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眼睛一亮。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
周瑜都归顺了,徐盛自然就失去了坚持的勇气。
“军师,多谢了。”
“驾!”
太史慈想都不想,策马就冲了出去。
“哒!哒!”
马蹄践踏在湿漉漉的地上,但战马却飞奔前进。
太史慈进入城内,翻身下马,便直奔城楼上行去。
此时城楼上和成楼下的驰道上,已经没有吴国士兵厮杀,该投降的都已经投降了,只剩下城楼上还在死战的徐盛一行人。
此刻徐盛身上,也已经身中数剑,受了伤。
他身边的士兵,也越来越少。
然而,跟着徐盛的士兵没有人投降,全都在死战。
太史慈冲上城楼,提着一杆大枪,杀入了正在厮杀的阵型中。他一杆大枪纵横,枪出如龙,悍勇无比,竟是将一个个吴国士兵撞开。
转瞬,太史慈已经杀到徐盛身边。
太史慈大吼道:“徐盛,你还不投降,想死吗?”
徐盛看到了太史慈,更是愤怒,大吼道:“叛国之贼,受死来。”
此刻,徐盛更是暴怒。
太史慈本是吴国的大将,坐镇一方,竟然归顺了刘修,着实是讽刺。
徐盛猛攻,而太史慈挥枪抵挡。
太史慈大吼道:“大都督都归顺了楚国,你还不归顺吗?”
消息一出,徐盛停顿了一下。
这一停顿,他的攻势顿时受到影响,而太史慈也并未追击。
徐盛淋着雨,披头散发。
但此刻,他的口中,仍然是有些发干。
大都督投降了!
周瑜投降了,这是真的吗?
徐盛沉默瞬间后,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笑声中,透着凄凉,透着愤懑,更是透着不甘。
周瑜降了!
但是,他不降。
第763章 唯死而已()
他是孙权提拔起来的,受孙权知遇之恩。
如今吴国败亡在即,唯有以死报之。
徐盛握紧长剑,道:“太史慈,大都督是大都督,徐盛是徐盛。你太史慈可以投降,大都督也可以投降。但大王不能投降。”
“身为人臣,主辱臣死。”
“唯一死而已。”
徐盛大吼一声,便提着剑杀向太史慈,不再说话。
太史慈见状,心中惋惜。
他也认为用周瑜的投降,能劝降徐盛。
现在看来,肯定是失败了。
太史慈并未和徐盛缠斗,他也没有亲手杀徐盛,而是两招破退徐盛,便抽身退出。
很快,徐盛便被楚军包围起来。
太史慈看到这一幕,轻叹了一声。
可惜了!
可惜了一员勇将。
历史上的徐盛,也是在孙权时期,受孙权器重。
他的主要功劳,在于三国后期。
刘备兴兵伐吴时,徐盛跟随大都督陆逊一起,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曹休伐吴,徐盛以少抗多,成功抵挡曹休。
只是如今的徐盛,还没有历史上的显赫,但他忠勇之心,却丝毫不减。他不断的拼杀,想要斩杀更多的人。
只是,身边士兵越来越少了。
“将军,小人先走一步。”
在徐盛的身旁,一名士兵身中数剑,倒在地上大吼一声,便失去了气息。
“将军,杀敌啊!”
“将军,我等未曾辜负将军。”
一个个士兵大喊,但转瞬就被杀死,而后倒在地上。
死伤的人,越来越多。
“扑哧!”
一柄长矛探出,竟是贯穿了徐盛的左胸。
气血上涌,徐盛一口血便涌了上来。
“杀!”
徐盛口中溢血,但是他左手拽着长矛,右手一剑劈下,竟是斩杀了杀来的一名楚国士兵。
“啊!”
徐盛拔出插在左胸的长矛,大口大口踹息着。
这一矛刺来,险些就刺入要害了。
“咻!”
刀光落下,一柄战刀劈下,劈在了徐盛肩膀上。
血光迸溅,徐盛往前趔趄冲出。
此刻的徐盛,身体已经开始疲惫,受伤后更是受到影响。他一遭到攻打后,应对一落后,便处处遭到楚军士兵攻打。
徐盛疲于抵挡,脸上尽是狰狞神色。
“唯死而已!”
徐盛大吼着,挥舞长剑劈杀敌人。
他厮杀时,又有一杆长矛杀出,戳在他背脊上。这一矛戳入身体瞬间,前面又有士兵挥刀劈下。
刀光落下,徐盛身受重伤,再无抵挡的力量。
“扑通!”
随着长矛抽出,徐盛倒在了地上。
周围士兵围着徐盛,但也没有再进攻,只是剿杀着其余抵抗的吴国士兵。
躺在地上的徐盛,任凭雨水溅落。
他身上的鲜血流淌出来,转瞬又被雨水冲在。
冰凉的地面,正如徐盛的身体,也渐渐的开始失去生气。
徐盛眼眸中,光彩渐渐暗淡。
“大王,末将先走一步”
徐盛声音已经无比微弱。
这声音,几近于无。
话刚说完,徐盛脖子一歪,便彻底失去了气息,再无一丝的生气。
其余抵抗的吴国士兵,也很快被剿杀。
太史慈来到徐盛的身前,脸上表情有些沉痛。因为战死的人,也是他的同僚,也是昔日的故旧。
太史慈吩咐道:“收敛徐盛的尸体,厚葬!”
“喏!”
士兵上前,把徐盛的尸体抱出来。
太史慈看着血流成河的城楼上,没有攻克宛陵县的兴奋,反而是有些失落。安排将领清点损失,收编俘虏,清扫战场,太史慈便返回军阵。
和宛陵县世家打交道的事情交给了马谡,太史慈便回到军营。
一天过去,大雨已经停歇。
雨水冲刷下,布满了鲜血的城楼上早已没有半点血迹。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马谡安抚了宛陵县的世家,稳定局面后,便回到了中军大帐。
见到太史慈,马谡道:“将军,宛陵县的事情已经处理妥当。现在,我们该启程了。攻克吴郡,覆灭吴国。”
太史慈郑重点头道:“行!”
当即,太史慈便调集军队,往宛陵县的东面杀去。
这一路前进,便更是顺利了。
宛陵县的东面,还有故鄣县,这个县范围很广阔,境内地广人稀。太史慈率军抵达,根本就未曾遭到抵挡,顺利夺取了县城。
战事到这一步,越往后,越有利于楚国。
因为吴国的人心,已经趋近于崩塌的边缘,官兵无心抵挡,世家又急着投效。
离开故鄣县,便进入吴郡。
太史慈所率的大军,进入吴郡的第一个县是乌程县。
大军浩浩荡荡,直扑乌程县。
这时候,消息已经在整个吴郡传开,无数人都知道楚军杀来了。
消息早早的传到了吴县。
吴王宫,大殿中。
孙权冷着脸,而眼眸中,又有着慌乱的神色。
虞翻欲投降被徐盛杀死,而徐盛死战到底最终战死。
楚国军队,已经进入吴郡。
一系列的消息,都令孙权的心中开始恐慌了起来,因为楚国已经进入吴国最核心的位置。只要太史慈杀到吴县,吴国就彻底危险了。
孙权看向麾下众人,道:“诸公,徐盛被杀,太史慈进入吴国境内。现在,该如何抵挡?”
战争持续到现在,吴国力量越来越弱了。
周瑜兵败,导致军队损失惨重。
徐盛被杀,又损失了大批军队。
如今也就生下了驻扎在长剑南岸的陆逊,还有着一支军队。
张昭正色道:“大王,老夫认为,现在有两件事要做。”
孙权看向张昭,道:“张公请说。”
张昭面色肃然,缓缓道:“第一件事,召回陆逊。太史慈进入吴郡,吴县危机四伏。让陆逊率军回到吴县,死守吴县。”
“至于长江上,安排一支水军防守足矣。”
“如果连吴县都丢失了,扼守着长江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得召回陆逊。”
张昭说了第一件事,紧跟着又说:“第二件事,吴国的退路。事已至此,大王应该考虑最坏的情况了。挡不住楚军,大王该怎么办?是死战到底,还是该如何?”
张昭一番话,把情况摆在了台面上。
最难的,是第二件事。
这实际上是让孙权做决定,是战是降,该有一个决定了。
孙权听后,面色无比的纠结。
第764章 决断()
孙权思考片刻,便看向张昭,吩咐道:“召回陆逊的事情,可以立即执行。”
“喏!”
张昭应下。
此刻的张昭,一颗心彻底放下。
只要召回陆逊,便达成了目的,能够让陆逊和太史慈里应外合。
至于孙权会怎么抉择,张昭其实不关心。
只要太史慈杀到了吴县,吴国就不可能再存在。
陆绩站在下方,表情平静,心头也是无比的欢喜。
作为陆康的儿子,陆绩清晰记得昔年庐江郡遭到攻打时的情形。陆康之死,都是孙策造成的,是孙家造成的。
如今,孙家也要倒下了。
陆绩内心,恨不得仰天大笑三声。
至于顾雍、朱治、赵咨等人,一个个站在下方,都表情凝重。
太史慈杀入吴郡,吴国已经危在旦夕。
孙权看向麾下的众人,道:“张公提及的第二件事,你们怎么看?”
众人闻言,都不开口说话。
上一次官员议论时,无数官员站出来让孙权投降。
最终惹怒了孙权,险些被孙权斩杀。
幸好有张昭劝说,才幸免于难。
如今孙权再一次开口询问,一个个都不愿意说话。
孙权见众人都不开口,有些不满,便看向陆绩,道:“陆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