉煮得快熟的时候,李元利才叫人把肉全部捞了起来,用清水冲洗过后放在一边晾晒,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去除那股腥臊味,而且吃不完的还可以带回去。
把两口锅里面的水倒掉清洗几遍过后,再往里面加入清水,烧开,把洗净的蘑菇倒进去,一起放进去的还有半斤大米和姜蒜,如果这蘑菇有毒,到时候大米和姜蒜就会发黑,那就不能食用,同时这姜蒜还能作为调味料去腥,真是一举两得。
虽然李元利刚才已经检查过一遍,但后世时常发生的蘑菇中毒事件让他有了心理阴影,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锅里的蘑菇汤“咕咚咕咚”作响,香味不断地飘出来,众人的口水也忍不住地流,这个年头能吃的东西太少,大家又都尝过饿肚子的滋味,一有好吃的就忍不住想吃。
李元利抓起一个漏瓢往锅底一抄,再仔细看了看里面的大米和姜蒜,还好,总算没有白忙活一场,大米姜蒜都很白净。
“放肉!”他把大手一挥,几名亲兵连忙抬了早就切好的虎肉和腊肉朝锅里面倒。
“虎肉多留点,带回去给王拙和那些小子们尝尝鲜。”李元利连忙拦住那个端着筲箕倒虎肉的亲兵,这可真是好东西,强筋健骨长力气的,正适合小孩子们吃了补身体。
终于熬好了!李元利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呼呼”地吹了几下,再轻轻抿了一口汤,果然!那滋味,简直是鲜美得难以描述!和后世加味精做出来的汤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虎肉虽然粗糙,但过一遍水晾晒过后,只有一点淡淡的腥臊味,不注意还尝不出来,而且味道也挺不错,李元利嘴里嚼着虎肉,一边含含糊糊地叫道:“看什么呢?都开动!”
早有人提了木桶过来先把菜舀到桶里,百十人围了几个圈席地而坐,人手两只碗,一只装酒,一只装菜,吃得不亦乐乎。
众人先吃了一碗蘑菇和虎肉、腊肉垫底,然后就开始喝酒,李元利也不怕有人喝醉,总共五六坛二十斤装的酒,每人分下来也就是一斤,而且还是果酒,要是这样都能喝醉,以后大伙喝酒时就叫他在旁边当服务员倒酒。
“服务员是什么?”高信听李元利这么一说,好奇地问了一句。
“有事,弟子服其劳!”想了半天,李元利才拽了一句文。
“意思就是服侍人?”
李元利不理他,继续一口蘑菇一口饮料,高信这家伙话多,你要是和他搭上嘴,半天可能都捞不到一口吃的。
酒少,菜也不多,这年头的人都是大肚汉,两大锅菜连汤都没剩下,全部进了一百多个肚皮。李元利站起来打了一个饱嗝,大声招呼道:“登高饮宴结束,现在开始吟诗!每人一首!”
一群土包子,李元利却叫人家吟诗,这还真是欺负人!就连他自已,怕也只能写两首打油诗。
“大帅,弟兄们字都才认识几天,哪儿能作得出诗来?不如让他们唱歌!此时有点酒意,正适合唱问天下谁是英雄,豪迈之极啊。”
“也好!除了我大兴军,这天下谁敢称雄?”李元利从善如流,立刻就同意了塔天宝的意见,毕竟自已的文学水平也不咋的,要是作首打油诗传了出去,以后还要不要见人了?
栓柱和高信最喜欢这首歌,一听大帅发话,马上就站起来叫道:“兄弟们,都注意了!现在唱歌!我站在烈烈风中一二三,起!”
一首改编后的歌唱得激情澎湃,所有人都感觉意犹未尽,纷纷叫嚷着要大帅再唱一首新歌,李元利想了半天,才想起一首最合适的歌——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长江水茫茫
近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第54章 故人()
不得不说,音乐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让人快乐,也能让人悲伤,它能让人陶醉,也能让人沉迷,但这首精忠报国,给大伙的感觉却是既有激昂又有沧桑,而且还特别能提起斗志。
等李元利把这首教众人唱了个差不多,天色已经不早,众亲兵收拾好东西,打道回营。因为来的时候已经把路清理了出来,而且又是下坡,所以速度快了很多。
虽说是出来游玩,但亲兵们仍然没有忘记他们的职责,不但有前哨,也有殿后,看看快要到半山腰古庙处,却见放出去的前哨亲兵跑了过来对李元利道:“大帅,那古庙中来了几个比丘尼,看样子不是善茬!”
李元利道:“不用管她,咱们走自己的,如果她要来惹咱们,就让她们试试能不能敌得过咱们的火枪!”说罢当先走了过去,后面的亲兵连忙紧紧跟上。
走过庙门处,李元利好奇地往庙内看了一眼,里面果然是几名比丘尼,在天井里正围了一个火堆似乎在做晚饭,他只看得一眼,心里就“突”地跳了一下,再仔细看了看,就大踏步地走进了庙里,一边走还一边大声叫道:“红姑,是你吗?”
身后的栓柱也把那比丘尼认了出来,转头对塔天宝等人叫道:“是红帅!”
几人连忙走了进去,其余亲兵则分散开来在四周警戒。那比丘尼听见叫声,也向李元利看来,过了一会方才问道:“你是来亨?”
“是我啊,我是来亨啊!红姑,你这些年跑到哪儿去了?太后前两年还派人到处找您。”在这荒山野岭碰到几年没见的故人,李元利显得有些激动。
“看你们这架势,莫非城外驻扎的大兴军就是你们?”那比丘尼没有回答李元利的问话,反而对他问道。
“先帝爷升天了,大顺朝也亡了,大顺军现在已经改成大兴军了!”李来亨知道这比丘尼的心思,于是重重地点了一下头道。
“太后还惦记着我!倒是劳她费心了。我其实也想去看看她,但总是找不到你们。”
“红帅!”塔天宝和高信都上前来和这比丘尼相认,“天色已晚,这地方很不安全,下午咱们还打死了一头猛虎,不如先去营中,咱们再细细说来。”
“太后可在营中?”
“太后如今在兴山,现在军中由我作主。”李元利回答道。“不过也没关系,咱们军中医护营全是女娘,红姑去了就住医护营中,再方便不过。”
那比丘尼沉吟了一会,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道:“也好,我去看看你的大兴军到底如何。”说罢招呼另外几名比丘尼收拾东西,和大伙一起直奔大营。
这比丘尼就是鼎鼎大名的红娘子,当年也是大顺军中一员女将,领的是军中健妇营。她的丈夫李岩原为天启年间举人,后来投奔了李自成,并辅佐他成就霸业,建立大顺朝,然而后来却被牛金星诬陷,李自成命牛金星将他毒杀。
当时红娘子正领兵在山西固关防守清兵,听到这个消息后,伤心欲绝,决定要为夫报仇,然而没过多久,李自成就被害于九宫山,满清也占据了北方,她只得带兵南下,曾一度投到湖广总督何腾蛟麾下,何腾蛟死后,红娘子就下落不明,也不知怎么就出了家。
天渐渐暗了下来,众人全都加快了步伐,就连红娘子和那几名比丘尼也走得极快,看样子也没有少走路。
李元利问她道:“红姑,这两年你在什么地方?”
“我已经出家了,云游天下,居无定所。”
“怎么就出家了呢?”
“我一个寡妇,丈夫儿子都死了,无依无靠的,不出家怎么活下去?”红娘子的语气中有一些悲伤,也有一些愤恨,看样子对当年丈夫被害一事还不能释怀。
“后面那几位师太,是你原来帐下的精锐吧?看起来身手不错哦。”李元利连忙转开话题,不过他确实看出来了,那几名比丘尼个个身手矫健,武艺定然也是不弱。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道,几名年轻比丘尼竟然敢四处乱窜,这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可出家之人,不在深山古刹潜修佛法,冒着危险东奔西走的是为了什么?
“原来的士卒早就散了!她们一个是我的徒弟,其他的是庵中的师姐妹。”红娘子问一句答一句,神情也显得很是淡漠。
李元利倒是颇为理解红娘子,丈夫被李自成杀了,想报仇仇人却又死了,如今碰到仇人的部下,没有马上翻脸已经算是不错了。
红娘子夫妇投到李自成麾下的时候,李元利已经有十四岁,还在孩儿兵中当头领。红娘子做了健妇营的首领,大家都称呼她为红帅,也是归老营高夫人管辖,一直到后来李岩随李自成攻打北京,红娘子领兵守固关,这以后就没有再见过面。
不过在这之前她们也是很熟悉,因此李元利也想化解她心中的仇恨,让她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虽然红娘子也是一员勇将,武艺高强,在没有和李岩成亲前就是一路义军的首领,但李元利却从来没有想过让一个女人为自己带兵打仗。
一路上李元利问一句,红娘子便答一句,有时候干脆沉默不语,李元利也无可奈何,心中的结没有解开,说再多也是枉然,这事情只有以后再来慢慢解决。
回到大营,李元利叫人给她们准备饭食,又请来医护营营长老神仙的徒弟程栋,让他在医护营中为红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