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胸有千言,此刻不语,跨过这一步才能是真正的融入大明士林。
屋外阳光和煦,透过考舍门的窗格洒落在张籍面前。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试题拿到手中,张籍收拾心神,大略浏览一遍,计有四书文三道,五经文四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和乡试第一场差不多。
相比于乡试,会试四书题的出题范围就好猜的多,毫无意外的这三道题目分别出自论语、孟子、中庸。
之所以不在同为四书之一的大学中出题,那是因为虽然大学字字珠玑,脍炙人口的词句段落极多,但它的篇幅实在太少,一共一千七百五十余字,都不用什么天赋卓绝,只要是个一般人努力背一天都能背个滚瓜烂熟,在加把劲那朱子所著的大学章句也能在数日之间背下来。这连押题的环节都省了,只要背下来就能稳坐钓鱼台以不变应万变。
会试是正式考试,不像童子试中能出截搭题,而且会试主考官是大明读书人精英中的精英,是皇帝信重之人,往往有皇帝授意,如果主考官敢从大学中出题,制度是没问题,但是会给人以主考官没水平的印象,到时候不仅仅丢自己的面子,连身后皇帝的面子也一并丢了。
故而自洪武二十年之后,国朝会试第一场四书试中,就有了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一般不考大学,只从论语、孟子、中庸中出题。
第一题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语出论语颜渊篇,全句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此句意为: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这道题正大光明,也不难看出主考官甚至是考官身后皇帝的意图,这明明就是再问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天子,你们这些举子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张籍能看出来的,其他举子大多也能看出来,就看敢不敢写,怎样写了。
那次去拜访归德公沈鲤,张籍从那里已经得到了一个定心丸,像乡试那样把握住分寸直言即可。写过第一次,第二次就顺手多了,张籍思索片刻,提笔破题道:
“颜渊问仁,子张问明,子贡问政,司马牛问君子,子一言以答之。”
随即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入手,以仁、义、礼、智、信展开说去,期间谈及洞察掌驭,谋略纵横等事甚为大胆激进。
张籍的这一写法甚是老道,因为四书试获得好成绩的关键是要能够理解朱子他老人家对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看法,所以他文章中一言一词皆效法朱子四书章句集注,这个范围定得很死,绝对不能越界,否则不但成绩会很惨,还有可能被定性为不尊圣人。
但是要想博得赏识脱颖而出的话,那就得在一定范围内给出犀利见解。期间如何取舍就要看各自发挥了。
不知不觉见洋洋洒洒下笔已千言,不多时便打好了草稿,最后张籍通篇审视自觉甚为满意便不再改。
心有定数,处事果决,不瞻前顾后也是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第二百五十五章 会试(五)贡院失火()
却说张籍将会试第一场的四书第一题答完,又继续看向后面的试题。最新章节搜索笔趣里biquli
但见四书第二题为“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语出《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意为见道其外表就知道其政务如何,听到其音乐就知道其君王德行如何。
第三题为“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语出《中庸》第十五章。其意为“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
这两题咋看之下意思虽然简单,但是让人摸不到头脑,单拿出来是没法写的,不过这自然是难不倒做过无数模拟题的张籍。解答这种题是需要结合上下文意的,随后张籍联系语句出处,思索片刻便有了思路。
破题、承题、起讲……张籍越写越顺手,除了中间上了两次厕所外一直笔墨不停,两篇文章可谓是一气呵成,写到兴奋处连午饭鸣锣声都没注意,午饭自然也也没吃。就这样,在这第一场第一天的白天就将四书三题打好了草稿,真乃神速。
待到停笔时,张籍抬头看向窗外天色已暗,又闻晚饭鸣锣声响起,他这才发觉腹中饥渴。
敲了敲考舍小门,一巡场兵丁闻声赶来,张籍言道要去取水做饭,那兵丁打开考舍门,跟在张籍身后一起来到东头水缸取水取炭,再次回到考舍,张籍简单做了一份鸡蛋卤肉面,吃的甚为香甜。
祭了五脏庙,张籍又去了一次五谷轮回之所,在考巷中来回走了一遭,权当是饭后活动。
在狭窄的考舍中憋闷的一天,此刻出来,春日夜晚凉风习习,迎面拂过极为舒适,月亮不知何时悄无声息的挂在了天空,贡院之中三千多考舍也亮起了点点烛光。
透过小窗隐约可见举子们或是在奋笔疾书,或是在冥思苦想。
看着别人,不由得便想起了自己,说起读书的辛苦,有言以三更眠五更起来形容,就张籍在清渊书院的读书经历,确是如此,科场之路寂寞难耐比后世黑色高三尤甚,最是淬炼一个人的心神,所有人都奔着一个目标狂奔,期待着那一朝闻名天下知之时。
晚上张籍不打算继续答题了,剩下的四道五经题和一道五言八韵诗,明后两天有足够的时间去做。
小心点燃一支蜡烛放在墙壁的灯架处,张籍便收拾起笔墨纸砚,尤其是放好那几张答题用的程文纸,他生怕晚上睡觉翻身之时不小心污了答题纸,须知这答题纸若是不洁即便你文章答得再好也没人看,直接黜落为落卷。
烛光摇曳,此时温度适宜,张籍吃饱喝足后,不由得一阵困意袭来,许是昨晚失眠的缘故,今天白天又精神高度集中的答题,故而此时虽入夜未深就困顿不已了。
在考舍中睡觉可是个技术活,一直以来都是口口相传,张籍在书院参加乡试时,书院的前辈们就已经说过此事。张籍将炭炉和考试用具分别放置着在两个角上,之后卸下白天充作桌椅的两块板子拼在一起铺在地上,随即一个简易的床板就形成了,这两块板子真是一物三用,真真的少不得。
张籍铺上被褥,不至于硬得硌人,再身披一件罩衫以防半夜降温着凉,就这样头枕着东北角上的小包袱,脚抵着西南角上早就燃尽的暖炉,蜷曲着身体,不知不觉便已睡去。
不知是夜里几更天,忽的几声急促的梆子响,又间或鸣锣声、嘈杂的人声纷沓而至,张籍被惊醒过来,周遭的考舍中也出现响动传来考生的声音。
“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了?”
张籍猛地起身,透过门前小口向外看去,但见天边西南角火光冲天,糟糕,难道是着火了?
“走水啦!走水啦!”
“快救火!快救火!”
隐约传来的兵丁呼喝声证实了众人的猜想,一时间敲门声大作,栓门的铁链哗哗作响。
“让我们出去,让我们出去。”
“贡院着火了,快开门。”
……
虽然或是没有蔓延至此处,但是众人皆怕殃及池鱼纷纷呼喊着要求巡视兵丁开门离开这里。
“大人有令,任何人等不得离开考舍一步!”
“禁止喧哗!”
“违者以舞弊罪论处!”
门外传来兵丁冷冰冰毫无情面的话语。
众考生闻言是又惊又怕,早先就听说过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贡院起火,号舍门都是不会打开的,因此被烧死的人不在少数,但当时众人都只是把那当做逸闻轶事的谈资,说起来只不过是唏嘘几声感叹逸闻中考生的不幸。
但此时此刻所处位置变换,眼看着自己就要成为别人故事中的事,一众考生如何不惊,如何不怕!
“没事,我们这边考舍是砖石垒就的,一定不会烧过来,一定不会。”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保佑,一定会没事的,一会没事。”
考生们此时早就没了睡意,低低的祈祷声、抽泣声在考场中响起。
张籍这时无法出去考舍也不知道火情究竟如何,听着周围的嘈杂声站起身来,定定的看着面前的考舍门,似乎是在想着能否一脚踢开,又或者站在板子上掀开屋顶。若是事到危机时,什么进士状元都是小事,命都没了,考个球啊……
不知道是众人的祈祷声真的惊动了神佛,远处火光渐渐小了,救火声也渐渐息了,这时各个考巷中传来此起彼伏的通传声:
“大火已灭,应试举子安心就考。”
“大火已灭,应试举子安心就考。”
……
声音传来,考生们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了回去,无数个笼子般的考舍里传出劫后余生的惊喜声。
从巡场兵丁的话语中,也似是能听出他们的一丝喜意,会试大火不是小事,他们作为巡场兵丁不能擅离职守,若是大火一直得不到控制蔓延到此处,他们和举子们一样都得死扛。
水火无情,人生无常,张籍听到喊话后一直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松弛下来,席地坐在了简易床板上。
虽然是有惊无险,但这一夜的贡院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失眠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会试(六)首场结束()
贡院夜中失火很快就被控制扑灭,考生中有神经大条的毫不在意复又沉沉睡去,也有心有余悸的一直清醒着挨到了黎明的。看小说搜索笔趣里biquli
终于第二日的太阳如期而至,春光明媚,又是新的一天到来。
此时的明远楼中,主考官余有丁、副主考许国及一众同考官皆是聚在堂中,他们昨夜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