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何出此言?新天师道怎会没有上进心?”寇谦之额头满是汗水地否认道。
“孤看未必。”
“看看法显,为重振佛门,甘愿以六十高龄孤身前往天竺求取真经。”
“再看看你们天师道,教中有谁堪与相提并论?”
“或许你们成功来得太容易,缺少佛教所经历的磨难,以至于你们开始满足于现状。”
“同时,因为缺少忧患竞争意识,你们开始变得故步自封,不敢甚至不愿向外发展。”
“殿下,这可真是冤枉我教啦。”
“那佛教产自域外,传到中土时纰漏众多,自然需要法显亲到其发源地以辨真伪。”
“但……但我天师道脱胎于传统道教,各种典籍十分齐全,哪需要向外求取真经?”
“嘿嘿,孤不否认你讲得很有道理。”
“但孤来问你,难得你教中就没有需要向外验证东西?”
“比如典籍中记载的各种洞天福地、海外仙山,难到你们就不去探索一下?”
“这……这玩意儿不都是胡诌的吗?”寇谦之苦着脸道。
卫朔故意憋着不笑道:“你怎么知道那是胡诌?万一是真的呢?”
“你没有亲身去验证,怎么敢出言否定?!”
“所谓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岛究竟在哪儿?九州之外是否还有九州?”
“这些不都该你们道教徒去探索、去发现吗?”
“除此之外,难道寇天师只满足于在中土传道,就没有想过将新天师道传遍天下?”
“你看看人家佛教,原本只是域外蛮夷天竺所有,如今却都在中土生根发芽。”
“当初若不是孤帮了你们一把,还不知眼下道教会是什么光景!”
“想想孤都替你们感到羞愧,在自家大本营被佛教打得一败涂地!”
原本他与师父成公兴一直未重振了道教荣光而沾沾自喜,如今听了雍王一番论述,顿让寇谦之无地自容。
不过,想想也是,他有什么资格沾沾自喜,眼下道教大兴确实与他关系不大。
即便没有他寇谦之,哪怕再换个人,只要有雍王一力支持,道教照样会兴盛起来。
没错!雍王说得没错,天师道不该满足于只在中土传教,应该勇于向外开拓。
“总体来说,你们新天师道或者说传统道教缺乏向外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向外探索?”
“是的!”
“犹如汉博望侯张骞通西域那样,向着未知世界大胆探索。”
“如此不仅对传播新天师道大有裨益,对华夏来说也大有益处。”
在西方殖民时代,宗教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作用,甚至充当着先行者身份。
基督传教是列强殖民时代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传教士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殖民者,他们用比较平和的手段,支持着殖民、从事着殖民。
甚至为了传教殖民,基督教还罗织出一整套的话语体系,将基督教等同于文明,反之则是野蛮、未开化。
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如火如荼的时候,也是基督传教的鼎盛时期。
而基督传教和殖民扩张更是惊人地暗合,传教唯一目的就是拓展基督帝国的疆土。
再翻开明末那段历史,你会发现早在数百年前,西方教士就已来到了华夏。
他们既把基督教带到了华夏,也把华夏介绍给了西方。
卫朔希望传统道教也能扮演这种角色,既把华夏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把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带回中土,以开阔华夏民族眼界。
而这也是卫朔不得已而为之,既然大部分国人眷恋乡土不愿远行,那不如让新天师道作为华夏探索世界的先锋。
“寇天师,孤让你们去探索海外,除了宗教上需求外,更多是华夏未来考虑。”
“等日后战争结束,天下太平,国内将会很快得到复苏,百姓生活也会得到提高。”
“但中土就这么大,早晚会无法满足华夏民族需求。”
“到那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将目光转向外界。”
“但有句话讲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任何事不早作打算,只靠临时抱佛脚绝对不行。”
“如今你新天师道在官府支持下,已基本上在中土站稳脚跟,是时候向外开拓了。”
“殿下,让本教充当对外开拓之先锋倒不是不行,只是贫道不知从何做起啊?”
“嗯,这倒也是!”
卫朔微微颔首,非常理解寇谦之难处。
从古至今,除了张骞出于政治需求跑了一趟西域外,官方再无任何探索行动。
如果真按照所谓道教典籍记载去寻找什么‘海外仙岛’,估计立马会被当成徐福第二。
不知为何,卫朔又想起了攸侯喜与印第安人,虽然明知是假的,但古人不知道哇!
“不知寇天师可曾听过攸侯喜这个人?”
“攸侯喜?没听说过?他是干什么的?”
寇谦之不知道攸侯喜并不意外,因为这个人也不怎么出名。
若不是刻意去了解,怕是崔宏等熟读经史子集的当代大学问家也未必知道。
“此人姓子名喜,乃商朝淮夷一部诸侯攸国国君。”
“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后,攸侯喜率领十万将士出征,希望挽救商王朝。”
“他们从今天的淮南地区出发之后杳无音讯,从此消失在历史记载之中。”
“孤听说了一个传闻,据说在纣王自焚朝歌后,攸侯喜率麾下人马乘船在极北之地渡过了海峡抵达了大海对岸,并在当地繁衍生存下来。”
“还有这种事?怎么听着像天方夜谭?”
“此事是真是假,孤也不清楚,可对你们天师道来说不正是一个机会?”
“你们完全可以打着寻找炎黄苗裔的名义去海外探索,顺便再找找所谓的仙山仙岛。”
第595章 平定南中()
p
“贫道……”
寇谦之刚要开口应承下来,可不知为何,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来。
因为他很清楚,一旦下定决心让新天师道走出去,带来的可不光是荣耀,还有牺牲。
如果他们什么也不做,老老实实待在中土,完全可以享受安宁生活,何必去域外受苦?
但是!他若今日弗了雍王之意,未来天师道必将被雍王抛弃。
他永远也忘不了当年与师父觐见雍王的场景,正是那一次会面奠定了道教复兴。
也正是那一次会面之后,他从师父那里知道了佛门拒绝了雍王拉拢。
结果佛门从此开始步入深渊,至今仍还看不到希望。
而眼前这次选择,对佛道两家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
寇谦之相信,若他不能牢牢抱紧雍王大腿,今日之佛门将是未来之道教。
想到这儿,他一下子握紧了拳头,暗道:“绝不能让道门在我手上衰落。”
再说,这去海外冒险对新天师道来说也是扬名机会,若能寻到一两座‘仙山仙岛’,必将大大扩大道门影响力,对日后传教大有裨益。
心意已决,他向雍王稽首拜道:“贫道愿率徒众为河西探索域外,也愿将大天尊的慈爱播撒至异国他邦。”
卫朔面露欣喜地点了点头,寇谦之的态度让他十分满意。
果然还是自家人贴心,不像佛门总是又臭又硬。
对于新天师道能不能在域外发扬光大,并非卫朔关注重点。
他更看中新天师道能够作为华夏对外交流的使者,既把华夏文明带向世界各地,也把外面的好东西引进来中土。
毕竟,只有与各个文明不断交流,才能促进华夏文明进一步发展、壮大。
因为文明之间的交流,除了物质交流外,还会促进科技、文化等全方位提升。
历史上,华夏文明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不多,而能够给华夏带来裨益的文明更少。
放眼华夏四周,除了蛮夷还是蛮夷,而这些蛮夷除了仰慕华夏文明外,只会搞破坏。
甚至还需要借助华夏来实现自身进步,而他们除了给华夏带来落后、野蛮、伤害外,再无任何用途。
而此次卫朔推动对外交流,便是想用西域汗血马、美洲玉米、土豆、古希腊文化、古罗马军事等等一切,来进一步促进华夏文明大跃进。
除此以外,不同文明间交流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例如丝绸之路,给华夏带来数也数不清的利益。
中亚乃至于西亚,以及更遥远的地中海文明,都对华夏丝绸、瓷器、茶叶极度渴望。
如能通过交流,进一步扩大现有丝绸交易规模,必然能让华夏赚个盆满钵满。
因为历史已经告诉卫朔,在工业革命兴起前,华夏一直是世界经济中心。
不过,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卫朔来自现代,更是比任何人都清楚海外开拓有多么艰难。
以河西开拓夷洲岛而言,如今两年过去了,河西势力依然没能深入岛上核心。
想到这儿,他不禁肃穆道:“华夏从未向大海迈出脚步,你们将是先行者。”
“其中难度一点儿不比博望侯凿空西域来地简单,甚至更艰难一些。”
“你可下定了决心?”
“为了把道统传向域外,贫道不惧任何艰辛。”
“好!尔既有此宏愿,孤便助你一臂之力。”
“你即刻从教中挑选出合适人选,然后前往夷洲岛找伯祚与休之,他们会安排妥当。”
……
就在卫朔坐镇洛阳,忙着整顿中原时,当初逃亡南中的谯纵终于撑不住了。
当初侯产德作乱时,谯纵曾抱有几分期望,认为河西军迟早会败退关中。
殊料,侯晖只泛起了一点儿沉渣,很快就变得风平浪静。
等王买德开始大规模迁徙蜀中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