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顺皇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酥穑蓟共灰爻迳显铺荩詈笫橇餮啵叨馈5暮酚拢蟠蠊奈枇斯コ蔷拥氖科皇奔浔呔钠朴兴档汀

    契丹军队所剩的云梯不多,还有十余架而已。朱大光也不敢藏着掖着了,命人把猛火油柜推出来,用火攻把云梯烧掉。

    猛火油柜的确是一件大杀器,聪明的汉人把烟火的原理运用在了攻城器械之上。它以猛火油(即石油)为燃料,用熟铜为柜,下有四脚,上有4四个铜管,管上横置唧筒,与油柜相通,每次注油三升左右。唧筒前部装有“火楼”,内盛引火药。发射时,用烧红的烙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洞经过“火楼”喷出时,遇热点燃,成烈焰,用以烧伤敌人和焚毁战具。而朱大光命人所用的这些猛火油柜则是小型喷火器,用铜葫芦代替油柜,以便于携带、移动。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石油,它遇火不灭的特性,让中国人大感兴趣。聪明的中国人很快就结合烟火的原理,把石油用作武器,制出了原理和今天喷火器十分相似的“猛火油柜”。

    这一件大杀器一出来,登时扭转了战场的形势,契丹军队为之气结,而边军则大大鼓舞了士气。特别是有些攻城士卒被沾到石油之后,扑灭不得,惨叫地倒在了地上,痛苦地翻滚来翻滚去,直到烧成灰碳才断气。看到这一幕惨剧,攻城士卒再也聚集不起士气,败退下来。十余架云梯也被焚毁了七八架,仅余三四架撤退了回去。

    哪怕契丹督军砍杀了不少吓破胆的其他族士兵,也阻止不了如同潮水般的败兵,耶律重元气得火冒三丈,眼看就要攻到了城墙之上,却被火攻毁了好事。

    但兵败如山倒,他只得勒收部队,聚集败兵,稍作休整。

    这一战仅仅是打了一个上午,幽州城就危险迭出,朱大光有点心悸了。要不是契丹人没见过猛火油柜,恐怕不易击退这般悍勇的士卒。

    他巡视了一番城墙上的边军,命令换防,把预备队换上,原先疲惫不堪的边军换下去休息。有多年作战经验的他,知道下午契丹人的攻势,会更加猛烈。

第七十六章:我有过墙梯() 
弥漫的硝烟,遮天蔽日。特别是使用了猛火油之后的战场,更是显得有些灰醚一片。这些猛火油是未经提炼的石油,燃烧起来黑烟特别大。黑烟升空后,一时间连艳阳都显得灰暗起来。

    耶律重元在大营之中,一时间也没了辙,问手下将领道:“这是什么武器,竟有如此威力?”

    众将皆不识,待得揪来一个边军俘虏,才得知这是猛火油柜,乃是近些年军器监制作出来的大杀器。里面装的是猛火油,一旦沾上,难以清洗,遇火立燃,十分恐怖。

    虽然猛火油柜的射程并不远,但架不住契丹士卒对它的畏惧。哪怕是谁,看见一个浑身着火,活活烧死的人,也会觉得十分残忍,从而彻底心寒。

    契丹大军的士气就是这样为之一挫,耶律重元也有点措手无策了。好在萧峰说道:“听那顺兵说到,这猛火油柜并不多,恐怕撑不了多久的。如果我军能制作更多的云梯,又岂会害怕攻不上去?皇太叔只需下令,攻入城中的士卒,金银财宝,汉奴女婢任由他们选取,肯定能激发士气。”

    耶律重元白了他一眼,说道:“若是如此,岂不是乱了套?传我命令,下午接着攻城。对了,汉奴们把云梯做好没?”

    负责督军的契丹将领,闻言连忙说道:“顺军实在狡猾,方圆百里之内并没有大树,末将已经派汉奴去百里开外砍树造云梯了,想必很快能回转。”

    耶律重元点了点头,说道:“下令让儿郎们吃饱一点,午后再战。【愛↑去△小↓說△網。ai qu 】若谁能攻进城中,我赏他一个大大的官职!”

    此刻,幽州城中,朱大光也知道,契丹大军一时半会组织不起攻势了,便下令吃饭。不多时,煮好的饭菜端了上来。比之以往的伙食,打仗这会的伙食好多了。虽然还是糙米为主,但平日里吃怕了野菜、麦麸和高粱的边军,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军官的伙食好一点,还有白面馒头。朱大光倒是没吃白面馒头,把馒头让给了守城边军,自己扒拉了一碗糙米饭,填了一下肚子就放下碗筷了。

    不得不说,朱大光的确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可能也与他当年也是从小卒做起有关,他十分了解边军的心思。这些边军都是穷苦人家,为了吃上一口饭,才选择当的兵。这年头世道不太平,当兵是个危险的活路。若不是到了绝境,谁会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

    当兵的话,还能吃饱饭,虽然吃得也不怎么样。更何况还有军饷,若能当够十年大头兵,积攒些钱银,也能回乡娶个婆娘,过上点好日子。哪怕是有人喝兵血,克扣军饷,当了十年兵,也能积攒个几十贯。当然,如果战死了,就一无所有了。

    这些边军倒是很看得开,当兵都是为了搏一个前程,不是如此,谁去当苦哈哈的边军?皆因边军的粮饷虽然比不上禁军,但也相差无几,比起厢军,高了不止一倍。所以报名边军的穷苦人家,每年都是这么多。

    边军们吃过饭,彼此都没什么交流,都在检查武器。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看见明日的太阳,说再多还不如把武器整理好,活命的机会也大一些。

    朱大光忧心忡忡地看着不远处的契丹大营,说真的,他觉得很憋屈。契丹大军简直目中无人,把大营修得这么靠前,若是城中骑兵有一万,朱大光都敢连夜偷袭。只需绕到契丹大营的背后,趁其不备,放火烧营,肯定能建立奇功。可惜幽州城里面仅有两千骑兵,大多数还是驽马,仅仅冲锋一阵便没了马力,怎么跟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契丹骑兵打仗?

    朱大光恨恨地望了一眼契丹大营,握紧了拳头,拳头上的茧子和青筋,表现出他此刻的悲愤之情。

    而还在赶路的王韶,他自己都有点不相信,因为他现在已经来到了幽云十六州的地界边缘,尚有一天,便能赶到幽州城下了。

    王韶派出的斥候,隔一个时辰回报一次,只为了不给敌人沿途埋伏的机会,和监视敌人的情况。最远的斥候刚刚被派到幽州城,探取契丹大军的动静。

    越是有名的将军,用兵就越是谨慎。哪怕是行险用计,也是建立在强大的情报后面的。而陆承启在王韶出发的时候,把幽云十六州一带的监察士都给了王韶,任他调用,为的就是情报上面的领先,不错过任何一个战机。

    王韶并没有减慢行军速度,作为一支半数步兵的军队,能日行百里,也是王韶所想不到的。这些时日以来,高强度的行军,磨练了这些禁军的意志,几乎每一名禁军,都很像成长了不少。当然,也不是没有非战斗减员,仅仅是脚上起泡的禁军,多达千人。但原先这些老爷兵,居然丝毫不吭声,不肯落队,让王韶暗暗称奇,思索道:“难道陛下整理出来的练兵方法真的具有奇效,把这些兵痞都训成了这般模样?说不得,我回去领军之后,肯定要试上一试。”

    而沿途除非真的支撑不住倒下的禁军,也被送往附近县城州府,前提是先把禁军军服给拔掉,免得契丹奸细有所察觉。

    整体来说,非战斗减员并不多,这一支进两万人的队伍,还是保持着队形,默默地朝前面行军。他们不是不累,不是不苦,而是在信念的支撑下,咬牙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路走来,风餐露宿,雨打风吹,都没有击垮这一支禁军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则是陆承启不止一次灌输给他们的,精忠报国!

    不知道是谁起了开头,那一首《中华军魂》又再一次响起:“如果祖国遭受了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雄壮激昂的歌声,就是他们信念的最高体现!

    王韶也不是第一次听见这首歌,可是不论听了多少遍,他还是被歌词深深打动了,一股“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情勃然而发,他也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不知不觉间,禁军的士气再一次提升起来……

第七十七章:各方反应() 
顺辽在幽州城下展开激战,处在辽国和大顺周边的几个国家,或多或少已经从大顺的《大顺民报》之中,得到了消息。

    此时的高丽王是王徽,乃是高丽国第十一代国君,政治也还算清明。其时,大顺和高丽来往密切,高丽以汉语汉子为官方语言,几乎所有方面都仿造大顺朝的制式。

    现在因为辽国强盛的关系,高丽依附大顺,就是为了不独自抵抗军力强大的辽国。而大顺有需要高丽挡住东北边的辽国大军,双方各取所需,所以便成了依附关系。以大顺为主,高丽为藩国,需要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但高丽并不甘心就此一直屈居在大顺和辽国之下,奈何朝鲜半岛的地势,阻碍了高丽的发展,还有两个强大的邻居,高丽就是想搞些小动作,也会暴露在两个强邻的眼皮底下,实在有苦难说。

    现在辽国和大顺又起刀兵,恐怕暗地最高兴的,就是高丽国王了。这不,王徽暗中召集大臣,幸灾乐祸地说道:“今年崔卿前去朝贡,却被那小皇帝羞辱一番,拿回来一车所谓特产,无非是一些瓷器、茶叶,比之我国所产皆有不如。哼,如此吝啬,活该他大顺现在倒霉!”他也不想想,哪一些所谓百年高丽参和鹿皮,就想换回一车金银,这不是打劫行径?那些高丽参比一根小指都细幼,真是欺负人家不识货,拿几年的人参来鱼目混珠。

    崔介安也恶狠狠地说道:“微臣还想要回一些粮食,好充实国库,没想到那小皇帝推脱说黄河水患,大顺也没有粮食。百;度;搜;索;→;愛;♂;去;♀;小;♪;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