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说道:“此正如主公之与朝廷也。朝廷残虐暴吝,必为民众所恨。而主公正可为武王第二,效法武王。”
刘范说道:“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我此来,是来视察你这个长史是否称职,与同僚之间关系若何。不过,今日观之,你倒是很会和同僚们打交道嘛!”
张辽说道:“主公有所不知,起初我等将领,得知主公突然提升一个未曾加冠,又无甚功绩的少年人为军中长史,自然都是疑惑不解。我军自建军以来,历来都是以功绩为先,以能力为重。若无能力,又无功绩,不可担当重任。故而,我等皆小觑郭小长史,以之为溜须拍马之辈,与之不亲。但郭小长史却不以为意,主动逐个来访我等。后,又在短短一天之内,将军中积压已久的杂务统统处置完毕,赏罚分明,判断清晰,遂使军中将士颇为惊奇。”
刘范点点头,说道:“奉孝果真有如此之能?”
郭嘉说道:“区区杂务,在属下眼下,还不是何等难事。”
刘范点点头。庞统为耒阳县令时,也就是一天不到,就将耒阳县内多年以来的杂务一并办理完毕,使张飞都十分的惊奇,然后带着庞统向刘备推荐。而西凉军的军务,可比耒阳县一个小县城要难管理得多了。郭嘉却能在短短一天不到就可将事务办理完毕,可见郭嘉的能力真是与生俱来的。
刘范想到了长久以来还没有询问过郭嘉一个重要问题,于是说道:“以奉孝之见,接下来这场大战中,我胜率几何?”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如同云雾一般在刘范的心头,久久未曾散去,让刘范一直非常头疼。可能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范也是一直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郭嘉一听刘范突然在众将面前问起这个问题来,一下就警觉起来。郭嘉说道:“主公此问,可是确定朝廷将攻西凉?”
一听郭嘉问这个,诸将也是立即警觉起来。刘范说道:“事已至此,也没有必要再隐瞒着你们了。实不相瞒,早在几天前,锦衣卫就已经传回了消息,称舞阳君等人皆拒绝劝皇帝停战;进贡之物,皇帝也一概不收。如今,朝廷正在调兵遣将,招兵买马,不日即将进攻西凉。”
陡然听到这个消息,诸将反而是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十分沉稳。刘范挑选的将领,资质最差的,也是马超。但马超虽然不怎么懂得以智谋取胜于疆场,但马超之勇武,堪称吕布。曹操都曾经被马超打败过,称马超勇力不下于吕布。马超都是天下名将,更遑论其他将领了。虽然魏延、庞德等人勇力不如马超,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智谋超群。一般的将领,听到敌人强悍,可能未曾开战就早已丧胆。但刘范的武将班子可不是寻常武将,怎会害怕朝廷之官军?
郭嘉说道:“属下既然敢归附主公,自然是赌主公取胜。”
刘范再次重复他的问题,说道:“那我取胜机率有多大呢?”
郭嘉斩钉截铁地说道:“属下以为,主公必胜,朝廷必败。”
刘范十分惊奇,说道:“朝廷治下有十二州,近四千万口;而我治下不过三州,近千万口。且我将为西域所拖累,而朝廷则是摆脱了流民的累赘。实力悬殊,攻守变势,我都对取胜没有把握,最初我以为取胜之机率不过十分之一。而奉孝却敢言我必将取得全胜,这又是为何?”
郭嘉说道:“回禀主公,属下在入凉州之后,就知道主公必胜,而朝廷必败,此乃天道所致。为何?因为属下一入凉地,眼前景象,便是政通人和,民生繁荣。凉地百姓,无不倾慕主公,以主公为主,而非朝廷。主公爱民如子,天下皆知,更为凉人所熟知。主公入主凉州以来,兴宽仁之政,使流民安居乐业。凉人得主公厚爱,自然是感恩戴德,不胜感激,愿为主公为犬为马,死战不怠。此为主公之得民心之故也。而反观朝廷,治下百姓,为主公之四倍。但朝廷多年以来,残害百姓,涂炭生灵,早就使民心远离朝廷。
之所以有黄巾之乱,就是因为人民已经不堪其扰,欲推翻之。而朝廷能存留至今,不过是因为朝廷是汉室。汉室国祚四百年,人心思汉。故而百姓久在汉室治下,习惯了汉室之天下。而且,朝廷得到天下士族的支持。所以,朝廷才尚未倒下。而朝廷已近陵迟,人心虽思汉,而不向汉。若大战将起,朝廷虽可征召百万雄兵,但必定是军无战心。而主公则不同,主公将战,士卒皆愿死战,军心稳固。而且,纵使朝廷有四千万口,而这四千万口中,又有多少人愿为朝廷死命?而主公虽只有千万口,这千万口却皆愿为主公死战。
如此,就算朝廷之得天时,主公也可得人和。而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朝廷虽趁主公忙于治理西域,出兵西进,可得天时之便利。但人民不愿为之卖命,无人和之利。主公虽然为朝廷所逞,但只要有三州民众鼎力相助,朝廷之军必然不能与疆场之上占得一丝先机。董仲舒之言天道,乃是帝王从上天之意。于属下看来,民心所向,就是天道。主公得人心,必得大胜。此所谓天道所致。”
第四百零九章 惊天危机()
刘范听完,困扰他多时的问题迎刃而解。刘范一直不确定他能否在此次大战之中取胜,但郭嘉一语中的,言刘范之必胜,这让刘范心安不少。刘范说道:“郭奉孝真乃鬼才,顷刻之间就为我将时势剖析尽。如今我之胜绩可坐等矣。”
正在这时,典韦进入大帐,说道:“禀主公,情报已被传回。”
刘范闻言,下意识动作就是与郭嘉对视一眼。刘范说道:“奉孝及诸将都随我来!”随着,刘范便第一个冲出了营帐,郭嘉和诸将也是赶紧跟从刘范,骑上战马。很快,刘范从大营返回到刺史府。准备进入刺史府时,又命人去通知贾诩和田丰两人同来。议事堂内,只见刘诞一人正在焦急万分地走来走去,手里还拿着厚厚地一沓纸。
刘范快步走入议事堂,坐上位置。刘诞想立即禀报,让刘范给拦下来了。贾诩和田丰不到,刘范一直不会心安。很快,贾诩和田丰也是气喘吁吁地赶来了。刘范看到贾诩和田丰的到来后,说道:“休文,现在可以说了。到底是何情报?”
刘诞一脸凝重地说道:“兄长,据洛阳据点传回来的情报来看,恐怕这次,我们西凉真的是凶多吉少,穷途末路了!”
刘范一听这话,一颗刚刚被郭嘉所激励起来的心,又瞬间沉入幽暗冰冷的深海里。而谋臣和武将们,一听刘诞如此说,心情也是十分凝重警觉。刘范知道,若不是情况十分严重,刘诞也不会如此言重。刘范说道:“仔细讲来,勿得漏掉。”
刘诞说道:“喏。果如兄长所猜测的一样,正是曹操曹孟德那厮向朝廷建议的西征一事。原本皇帝惧怕洛阳之变重演,对此事十分犹豫不决,踌躇不前。在第一次廷议时,曹操被张让斥出,西征一事随之不了了之。但第二天,不知曹操用了何等计谋,或许是背后有高人相助,忽然皇帝对于西征一事之态度变得十分强硬,第二天就下令再次就西征之事进行朝议。在廷议时,曹操在朝廷中献上了一计,朝廷百僚对此颇为赞同,皇帝便下令施行此计,故而得以加官进爵。”
刘范忧心忡忡地说道:“我素来知道曹操此人,足智多谋,诡计多端。若是他为朝廷设计攻伐我西凉之地,则必是一击必杀之绝户计。因为他绝不会容忍西凉之独立于汉之外。”
郭嘉毕竟是新附之人,还不了解刘范对曹操此人的警惕和防备,故而说道:“主公,曹操是何人?主公何以如此重视?”
刘范说道:“奉孝很快就会知道为何我如此痛恨他。在此次西征中,奉孝一定会对曹操印象深刻。奉孝也要记下此人,因为此人必将成为你之后长期的对手,此人不得不防。”
郭嘉点点头,知道刘范看人是从来不会错的。郭嘉说道:“既然主公如此重视,嘉必当对此人另眼相看。”
刘诞说道:“兄长此言不错。正是曹操此人为朝廷献计。曹孟德之计,堪称千古未有之狠毒计策。比此计策更为可怕的是曹操。曹操能想出如此毒计,未尝不能再设下一毒计。”
刘范说道:“那曹操之计,又是何等计策?”
刘诞说道:“在解释之前,请容小弟取出地图。”说着,刘诞走到了刘范背后。刘范为了鼓励麾下的谋臣武将们不忘天下大业,特意把一张静心绘制的天下地图悬挂在他的背后。这样,在刘范召开会议时,每人皆可清晰地看到天下形势,知道敌我之间差距,知道山川之向,地理之表。
地图上,绘着大汉以及周边各国,最西有安息,最东至倭国。大汉的国土,在地图上以红色涂色。而刘范领下的三个州,则是以刘范最为崇尚的黑色涂色。在地图上,清晰可见的是刘范的三州三十二郡,在面积上已经快与关东十二州相接近了,这主要是因为西域的面积很大。
刘诞拿起长长的棍子,指着西凉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说道:“兄长,我们四面八方俱是敌手。曹操之计,为十军会攻之计。曹操在西征之统筹上,不仅安排了东面之官军,另外还安排了其他九路兵马。一共十路兵马,将从西凉的东西南北四面八方一同围攻。在东方,朝廷依曹操之计,除安排有官军外,另又下令让乌桓、鲜卑、并州出兵。乌桓因朝廷答应犒军,故而答应;朝廷又遣使与鲜卑七部,邀之共讨西凉,以报兄长昔日杀檀石槐之仇;董卓历来仇恨兄长,又恐朝廷降罪,故亦听命。届时,东路之军,将有官军、乌桓军、鲜卑军和并州军,四军之数,不下数十万。”
刘范听着刘诞的话,心情更为紧张。曹操竟然会为了铲除他,还动员起了如此之多的敌人。官军本就让刘范忧愁,如今又多了乌桓人、鲜卑人和董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