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他们的自身利益,更关乎他们所共同认定的价值观。
如今,张越言之凿凿,所谓‘古之君卿大礼’。
若能证实,恐怕除了左传外,人人都将无比高兴!
张越微笑着,转过身去,看向那个老儒生,长身拜道:“不敢欺瞒zhang者,小子偶从兰台所遗旧秦七百余万片残简之中,发现了数十片秦人自楚所得的简书,虽然很多都被战火所焚烧,字迹模糊不清,但小子还是从中整理出了一篇较为完整的简牍,其为楚国所记郑国史料,晚辈命名为”
后世的清华简,张越在网上看过许多整理出来的内容。
而兰台和石渠阁之中,藏有萧何当年从秦阿房宫废墟之中清理出来的成千上万片残简。
萧何在世时,动用了举国之力整理了其中百余万片,并在这些残简的基础上,重建了汉室的制度和法律。
只是剩下的,就再没有人有这样大的毅力和功夫去整理了。
一直以来,都藏在兰台和石渠阁。
故太史令司马谈在世时,曾花费无数精力整理和重建它们。
其子司马迁继任后,为了编纂,同样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
可惜
这个工程量实在太大了!
大到,哪怕司马谈父子不吃不喝,用尽一生,也无法完成。
事实上,他们父子两人一生只整理其中不过一成的残简。
即使如此,也让司马迁得以写成号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
但,剩下的那些残简,在司马迁死后,就再无人过问了。
等到西汉王朝灭亡,王莽篡汉,以及随后的新王朝毁灭,战火重燃。
这些萧何花费无数精力,从秦代废墟抢救出来的典籍,大部分被付之一炬。
剩余的一小部分,为东汉继承。
三国时代,董卓火焚雒阳,这最后的遗存,也消失无踪。
不得不说,这是诸夏民族文化的莫大浩劫。
而现在,作为穿越者,张越自然明白,那些残简的重要性。
正好,有空间在手,只要他想,几乎可以将任何见过的文字,全部记忆下来。
于是,他就去了兰台,将藏于兰台的两百余万片残简,整理了一番。
虽然因为时间太少,暂时只整理了大约十几万片。
其中只有七千多片,能够辨认或者有研究价值。
但这已经足够了!
因为,他从这些简牍里,找到了小半部楚国史书。
其中,正好就有。
总计二十一支竹简,差不多一千两百字,虽然都是以大纂写成的,且散落在数以万计的简牍之中,错非张越,开了外挂,不然其他人再强也无非将它们整理起来。
也正是因此,张越才有这个底气。
当然,其实哪怕没有找到这篇简牍,张越也能‘发明’一篇。
反正,兰台堆磊的简牍,成千上万,大部分都没有人关心。
他随便在里面找几个已经字迹模糊的简牍,再做旧一下,谁能知晓?
这个时代没有后世的那些测定技术,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人搞清楚的。
众人听着张越的话,一下子就都激动了起来。
那个老儒生甚至泪流满面,哭着说道:“其文安在?愿侍中与我一阅”
再没有比士大夫们更关心这种事情的了!
关乎礼法,谁不重视?
也正是因此,古文学派,才会层出不穷。
只是,古文学派的大部分所谓‘古文经典’,出现的太蹊跷,而且,其文法、用词和经义,都和现存的今文学派的经义,背道而驰。
很难让人信服。
但石渠阁和兰台的残简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尽毁六国史书。
但是
他没有做绝,当年他曾下令,将六国史书和其他所有搜集到的诸子经典,运到咸阳,藏在阿房宫之中。
是项羽的那一把大火,葬送了这些珍贵史册和先贤智慧的结晶!
大量的珍贵史册与先贤典籍,几乎都被焚烧的干净。
其实儒家,还不是最惨的。
真正悲剧的是墨家与杨朱学派。
墨家的著作,现存只剩下了一书,其他经典,特别是在秦国的相夫氏之墨两百年的心血结晶,全部被毁。
杨朱学派就更惨了。
连渣都没有剩下来
张越这次整理简牍,就整理出了大量相夫氏的残简。
其中记录大量技术和先人的智慧结晶。
有不少,完全可以在现在复制出来,依然能领先世界!
张越闻言,微笑着道:“兰台残简,国家机密,汉家制度不许外传”
“不过”张越面朝建章宫方向拱手拜道:“天子圣德,许小子可以抄录部分”
他从怀中摸出一张白纸,递给那老儒生:“zhang者请看,这就是小子所抄录的一文”
那老儒生几乎是颤抖着双手,上前接过那张白纸,将之打开来,看着上面的文字,只是读了一遍,就笑着哭起来:“是先王之书也,是先王之书也!”
先秦的史书,其书写是有其公式和规格的。
其文字、词语的用法,都与现今大不相同。
而恰好,这位老儒生是专门研究和钻研先秦典籍的老人。
只是看一遍,他就知道,这是真的!
因为,现在的人,几乎无法再模拟古人的文法和写法了。
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时代背景不一样,就算勉强模拟,也模拟不出那种风骨和气度来。
更不提这纸上不仅有文字,还绘了副图,正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国人卜于宗庙的卜噬图。
这就更做不得假了!
而其他认识这老儒生的人看到这个情况,纷纷凑上前来,拜道:“王公,请予晚辈一观”
老儒生看了看张越,在得到张越同意后,将手里的纸张,递给了其他人,让他自由传阅。
众人看了一遍,眼中都满是震撼。
“是真的”众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没有办法,纸上的文字,不仅仅行文和用语,几乎和大家所读的其他古代经典如出一辙。
更重要的是,其中郑武夫人所规劝孺子的话,完全符合其当时的心态。
只是,终究,这纸上的文字只是手抄的。
在没有见到兰台残简,亲眼看到那些用战国大纂写成的文字前,没有人敢下定论。
毕竟,兹事体大!
众人相互看了看,然后不约而同的面向张越,拱手拜道:“侍中公,吾等这就去向天子请命,请入兰台,一观简牍原貌!”
张越自然微笑着点头,道:“小子与诸公同去”
至于杨宣?
他此刻,已经成为了路人,变成了配角。
在如此大事面前,他和他的左传学派,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没办法!
在重建天子之礼,重建王道礼法的大事面前。
区区左传学派的生死存亡,无足轻重!
第四百七十七节 震撼(2)()
于是,众人立刻浩浩荡荡的组队前往建章宫。x
足足二三十位鸿儒,仅仅是博士就有十几人
至于尾随其后,跟在后面的士大夫公卿,更是有数百人之多。
没有办法,这种大事,人人都想露个脸,占个坑。
不然,日后别人问起来“当初张侍中发现郑武夫人规劝孺子书君何以不在”
怎么回答
等大家走到建章宫门下时,在京两千石以上大臣,也纷至沓来。
就连那些很久不露面的列侯勋臣们,现在也火急火燎的闻讯赶来。
等大家走到凤凰阙下,守门的卫尉候司马看到这个阵仗,被吓了一大跳。
他甚至吓得赶紧命人将宫门关闭,几乎就要敲响代表着警戒的铜钟。
还好,他的理智还在。
他微微探出头,看着在宫阙下,密密麻麻的人群。
其中带着博士冠帽的人,有十几个。
身穿两千石衣冠的人,数以十计
至于列侯冠冕,更是不知道多少了。
“怎么回事整个长安的公卿士大夫都来了”他挠挠头,一边连忙派人去通知执金吾领卫尉事王莽,一边问道“诸君何来”
张越走上前去,举起自己手里的宫籍,大声喊道“吾乃侍中张子重”
他转身看向其他人,道“至于诸公,皆在京博士、士大夫、两千石公卿列侯”
“吾等来此,乃是欲要入宫,向天子请旨,请入兰台,借阅兰台残简”
那司马狐疑片刻,开口道“侍中请稍候,兹事体大,请容末将通禀天子”
而此时此刻,天子正站在玉堂的高台上,远望着对面的神仙台。
他心情很不错。
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报告小留候在尚冠里大道,将左传学派,锤成了猪头
这让他很得意。
叫尔等古文诸生,跑去诸侯王那里
叫尔等私底下和朕唱对台戏
这就是下场
至于,左传杨宣所说的那些谄媚的话
若他现在只是二十岁的时候,大约还会信
但现在嘛
被鲁儒和董仲舒忽悠了以后,他已经学会对儒生的谄媚和迎合进行分析。
就左传那些渣渣,天天嚷嚷着莫如和亲便,死都不肯支持他对匈奴的复仇战争。
更紧要的是,他们还反对盐铁官营,不许自己干这干哪。
就算扶持了起来,除了捣乱和添乱外,大约也没有别的用处了。
所以呢,他就算听了,也是无动于衷。
甚至,他还感觉有些作呕。
“左传杨宣,连士人的原则和立场也能抛弃”天子在心里冷笑不已“朕安能指望他们”
当了四十七年皇帝,他早已经明白,除了少数人外,大部分的芸芸众生,都是嘴上嚷嚷着忠君,实则私底下打着自己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