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不能撤退,便吩咐士兵死守营地,防止吴国军队前来劫营。
陆逊却也没有趁胜追击,而是率军在南岸驻扎,再派人把获胜的消息送回吴县。
孙权得到消息,欢喜不已。
终于胜了一仗!
生擒了张辽和荀攸,这对吴国是极为有利的。
唯一让孙权有些伤感的,是孙静在厮杀中,被乱军砍死。这一事情,陆逊也上书请罪。孙权需要陆逊坐镇丹阳郡,不可能惩罚,只是安排人前往接回孙静的灵柩。
然后,孙权便派人把张昭、朱治、顾雍、赵咨等人喊到王府议事。
孙权兴奋的道:“丹阳郡一战,灭掉魏国近五万精锐。除此外,更俘虏了荀攸、张辽,你们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730章 祸水东引()
顾雍神色肃然,正色道:“陆逊坐镇丹阳郡,又俘虏了荀攸和张辽。有两人在大王手中,曹军便不敢轻易再开战。臣认为,接下来应当全力对抗刘修。”
原本,吴国遭到魏国和楚国联合攻打。
如今俘虏了张辽和荀攸,就足以牵制魏国,令魏国束手束脚。
单独面对楚国,吴国就有了反击的机会。
顾雍此刻,心中也稍稍松口气。
此前的局面太糟糕,他整夜整夜的难以入眠。
如今,终于能缓口气了。
孙权听完顾雍的话,微微颔首,又看向张昭,道:“张公作何考虑?”
张昭捋着颌下的胡须,叹息道:“老臣认为,局面依旧很糟糕。顾雍的考虑,是建立在曹操会顾及张辽、荀攸性命的基础上的。”
“如果,曹操不顾他们呢?”
“曹操调集大军,又发兵杀来,我们该如何抵挡?”
“事实上,我们还是两面受敌。”
张昭说道:“这一战,还是存在很大的危险。老臣认为,击败了曹军后,现在的重点,在于如何处置荀攸和张辽上。这两个人的处置,才是最关键的。”
孙权点了点头。
张昭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如果不把荀攸和张辽处置妥当,就无法解决曹操的问题。
赵咨道:“我吴国向曹操请降称臣,魏国方面,已经答应了条件。张辽带兵南下丹阳郡,却遭到伏击,以至于张辽和荀攸被擒。曹操盛怒之下,不会罢休。一方面,是我们先违背盟约;另一方面,曹操损失这么大,焉能善罢甘休?”
孙权道:“赵咨,你的意思是曹操会杀来?”
赵咨道:“很有可能!”
顾雍持不同的意见,道:“不论是张辽,亦或是荀攸,那都是曹操麾下的心腹。他敢发动战事,难道不要他们的性命了吗?”
赵咨道:“曹操世之奸雄,会因为荀攸和张辽,就受到胁迫吗?”
顾雍一听,顿时沉默了。
此前孙权派遣赵咨出仕江夏,刘修不受威胁。
曹操不亚于刘修,两人都不是受威胁的人。
想要用荀攸和张辽来威胁曹操,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在大局面前,曹操不可能改变决定。
孙权听着麾下众人的议论,沉声道:“张公认为,该怎么处置荀攸和张辽?”
张昭思虑许久,说道:“大王再度向刘修求和,然后派人将荀攸和张辽送过去,借此离间曹操和刘修,令楚国和魏国联盟破裂。”
孙权闻言,眼中精光闪烁。
张昭的这个提议,在陆逊的书信中已有提及。
陆逊的来信,不仅是禀报了前方战况,还涉及到了荀攸和张辽的处置。
陆逊提出建议,将张辽和荀攸转交给刘修,让刘修处置。
张昭看了孙权一眼,见孙权意动,继续说道:“大王,吴国有长江天堑,又拿下了张辽和荀攸,重创了魏国,至少短时间内,曹军无法攻破吴国。”
“所虑者,唯有楚国。”
“刘修麾下水军,也是一等一的精锐,不输给我吴国。”
“刘修带给吴国的威胁,远甚于魏国。”
“将张辽和荀攸给了刘修,以刘修吞并天下的志向,他不会纵虎归山,不会把荀攸和张辽交给曹操的。”
“曹操得了消息,自然恼怒。”
“届时,楚国和魏国联盟破裂,便不可能再联合攻打吴国。”
“这一战,我们的压力就轻松了。”
张昭沉声道:“再者,我们派人送上张辽和荀攸求和,只要刘修接受,楚国和吴国的战事也就放缓下来。如果刘修不接受,最多也就是现在的战况,继续开战便是。”
孙权说道:“这一招祸水东引,倒也是不错。”
陆逊给出的计策,便是祸水东引。
利用荀攸和张辽进行离间。
顾雍思索后,忽然道:“张公,假设刘修接受我们投降。但是,刘修转手将荀攸和张辽交给曹操呢?”
孙权闻言,脸色微变。
是啊,如果刘修把张辽和荀攸交给曹操。
到时候,得利的就是刘修了。
张昭却是不急不躁,解释道:“顾雍,老夫刚才说了,刘修志在天下。在刘修眼中,他始终认为曹操才是大敌,有削弱曹操的机会,刘修怎么会不去做呢?”
“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死在刘修手中。”
“如果再斩张辽和荀攸,可想而知,对曹操的打击有多大。”
“尤其是,荀攸乃是曹操谋主。”
“先有贾诩和张颌,现在又是荀攸和张辽。试想一下,曹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吗?”
张昭说道:“两利相权取其重,刘修结交曹操有利,但斩杀或者囚禁荀攸和张辽也有利,而且利益还更大。老夫笃定,刘修不会释放两人的。”
顾雍眼神肃然,道:“张公,你强词夺理。”
张昭说道:“老夫只是阐述一个事实,而且老夫只是提出个人看法。具体如何抉择,还看大王。”
顾雍大袖一拂,哼了声便不再说话。
孙权听众人议论完,他心中已有了决定,说道:“关于张辽和荀攸的处置,本王赞同张公所言。以刘修的秉性,不会将荀攸和张辽送还给曹操。故,本王决定派人押送两人,转交给刘修。”
顾雍劝说道:“大王不可啊!”
张昭道:“顾雍,如果留着荀攸和张辽,继续被曹操和刘修攻打吗?不破解曹操和刘修的联盟,吴国必将不存,这是唯一的办法。”
孙权点了点头。
眼下刘修和曹操联盟,必须要破解双方联盟。
事情定下后,孙权一方面传令周瑜做好备战准备,另一方面又传令陆逊遣送荀攸和张辽回来,然后向刘修求和。
张昭、顾雍等人离开了吴王府。
站在府外,顾雍盯着张昭,冷冷道:“张公,你是什么意思?你难道看不出来,一旦将荀攸和张辽交给刘修,我们就没有了主动权,曹操也不会顾忌我们了吗?”
张昭沉声道:“元叹,有荀攸和张辽在手,曹操就会顾忌吗?曹操是一个宁我负人的人。这样的人,会因为荀攸和张辽,就受到掣肘吗?你太天真了。”
顾雍摇头道:“不,张公你藏有私心。虽然张辽和荀攸在我们手中,可能没有效果,可能无法掣肘曹操。但眼下的局面,绝不会比把人交给刘修更糟糕。一旦刘修把人转交给曹操,局面对我们将更为恶劣。”
张昭道:“元叹,你多虑了。”
顾雍拂袖道:“但愿吧!”
张昭坐上马车,很快就离开了。
第731章 投降派()
张昭回到府邸,便有下人来禀报:“大人,陆绩在大厅等候。”
“知道了!”
张昭点了点头,便直奔大厅行去。
进入厅中,张昭道:“公纪,随我来书房。”
在吴国境内,张家和陆家都是大族,但陆绩的辈分,却比张昭矮一辈。
书房中,宾主落座。
陆绩眼神期待,迫切的问道:“张公,结果如何?”
张昭微笑道:“事成了。”
“好!”
陆绩眼中,有着一抹兴奋。
张昭盯着陆绩,眼中掠过一抹精芒,道:“公纪,你陆家偏向刘修,难道,不怕老夫向大王告发吗?”
话语中,带着一丝的戏谑。
陆绩说道:“张公这不是没有告发吗?”
张昭呵呵一笑,道:“说不准,老夫一下就改了主意。”
陆绩神色很平静,道:“张公决断果毅,既然下了决定,岂会再擅自更改。”
张昭摇头轻笑。
陆绩道:“张公是考校在下吗?”
张昭说道:“世人皆知陆逊才能无双,在下倒是想听听陆公纪的高论。”
陆绩正色道:“在下理由有三。”
“第一,吴国大势已去。”
“作为吴国的顶梁柱,更是吴国老臣,张公对吴国的了解,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如今吴国偏居一隅,如果楚国和魏国不来攻打倒也罢了,一旦来攻打,吴国如何抵挡?”
“论人才,吴国损失了鲁肃、太史慈、吕蒙等人,如今只是靠张公、大都督竭力支撑,而反观楚国,人才济济,不可胜数。”
“论底蕴,吴国虽然解决了山越,毕竟地域狭窄,而刘修作用益州、交州、凉州等地,早已底蕴丰厚。”
“吴国的优势在于水军,魏国没有,但楚国有。”
陆绩正色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国还能和楚国对抗吗?那是不可能的。”
张昭捋着颌下胡须,微微颔首。
他看向陆绩,倒是有些惊讶。
陆家人的风采,尽数被陆逊占据了,世人都注意到了陆逊,却忽略了陆绩。
陆家一门,俱是人才啊!
张昭的心中,忍不住感慨。
张昭道:“第二点理由呢?”
陆绩微微一笑,不急不躁的道:“第二,张公是张家的家主。”
“吴国张家,乃是大族。”
“张公是吴国的臣子,可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