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当然。”赵立德小声道:“真正有用的暗子也就几个,他们的家族有点实力,自己也机灵,会过关的。而且这一次批次放走好几百人,都是历来被俘的汉军,真夷当然都杀了,汉军全部放了,理由当然是在山上浪费粮食,又不忍心杀了,虽然不是很好,但也站的住脚。”

    温忠笑道:“若是别的地方还真说不通,山上粮食始终有些紧张,又不缺壮丁,还处在包围圈里,既然不忍杀,当然就只能放了。”

    “就是这样。”赵立德微笑着道:“总之要是有用的话,我们对东虏的情报工作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今年的年成还算好。”

    时近五月,天气转暖,努儿哈赤穿着的衣袍还是很厚。

    在场的人们都看到了,老汗的辫花白,头枯萎,象是一小截的尾巴吊在脑袋后头,压在暖帽之下。

    巡视麦田,查看有无倒伏,虫害,各处官府上的包衣奴隶们是不是在好好种田,不曾给后金政权捣乱,包括旗下的开户人,战时他们要上战场,平时也负责分给自己的田地,不管是自己种还是用包衣,总之分在名下的土地就要上交一定的收成上去,出去打仗还要自备行粮原因也简单,因为老汗把他们拼死搏杀抢下来的土地又拿出一部份分给了他们,所以这些旗丁也得替主子效力,他们运气好的话也会抢得几个汉人包衣,有包衣的人家的境况就要好一些,若是没有几个包衣,那就是辛苦的很了。

    在这个年年灾荒的小冰期时代,哪怕是真正的正经真夷,日子难过的也是大把。

    捻了一把麦穗,其实按努儿哈赤青年时候的记忆,那时候的麦穗要比现在还饱满的多,但天启三年到四年的麦子好歹有一定的收成,不象前几年那样一亩地几乎能收不上种子粮,粮价如神机箭那样直往天上窜,一石精粮最高到二十两银子,要是老奴青年时有人和他说这样的话,他准保一耳光子抽过去,说什么胡话哪?现在么,看着瘪瘪的麦穗,还得夸几声“好收成”,努儿哈赤的心里自己都不知道是何滋味。

    在场的都是后金政权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最早的五大臣现在只剩下何和礼一个努儿哈赤扫了一下身后,觉没有何和礼的身影,努儿哈赤在内心叹了口气,什么话也没说。

    在他身后是代善和皇太极,阿敏去镇守凤凰城去了,莽古尔泰没来,应该是带着人打猎去了。

    天气和暖,野兽渐肥,打猎倒是可以了,但这个时候战马需要休养,嗜猎成瘾的三贝勒应该是带着自己的奴才徒步打猎去了。

    在大贝勒身后是一群小贝勒,当然这所谓的“小”并不一定是年龄上的,比如阿巴泰,他现在还是个台吉,刚摆脱了阿哥的名号,离小贝勒还差着一层呢,一直得到天命十一年,他这个皇太极的七哥才被加恩封为贝勒,还得再几年之后,立了不少战功又有十五个牛录的阿巴泰才会被封为多罗饶余贝勒,一直到皇太极死了,顺治即位,摄政王拉拢人心大封全族的时候,阿巴泰才被封为郡王。

    那个时候,连多铎三兄弟都已经全部是亲王了。

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 
阿巴泰还好了,四哥汤古代现在还只是个固山额真,连个台吉都没混上,自有牛录也是少的可怜,三哥阿拜还只是个三等副将,连汤古代也不如。

    以行辈排的老三老四和另外几个阿哥都不在,老汗倒不是特别不喜欢他们,只是这些阿哥也明白自己不得宠,没事就不到父汗这里晃悠,免得生出什么不该有的事非来。

    那些加了封号和爵位的哥哥们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惹怒了他们,在老汗面前晃出来的那几眼又算得什么?女真人虽然是大明眼里的蛮夷,但其实也是很重视嫡庶之分,为什么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哥几个就是旗主,多尔衮三兄弟这么得宠?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的母亲都是嫡妃!

    “汗阿玛,”所有人回到帐幕中后,代善道:“巴都里他们在十三山也很久了,山上现在也不缺粮,最近听说还把去年到现在俘虏的汉军都给撵下来了,说是上头也不缺人,好几万男丁在上头。钱粮和人都有,只怕是要长期围困了。”

    提起十三山,所有人的脸色都不自然,皇太极也是一样。

    这座山已经成了扎在后金脖子里的一根刺,却是怎么拔也拔不掉,强拔的话,没准儿就得叫自己本身大出血!

    “知会抚顺额附。”努儿哈赤半闭着眼,说道:“叫他仔细查,里头一定有不少奸细。”

    努儿哈赤自己就用了一辈子的奸细,对这事虽然没有和裕升那么专业,本能却是有十分准确的感觉。

    “是了。”皇太极欠了欠身,答应下来。

    “这半年来,”代善说道:“驻军是甲兵一千五百人,白甲四百余人,旗丁两千二百人,包衣四千余人,八千多人驻在十三山四周,每日环山戒备,但仍有漏洞。巴都里上奏说除非派出两万包衣并一万披甲筑于重要隘口之外再复筑长围,否则很难杜绝山上人下山与锦州宁远明军联络。”

    “还有,”皇太极补充道:“锦州已经有明国总兵驻入,也时刻威胁我大军侧后。”

    听着儿子们的话,努儿哈赤也是面露无奈之色……形势确实不容乐观,然而他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

    或者……努儿哈赤瞟了代善一眼,就是用这个已经被放弃了的老儿子的办法?

    十三山已经成为一根毒刺,深深卡在了后金国的喉咙里头,拔不出来,虽不致命,却是扎的人难受,真是食难下咽。

    远处传来马蹄声,各人都转头去看,正好把上下的尴尬都遮眼过去了。

    皇太极没有这么做,他仍然是紧皱眉头,这两年后金国屡战屡胜,除了在十三山偶有小挫,还有在海州和复州等处被东江镇钻空子取得了一些战果,除此之外,真的是百战百姓,自老汗起兵以来,超过千人的会战后金八旗兵没有输过一次,东江镇的那些所谓吓死一两万女真人的军报,在皇太极等人看来连笑话都算不上,只能算是痴人说梦。

    然而皇太极的感觉是这两年后金总体的战略态势并没有大的改观,背后朝鲜还是不服,经常给后金使绊子,咸镜道的朝鲜国驻军经常越境杀伤采参和采摘干果的女真人,双方时常爆发战斗。

    朝鲜八道的驻军都是废物,只有咸镜道的兵还能打,当初壬辰倭乱时就是如此,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咸镜道要面对那些深山老林中的女真人,双方在边境线上经常发生冲突,彼此已经是百年血仇,皇太极曾经和努儿哈赤说过,要想叫朝鲜安稳,放走几个朝鲜军的将领是没有用的,除非是直趋而入,围其王京,迫其签订城下之盟,从此由臣服大明改为臣服大金,舍此之外,别无它法。

    除了朝鲜就是东江镇,东江镇去年在袁可立的调度下屡次出击,毛文龙的塘报水分虽多,小规模的战斗多半是真实的,那些战斗多半是几百个女真人和仆从军面对几千东江兵的战事,范围小规模也小,但十分残忍激烈,双方的死伤都十分惨重,各地的汉军将领驻军做战多半不得力,前一阵还有一个姓张的游击因为在做战时独自带着家丁站在另一侧,并没有配合女真兵做战被告了,结果老汗也不能从严处罚,因为大量的汉军掌握在这些投降的汉军将领手中,原本也不能指望他们打仗。

    皇太极感觉老汗对汉军的使用越来越谨慎甚至隐含敌意,汉军其实用好了也是强悍的力量,但八旗上层对汉军都是相同的态度,敌视,提防,视为包衣奴仆,老汗原本的恩养政策已经快推行不下去,因为太多的女真贵族急着把汉军全变成自己的包衣,替贵族们在官庄种地就行了。

    皇太极对此感觉忧心忡忡,这是主动削弱自己手中的军事实力,然而他的兄弟子侄们都看不出来这一点。

    朝鲜,明国辽西驻军,十三山,东江镇,登莱镇,明国水师,这些敌人象是一根根绞索,慢慢绞在女真人的脖子上,如果要会战的话皇太极也有信心粉碎任何一方,但现在敌人根本不给会战的机会,唯一必须接受会战的就是明国的辽西方向,然而那里堡垒林立,明军又是被孙承宗直接指挥,根据细作的情形,孙承宗威信高,做事缜密小心,辽西的明军将领渐渐恢复了实力和信心,从这一次明军骑兵打通了往十三山的道路来看,辽西明军已经恢复了战斗力。

    十几万主力在几百里的地方驻堡修城驻守,还有大量的红夷大炮,皇太极本人也没有太大的信心能击败辽西明军而自身不受太大的损失。

    此时女真人的记忆还在辽阳和沈阳两役的影响之下,沈阳一役,贺世贤这个总兵力战而死,然后辽阳之战,袁应泰这个辽东经略率部下精锐出城与女真兵奋战,然后就是浑河血战,女真人与浙兵的车营和川兵的长枪阵多次血战,酣战正激时如果辽镇骑兵主力来援,战争的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在沙岭之役时,也是明军主动出击。

    迄今为止,明军的表现虽然是打一场输一场,其实女真八旗的损失也并不小,相比于打朝鲜人和蒙古人,明军的表现仍然不失为上国强军的风范,多次主动出击,给女真人相当多的杀伤,特别是沈阳一战和浑河血战,八旗兵的损失很大,绝不是女真人自己说的那样几乎没有损失。

    女真,在入关之前一直是六万丁以上,到顺治年间时曾经降到过五万七千丁,数十年的时间发展,又是辽东的统治者,数量却几乎没有增加,反而在持续和缓慢的下降,这原因当然不必多说。

    如果不是努儿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一直在搜捕山中和林中的野人女真来补充进八旗之内,恐怕在入关前女真就降到五万以下了。

    “是塘马。”

    每天都会有塘马来报事,各人也习惯了,众人继续谈话和动作,努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