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震你娘的军心!那是老子的袍泽!”
朱元璋提刀上前,被朱标死死的抱住,按理说朱标这个年纪,是无论如何都抱不住身强力壮的朱元璋了。
但是说来也巧,暴怒之中的朱元璋竟然被朱标抱住,寸步不得进。
“父亲,邵荣已经死了,莫非您要把您的臂膀也要除掉吗?
将士们会寒心的。”
朱标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其他军中将校虽然感慨朱元璋感念旧情,但是更不忍朱元璋在军中杀了战功卓著的常遇春。
自然纷纷跪在地上给常遇春求情。
朱振亦在军中发言,“国公,常将军为邵荣设计陷害,险些丢了性命,此为不共戴天之仇。
换做之前,常遇春将军寻仇,那是坏了大局,可如今邵荣连我们袍泽都不算了,常将军即便是寻仇,也是人之常情,您又何必怪罪?”
朱元璋怒斥道:“朱小子,别以为某不知道你如何想的,怕是常将军再晚一步,邵荣便死在你手里了。”
朱振很配合的说道:“卑职有何不敢承认,若不是常将军快了一步,某必然亲自斩他首级,坑害卑职的弟兄的人,卑职绝对不允许他活着。
国公爱护手足,卑职也不会视手足于无物。
国公岂不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混账,是谁允许你来这里与某犟嘴的,给我滚到一边儿去,不然某先斩了你。”
朱元璋话到嘴边儿,猛地将朱标推到一边儿,三两步便下了高台,正好来到朱振眼前。
手中刀高高举起,大有朱振不躲开,便斩了朱振的道理。
军中将校皆感慨万分,国公真是仁慈之主,尽管邵荣犯下如此错事,国公还如此包容,我等岂有不效死力的道理。
怨只怨邵荣自己不争气,坏事做绝,把命丢了。
朱振将常遇春死死的护在身后,很是光棍道:“国公心中有怒气,但是常遇春将军乃是国之干城,留有重用,不如先杀小子消消气,留常将军一命。”
“恳请国公饶常将军一命。”
常遇春在军中,素有残暴之名,几乎每次攻破一座城池,都要大杀特杀,被他屠杀的俘虏数不胜数。
可是这只是让敌人记恨他,但是他的战友,没有不喜欢他的。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出朱元璋的手段,但是却几乎所有人都真心实意的跪下请求朱元璋留下常遇春。
“你们这是陷我与不义之地啊!”
朱元璋一脚踹到朱振,哐当一声将手中兵刃扔在地上,转身亲自帮士兵抬来的死不瞑目的邵荣合上了眼睛。
“兄长,不是我不给你活路,实在是你的所作所为,触犯了众怒,你且在黄泉路上走好,希望你来世能生到富贵人家吧。”
“常遇春!”
朱元璋转身冷冷的看了常遇春一眼,“你可知罪?”
常遇春单膝跪地,老老实实道:“末将知罪。”
“好!你杀了某的兄弟,某现在恨不得亲手杀了你,为他报仇!可是某也知道,你是军中的悍将,杀了你便寒了弟兄们的心。
但是这不代表你的过错就这样过去了,本公现在将你贬为军山卫副指挥使,以观后效,你可服气?”
“末将心服口服!”
常遇春再拜。
朱振目瞪口呆的看着不远处一脸悲愤之气的朱元璋,“好你个朱重八,你他娘的算计到小爷头上了。”
“盱眙县男朱振!”
“末将在。”
朱振赶忙上前几步,单膝跪地。
“此次衡阳之战,你功劳不小,本公准备于吾皇请旨,敕封你为盱眙县公,实封八百户,并将本公的爱将常遇春暂与你管辖,你可愿意?”
“卑职谢国公天恩。”
朱振心中暗骂朱元璋混账王八蛋,但是身体和嘴却非常诚恳的感谢朱元璋。
“行了,军山损失惨重,接下来的战事不用参与,即刻回盱眙修整,其他部队原地休整一天,即刻发兵扬州。
”
第三百零三章 坐镇淮安行省()
朱元璋挥师扬州,准备与吕珍决战,而朱振却班师回了盱眙,同时还带着宋室敕封的盱眙县伯的圣旨以及大印。
常遇春、常茂、常升三父子,傅子介,朱沐英,刘青山,数位大将随行,以及军山两千多精锐,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的卫戍部队,总数直接超过两万人浩浩荡荡。
对于常遇春这员虎将,朱元璋还是非常爱惜的,虽然因为邵荣的事情处罚了他,但是却依然给了他两万的兵力,甚至连军山的兵马,他都可以染指。
而朱振也不是没有收获,他的新爵位是盱眙县淮安省平章。
所以朱振在回了盱眙之后,来不及与夫人们温存,便马不停蹄的赶往淮安。
表面上朱振的权威和职务都似乎是降了,但是实际上却是升了,因为之前朱振的江南行省枢密副使,看似职务非常高,疆域非常广阔,但是实际上控制区域非常狭窄,只限于军山和盱眙一代,往外开拓就全都是北元或者朱元璋的实际控制区域。
宋室的皇帝其实想的是朱振打通应天与宋室所在山东的通道,拓宽大宋的控制范围,但是朱振一直没有行动,这也导致大宋的影响力,一直没有办法到达应天,而朱元璋一直处于独立状态。
这一次朱元璋投桃报李,将整个淮安给了朱振。
第一算是对于朱振在衡阳之战的战功累累,二是答谢朱振整个军山系统对于应天对外战事的支持。
淮安本身是张士诚的领地,但是刘青山配合邓愈大破张辰之后,淮安的兵力彻底被消耗一空,而邓愈又要投入到衡阳、扬州战场,淮安行省自然不在朱元璋的控制范围内,其实多少也有些做顺水人情,连带着让朱振从北方牵制张士诚的意思。
这是大宋第二次置淮安行省,第一任平章赵均用的尸体早就凉透了。
淮安的大老爷们在张士诚手下日子过得不错,张士诚的控制核心在平江(苏州、姑苏),对于淮安的控制力其实挺一般,如今张辰败北,更是连最后一分本钱都输光了。
朱振入主淮安行省,张士诚连一点儿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现在的张士诚就剩下一个心思,保住扬州的兵马,继续做自己的逍遥王爷,当然此时张士诚也在做另外一件事情。
他有一种不祥的预估,那就是扬州丢失之后,朱元璋的大军很有可能随后就到,所以他开始疯狂的加固平江城。
张士诚对于未来的期望暂且不提,单说淮安。
淮安的人们本以为就算是淮安爆发战事,跟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大家大可以继续过自己的逍遥日子,谁曾想到张辰败北之后,朱元璋立刻派了个强势人物朱振过来。
想起朱振在盱眙诸多战绩,整个淮安颤抖一片,甚至富户家的孩子都不敢夜啼了,因为他们的父亲说,再敢哭,朱振就把你们抢走,晒成肉干,给那些穷鬼当饭吃。
朱振对于朱元璋的行径明显不是很满意,因为盱眙附近州县,自己刚刚铺好基础,朱元璋便将自己迁走,明显有卸磨杀驴之嫌。
但是朱元璋此时有意与元朝廷修好,减少北方的压力,将自己调走,也有配合元朝廷的意思。
不过朱振也不是那种使性子的人物,除却保留了盱眙和军山之外,各地州县他一点儿都没有用。
而且新到一地,朱振也不似之前那般小心谨慎,因为淮安被邓愈和刘青山一通折腾,早就没有了大规模的明面上的抵抗力量。
所以他便遵循了太祖毛选的办法,乱世用重点。
既然是乱世,便应该用治军的手段治民,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眼下淮安一团糟,只能用高压让百姓服从,只要以后,则借鉴军山的经验,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穿,赏罚分明,便可以彻底收纳人心。
“传令,随行的官员,都来府上议事。”
治理百姓,首先要治理官员,而要治理官员,首先要做到官员与自己同心同德。
朱振一声令下,便将淮安自己带来的官吏,都召集起来,统一思想,分派任务。
“是。”
一声令下,传令官和皂吏各赴军营和官衙,首先行动的则是各路将领,军法无情,如今具体掌军的是传说中的怀远黑太岁常遇春,比朱振还严厉的活阎王,大家不想死的莫名其妙,行动都异常的迅速。
“参拜平章!”
“免礼!入座吧!”
淮安知府衙门,如今成了淮安平章府,朱振高居主坐,神情冷峻,着实有了几分封疆大吏的味道。
少了一只眼睛,却多了几分杀气的虎二,单手按住腰刀,冷漠的护卫在朱振身旁,一脸的杀气。
行礼完毕,众人分文武坐在两旁,有常遇春、常茂、常升、傅子介、刘青山、范希尧,茹太素、沈醉、韩徵、叶兑也被朱振请了过来,希望发挥他治理民生上的才智。
这些人入座之后,除了叶兑老爷子经验丰富之外,其他人在民政上都是新手,这让朱振这个平章府多少有些军政府的味道。
“诸位,本平章奉吴国公之命,朱正淮安府,还希望大家同心同德,再创盱眙盛事。”
首先说吴国公,而不提宋室皇帝,这是表明立场。
其次朱振说话的时候,有意看了看常遇春,希望他能认清情况,不要因为自己是长辈,就心高气傲,不停管教,甚至影响大局的团结。
“愿为平章效力。”
“愿为平章效力。”
平章府的声音算不得热烈,但是每个人说话的语气都很真诚,这里就算是与朱振没有太过共事经验的常遇春,也欠了朱振不少恩情。
看着众人真诚的态度,朱振满意的点点头。
淮安这个地方,从赵均用倒台之后,就一直格外平静,仿佛一潭死水,而朱振来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