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臣认为植公子更为合适。”
忽然,曹操的主簿杨修站出来,提出了他的看法。
这一提议,令曹操眼中一亮。
在曹操膝下的诸多儿子当中,曹操最欣赏也认为最能继承他基业的,当属已经死去的曹昂。不论是相貌,亦或是能力,还是性格,都是曹操最欣赏的人。
只可惜,曹昂为了救他,竟然死了。
这样的结果,令曹操都为之心痛,后悔自己在招降张绣后没有管住下半身,以至于曹昂和典韦都死在了南阳郡。
在曹昂之后,曹操最欣赏的当属曹冲。
曹冲的聪明,是曹操最喜爱的。
不论是曹冲的聪明劲儿,还是曹冲的成熟,都让曹操为之欣喜。一度,曹操已经把曹冲当作了未来的继承人,但是曹冲早夭,令曹操很是悲恸。
在曹冲之后,便是曹植了。
曹植的才华相当出众,颇有曹操的风范。
在文学才华上,毫不吝啬的说,曹植能和曹操媲美。
反倒是曹丕,各方面都很平稳,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你说文采吧,曹丕也有文采,但没有曹植那么出色;你说武艺吧,曹丕的武艺也颇为精湛,但是也达不到武将上阵杀敌那种以命搏命的气势;你说政务能力吧,倒也还是不赖
总之,曹丕各方面都不错,比较均衡。
至于曹彰,冲动勇猛,虽然曹操极为喜爱,但是曹彰太喜欢战场和武艺,而忽略了政务,所以曹操反而有些忽略曹彰,认为曹彰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大体而言,曹操的私心,还是偏向曹植的。
这孩子,和他最像。
不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在很多时候,君主选择继承人,都选择和自己最相似的人。譬如汉武帝虽然册立长子刘据为太子,但一直认为刘据不像自己,缺少阳刚进取之气势。又譬如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册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也认为李承乾不像自己。
历代君主,大多数都会以自己为模版,然后挑选子嗣。
所以,曹操希望的人选是曹植。
杨修的话,正好符合了曹操的心思,他也有心册立曹植为世子。
杨修一开口后,营帐中的一些官员,纷纷附和。
这些人都是军中的文官,和曹植关系不错,所以他们自是支持曹植的。有了杨修牵头,一个个都直抒胸臆。
曹操微微颔首,看向荀攸道:“公达,你怎么看?”
曹操麾下,荀攸、程昱、荀彧等人是核心。
最重要的,曹操还得征询这几个人的意见。
荀攸微微一笑,道:“大王,臣听从您的安排。您指定谁作为世子,臣都没有意见。”
曹操笑了笑,道:“不行,你必须选择一个!”
荀攸脸上挂着为难的表情,道:“大王这是为难卑职啊。”
曹操道:“纵然是为难,你也必须说。”
荀攸听后,沉默了下来,道:“如果大王真的要卑职选择一公子作为世子,那么卑职也赞同仲德公的选择,册立丕公子最合适。”
对于几个公子,荀攸也有所了解。
诸公子中,荀攸认为曹丕是最合适的,不论是政务,亦或是能力,都最合适。
主持一国的政务,并不是靠文采,也不是靠风花雪月能成功的。所以,荀攸并不趋向于曹植,反而是认可曹丕。
曹操听了后,眉头微微皱起,脸上多了一丝凝重。
程昱和荀攸都赞同是曹丕。
他一想到这个建议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大为头疼,原本压制的痛苦,便更是犹如潮水一般,一波一波的袭来,让他的脑袋疼痛不已。
曹操钢牙咬紧,道:“其余人呢?”
众人闻言,都不说话。
忽然,满宠站出来。满宠在曹操的麾下,素来是敢于直言的,是一个刚强的人。他昂着头,朗声道:“大王,卑职也认为丕公子适合。主持朝政不是风花雪月,不是呼朋唤友能成的,丕公子老成持重,是最合适的人选。”
杨修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道:“满伯宁,你什么意思?”
满宠道:“我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丕公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杨修哼了声,沉声道:“丕公子能主持政务,难道植公子就不行吗?植公子天资聪慧,他只是平常很少涉及政务罢了,让植公子继承世子,他同样能做好事情。”
满宠哼了声道:“但是,植公子更轻浮,这是致命的弱点。”
杨修道:“你不了解,为什么说植公子轻浮?”
此时,两个人倒是争论了起来。
众人乐得看热闹,都没有人劝阻,只是杨修一方的人,渐渐也参与了进来。而程昱以及其他支持曹丕的人,也都纷纷参与。
一时间,营帐中仿佛是闹市一般,争得是不亦乐乎。
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曹操沉声道:“够了!”
曹操一开口,众人才平静下来,都不再说话了。一个个看向曹操,等着曹操的决断。说到底,世子的人选,还得曹操拍板才行,最终的决定权在曹操的手中。
第649章 惊人之语()
曹操沉声道:“关于世子一事,你们争来争去,但都没有一个定论。哼,这是商议事情的地方,不是泼妇骂街的地方。”
“大王,小臣有话说。”
忽然,一个青年走出来。
此人是曹操的长史,生得鹰视狼顾,气度不凡。
眼眸开合间,令人生畏。
这个人,赫然是司马懿,他作为曹操的长史,也跟着曹操一起出征。
依照司马懿的性子,他是不愿意插入这样争斗的,但现在涉及到曹丕,如果现在不定下来,那么世子很可能落在曹植的身上,所以司马懿只能主动开口了。
曹操盯着司马懿,道:“仲达有什么要说的呢?”
对于司马懿,曹操既欣赏,又忌惮。
作为一个主君,他对于司马懿颇为欣赏,因为司马懿的确有才华。但是他邀请司马懿出仕的时候,司马懿百般的推诿,不愿意出仕为官。
最后,还是曹操强迫,司马懿才出仕了。
这样的事情,自然让曹操认为司马懿是一个倨傲的人。
所以司马懿在他的麾下,曹操百般的打磨,希望抹掉司马懿的傲气。
司马懿回答道:“大王,关于世子的人选,小臣认为,丕公子才是最合适的。”
“为什么?”
曹操听了司马懿的话,直接询问。
对于司马懿的话,曹操也想要听听,司马懿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司马懿回答道:“小臣之所以选择丕公子,是因为丕公子政治手腕成熟,不冲动,不轻浮,不自以为是,更不会相当然。丕公子经过现实的残酷,懂得能屈能伸。同时,丕公子也能团结朝臣,这也是丕公子的优势。”
“相反,植公子有一个最大的缺点。”
“不可否认,植公子很像大王,其文采堪称能和大王并驾齐驱。但是文人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自视甚高。”
司马懿侃侃而谈,道:“大王因为出身和经历,虽然是决定的文人,但没有这方面的习惯。可是植公子不同,他没有经历过大王经历的苦难,很多事情相当然,更容易冲动。”
“这样的人,政治上是不成熟的。”
“如果没有刘修这样的对手,让植公子作为世子也无妨,可以慢慢的适应调教。”
“但是,我们的敌人是刘修。”
“刘修这个人,狡诈无比,阴险毒辣,算计很深。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可能是陷阱。如果是植公子对上刘修,在下认为没有半点胜算。”
司马懿道:“所以,小臣认为,丕公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司马懿的话语里面,看似是吹捧。
其实总结起来,无外乎一点,曹丕能屈能伸,是一个脸皮厚实不会被激怒的人。
这样的人,才是最适合的。
曹操是一个决定聪明的人,司马懿一番话,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曹操眼中流露出思索神色,更有赞同的神情。
曹操对于自己,有很清晰的认知。
曹操自己,是一个脸厚心黑的人,他做事果断,更能屈能伸。
曹丕为人性格深沉,也是一个相当无赖,更很无耻的人。反倒是曹植,为人光明磊落,是一个一眼能看到底的人。
如果是选择继承人,毫无疑问,曹丕最合适。
曹操想了想,最终说道:“好,本王选择丕儿作为世子。”
“大王不可啊!”
杨修一听曹操直接决定了,忍不住呼天抢地的开口劝阻。
曹操盯着杨修,冷冷道:“杨主簿,是质疑本王的决断吗?”曹操刚才让众人发表意见,那是因为需要众人说话,需要集思广益。
但现在确定了下来,杨修还抓着不放,曹操便有些恼怒了。
杨修一听,顿时吓了一跳。
他头皮发麻,马上道:“大王明鉴,臣只是有些不解。既然大王已经决定了,臣自当遵从大王的决断。”
“这还差不多!”
曹操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曹操吩咐道:“杨修,你来拟定诏令,现在就拟定。”
“诺!”
杨修苦涩一笑,知道现在肯定是无法改变了。
当即,杨修当着所有人的面,摊开了布帛,然后研磨执笔。
曹操说道:“公子曹丕,憨厚仁德,为诸公子表率”
随着曹操说话,杨修不断的往下写。不多时,曹操册立曹丕为世子的诏令便已经写好了。曹操取出了魏王印绶,然后加盖了印绶后,便收起来,然后喊来了许褚。
许褚道:“大王!”
曹操道:“仲康,册立世子的诏令你拿着。”
“啊!”
许褚惊呼一声,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册立曹丕为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