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格尔家看样子是指望不上了,那家人现在自己还焦头烂额自顾不暇,而关于匈牙利铜矿的坏消息也不停传来,据说那位刚刚当上波斯尼亚国王的萨格勒布公爵公开表示会保护在匈牙利境内的铜矿,而铜矿受益人似乎是某个之前名不见经传,如今却名声很大的罗马商人。
总之没有一件事是让人省心的,而让马克西米安最不放心的还是他的军队。
出兵意大利的奥地利军队是由马克西米安亲自率领的用来镇压瑞士人的一部分部队,和原来驻守在奥地利大公国西部边界上的另一支军队共同组成的。
富格尔家的破产让皇帝的财政一下陷入窘境,虽然他还不用急着偿还之前从富格尔家借贷的那一笔笔的款项,而且实际上他也从没打算还钱,可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支援皇帝忽然发现自己的军队似乎养的有点多了。
奥地利军队在需要的时候大约可以临招募到48000至最高60000人出头,这个数量对马克西米安来说已经是有些难以承受了,不过在之前因为有富格尔这个冤大头的支持,他还不用为过于庞大的军费发愁,可现在他就需要考虑再过几个月用什么给手下的士兵开饷。
所以马克西米安并不希望与法国人全面开战,因为那的确是他难以承受的。
马克西米安希望路易十二能尊敬他的身份,至于说米兰的卢德维科,马克西米安会支持他只是因为担心法国人在意大利一旦扎下根后会对自己不利,如果法王能保证不会侵犯到他的利益,马克西米安倒也不会过于固执的一定站在卢德维科一边。
只是让皇帝失望的是,路易十二和他那个讨厌的前任一样固执而又霸道,对于皇帝提出的尊重斯福尔扎家族应有权益的委婉说法,法王不但毫无余地的予以拒绝,甚至还公开要求马克西米安退出意大利。
“因为这是米兰合法继承人的内部问题。”
这样的回答等于是彻底把马克西米安挤兑到了墙角,面对这种局面,皇帝知道如果自己真的乖乖撤军,那以后就干脆一头扎在维也纳的宫廷里躲着人不见面,再也别想出来混了,这是马克西米安绝对不能接受的。
谈不拢的结果往往只有一个,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获得,一时间双方军队摩拳擦掌准备开打。
虽然奥地利军队隐约有着切断自己退路的迹象,但是路易十二并不担心,他知道自己的兵力比敌人多,而火炮数量也远远超出对手,这就让路易十二信心百倍,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已经听说了皇帝似乎陷入了账务危机的传言。
这个时代对于保密往往不如何看重,而一些不涉及具体机密的消息更是可以随便在人前议论纷纷,更何况关于皇帝的大金主遇到麻烦的事早先就已经传开,现在再看看马克西米安迫不及待的主动想要通过何谈解决问题,路易十二很快就猜到了皇帝如今面临的困境。
在严词拒绝了马克西米安的建议后,路易十二并没有急于调动军队,他开始修建野外工事和半永久营地,同时他下令派出一支军队返回米兰。
之前因为已经宣布自己为米兰的统治者,所以路易十二就没有急于让人搜刮米兰的那些艺术珍品和多年积累下的财富,而现在他派人回去就是专门搜集那些财富充斥军费。
路易十二已经做好与皇帝长期对峙的准备,直到最后把如今已经焦头烂额的马克西米安活活拖垮。
法王的打算并没有瞒住马克西米安,或者说从开始路易就没打算隐瞒自己的计划,看着法军营地那边召来的一队队的工人开始热火朝天的干起活来的情景,马克西米安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没有钱是办不成事的,而他钱袋子里已经剩不下多少钱。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军营里势必还要增加入秋后的种种装备,这让皇帝意识到绝对不能再这么拖延下去。
马克西米安下定了决心。
9月4日,奥地利军队首先发动了进攻。
一支受雇与奥军的波西米亚轻骑兵趁着清晨的薄雾弥漫突袭了位于科莫湖西南湖湾附近的一个法军阵地。
这里是法国人军队的最右翼,奥地利人之所以会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科莫湖对岸的一支波西米亚轻骑兵对这一带十分熟悉。
对于奥地利人的突然袭击,法军开始有点慌张。
这是因为从路易十二本人到下面的普通士兵都多少有点轻敌了,他们认为兵力居于劣势的奥地利人不会主动挑起事端,或许看到法军采取守势奥地利人还会高兴的感谢上帝。
但是这一次法国人显然错了,当奥军发动进攻的情报传到路易十二那里不久,紧接着送来的就是科莫湖湖湾阵地已经失守的坏消息。
路易十二被彻底激怒了,虽然知道马克西米安急于交战的心态和自己应该贯彻拖延战术的正确,可作为登基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指挥的大战,路易十二同样有着不能不接受挑战的原因。
法王召集了他的将领们,在经过一番争辩讨论后,9月5日,法军开始向被奥地利军队占领的瓦雷泽推进。
路易十二已经决定,就如同马克西米安要从都灵方向截断他返回法国的退路一样,他也要截断皇帝返回奥地利的退路,至于谁首先放弃原定计划寻找对方决战,那就看双方谁先沉不住气了。
事实证明法王要更稳健而又富有决断。
当得知法军没有向自己的主力所在都灵进发,而是向瓦雷泽推进后,刚刚赶到瓦雷泽的马克西米安不得不命令原计划从都灵向东南前进,直接威胁法军后路的奥地利军队迅速向瓦雷泽靠拢。
两个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了,这个时候整个欧洲还只有一个人知道,这将是一场持续长达60年将近三代人的一场漫长战争。
只是虽然知道这个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是这个人如今也正有自己的一点小烦恼,所以对于法奥两国的战争,他也就暂时不去关心了。
和两个欧陆强国的直接碰撞这种大事比起来,在罗马涅发生的战斗就显得微不足道毫不起眼了,虽然对于当事人来说不是这么事,可即便是在梵蒂冈,人们议论更多的还是那场两国大战。
凯撒已经回到了罗马,不过是被人抬回来的。
他并没有在战斗中受伤,不管是运气好还是因为蒙蒂纳人的子弹和箭矢都躲着他,凯撒是完好无缺的离开费拉拉的。
也许是因为太骄傲的缘故,当看到贡帕蒂派人把缴获的军旗送回来后,凯撒终于因为这些天的紧张,彷徨,和被失败无情的连续打击病倒了。
因为天气骤然转凉下了一场雨,凯撒发了高烧有时候还会说胡话,所以当他回到罗马的时候,年轻的瓦伦蒂诺公爵看上去真的很糟糕。
亚历山大六世在为儿子能平安回来喜悦不已的时候,也为凯撒的遭遇说不出的愤怒,他把凯撒的惨相在信里详细的写给了卢克雷齐娅,在信的最后教皇忍耐不住的这样写到:“既然你的情人已经获得了胜利,我建议你这个时候应该开始冷静的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否则你对自己的家人是这样刻薄,我甚至怀疑你是不是我的女儿”
卢克雷齐娅被父亲如此严厉的指责吓坏了,她急匆匆的命令人为自己准备行装要赶回罗马去看望她病倒的哥哥,不过不等她的队伍出发,一封来自蒙蒂纳的信把她重新按回到了比萨的摄政宝座上。
巴伦娣的信依旧写得冷淡而没有多少热情,事实上她和卢克雷齐娅之间也的确没什么可说的。
这从还都在罗马,她们各自父亲的羽翼下时就是这样,卢克雷齐娅总是如被人们瞩目的最耀眼的太阳,而巴伦娣则是那颗最不起眼的星星,有时候细想起来巴伦娣觉得就是和那个波西米亚野丫头或许还都能找到点话题聊一聊,至于和卢克雷齐娅,谈不来的。
“法国人暂时不会来了,托斯卡纳和罗马涅,你认为这个时候应该由谁来统治,或者你认为应该过不了多久又会再发生一场这样的闹剧?”巴伦娣的信里很不客气的把教皇父子讽刺了一下“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我建议你尽快把我们之前的提议向教皇再次重申,而这一次我认为不会再有多少困难了。请记住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为亚历山大在罗马涅与托斯卡纳的统治敲下最后一根坚固的钉子。”
接到信的卢克雷齐娅渐渐冷静了下来,她知道巴伦娣所说的建议就是重提由马希莫接管费拉拉,这样至少在名义上这座城市还归教皇领地所有,但是实质上费拉拉将会归于蒙蒂纳统治。
而巴伦娣的野心似乎还不止这些,她在提出由马希莫驻管费拉拉的同时,还提出了让布萨科撤出博洛尼亚的条件,那就是把博洛尼亚归于费拉拉教区,而蒙蒂纳会补偿教廷一份丰厚的赔偿以弥补博洛尼亚在被占领期间可能会遭受的损失。
“巴伦娣·德拉·罗维雷。”看着这封信,卢克雷齐娅有些胆怯了,她觉得如果自己带着这么个条件返回罗马,或许亚历山大六世真的会因为愤怒而不认她这个女儿。
可是正如信中说的那样,卢克雷齐娅也很清楚这的确是个难得的机会,不论是对亚历山大,对她,还是对他们的女儿埃斯特莱丝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只是卢克雷齐娅没有完全按照巴伦娣的叮嘱去做,她一边把巴伦娣提出的条件送给在罗马的乌利乌和马希莫,一边把这一切写成密信派人坐船赶往那不勒斯,她要向亚历山大告状。
卢克雷齐娅觉得巴伦娣的要求很过分,而在听说了这个要求之后的亚历山大,脑海里浮现出的则是一个东方成语“得陇望蜀”。
布萨科的鲁莽举动给蒙蒂纳带来了一场危机,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巴伦娣却利用这个危机转而为蒙蒂纳寻求了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