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枣祗前往书院的背影,吴懿深深叹了一口气。自己在颍川书院学习了接近六年的时间,也结识过荀彧、郭嘉、程昱、陈群等一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但就算吴懿曾顶着少年天才名头刻意结交这些人,结果却并不太好。
像荀彧、陈群这般出身天下名门世家的英杰身边,有太多想要依附其后的世家子弟。吴懿作为兖州陈留郡来的‘外人’,本身就不被豫州颍川的那些世家子弟们接受。吴懿的刻意结交行为却被这些人误解,更加大了对吴懿的排斥。
再加上荀彧、戏志才、程昱他们要比吴懿年长十多岁,吴懿就算心理年龄再成熟,却还是无法被荀彧那个年龄层次的人所认同。就连身为陈寔嫡孙的陈群,有时在书院内与吴懿撞见,也只是简单笑谈几句就借故离去。
对于这一点吴懿苦恼过一段时间,后来也是想开了。这就好比一群高中生和一名跳级上来的小学生在同一所学校里面。双方根本玩不到一起去,自然也就产生不了太多交情。
只有枣祗这样,与吴懿的年龄差距不是太大,也同样不是出身名门望族,才能成为朋友。吴懿知道枣祗现如今在政略方面还很稚嫩,但在不远的未来他就是那个向曹操提出屯田制的制政能人。对于这样一位未来的大才当下的好友,吴懿自然是想让他随自己一起奋斗的。可一来枣祗还在求学之路上行进,其次吴懿此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世家子,手上的暂时还不能给枣祗一个足以施展其才华的平台,所以吴懿也没法让枣祗立刻跟随自己去陈留发展,只能看日后有没有机会了。
在学院内吴懿也没有太多要带的东西,只带上一些路上换洗的衣衫,外加几本陈寔赠与他的珍藏典策和些许盘缠。像一些旧衣物或是一些不方便携带的生活用品,干脆就留在书院里好了。
背着包裹下了山,吴懿直接前往不远处的村落,村口那间杂货铺其实就是陈留吴氏在阳翟这边的一处小产业。在这开间店铺的主要目的倒不是赚钱,店里面除了几名伙计和一名掌柜外,另有家族专门给吴懿留的两名车夫和四名护卫。在平日里这些人就住在店里帮忙打下手,顺带负责帮吴懿将一些生活用品送上山去。而如果吴懿像今日这般要返回陈留,就由他们来负责接送并沿途护卫。
搭上那辆颠簸的马车,吴懿从包裹里掏出一本《尉缭子》细细品读起来。陈留郡和颍川郡相距虽不是太远,但别忘了这个时候的道路除了极少的驰道之外,大多数还都是乡间土路,再加是慢悠悠的马车代步,这一路少说也要走上大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又只有这两个车夫和四个护卫陪伴左右,吴懿和他们一个月也就见一两次罢了,再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的情况下,吴懿不拿这几本书籍解闷岂不是要无聊死。
虽有几本恩师陈寔所赠的珍藏典策解闷,但一路颠簸之苦还是让身体尚且年幼的吴懿吃尽了苦头。这一日,吴懿一行人行进到颍川长社县附近时,出于透透气的想法,吴懿让一名护卫让出一匹马来供自己骑乘,而那名叫程勋的护卫则乐滋滋的钻到车厢内歇息去了。
颍川学院内虽并不禁止院内学子学习百家学说,但自汉武独尊儒术一来,儒家学说就已经成了汉朝的主流学说。吴懿的恩师陈寔更是当代有名的大儒之一,所以吴懿主学的也是儒家学说。只是要说明的是,吴懿所学的儒家学说却是儒家六艺,而并不只是后世明清那时候已经‘变味’并被‘阉割’了的儒学!
真正的儒家学说中,儒家六艺绝对缺一不可。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儒家六艺。
接受了正宗六艺传承的吴懿,虽体幼开不得三石强弓,却也能以普通藤弓射中三十步内靶心。虽还不能降服桀骜不驯的草原烈马,却亦能轻松骑乘没有装配双边马镫的驯马。这些都是陈寔安排人一项一项教授吴懿的,吴懿全程没有半点偷懒,自然也就有所收获。
踩着那单边马镫,吴懿轻松的翻身上马。感受着胯下驯马结实肌肉的抖动,吴懿有种想要纵马驰骋的想法。可行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野小道间,出于对自己的安全考虑,吴懿还是强忍住了自己荒诞的想法。
无聊的吴懿让程勋拿来自己放在车内的藤弓和两壶羽箭,每当看到路边有兔子山鸡闪过,吴懿总是试着射上两箭。一者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射术,二来也能娱乐放松一下帮自己除解旅途的枯燥乏味。
正在惬意间,忽的山脚拐弯处窜出两名汉子手提长剑护着一名身披囚衣的青年。这三人撒腿疾奔时不住回头张望,显然是后面有什么在追着他们。而当他们三人看见前方不远处的吴懿一行人时显然是愣了一下,可当后面传来的一阵阵嘶喊声,却让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向着吴懿这边的车队冲撞而来。
“咦!前面有三个人向我们这边过来了。”
“哎呀,那三人中有一人身穿的是囚衣!”
“这三人身上都有血迹,那两个汉子手上还有兵器,恐怕都是些亡命之徒!”
程勋作为几名护卫中的领队,当即冲出马车指挥起来“快快护少主上车!莫要让贼人靠近少主!若是这三个家伙不长眼冲撞上来,就地格杀勿论!!”
第五章囚衣徐庶()
而坐在马背上的吴懿却清晰的看到,那名身披囚衣的青年肩背上赫然插着一支雁羽箭,箭创处的鲜血已经将他肩背下的囚衣染红了一大片,映着那金色的夕阳煞是醒目。而在他慌乱的奔跑中,已是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显然再过得不久,这青年就算不是血流尽而死,亦是要给活生生累死不可了。
此时吴懿有两个最简单的抉择,一是按照程勋的意思直接上车,这样一来有四名家族护卫和两名车夫的保护,只要这三人不是脑子坏了,绝不会与吴懿一行人起冲突,最大可能就是从吴懿一行人的身边避让而过。
其二,就是吴懿让四名护卫出手将这三人就地擒拿。虽然程勋四人没有什么万夫不当之勇,可这四人都是出自叔父吴匡麾下。近几年来朝廷一直在和西凉羌人部落战乱不休,叔父吴匡身为大将军何进的心腹,倒是搜罗了不少百战劲卒来充实自己手中的洛阳近卫军。程勋四人虽年岁大了些,但按大汉律法来说还远未到退伍回乡的年纪。这是吴匡借助大将军何进的帮忙,偷偷将一小部分麾下心腹安排到陈留吴氏做家族护卫。所以有程勋四人在,想要擒下这明显精疲力竭的三人,几乎没有太大困难。
“徐庶老弟你坚持住啊!”
吴懿几乎都要准备选择下马上车了,可前方那名青年似乎已经是到了体力的极限,要不是左边那名壮实大汉伸手撑了他一下,以他那踉踉跄跄的步伐一旦跌倒在地绝难再爬起来。
徐庶!那名囚衣青年居然是徐庶!!
吴懿猛然想起了,历史上的徐庶第一次出现在刘备面前的时候,介绍自己叫单福,其原因就是徐庶曾经在为友报仇后被官府所抓,后经朋友将其救出后,这才改名单福。
“那边的两位好汉听着,我乃颍川陈仲弓亲传弟子吴懿,若想要救那人性命,还请将他送到我车上藏匿。我绝不出卖他的行踪,并会设法救治他的伤势!”吴懿当机立断,纵马上前冲那两名护送徐庶的汉子喊道
那两人闻言一个大喜立刻就想答应,另一个却犹豫起来:“徐庶老弟为李大哥报仇而被抓,只因没有人愿意指证,这次没有被官府处刑。可这次我们将他救出监牢,若再被抓回去他绝对难逃一死。这小娃娃衣衫华贵又说自己是什么陈仲弓的弟子,显然与我们不是一条道上的,我们岂能将徐庶老弟的性命交与这娃娃手上。”
听同伴这么一说,那原本想要答应的汉子也犹豫起来。这时,反而是徐庶自己挣脱了同伴的搀扶向吴懿这边走来:“颍川名士首推陈氏三君和荀氏八龙,陈仲弓乃是三君之首素有德名。这小兄弟既然说自己是陈仲弓的弟子,我徐庶愿意相信他。”
“可是……”
“宋大哥你们快走吧,我实在是跑不动了,若再跑下去就算没被官府抓住也会累死在路上。先贤有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无论如何我徐庶能为李大哥报得血仇,也算不枉李大哥传我这一身剑术的恩情了!你们快走吧,日后若是有缘我们或许还能再见。”徐庶知道自己再这么跑下去或许会连累自己两个朋友,所以很坚定的采纳了吴懿的建议。
那两名汉子闻言虎目泛红,双双冲吴懿抱拳:“徐庶老弟为子孝顺为友义气,这次被捕全是为其师傅报仇所致。还请这位公子能照顾一二,我二人脱险后必不敢忘公子高义!”
说完也不耽搁,快步往另一头的山林方向跑去。
吴懿目送两名汉子离开,知道他二人离开前的话中包涵的恳求和一丝威胁。但吴懿却并意,他是真心要帮徐庶的:“勋叔,将这位徐大哥扶到车上顺便将他伤势控制住,若是后面有官府追兵前来,全部由我来应付,你们就当刚刚什么也没看见。”
虽然不懂自家少主为什么要揽上这件事,可既然几人都是吴家的仆从,自然是不敢多说什么。程勋和两名车夫一同将徐庶扶上车,其余几名护卫则微微向吴懿靠拢,以防吴懿可能遭到追兵不分青红皂白的突然袭击。
追兵并不多,只有一名骑手和二十多名步卒。看着骑手身上穿着的文官官服,吴懿大概猜到了为什么这位骑手没有单独一人来追捕徐庶。
“吁~~尔等可有看见逃跑的囚犯及其党羽?”那文官在距离吴懿十几步的距离前勒住坐骑,后面二十多名身穿衙役服饰的步卒各个累的够呛,显然这些步卒很久没有剧烈运动了,虽然是官军可他们的体力看上去连刚刚离去的那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