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大家依托山寨劫掠百姓,抗击大西军,但忠义军开到,那些义军则纷纷投靠,宣布改邪归正
少数以劫掠为生的土匪虽然还想负隅顽抗,但有地方民团帮助,再加上忠义军大量装备虎蹲炮、佛朗机炮,大量装备鸟铳,那些饭都吃不饱的土匪怎么是忠义军的对手?
……看门事件,看性感车模,看校花美女,看明星写真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181章 红衣大炮()
在控制潼川州全境之后,共俘虏两万余人,各部先挑选精壮补进军中,然后就是委任靳统武为游击团长组建第11团,作战参谋杨永泰被委任为参谋长。
在历史上,靳统武为李定国后期主要军事助手,也为李定国的托孤重臣,其才略当然远非常人所可比拟的。
但由于过去长期在大西军中,对忠义军作战方式颇不了解,为了让部队迅速形成建立,杨轩时不时到该部巡视,更是向该部派出多名军官训练营学员,以帮助其练兵。
经过整编,各团实力不但得到恢复,而且兵马多有所扩编,比如警卫团现在已经超过甲种团的编制,而其他参战各团都已经达到乙钟团的编制。
俘虏剩余人马根据各地荒地多少,则分散到各地进行屯耕,这几年兵荒马乱的,各地死人甚多,抛荒也非常严重,安置灾民绰绰有余。
这些俘虏如同细沙一般融入大海之中(民众),要想起事基本上不可能,再说了大家有力气造反,总不会没有力气种地,现在荒地如此之多,只要大家肯干,何愁温饱?
在占领潼川州之后,除了组建第11团之外,更是建立炮团,第9团千总马鸣銮改任炮团都司,其遗缺由警卫团千总杨福全担任。
过去忠义军所使用的多为佛朗机炮,自从去年开始铸造佛朗机炮以来,随着铸炮技术的发展,考虑到未来战争的需要,从三月份开始铸造红衣大炮。
这红衣大炮仍然采用这个时代比较先进成熟技术,如铁芯铜体,铁膜铸造水冷却技术,锻打技术、药室加粗方法等,以装配军队。
这红衣大炮仍然采用这个时代比较先进成熟技术,如铁芯铜体,铁膜铸造水冷却技术,锻打技术、药室加粗方法等,以装配军队。
考虑到作战方式不同,共铸造了两种红衣大炮,即2斤炮这种野战炮与臼炮这种攻城炮。
2斤炮重约400余斤,炮身长1。48米,外口径14厘米,内径7厘米。
(仿照吴三桂洞庭湖沉炮,在太平天国时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打捞,打捞铁炮身长1。48米,外口径18厘米,内径7厘米,重达310公斤。
与一百五十余年后的法国铁炮相比,中国铁炮炮管明显较重,在拿破仑当政时期曾经大量制造火炮,其中最有名的6磅炮(2。54公斤)口径为93mm,身管长1。52米(16。3倍口径),炮重389公斤。
也就是同样重量的铁炮,在一百五十年前中国只能发射2斤铁球,而在一百五十余年后的法国则可能发射威力强劲的5斤铁球。)
吴三桂等这个时代人采用传统工艺铸造出来的红衣大炮重量达到310公斤,但由于这个时代只有传统大马车,独轮车,以及主角发明的三轮车,拖拽起来非常困难。
历史上满清进攻潼关,就因为火炮落在后面而耽误数日战事。
为了方便火炮运输,这次除了采用铁芯铜体铸造方法,采用钢模水冷却法等新式铸造方法,而且在铸造过程中连续多次锻打,每门火炮基本上用了一千斤生铁与150斤铜料,如此才铸造出重量在400斤的2斤炮。
新式铸炮方法减少的不仅仅是重量,而是战场机动性,而且非常耐用,连续发射30颗炮弹而没有任何损伤。
2斤炮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每10人操作一门三斤炮,设立一名炮长,其中6人负责发射,另外4人负责周围警戒。
每3门三斤炮编为一个炮兵中队,设有中队长、观测员、测量员等。
10门三斤炮编列为一个2斤炮大队,这次共铸造了30门2斤炮,编练为一个2斤炮营。
除了野战炮之外还有一种攻城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臼炮,如果说2斤炮是一种古典的加农炮,那么臼炮就有点仿照榴弹炮或者迫击炮的味道。
臼炮外形类似中国的石臼,因此被称为“臼炮”,其特征为炮身短(口径与炮管长度之比通常在1:12到1:13以下)、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
臼炮重500斤,用四轮木制炮车承载,能够发射30斤的铁球,其射程超过两百余米,用以攻城。
一门臼炮操作人员为10人,其中3人操作,其余的人马则传递运输炮弹(铁球或者石块),此次共铸造了10门,希望在攻打成都城的时候起到奇兵作用。
新政慢慢推开,地方逐渐安定,在众官员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杨轩则将注意力放在盐赋上面。
在顺庆府的时候杨轩就关注盐政,但顺庆府不产盐,当时主要关注食盐销售环节,潼川州则不同。
在离遂宁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中国死海,也就是在这个湖泊之中由于湖水盐分太高人可以浮在水面上。
在封建社会,盐铁政策那可以说是国家大政,管仲为何能够辅佐齐恒公成为春秋霸主,汉武帝为何有钱能够征讨匈奴,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施行盐铁专卖制度。
管子?海王记载,管仲为齐桓公算了一笔账:一个具有万辆兵车的大国,1000万的总人口中应纳税的人约100万,每人每月征收30钱,一个月也就3000万钱;
但另一方面,只要每升盐加价2钱,因为食盐销售严格按照户籍实行“计口售盐”,每月即可多得6000万钱,远超过每月30钱高额人头税带来的收入。
在汉武帝时,通过桑弘羊推行食盐民产,官运,民销等专卖制度,为抗击匈奴带来大量金钱。
虽然隋朝有废弃食盐专卖制度,到唐朝末年方重新施行盐铁专卖制度,经过数百年发展,盐赋成为仅次于丁赋的全国第二大税赋。
在明朝的时候,蓬溪、郪县、遂宁等各地都相继发现盐矿,当地民众开采,然后卖到各地州县去。
在东方小的时候也曾经多次听爷爷谈起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到遂宁挑盐来买,可以说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明代遂宁食盐保证了整个川东北食盐供应。
现在控制了潼川州六县(蓬溪、射洪、潼南、遂宁、乐至、安岳)之后,这天潼川知州唐阶泰召集八大盐矿矿主,潼川州四大盐商,几个私盐头子来到衙门。
第182章 垄断高价的秘密…私盐走私()
现在看到会场上竟然同时出现盐场主,出现盐商,出现私盐贩子,不要说这些人,就是旁边的衙役也感到气氛紧张到极点,有的甚至紧握着手中的板子,稍稍不对就冲过去痛打一顿。
大家互相用眼睛鄙视着对方,如果不是身处衙门之中,可能有的人已经冲过去扭打在一起,而就在这时一个衙役高声喊道:布政使大人到,大家请保持安静。
听到这些,这些人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裳,看到杨轩走过后抱拳问好(明朝不同于清朝,人都有相当的人格的)。
杨轩转过身,看着众人笑道:“大家请坐吧,大家可能也知道我的口头禅是税赋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地方官就应该为民众争福利啊。
各位,这两天我看史书,有一点感到非常不明白,现在特的向各位大家请教。
宋史?通货志说宋朝盐引每张,价6贯,也就是每引相当于需要6两银子的税赋,也就是每斤食盐北宋要缴纳要缴纳30文铜钱作为税赋。
我大明将全国分为10大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食盐重量为300斤。
万历四十五年时改为纲盐法,官府不再干预盐务,只管抽税,一引盐只需要缴纳2两银子,每斤食盐10文铜钱,远远低于宋朝水平。
大家说说,我大明官盐是不是应该卖得比大宋低?”
众人一愣,对古书大家没有研究,但杨轩既然这样说,大家都纷纷点头道:“大人,我大明皇帝体恤我们商人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啊,大人,我大明施行仁政啊。”
杨轩乐呵呵一笑道:是吗?朝廷既然如此善待我们商人,我们商人也要善待普通乡亲啊。
在宋史?通货志上清清楚楚写明一斤盐市场卖价不过50文铜钱。
反观我们大明,官府税赋只收到每引2两银子,每斤盐不过10文铜钱,你们看看,你们到底买了多少银子?
官盐市场零售价格有的地方买到2,3钱一斤,私盐也买到60文铜钱,大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情?”
众人大惊,听说在顺庆各县已经放开食盐买卖,只要给予一定保证金,只要缴纳正常赋税,食盐可以自由买卖。
稍稍一改变,市面上盐价由300文铜钱一斤降低到100文铜钱,现在杨轩将大家召集过来,难道还想重拳打击期间不法?
几个盐矿老板对视一眼,解释道:“大人,从我们盐矿出去的每小引盐(约200斤)也不过4两白银,换算下来每斤食盐出矿成本不过20文铜钱。
大人,天地良心,我们只是养家糊口,没有赚到什么钱?
有的盐商最先反应过来,在顺庆府放开食盐销售渠道,看来大人已经知道其中门路。
现在召集大家前来议事,难道是想公开惩治其中不法?
想了想,有的人站出来公开叫屈道:“大人,我大明官场你不是不知道,购买盐引要花银子,卖盐的时候要贿赂盐运使那帮人,贿赂地方官员。
一路下来,一引食盐,怎么止这2两银子,即便5,6两银子也不止啊,如此瘫下来,拿到每引食盐超过30文铜钱。
从灶户处购盐,官府规定一担大米换一引食盐,但总要打点盐场官员,如此下来一小引官盐需要花掉1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