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把这铅子外面包上铜,应该就不会挂铅了吧?”李元利想了一下,好象后世就是用这个办法解决了问题,最后才逐渐发展成了金属子弹。
“这倒没有试过,不晓得效果到底如何。况且包铜这子弹造价可就不便宜了啊!”老杨咂舌道。
李元利又拿滑膛枪试了几发子弹,果然没了镗线,精度和射程都大幅缩水,有效射程不到两百米,要想准确击中人体这么大的目标,连他也必须要在一百米之内,普通的士兵能够在七八十米内击中目标就算是很不错了。
这样的距离如果面对的是敌人的骑兵,士兵们最多能开两枪,就不得不和敌人短兵相接!要知道骑兵的冲刺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十三米以上,一百米的距离,只不过是七八秒钟的时间!
李元利立即放弃了使用滑膛枪的想法,他转头对老杨道:“你马上召集人手试制包铜的铅子!走,我和你们一起去!”
大兴军十几万将士,除了高信原来的火枪师和李盖的特勤大队之外,全都还是原来的老式武器,他们等的就是新枪。
但新枪现在才研制出来,枪型确定之后还需要大量生产才能装备部队,李元利实在是没有时间来让他们慢慢去试验,直接提出了最可行的办法。
至于铜的问题,四川并不缺铜,而且最早在汉代前就有开采历史,大兴军工务司在嘉定的洪雅县内就找到了原来开采过的好几个铜矿,现在都已经投产,只是产量并不高。
况且需要包铜的只是弹头部分,应该也用不了多少铜。
在这个年代,铜还是货币金属,因此才显得造价昂贵。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况且李元利也没有想过用纯铜来做弹头,而是准备象后世子弹一样用覆铜钢来做。
覆铜钢这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制造起来很简单,并不需要多先进的工艺。先把铜轧成薄铜皮,再把铜皮和薄钢板用水力机械压合在一起就成了覆铜钢。
用覆铜钢做弹头好处多多,既保障了枪弹的性能,又节约了铜材,降低了成本,还可以防止枪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腐蚀。另外覆铜钢表面的黄铜有润滑作用,可减轻射击时对枪管弹膛和线膛的磨损。
当初对于枪管如何拉膛线工匠们也是费尽了心思,最后经过无数次试验,才在李元利的指点下用挤线法拉出了膛线,拉了膛线的火枪射程和精确度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虽然用原来的黑火药射击时也有挂铅的现象,但并不严重,最少也要打十来枪才会清理枪管,这在实际战斗中的影响并不大。
但是现在换了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使铅质米尼弹头的初速度大为增加,在枪管内顺着镗线旋转得也更快,挂铅的现象就显得严重起来!
工务司的枪炮局离南岸大营并不远,也是军事禁地,而且还有士兵警卫以防细作。一群人到了这儿,李元利没有丝毫耽搁,立即就吩咐工匠先去制模具、轧铜皮和薄钢板。
第111章 击针枪(二)()
材料都已准备好,现在要先把低碳钢和铜合起来冲压成覆铜钢板,然后用模具冲压出弹头外壳,最后再把成型的铅子放进去压实就行,有了水力机械,做这些一点难度都没有,就是做两个模具需要时间。
老杨带着铁匠们忙到下午,连午饭都没有吃,终于在未时前把模具弄了出来,几名工匠把把模具安装到水力冲床上,调整好距离和位置,随着水轮机开始运转,“咔嚓”一声响过后,十枚弹头外壳一次性冲压了出来,连续冲了一百枚才停止。
紧接着冲压铅弹、装填、压紧,再用纸壳定装,一个时辰功夫,一百枚覆铜钢子弹便生产了出来。李元利又在几十个人前呼后拥下去了训练场。
解决了挂铅问题,击针枪的好处就显现了出来,李元利连续打了十枪,终于找到了上辈子打枪的那种感觉。
“都试下!看有没有什么能够改进的地方。”教导旅总教官吴子正等一帮将领正眼巴巴地看着李元利,听他一发话,连忙把另外四支枪也拿了出来,瞄准靶子就开始射击。
不大功夫,一百枚子弹就被消耗干净,其间只清理了一次枪膛,这是因为纸壳燃烧不完全留下的渣滓,但比起原来用黑火药的燧发枪来,已经要好了许多。
“感觉怎么样?”李元利笑呵呵地问道。
“大帅,这枪太好了!”吴子正爱不释手地拿着那枪,“就这速度和射程,碰到东虏的精骑咱们也能把他们打出屁来!”
“除了速度和射程,这枪还有什么好处?”李元利又问道。
“装子弹快,打得远而且准,这就够了啊!其他的我倒没有看得出来。”吴子正摸了摸脑袋傻笑道。
“元帅,枪要的就是这些啊,难道其他还有什么用处?”其他将领也开口问道。
“射程、精确度和装填子弹的速度当然是这种枪的长处,但它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不用站起来装子弹!”李元利伸手从吴子正手里接过那支枪,一边比划一边说道。
“原来咱们的枪必须站起来装子弹,这就更容易暴露在敌人的火枪和弓箭之下,但现在咱们完全可以趴在地上装子弹,一场战斗从始至终都不用跟敌人照面,你们说这是不是它最大的好处?”
“还真是如此!”众将领恍然大悟,“元帅,什么时候才能装备下来啊?有了这枪,咱们完全能够横扫天下了!”
“想凭一支枪就横扫天下?你还真是天真!打仗首先看的是战士的勇猛和素质!至于什么时候能装备上,这可得问问杨老爷子他们的枪炮局,什么时候生产出来就什么时候装备。”
“大帅,教导旅现在没有训练任务,一两千人都在白吃干饭,我把他们全都安排到枪炮局来给老爷子帮忙,到时出了新枪能不能优先装备咱们教导旅?”吴子正搓着双手,满脸希冀地看着李元利问道。
换了新枪士兵们还得重新训练新战法,肯定得先装备教导旅,李元利正要答应,其余几名师长也纷纷叫道:“元帅,咱们手下的兄弟也能抽出一些来帮忙,早点把枪造出来才是正经。”
李元利道:“你们以为人多造枪就能快?那枪炮局的师傅们那么高的饷银岂不是白拿了?人家那是靠手艺吃饭的!不过你们要来帮忙也行,先把枪炮局的厂房再扩大一倍再说。”
“老爷子,以你们现在的速度,一天能够造多少支枪?”李元利转头对老杨问道。
“帅爷,其他零件都是用模具铸造出来的,只是稍微打磨一下就能用,快得很!就是钻这枪管麻烦,咱们只有一台钻床一台镗床,一个时辰能够钻六根枪管,就算日夜不停,一天也只能出七十支枪。再加上叙州那边还有两台机器,一天能出一百四十支!”
李元利默算了一下,一个月下来最快也只能造出四千支枪,这还是不考虑水力机械出问题的前提下。要是照这个速度,把十几万大军全部装备起来,那岂不是要等到三年五载之后?
“要不然咱们再制几台钻床镗床?”李元利看向老杨问道。
“帅爷!再制钻床镗床当然得行,但肯定没有那么快造得出来。这东西精细得很,要靠技术好的师傅来一点点的打磨,稍不留意尺寸就对不上,钻出来的枪管肯定就和开始的不一样。”
这一点李元利自然知道,现在的枪炮局就是这个水平,要造精细一点的东西,全都要用人工来慢慢做,那速度肯定是快不起来。
“那就一边钻枪管一边造镗床!”这也是李元利无奈之下的唯一选择。
“帅爷,咱们能不能先造一台专门的机械出来,然后再用它来造钻床镗床,这样全部都是一个机械造出来的,就肯定不会有差异。”一旁的孩儿兵学生李化小声对李元利道。
制造钻床镗床的机械?工业母机?亏这小子想得出来!以现在这些铁匠的技术,三年能够造得出来李元利都得给他们磕头!
不过这个思路确实没错,李元利赞许地对李化道:“这个想法很好,但你得先去问问杨老爷子他们能不能够造得出来。”
李化大受鼓舞,连忙把老杨拉到一旁小声地嘀咕起来,过了好一会,老杨才过来对李元利道:“帅爷,小李化说得很有道理,虽然咱们现在造不出来,但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去慢慢试验,总有造得出来那天,要是造出来了,您说那得省多少事?”
“想法是没问题,可是要造这种机械,还是使用水力肯定不行!那首先就得解决动力问题。这样吧,你再抽几个人出来和李化一起,合并到蒸汽机攻关小组中去共同研究。我前两天去看过,他们的蒸汽机应该很快就能成功,正好可以拿来作为动力。”
现在大兴军家大业大,工务司光枪炮局下面的师傅和学徒就有一两千号人,这还不算那些打杂的和各厂矿的工人,抽几个人出来完全是小事一桩。
李化乐滋滋地跟在老杨后面,等他闲下来后好安排人一起去蒸汽机攻关小组。
第112章 爆炸事故()
李元利没有再去管李化,现在他对几个项目攻关小组的态度就是只在大方向上给以指点,至于细节问题就要自己去思考,实在琢磨不懂的才可以来问他。
工务司已经派出人员分驻重庆和叙州两地,负责击针枪和覆铜钢子弹的生产。一想到马上就有源源不断的新枪造出来,李元利心里就忍不住的乐呵。
现在蓉城那边夏粮已经进仓,就连第二季的秧苗都下了田,李元利将郝浴派到蓉城去接替任武的位置,让任武到重庆来总揽全局。
四川已经安定下来,他也做好了准备,只要第一批枪造出来装备好特勤大队和他的亲兵之后,他就要南下贵州。
以后两年大兴军的作战对象,毫无疑问就是湖广以及两广的清兵,因此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四川贵州两省经营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