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遗诏之中,特地告诫他: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
让他收敛些,低调些。
年轻的时候,先帝的告诫,他根本就不放在心里。
直到老来才明白,老父亲的告诫,每一个字都充满智慧。
而现在的太子,则与他的性格完全不同。
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反面。
太老实、太仁厚、太有慈悲心肠了。
太子册立三十余年,博望苑也建立了十几年了。
但这位太子居然没有主动加罪过任何大臣,哪怕某个臣子犯罪确实证据确凿,最多也只是厚赏辞退。
这太可怕了!
老刘家历代以来,哪一个皇帝不是杀伐果断,冷酷无情?
纵然号称泽及鸟兽的太宗皇帝,也曾亲手逼死了亲舅父郅候薄昭,饿死了亲弟弟淮南厉王刘长,先帝更是直言:吾不因一人以谢天下。
到了太子据这里,直接反过来了。
吾不因天下以谢一人。
对于亲戚、大臣和朋友们,他太宽厚了。
这要是将来即位,这大汉江山,还不得变成卫家、公孙家和石家的私人乐园?
若是如此,那就太可怕了!
自己的功业和祖宗的基业,怎么办?
他不得不为后世考虑,所以就故意玩出了尧母门的事情,刺激刺激,抽打抽打这位太子。
若实在不行,他也没办法。
刘家素来就是宗庙重于君,为了祖宗宗庙和天下社稷,废立储君,乃至于清洗朝野的事情,又不是没人干过。
先帝不就为了他能顺利登基,先废粟太子,族其后族,然后又逼死了粟太子的支持者条候周亚夫吗?
可惜,太子据就看到了尧母门的事情后,依然我行我故,这使得他不得不去考虑‘废储’。
可欲废储,难度却是非常大的。
比先帝废粟太子还要难很多很多。
幸亏这时,神君显灵了,让他得到了这个年轻人。
第两百九十五节 面圣(2)()
“陛下缪赞,臣惭愧……”张越连忙说道:“况且,家上神慧天授,仁厚爱人,臣所做的只是如实禀报,一切皆为家上明断之……”
对于一个合格的官僚来说,永远将功劳和成就,让给上司总不会有错。
天子听着,却是呵呵一笑。
郁夷县的事情,他岂能不知?
事实上,现在郁夷之事的前因后果,他现在都已经命人查的清清楚楚了。
虽然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太子宾客为了一己之私,阻止救灾的事情。
但为何一个区区的太子宾客,就能绕过整个储君系统,将这个事情几乎做成?
国家为了让储君能顺利接班,自太宗开始,就设立了好几个制度来互相牵制。
为什么这几个系统,一个都没有反应,居然还要一个外人,一个长孙的大臣来提醒?
只能说,现在的太子据的储君系统,已经整个的烂掉了!
而能把祖宗设计,为了拱卫储君和培养储君的系统都搞烂。
他的这个长子,这位储君,也算是一个人才了!
事实上在得知郁夷之事的时候,这位陛下心里面的怒火就已经沸腾了起来。
错非太子据亲自去救灾了,而且,过去一个多月一直留在郁夷救灾。
恐怕他便已经动了废储之心!
高帝、太宗,为储君设立食邑县,太常、宗正和御史大夫,从天下州郡遴选最好的年轻官僚,充为太子舍人。
目的就是让储君在食邑县中,在这些从天下选拔的良才的辅佐下,实践治理国家,处理大小事务。
更是为了让储君在食邑县中施恩,拉拢人心,树立民望,团结臣民。
然而,太子据连这个事情也能搞砸。
好好的施恩、收买民心,竟演变成了残民、虐民。
十个县都能搞成这副模样,十个郡呢?天下呢?
那还不得跟秦二世一样,天下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今太子据虽然看上去似乎幡然醒悟了。
似乎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但,天子心里面很明白,他的儿子和他一般,都是犟脾气。
不撞南山不回头,甚至就是撞破了头,也不肯回头的人。
所以,他在等,在观察,在看。
甚至已经决定,稍稍的试探一下太子。
当然,这些事情他不会和眼前这个‘小留候’说,也不会跟任何人说。
“卿过谦了……”天子笑呵呵的对张越道:“朕这次诏卿来此,是有件事情要告知卿……”说到这里这位陛下的神情就严肃起来,对张越道:“朕命奉车都尉和执金吾,去排查了爱卿的祖上出生……”
他将一册书简,拿出来交给张越,道:“经奉车都尉和执金吾查验明白,已经确认卿祖为留文成侯幼子辟疆,辟疆曾任孝惠侍中,与绛候、曲逆候共定诛除诸吕,匡扶汉室之策,其后功成身退,奉留候遗命,避居上郡,辟疆生子胜,先帝前元年间,胜自上郡迁关中,居于南陵,就是卿的这一脉了……”
对于刘氏来说,想要查清楚一个编户齐民的百姓的来历,简直不要太简单。
哪怕这户人家曾经迁徙多次,但只要他留有户籍在档,就一定查的清楚。
就像张越家,哪怕躲了近百年,传了四代,也依然被扒了个底朝天。
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大。
为了查清楚这个事情,执金吾和奉车都尉霍光,前后派出了数十个使者,前往上郡、代国,清查历代的户籍档案和文书。
费劲了无数心思,才从故纸堆将这些东西扒拉出来,证明了张越确实是留候之后。
张越看着手上的书简的文字,也是惊讶万分。
虽然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但此事被证实,还是令他有些心跳加速。
贵五代耶!
而且还是万户侯五代!
可惜,留候侯国早已经废弃,就连嫡系的张不疑那一脉,现在也早就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其实别说是留候家族了,当年开国之时的诸侯王们,现在还有谁依旧显贵?能找得到吗?
汉室迄今虽然不过百余年历史,但却成功的将开国王侯们埋葬在历史长河之中,连高帝诸子都只剩下一脉在传(就是太宗这一系)。
不过呢,在天子面前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甚至还得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痛哭流涕的样子。
不然,就是不肖子孙!
张越此刻也是如此,他捧着文书,沉痛的拜道:“祖宗神武,而子孙不肖,竟不能奉宗祀以祭之……死罪死罪……”
说着就拜道:“臣当奉祭先祖神主,追根溯源,以香火血食祭之……”
天子却是忽然问道:“卿即为留候之后,又辅佐长孙、为朕侍中,依照惯例,朕可以为卿复家,恢复留候侯国……”
“不知道爱卿可愿?”
复家是汉天子的特权,可以将一些曾经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扶保过社稷安危的功臣,在其子孙发生了意外失国后,特别下诏,从其旁系之中挑选出一个人来继续这位功臣的香火、封国、祭祀,以此显示皇恩浩荡。
但张越连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他拜道:“陛下厚爱臣,臣谢之,然臣闻,当年大司马霍去病与陛下对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臣虽不肖,犹为大司马之豪情所感,愿效之!”
“匈奴外患未灭,臣将不受爵,不受土,愿陛下成全!”张越说着就深深一拜。
留候的侯国,自然是很大的。
其封国的富饶自不用说。
哪怕复家复封,基本都会移封他地。
但其规格和待遇不会变,依旧是万户侯!
张越很明白,他只要答应,那么一个万户食邑的大县就是他的了。
从今以后别说是他了,就是他的子孙后代,也可以混吃等死了。
但他怎么甘心混吃等死呢?
况且,接受了这个复家的侯国,以后他还怎么出征?
食邑一万户,几乎已经到达了汉室列侯的顶点了!
卫青为何当年三子在襁褓,全部封侯?
因为已经封无可封,只能褒扬其子了!
而他若接受了,等于自己主动断绝了未来领兵的道路。
当然,更重要的是——张越知道,该怎么说话,才能让这位陛下开心!
第两百九十六节 面圣(3)()
听着张越的话,天子哈哈大笑,一副‘朕没有看错你’的神色。
这位陛下,大约是汉室历代天子里,最容易将自己的内心活动表达在神色的。
简单的来说就是喜怒形于色,喜欢和讨厌,从来不会藏在心里面,而是直接说出来。
就像他当年在鼎湖带着一帮方士游览传说中的黄帝飞升灵台时,就脱口而出:嗟呼!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妻子如脱履尔!
意思就是:啊呀,我要能跟黄帝一样飞升,妃嫔美人什么的,就和我得鞋子一样可以丢弃!
这位就是如此的坦然、不造作。
和他那些爱表演的父祖,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的人生经历,也使得他不需要隐藏自己内心的情感。
自登基以来,除了太皇太后曾经镇压过他几年外,任何事情他都是顺顺利利的。
顶着巨大压力,与匈奴开战,几战就平推了匈奴,打的匈奴人只能龟缩到漠北。
其后东征卫满朝鲜,南伐三越、西南夷,无不是传缴而定。
乃至于连万里之外,与汉隔着十几个国家的大宛想要捋虎须,也被他按在地上一顿胖揍,然后自己砍了国王的脑袋,送上宝马求和。
到现在,那大宛王国都是汉之臣属。
其国王即位后,第一件事情是要求得汉室册封。
不得他册封,大宛王就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他是确有本钱这样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