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伤无数。”
“如今,许褚也被擒拿。”
“魏国的文官武将,一个个都死在战场上,亦或者投降了刘修,为刘修效力。在如今的情况下,谁可为将?谁能够运筹帷幄,抵挡刘修的大军。”
杨修目光灼灼,言语犀利,说道:“此战,刘修调集了文聘、赵云、张任、黄忠、陆逊的兵力,共有五路大军往邺城杀来,面对如此强势的进攻。太子仅仅靠嘴,就能抵挡得了的吗?太子要杀微臣,臣无话可说,无非是一死而已。”
曹丕怒不可遏,下令道:“快,快给我带下去,斩首示众!再有劝降者,杀!”
士兵上前,便要架着杨修出去。
杨修看了一眼没说话的曹操,冷笑两声,大袖一拂,昂着头说道:“不用架着,本官自己可以走。”他没有任何的犹豫,转身就往外走去,士兵见状,也跟着一起往外走。
这一刻,百官噤声。
一个个看向曹丕的眼神中,有了一丝忌惮和担忧。
杨修说投降就被杀,他们不敢再开口。
“慢着!”
正当这时候,沙哑的声音响起,一直没有说话的曹操开口了。曹操目光落在士兵身上,吩咐道:“你们都退下吧!”
“喏!”
士兵躬身行礼,便转身退下。
杨修转身向曹操揖了一礼,说道:“陛下。”
曹操声音沙哑,缓缓道:“杨卿,你当真认为挡不住楚国了吗?”
杨修神色严肃的说道:“魏国的情况,陛下最为清楚。楚国的实力,陛下也了如指掌。当今天下,刘修是用兵的大家,出奇制胜,所向披靡。而陛下也是,陛下也精通兵法,清楚局势。”
“陛下应当清楚,现在的魏国挡不住刘修。”
“昔年,陛下和袁绍厮杀交战,虽说陛下处在劣势,但陛下麾下人才济济,有郭嘉、荀攸、荀彧、程昱等谋士精诚谋划,又有许褚、曹仁、夏侯惇、张辽等武将拼杀,更有关羽相助。”
“这些,是陛下取胜的原因。”
“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是袁绍刚愎自用,外宽内忌,不是一个明主。”
杨修侃侃而谈,泰然自若的说道:“微臣斗胆,陛下之所以能击败袁绍,一统河北,平定北方,四成的原因在于陛下的英明决断,六成的原因在于袁绍自误。”
“如果袁绍不是昏聩之主,不刚愎自用,陛下难有今日。”
“反观今日,纵然陛下是英明之主,但刘修也是狡诈凶残。尤其是刘修武将如云,谋士如雨,势力更远超袁绍。”
“在双方实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刘修凭借大势,能够稳步的步步推进,蚕食魏国。刘修不是袁绍,不可能犯袁绍的错误。”
“如果刘修是袁绍那样的人,陛下能力挽狂澜。但陛下和刘修亦敌亦友,对刘修的情况了若指掌,应当清楚刘修的厉害。”
杨修长身揖了一礼,正色道:“处于下风的魏国,挡不住楚国的兵锋。”
一句句话,似刀子一般戳在曹操的内心。
曹操的脸色,一变再变。
曹操不得不承认,杨修的分析有道理。
昔年,曹操之所以能击败袁绍,有他自己指挥若定的原因,也有谋士运筹帷幄的原本。但纵然曹操全力以赴,最后其实陷入了困境。若非袁绍自误,导致许攸背叛,令曹操偷袭了袁绍的粮仓,便没有今日的曹操。
面对刘修,曹操很乏力。
刘修在不断的发展,势力越来越强,甚至还屡屡展现神迹,得了苍天襄助。曹操越想,越觉得不甘。不甘心的同时,也愈发的沮丧。
“呼!呼!”
曹操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面上多了一抹潮红。他喉头一甜,竟是噗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然后人萎顿的瘫坐下来,非常虚弱。
曹丕见状,一个箭步冲了上去。
曹丕来到曹操的面前,搀扶着曹操,杀气腾腾的道:“杨修妖言惑众,当诛!请父皇下令,诛杀此寮。这个人,被刘修收买了。”
杨修神色不屑,说道:“在下受陛下的圣恩,忠于魏国,没有被刘修收买。在下所言,只是说出实话而已。忠言逆耳,太子听不进去也罢。太子要杀,微臣无话可说。”
“你”
曹丕气急,愤怒不已。
他又要再开口,却被曹操伸手阻止。曹操擦拭了嘴角的鲜血,靠着曹丕,然后强打起精神,看向荀彧,正色道:“公达,你怎么看?”
荀彧是智者,能判断眼下的局势。他没有如杨修一般劝降,郑重说道:“臣愿意追随陛下,死战到底,战斗到最后一刻。”
话语中透露出的,也是对接下来一战的不看好。
荀彧也认为必败。
曹操何等的精明,荀彧一说,他就明白了荀彧的判断。曹操心中叹息,目光一转,又看向程昱,道:“仲德公,你是怎么看的?”
在座诸公当中,程昱一向是敢于谏言,更对曹操忠心耿耿。程昱白发苍苍,正色说道:“老臣誓死追随陛下。”
一句话,也透露出无尽的悲观。
曹操目光再转动,看向陈群,询问道:“陈卿,你怎么看?”
陈群沉默半响,回答道:“陛下,臣赞同杨主簿之言。如今的局面,挡不住了。为陛下考虑,为魏国百姓考虑,臣赞同投降。”
陈群出自颍川陈氏,是大族出身。虽说陈群忠于曹操,但值此之际,魏国日落西山,再也撑不住了。
故而,陈群得为家族考虑。
曹丕一听陈群的话,也是大怒,把陈群记在心中。
第889章 红薯()
曹操没有说什么。
他没有动怒,微微颔首,目光就转向刘晔,郑重问道:“刘卿,你怎么看?”
刘晔,是汉室宗亲,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年少知名,人称佐世之才,是曹操麾下极为重要的一名谋臣。
然而,也因为刘晔的出身,他的处境有些尴尬。
曹操开口询问,刘晔有些踟躇。
好半响后,刘晔回答道:“微臣誓死追随陛下,愿随陛下死战到底。”
他毕竟是刘姓的人,在这个时候,表明态度追随曹操更合适。如果如杨修一般,恐怕会引起曹丕的愤怒和针对。杨修是弘农杨氏出身,背后有关陇世家罩着,纵然是曹操,要处置刘修,也得三思而行。刘晔不同,他没有靠山,只能选择和曹操穿一条裤子死战到底。
曹操轻笑,摇了摇头。
刘晔的考虑,他看出来了。
然而,曹操没有再追问刘晔。刘晔表明了态度,就足够了。曹操又一一的询问麾下官员,询问一个个的意见。朝中官员,有愿意死战的,有劝说投降的,也有默然不语
但杨修开了头后,许多人都劝说投降。
不论是投降的,亦或是不投降的,没有一个人看好魏国。
所有人,都是如此。
曹操看向站在大厅中的曹彰,曹彰身着甲胄,颇为英武。这身打扮,令曹操颇为欣喜。曹操笑了笑,问道:“彰儿,你怎么看的?”
曹彰正色道:“无他,唯死战而已。”
曹操颔首,眼眸转动着。
有人愿意死战,有人愿意投降,他的嫡系倒是都支持死战。
曹操想了想,吩咐道:“丕儿!”
“儿臣在!”
曹丕站起身,在曹操的面前跪下。
曹操眼神锐利,吩咐道:“自今日起,由你监国,主持魏国的军政大事。你在邺城中,朕准许你调兵遣将,组织士兵抵抗楚国军队。但是,不得冒犯今日提出异议之人。”
“儿臣遵旨!”
曹丕应下,眼中闪烁着精光。
只要守住了邺城,挡住了刘修的大军,魏国就能获得喘息的机会。而通过这一战,他的威望也能彻底竖立起来。
大殿中,劝降的大臣都松了口气。曹操最后的一道命令,其实是保护了他们,也让曹丕能够再抵挡一番,不让曹丕不甘心。
“退朝!”
曹操吩咐一声,颤颤巍巍的起身往后宫去了。
曹丕执政,联合了曹璋等武将,又联合了荀彧等人,开始调兵遣将,布置邺城的防守。愿意死战的人,都被曹丕利用起来,而在大典上劝说投降的人,曹丕虽然没有动手,但都安排了士兵监视,避免这些人和刘修勾结。
整个邺城的力量,都被曹丕调动了起来。
进入十月底,天气愈发很冷。
以赵云为首的先锋军,先一步抵达了邺城。赵云二话不说,直接派人强攻邺城。然而邺城是魏国的国都,坚固无比。而且曹丕是有备而战,防守的力量极强。
即使赵云采取强攻,也没有拿下邺城,始终被阻拦在外面。虽说魏国的士气低落,但魏国所有的力量都放在邺城,暂时能抵挡赵云的进攻。
这一日,下雪了。
北国飘雪,漫天的大雪纷飞。
城内外白皑皑一片,陷入了一片冰霜的天地当中。
而这个时候,刘修率领的各路大军,也抵达了邺城。几路大军兵临城下,刘修选择了围三缺一,困住邺城。因为天寒地冻的,又是大雪纷飞,刘修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在城外扎营。
虽说是冬日,天气寒冷,但后方源源不断的有粮草和衣物送来,楚国的士兵倒也不冷。尤其是南瓜取得了大丰收,正大规模的用在军中,减轻了粮食消耗带来的压力。
时间匆匆流逝。
一晃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
进入十二月,天气更加寒冷,大雪也一直没有停过。今年的大雪,比往年都更大,整个天地一片银装素裹。这样的寒冬,对城内外的士兵,都有很大的压力。魏国士兵虽然在城内,但毕竟得巡守,也是非常的艰苦。尤其是困守邺城,士气低落,他们有着巨大的压力。
反倒是城外的楚军,虽然遇到寒冬,但士气正旺盛。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