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记叙有无误也说不定。
然而,由于孙策的穿越,历史的改变,神亭岭之战没有上演,孙策也无从知晓事情原委,虽然不免有些遗憾,但与得一良将相比,些许遗憾又算的了什么?
孙策已经基本确认了何冲此人便是“曲阿小将”,不过还是要将太史慈召来,打算问问这何冲的情况。
没过多久,太史慈便赶到了县衙之中。
孙策看着自己颇为看着的猛将太史慈,十分欣慰。
“子义坐吧!”孙策点点头,说道。随即命令侍女上茶。
这次上的茶,不是六安瓜片这种绿茶,而是红茶。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红茶经过了一定程度上的发酵,要比绿茶的工艺略微复杂了一些。
因为孙策喜好喝茶,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江东有不少的地方都开始种植茶叶。
比如,吴郡和会稽郡都有人开始种茶。
虽然种茶的规模并不大,但是供应上层社会的贵族享用,是完全足够了。
孙策是极为喜好享受之人,他想起了穿越之前,冰红茶的味道。
嗯,于是红茶出现了。
以沸水冲泡红茶,加入蜂蜜和冰块,味道还真不错。
虽然还不如后世冰红茶的味道,不过也还算可以了,总比没有强。
孙策看太史慈微微尝了一口白瓷茶杯中的冰红茶,随即开口问道:“子义,这红茶怎么样?”
太史慈想了想,说道:“与绿茶相比,味道似乎更加醇厚。加入蜂蜜和冰块之后,口感也更好了。”
孙策闻言,笑着说道:“哈哈,既然如此,一会我让公绩给你多拿几罐。”
太史慈一听,拱手说道:“那可就多谢主公了!”
(第二更,17k首发,希望大家可以在网站上注册支持一下,不求打赏,只求鲜花、收藏和点击!)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3、平山越 五()
闲扯了几句之后,孙策终于说道了正题上。
“子义,你可知道何冲此人?”孙策笑了笑,开口问道。
太史慈闻言,笑着说道:“莫不是凌霄立了大功,主公方有此问?”
孙策点了点头,说道:“坊间传言,说你与何冲相交莫逆,看来此言不虚!”
“的确如此!”太史慈微微颔首,并没有否认。
孙策见太史慈点头,又继续说道:“有人说你飞黄腾达之后便忘了故友,看来也是虚言了!”
太史慈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并不需要理会那些闲言碎语。
朋友,贵在相知。
太史慈明白,何冲是个骄傲的人,他不会依靠自己往上爬。
同样,太史慈还明白,是金子总会发光,何冲一定会凭借自己的军功受到重用。
果不其然,何冲的确立了大功。
“给我讲讲何冲,我很感兴趣!”孙策放下茶杯,开口说道。
太史慈闻言,说道:“凌霄,乃是庐江郡人士,出身豪族。其家中长辈因与振武将军有旧,因而随其南下江东。凌霄为人豪爽义气,武艺高强,且自幼熟读兵法,是一员难得的将才!”
“何冲的武功与子义相比如何?”孙策对这一点十分好奇,他迫切的想要知道,“曲阿小将”的武功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
听到这个问题,太史慈倒是沉吟了一会儿。
孙策眉毛一挑,开口道:“难道子义也不了解何冲的武艺?”
太史慈摇了摇头,说道:“启禀主公,凌霄武艺究竟是什么程度,我也不知。但肯定不在我之下。”
孙策听到这里,微微颔首。
想必历史上之所以没有“曲阿小将”的后续记载,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在神亭岭一战中战死了。
毕竟以程普、宋谦、黄盖等十二人的武艺来看,虽然单挑不如何冲一人,可群殴总打得过吧!
不管怎样,这个历史谜题,孙策是解不开了。
万一真实的历史是,“曲阿小将”武力值高达200,平推江东十二大将之后,感觉人生了无意义,从此寄情山水,归隐山林了呢?
孙策不再去考虑那些有的没的。
喜得良将一员,何须再管其他?
太史慈走后,孙策开始签署一道命令,这道命令将要交给何冲。
孙策任命何冲为侍卫司军司马,于山越降兵中编练1000人。
同时,孙策也给陈剑发去了命令,命令陈剑招降山越人,于余汉县东部重新设置三县。
在对待山越降人的态度上,首先要将山越人打乱安置,抽其青壮为兵,置老弱务农。
其次,所有单身山越妇女全部分配给江东军士卒,为妻为妾皆可。在江东军士卒的选择上,优先考虑未婚的伍长和什长。一来伍长和什长是一支军队最为精锐的核心;二来安抚好伍长和什长的家庭生活,能够进一步增强其对孙策的个人忠诚。
这些政策,事实上便是为了汉化山越人,以增加江东人口。
在任何时代,人口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
恰好江东有山越这个经验包,不刷白不刷。
当然,伴随着孙策给陈剑的这一道命令,一同去的还有鄱阳郡郡丞陆航。
陈剑一介武夫,处理建城、招降、安抚之事自然不行,这些事情还得要陆航这种文官去干才在行。
鄱阳郡的平叛事宜进展的比较顺利,海昏县与余汉县全部被解围,武夷山脉中的山越族长周仆已经投降,只剩下九岭山中的山越部落。
而另一边,宛陵郡的情况却不是很妙。
由于宛陵郡的情况比较紧急,郡内西南部的陵阳、黟县、歙县均被山越人攻破,所以平山越左都督周瑜接到命令之后便立即兵分三路前往三县。
平山越左都督周瑜,自领陪戎营攻打黟县。
宛陵郡都尉董袭,领4000郡兵奔袭歙县。
而侍卫司校尉孙辅,领本部2000兵马攻打陵阳县。
周瑜之所以这样分配兵马,是有原因的。
整个宛陵郡的地形是中部多山,后世著名的景点黄山,恰好就位于陵阳县、黟县、歙县三县的中心位置。
换句话说,攻破这三县的山越人便来自黄山之中。
黄山之中的山越势力极为庞大,仅部落便有三个。而且这三个部落全都是人口五万人以上的大部落。
每个部落都至少能拉出去3000士卒,且都是配有竹甲和铁枪的精锐士卒。当然,这种精锐对于江东军来说,只不过是个笑话。
然而,这些江东军眼中的笑话,竟然不可思议的攻破了宛陵郡的三座县城。
这三座县城位于黄山附近,从建城之日起,就十分注意防御,城池修建的高大坚固,各种守城物资也向来准备充足。
宛陵郡都尉董袭领兵西去参战之时,专门将留守的1000精兵分散在了这三县之中。三县各自留守300精锐郡兵,连郡治宛陵县也只有100士卒。
可见董袭对这三县的重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谁能料到这三县竟然被攻破了!
从理论上讲,300精锐江东士卒外加随时能够组织起来的2000青壮,守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起码也能够支撑到江东军回援。
这其中当然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
准确的说,这三座城池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坚固的堡垒总是先从内部攻破,这句话并非虚言。
山越人的叛乱,起因在于荆州的挑动。
而挑动这件事的实际操作者就是于吉。于吉向来是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当了这么多年道士,糊弄几个土豪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于吉的诱惑加威胁之下,这三县每一县里都有一家土豪做了内应,打开了城门。
里应外合之下,宛陵郡兵根本猝不及防,有的被全歼,有的则好不容易逃走了一部分。
好在宛陵郡的山越人汉化程度较高,再加上内应的关系以及于吉的约束,屠城这等血腥暴力的事件倒是没有发生。不过,抢劫是避免不了的。
山越人辛辛苦苦下山打仗,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粮食、布匹和金银!
(第一更,17k首发,不求打赏,只求申请一个账号收藏,点击,送花。)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4、平山越 六()
三县之中,陵阳县距离彭泽县最远。
不过最先到达作战地点的,却是目标直指陵阳县的孙辅及其麾下兵马。
原来,孙辅并不是一路步行而来。
孙辅在征得孙策同意之后,在水军的保护下,沿长江水路,直接到达了陵阳县治下的贵池镇。
这个小镇算是长江水道上的一处港口,不过并不算繁忙,主要是给过往的商船进行补给。
从贵池镇再往陵阳县城去,距离就要近很多了。
此时的陵阳县城,丝毫看不出来像是经过大战的样子。城墙看起来依旧高大坚固,不过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整个县城内,犹如鬼蜮空城一般,空荡荡的。
大街上只有拿着武器的山越人在走动,他们已经连续抢劫了好几天,此时已经抢的差不多了。
既然是抢劫,那就少不了杀人和强奸。
街道上,有不少的尸体,男人女人都有,那画面看起来极为血腥,惨不忍睹。
城内的山越人说实话并不算多,约莫只有2000人。
放在往常,这2000人想要攻打陵阳县,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可是,话说回来了,再坚固的城池,可架不住有带路党啊!
陵阳县中的山越人内应叫做张波,也算是陵阳县内的一大豪强。不算田地,仅其家中仆从便有千余人。
说起来张波叛乱的原因倒也简单,无非是于吉给了他一些不切实际的封官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