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顺皇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看中狄青的带兵经验之外,更多的还是想要保护这个老将。

    可没想到,这次过来皇家军校,却听闻狄青病倒了,这怎么能让陆承启不惊?当即说道:“怎么每人向朕禀告此事?”

    朱大光正想说,这是狄青自己要求的,说是小病,无需大惊小怪。可陆承启完全不给他开口的时间,便让贴身小太监去找御医了。而他自己,则快步走向狄青的宿舍。

    朱大光怕自己嘴多被狄青怪罪,也跟了上去。陆承启满腹心事,跟他说话的兴趣都没有。来到狄青的宿舍前,看着这个独力的小院,陆承启深吸了一口气,心中说道:“这个第一帅哥,可不要这么容易就挂掉啊!”狄青当年到底有多帅?帅到上战场不敢以真面目视人,怕敌人看到狄青长得太过秀美,嘲笑顺军无人,派了个奶油小生来打仗,由此可见一斑。不过以陆承启的眼光看来,五十多岁的狄青,好像也就那样。

    心中忐忑,刚刚踏入这个小院,陆承启就问到了一股若有若无的中药味。陆承启心中又是一惊:“难道狄青真的大限将至?”

    心急之下,三步并作两步,推门而进,口中喊道:“狄卿,你瞒得朕好苦!”

    狄青的房间很是简朴,一张床,靠窗位置一张桌子,几张凳子,一个屏风,一个兵器架,仅此而已。陆承启扫了一眼房间,便把注意力放在了躺在床上,想挣扎起来的狄青身上。

    陆承启连忙跑过去,扶着狄青躺下,说道:“老将军莫要起来,好好给朕躺好。”

    狄青眼中含泪,哽咽道:“老臣无用,累得陛下前来看望这老身子骨。也不知是哪个兔崽子多嘴,老臣都说了,陛下国事繁忙,日理万机。莫要因为老臣一个两脚都进了土的人,浪费了大好光阴……”

    随后进门的朱大光听了,低着头不敢说话。不过狄青是什么人,谋略于心,心思缜密得令人发指。朱大光的表现,印入眼帘之后,便知道始作俑者是他了。

    狄青叹了一声,说道:“陛下,老臣此乃旧伤,人老血衰之后,旧日弊病便陆续浮现。每隔一年,便要来袭,老臣已然习惯了。别看老臣这副模样,每日饭量并没有衰减。古有廉颇七十领军,老臣虚岁才五十有六,哪里肯输那廉颇!”

    陆承启苦笑不得,说道:“狄青武勇,朕早已得知。可人老不以筋骨为能,此乃规律。狄卿此际需好好静养,莫要动气。皇家军校已进入正轨,也无需老将军过多操心。若是老将军不听话,朕可要撤你的职了!”

    狄青最怕的就是这一招,他志向远大,可惜老来才走运,阶官达到正二品,堪比六部尚书。若是此际退下,没有过多功绩,那如何能行?听了陆承启这句话,狄青也是没了脾气,老老实实地说道:“臣遵旨!”

    陆承启是狄青惹不起的,可朱大光却是能欺负的,狄青转移了目标,沉下脸来说道:“朱学员,你没课了吗,怎么到这来了?”

    此刻副校长的威严尽显,朱大光呐呐地上前说道:“学生见过先生,先生抱恙,学生内心记挂,是以前来探看。”

    狄青心里怎么想的,陆承启不知道。不过狄青语气倒是缓和了下来,说道:“老臣与陛下要机密要事相商,你先且退下。”

    朱大光不敢违抗,退了出去,顺势带上了门。守在门口的御前侍卫们倒是侧目相看,能和小皇帝独处一室的,无不是朝中重臣,这汉子何德何能?

    不过事实已经发生,这些人就只有眼热的份了。(。)

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厢军() 
朱大光前脚刚出来,小院就走进一个人,惊讶地说道:“你们……你们是什么人,怎么敢在我父房门前?”

    朱大光认得他,是狄青的长子狄谘,官拜西上阁门副使。他此次前来皇家军校,也是前来尽孝。父亲病了,儿子就该在床前服侍换汤药。毕竟大顺以孝悌治国,纲常礼教已然深入人心。

    看着他端着一碗汤药,便知道他先前不在,是去饭堂熬药去了。朱大光见他一脸疑惑的模样,连忙解释道:“狄兄勿恼,当今圣上在里面,和先生谈话呢!”

    狄谘闻言会意了过来,但很是为难:“可爹爹该喝药了啊!”

    朱大光想了想,说道:“想必陛下也不会久留,你且拿个食盒,把药温起来,免得药力减退。”

    狄谘和朱大光也算是点头之交,这个建议还算不错,唯有如此了。按照古人的观念,天地君亲师,皇帝可是排在自己至亲前面的。皇帝的圣旨,可是比父母的话还有重要。这也是纲常礼教的一部分,狄谘没办法,只能默默地承受。他也知道,自己父亲是小皇帝重视的臣子,秘密会面也是正常的事。

    没办法,狄谘只能端着这碗药,回饭堂找食盒去了。而朱大光也知道留在此地没有什么作为,而他还有课业要完成,便自行离去。

    房间里,陆承启说道:“朕此次过来,只想知道那些厢军怎么样了。”

    狄青虽然病倒,可神志还是清醒的,听闻陆承启这么一问。沉默了一会。才说道:“从禁军大营传回的消息看。厢军被打乱,收入禁军战斗序列。剔除了体弱的士卒,再配以正确训练,现在倒是可禁军辅兵相差无几。”

    陆承启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厢军的军官,在军校里面的表现怎么样?”

    问到这个问题,狄青自信地笑了笑,说道:“到了皇家军校。这些小兔崽子还能蹦达到哪里去?不到两日,便已经服服帖帖。老臣可是要恭喜陛下,要是把大顺所以军官都收入皇家军校,能用之军之日可待啊!”

    狄青这句话的意思,暗藏了陆承启的野心。陆承启对此毫不隐瞒,反攻辽国是陆承启制定的国策,不管是出于皇朝生存的角度,还是出于民族对立的角度,两个国家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

    但陆承启是不会正面对抗一个领土和大顺差不多的强大国家,哪怕是拥有了威力巨大的火器。因为那样是不理智的。要想打败辽国,最好是挑拨女真人与契丹人的关系。让他们自相残杀,大顺在后面收割就成。

    陆承启的想法,就是要整顿大顺的所有军队,然后再慢慢换上最新装备。整合全国的厢军,就是在计划之内。陆承启下了密旨给狄青,要他接手禁军大营的训练,目的就是在此。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取消厢军的编号,只分边军、禁军。然后再把禁军派去边境驻守,换回边军。再取消边军编号,到了那时,就只剩下禁军一支军队了。这样一来,军队的凝聚力便会上升,互相之间的配合,也会比各自为战好得多。

    这个计划,只有天知,地知,陆承启自己知道,和狄青知道。狄青不涉及兵权,他知道也没关系。再加上陆承启相信,狄青是不会背叛大顺的,这个机密,他定然守在心中。哪怕是儿子,他都不会讲。

    听了狄青的话,陆承启不置可否,而是说道:“狄卿,朕刚刚去了军器监,火炮一事,已然有了眉目……”

    狄青闻言,立时瞪大了眼睛,喃喃地说道:“难道老臣有生之年,真的能看到陛下开疆扩土吗?”

    陆承启哈哈一笑,说道:“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要是后勤跟不上,最多占领辽国一两座城池。两国交战,打得其实是后勤、和国内的经济。其实正常来说,朕不该开战的。因为辽国发动战争的成本,可比大顺小得多。朕如果向辽国开战,得不偿失。”

    狄青知道后勤的重要性,可经济这个概念,他狄青原先可没有想得到。不过陆承启这么一说,狄青就理解了:“没错,辽国士卒都是征召,无需辽国出钱招募。可我大顺士卒,全凭钱银支撑。若是开战,国库必定空虚。若是有甚么天灾人祸,后果不堪设想。老臣现在总算明白,为何陛下一定要剿匪了,癣疥之患,任其发展,日后成了大祸也不定。”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攘外必先安内,此乃古圣先贤训诫,不能忘却。”

    狄青突然问道:“陛下,老臣胆敢问一句,如果大顺不打辽国,辽国还会南下打草谷吗?”他对契丹人的残忍,深恶痛绝。简直如同过境蝗虫,所到之处,赤地千里。不论金银财宝,还是镰刀锄头,甚至老弱妇孺,都一并掳掠。

    而边军投鼠忌器,哪怕是战力占优,也不敢担负杀害同胞之名。契丹人气焰越来越嚣张,以至于近几年更是猖獗,每年都要南下入侵。好在陆承启毅然出兵,成功反击了辽国,取得了文宗以来,对辽最大战果。逼得辽国签下协约,三年不得侵犯。双方开通榷场,互通买卖。

    陆承启沉吟了一番,说道:“十年内或无战事,但我大顺经济远超辽国,假以时日,贸易顺差,辽国钱银都被我大顺赚完,再起刀兵也是意料之中。不过,三五年之内,契丹人是不会再打草谷的了。”

    狄青不明白经济,只能信服陆承启的判断,说道:“那陛下准备什么时候攻打辽国?老臣愿披坚执锐,冲锋在前,为陛下开疆扩土!”说得激动,狄青又想挣扎起身。

    陆承启苦笑地把他按在床上,为他盖好被子,说道:“狄卿之愿,何尝不是朕的心愿?只是老将军只需等着好消息便是,朕已有计划,五六年后,辽国实力必然大举削弱。到时后,恢复汉人故土,不再是梦。”

    见狄青尚有话要说,陆承启继续说道:“老将军且好好修养,此事急不来。朕出来已久,是时候该回宫了。朕已为狄卿安排了御医,要依照医嘱,好好吃药。不得偷工减料,此乃朕的旨意,知道了吗?”

    狄青想说的话都被堵上,只好说道:“臣遵旨!”

    陆承启见他服了软,便离开了房间。门外,通过驰道,用皇家马车请来的刘御医已经等候多时了。

    刘御医说道:“老臣见过陛下,陛下圣安。”

    陆承启点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