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的,都是他们用命得到的。
与之相比,他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不,我不是废物,虽然眼前一切都不属于我,但终有一天这一切都将是拜我所赐。”
扶苏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他有今日不是偶然,乃上天注定,他就是因,没有他就没果,何来馈赠。
经过一场鏖战,奔波了一天的秦军早已精疲力尽,蒙恬只能下达命令,让大家原地休息。
并挑选出一队三百体力尚在的将领负责打扫战场,把满地横躺的尸体掩埋,刚好借助敌军挖掘出的壕沟,倒是省了不少事。
夕阳西下,夜色降临,黑幕很快笼罩大地。
一顶顶营帐拔地而起,四处可见的篝火将整个营房照的灯火通明。
待徐晃回来时,整座大营,除负责巡防的将领外,皆已沉沉睡去,打呼声清晰入耳。
第10章 抵达咸阳()
咸阳,中车令府。
赵高盘坐而立,在他身前是一即将下满黑白双子的棋盘,对毅之人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斯,秦之丞相,颇被秦皇看重。
“行刺失败,此事还需从长记议。”
赵高脸色十分难看,面如冠玉的脸上满是阴沉之色。
“如今陛下已去,扶苏继位一事天下皆知,已成定局,就此收手你我才能性命无忧。”
李斯淡淡扫了赵高一脸,持白子而落,表达出退意。
“开弓没有回头箭,扶苏继位,对我你都将是一场灾难,我想丞相也不想舍去这官位,告老还乡吧。”
赵高显得有些微怒,对李斯临阵退缩之举相当不满。
“权势而已,和性命比起来,我更看重二者,况且凭我李斯之名,何处没有容身之地。”
李斯却是不急不躁,轻轻一笑,打量着棋局。
“丞相好魄力,想比早就谋划好了退路,当乱臣贼子吧。”
赵高冷笑连连,望向李斯的目光,已闪烁着隐隐杀气。
“何须谋划。”李斯不屑一扫,喃喃道:“暴秦之名,早已深入民心,陛下一死,必然生乱,我不过是顺应民心,怎么能称为乱臣贼子呢。”
“我可不是丞相大人,狡兔三窟,扶苏我必杀之,帮与不帮,丞相随意,但我丑话可说在前头,若事情落败,我赵高遗臭万年,丞相也别想着名流千古,来人送客。”
话不投机半句多,赵高直接对李斯下达了逐客令,但威胁之意却是十分明显。
“可惜了这局好棋。”
李斯神色依旧从容,也不知是不是真为棋局而惋惜,刚走了几步,又停顿下来,负身说道:“本相可以帮你最后一次,就当是破盟之愧,成是你之事,败是你之命,和我无关,希望你好好把握,还有!莫要把我逼急了,大不了鱼死网破,本相这就一一禀明公子,虽难逃一死,好歹也能落个迷途知返之名。”
“好,丞相果然快人快语,赵高保证,成败得失都和你毫无关系。”
赵高嘴角一直勾起一丝得胜的笑容,仿佛早已预料到了李斯会妥协一般。
“哼!小人嘴脸!”
对于赵高反复无常的性格,李斯大为不悦,出言嘲讽了一番,拂袖离去。
“来人,准备车架,去十八子府上,还有将阎乐给我找回来。”
李斯离去后,赵高立即对着门外吩咐了句。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四季交换,生生不息。
经过半个月的艰难险阻,披星戴月之下,扶苏一行终于抵达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秦都咸阳。
对于徐晃带来的季布,可谓是扶苏此行最大的收获,至于伏击一事,造成的伤亡,并没追究。
按照蒙恬的话说,为将者马革裹尸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况且就如徐晃所言,死伤之士,和季布等人无关,而是死于箭矢之下,并且季布也言明,至始至终他都未成伤过一名秦军,一直敷衍了事。
对于这名项羽手下的五大猛将之一,扶苏相当看重,一见面就给其重用,瞬间收服了季布的心。
远远望去,咸阳已历历在目,宏伟的主城墙,第一时间映入眼帘,一柄柄黑色“秦”字战旗,威风凛凛的竖立在城头,宛如一只酣睡的巨龙。
隐隐可看见那一叠叠,如同九重天的巨大宫阙,在眼前浮动。
除了城墙上日积月累的苔藓,表明着它的久远沧桑外,整座主城墙还保留着它崭新的模样。
这就是秦国,他的强大无人可敌,至成立以来,还没那个诸侯国能一睹它的风采,古往今来,从未有过一丝战火能过函谷关,就连昔日孟尝君,也不过是只攻破函谷,后在难寸进。
相比别的王朝更新换代,国都换了又换,修了又修,它却始终矗立不动,保持原样,老秦之称,可见其威。
“末将章邯,奉陛下之命在此恭迎公子,不知来人可是扶苏。”
“轰。”
禁闭的城门忽然大开,一人一骑驰骋而出,一名相貌堂堂,眉星剑目,身高约八尺的男子乘着一匹白马出现在了城外。
遥望向远方浩浩荡荡奔驰过来的军队吼道。
“正是公子。”
蒙恬率领几名百将快速逼近,表明其身份。
“此人未何如此熟悉。”
见来人容貌普通,却浑身彰显着一股霸气,章邯吃了一惊。
一番苦思冥想后,才恍然大悟,抱拳道:“原来是蒙将军,还请恕末将眼拙之罪,末将章邯,见过大将军。”
“我等见过大将军。”
紧随其后出城的士卒耳听蒙恬之名,皆一一抱拳恭迎,无不露出崇拜之色。
“一别十年,想不到今日还能一睹将军风采,实乃章邯之幸。”
章邯再次抱拳作揖,感慨道。
“章将军如此大礼,岂不折煞蒙恬的。”
蒙恬赶忙抱拳作揖回敬,丝毫没有因其身份自傲。
“将军北击匈奴,护我社稷,保我子民不受残害,凌辱,扬我国威,使域外蛮夷不得脚踏中原一步,理当受此大礼,相反!章邯身为将领,却不能为国出力,着实惭愧。”
蒙恬的态度,更让章邯无地自容,满是惭愧之色。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章邯将军何须心急,没有用武之地。”
同为将领,蒙恬能理解章邯的心情,换做是他同样如此。
“章将军,别来无恙。”
扶苏走下车架,根据记忆立马认出了和蒙恬相谈的男子章邯,秦末为数不多的名将之一。
“见过公子。”
章邯翻身下马,叩拜行礼。
“有劳章将军了,不知陛下可还安好。”
扶苏伸手示意章邯起身,询问着他一路上最担心的事。
“这……”
章邯脸色大变,一时陷入宁静,沉默片刻:“陛下一切安好,现正在宫中等候,公子入宫便知。”
章邯露出的迟疑,扶苏看的一清二楚,根本没有相信所言。
蒙恬,蒙毅亦是感到不妙,恐怕事情根本不像章邯所描述的那般简单。
一时间,场面变的极其冰冷,宛如寒冬腊月,一众士卒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
第11章 登基()
刚入皇宫,一片死寂沉沉的气息便向他涌来,硕大的宫阙不见一人。
而禁卫却是数不胜数,十步一人,五步一哨,矗立在各个角落。
一路步行约半刻钟后,扶苏一行来到阿房宫外。
直到此时,扶苏才缓过神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周围的环境,硕大的宫殿内悬挂着数百盏长明灯,将硕大的宫殿照的没有半分阴影。
大殿尽头的玉榻上平躺着一个中年男子,百来名身着斩衰的男女跪倒在地,时不时发出低泣之声。
“陛下——”
“陛下——”
蒙氏兄弟瘫软在地,被眼前一幕所伤,九尺高的大丈夫,尽是忍不住嗷嗷大哭。
扶苏心神一震,死了?那个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的千古一帝,就这样了却了他一生。
“苏儿。”
春风拂杨柳般的声响回荡殿中,一声欣喜的呼唤,瞬间将扶苏拉回现实。
“快让母后看看,你看你消瘦了好多。”
看着眼前冲过来的女子,一下将自己拉住,摸着他的脸颊温柔的抚摸起来,扶苏十分不自在。急忙退后两步摆脱了她的纠缠。
“苏儿,你连母后都不认识了吗。”
自称扶苏母后的女子,完全没想到扶苏会这般陌生,心中不经一痛,宛如刀子在割一样,泪光楚楚的望向她日思夜想的孩子。
扶苏吓的不轻,从始皇登遐中惊醒,顿时有一股记忆在他脑海深处涌现出来。
根据记忆,扶苏知晓了这名刚刚拉着自己的女子正是他的母后,郑国人,年轻时是一名普通的歌女,喜欢吟唱当时郑国情歌《山有扶苏》。后来被嬴政收入后宫,为郑夫人。
“孩儿日日夜夜无不想念母后,只是一时半会儿没有回过神来。”
扶苏暗暗松了口气,好在他急时想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难免落个不孝之名。
“唉——”
知子莫若母,郑夫人岂能看不出扶苏掩饰在镇定下的难过,却强忍泪水,道:“苏儿,如今不是你伤心之时,你父王有命,令你回朝之后,即刻登基,稳定朝纲,不可因他之事有所拖延,一切事仪你父王已为你准备就绪。”
“蒙上卿。”
郑夫人突然看向泣不成声的蒙毅唤道:“陛下有旨,命你回朝后辅助公子登基,你速带公子赶去咸阳宫,行大典之事。”
“臣谨遵陛下遗旨,这就带公子行大典之事。”
蒙毅不敢怠慢,雄伟的身体显得有些狼狈。
“来人抬公子赶往咸阳宫。”
郑夫人怕先帝的离去,会影响扶苏的思绪,不愿立刻登基为帝,遭受世人口伐,当即一声令下,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