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好么?”敖正邦没想到刘继业的手法如此激烈,甚至将逃跑者处决,心中感到非常震惊。

    “犯了军纪,就要受到军纪惩罚!而拒捕潜逃者,为避免其逃离,只能开枪阻拦……至于枪子打着了其要害,也只能怪他命不好。”说了这些,刘继业又道:“我知道子瞻你担心什么,没事!此事你只管负责整合第三十三标,上面的事情我来负责。须知……我与督抚大人还是能说的上话的。只要占住大义,问题就不是太大。”

    敖正邦听后心中一阵感动,只觉得对方是为了让自己才会下的手,心中平白生出愧疚的心思,握着刘继业手道:“今日我才知道文鹿的仗义!以后凡有任何需要我敖正邦做的,虽九死也不辞!”

    “你我兄弟一场,不需如此!”刘继业哈哈笑道,又低声吩咐一句道:“趁此机会,子瞻可结合演练之糟糕表现而将几个疏于管理……比如这三营的管带,一并罢去。”

    见识了刘继业的手段后,敖正邦也对自己有了不少信心,他用力点头道:“明白了!”

    虽然这几个旧军官是端方塞入第三十三标的,但是一来刘继业本人与端方的关系也很紧密。二来,刘继业也确实抓住了军法和军纪,占着理。三来,射杀的人是职位最低的哨长而非队官,端方犯不着为了一个小兵而与手下大将闹别扭……最后,就是刘继业知道随着摄政王的上台,端方自己的官位都有些难保,不会有多少功夫或精力去管一件符合军法的小事情。

    ……………………

    四个小时后,在刘继业处理完了震惊全标的第九队聚众吸毒事件后,第三十三标第一营内几个军官却在议论之前的事情。

    “这次文鹿可是做了件好事啊……”一个军官如此感叹,第二队队官冷遹脸上露出了赞同的表情,附和道:“确实,我们早就看那几个人不顺眼,把伯先兄留下的第三营给弄得乌烟瘴气的!杀了、罢了实在是大快人心!”

    这话却让与会的熊成基和柏文蔚不舒服,尤其是柏文蔚,他挥手制止了冷遹说下去,恨声道:“诸君莫忘了,此人便是逼走伯先兄的罪魁祸首,而且也拒绝参加我们的大起义……我看,此人八成已与满狗同流合污了!”

    “无论如何,大家都要牢记,他刘继业与满狗一般,是我们岳王会的敌人!”

    柏文蔚此言一出,无人再出声响。

    。。。

第219章 烂熟于心() 
看小说“”第二百十九章烂熟于心

    擅自斩杀哨长,无论理由如何,在哪里都是大事情,。此刘继业在初步处理了一下后,便把剩下的事务全权交给了敖正邦,同时叫上协副张孝准让他帮助敖正邦,免得万一前者一时心软,弄出差错出来。

    而刘继业自己,则第一时间赶赴第九镇司令部徐绍桢处解释。

    得知刘继业居然亲手枪决了一个拒捕潜逃的哨长,就算是有书面的证据,还是让这个老上司吓了一大跳。

    好在这次秋操徐绍桢对刘继业的感官好了许多,而且徐绍桢本人对鸦片也是深恶痛绝,刘继业的举动也都符合军法规定……再加上徐绍桢作为新军统制,对自己的部队里面被插入了不少旧军军官其实也有不满,因此最后还是默许了刘继业的行为,只是在言辞中多加敲打、免得其恣意妄为。

    从徐绍桢处出来,刘继业又去拜访了端方。

    与徐绍桢不同,端方很明显对刘继业的行为不快,态度也不似之前的亲近。不过在木已成舟,连供词都出来的情况下,他也无可奈何,也犯不着为此而与刘继业决裂,尤其是现在高层斗争如此激烈的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过默认归默认,对刘继业提出的从第三十四标调人过去,端方却不置可否。

    明眼人自然看得出来,刘继业是借着机会安插心腹,进一步控制第三十三标。

    究竟支持不支持刘继业的这个举动,端方还没有下决定、尽管他相信刘继业的忠心。不过在刘继业私下又送上银票万两,理由又是整顿第三十三标战斗力,端方最后还是默许了。

    通过吸食鸦片为借口,再结合之前演练时第三十三标相比第三十四标而差劲糟糕的表现,刘继业在敖正邦的协助下对第三十三标开始进行了更换。除了第九队的那几个倒霉蛋之外,第三营管带也由于连带责任而被半强迫地调职。此外,还有一批军官相继情愿或不情愿地离开了第三十三标,而他们空下的职务则大部分由第三十四标的文学社社员所接替。

    最后从第三十四标调任至第三十三标的军官包括:

    第九队队官:万鞠(文学社)、第三营管带:李尚纯(文学社)、第二营管带:文奇(文学社)、标副:祁匡训(文学社)、以及正参谋官:关启平(文学社)。

    但是作为端方同意此次调动的结果,第三十四标空出来的职位,则必须又外界、而且是从北洋六镇中调任,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平衡。在这批新军官到任之前,军务就暂时由副职代理,一如当初沈同午代理第十七协协统一般。

    人事调动直到九月二十日才大致完成,而刘继业接下来的公务重心;对太湖秋操的准备则完全交给了沈同午处理,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蔡锷回信了。

    经过一个月的等待,蔡锷给蒋方震回了一封四页纸,长达七千余字的回复。

    信很长,用词很文言,但是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项:首先蔡锷讲了一番自己在广西的经历,对蒋方震表达了想念和问候。其次,蔡锷仿佛老生常谈般地提到了立宪相比革命的优越性,指出中国当前之悲惨状况必须稳定压倒一切,而革命反而可能动摇根本,使中国万劫不覆。在清廷表现出新政和立宪诚意时,立宪优于革命。

    再次蔡锷才提到了当前的局势,认为就算革命能侥幸占领一城一地,却也无法获得力图求稳的广大士绅与舆论支持,因此蔡锷认为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在信的最后蔡锷还是劝告了蒋方震一番,并希望其将这个回复转达给刘继业参考。

    其实蔡锷来信之前,刘继业便已经做了决断。这封信只能坚定了其想法;在有能力改变之前,人的行为必须顺大势而为。逆潮流而上并非不可能成功,但是其失败的风险,和成功后所付出的后果却太大。

    而且仓促行事,在自身根基不稳的时候就加入到革命的浪潮中,对完成国家主义的目的并无帮助。

    不过蔡锷来信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进一步地增强文学社内的说服力。

    在文学社改制后的第一次最高会议中,刘继业让蒋方震将蔡锷的信发下去,待众人看完后,开口问道:“诸位有到现在依然支持在本年内发动革命吗?”

    本来与会众人中也就张孝准曾一度有些心动,其余人都受刘继业的影响而反对加入光复会的行动当中,此刻在张孝准个人都已转变时,自然是没有人反对、一致通过了。

    此项议题结束后,接下来最高会议的内容主要是就第三十三标分社的开展工作而讨论,关启平作为分社社长全权负责开展文学社的工作,最近压力山大,工作繁忙,累得人都瘦了许多。

    而且在初步开展工作后,关启平很快就与柏文蔚等人的岳王会势力有了接触,增加了其工作的复杂性。不过这方面内容,关启平打算抽空先一步请示刘继业后再说。

    到了最后,会议也进入了最后一个议题。

    “国家主义补习班即将开始,诸君也将在各自分社中负责为我社员补习国家主义之理念。身为承担使社员明白自身使命的诸君,责任重大,意义重大……而我作为国家主义的引路者,也想借此与大家系统性地谈一谈国家主义究竟是什么。”

    刘继业很少在会议中长篇大论地阐述自己的思想,但是为了接下来光复会大革命中,稳住团体,他必须让所有人明白国家主义究竟是什么!

    “首先要搞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要信奉国家主义!”

    视线轻轻扫过在场所有人,大家都端坐着,专注又认真地看着刘继业。

    刘继业的声音本来略微偏尖,但是经过长时间训练后已能在演讲时努力变得深沉而不显刻意:“我们的目的第一就是拼尽手段,用尽方法使我中华民族重立世界之林,恢复汉唐之荣光,使我民族有人格、国家有国格,再不为他人所欺辱!其次,便是在完成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的同时,建立一个完全公允、超脱全部阶级的国家,并通过这个国家来对社会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使得所有阶级之间利益均等和~谐,最终建立理想的和~谐社会!!我们坚信,这两个彼此关联之伟大目的,唯有国家主义才能完成。”

    “那么何为国家主义,而我们又为何坚信国家主义才是中国之最好、唯一道路呢?”

    稍微顿了顿,让众人又思考的时间,刘继业继续道:“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了解什么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了解生产力、了解因自身资源差距所造成的不平等、了解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本质性不同。”

    “当今社会大势,是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横扫世界,一路摧毁无数文明、建立起由西方世界主导的世界体系,全世界仿佛都臣服在西方列强脚下。然西方列强所以强盛之根本,不在坚船利炮……那只是表象。其核心原因,是西方从国家至社会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至工业社会之转变;可以说工业化才是西方列强强大之因,而坚船利炮只是这一事实之表现而已!更进一步地说,同盟会那些人所推崇的,西方政治上表现的民主共和,一如坚船利炮般,也只是事实之表现,而非列强强大之原因!”

    刘继业一拳砸在桌上,忽然提高音量:“当今之世界民族想要奋起,想要不至于变成印度那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