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着其中满身补丁,满脸麻子,身体壮硕的汉子,匠头笑道:“杨小旗,苟富贵祖辈三代都是打造鸟铳的能手,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你问问苟师傅吧?
老苟,可不要小瞧这位军爷,可是正经秀才出身,投身军伍之中,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小旗,但将来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哦。”
苟富贵大惊,哆哆嗦嗦的搬出板凳,请杨轩坐下。
虽然地面上颇为杂乱,但前世在工厂做过,现在要偷师真功夫,杨轩怎么可能摆出一副官架子,指着正在修理的兵器,连连摇头道:“苟师傅,工作要紧,我们边做边聊吧,我拉风箱,你打铁。”
苟富贵一听手足失措,但看杨轩如此坚持,也不好说什么,大家轮流拉风箱,轮流打铁,慢慢的聊起这鸟铳铸造。
在那以后,杨轩白天练兵,晚上则到兵器坊当帮工,夜深人静的时候则点着煤油灯看练兵纪实、纪实效优、天工开物、几何原理、军旗图说等书籍打发时间。
虽然过去常常一目十行,但看古书实在太费力了,虽然在前世经常涉猎各种古代文言文,但真正拿起古书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说全都是繁体字,辨认起来与简体字不同,单说这断句,就非常让人头痛。
古书可不讲究什么断句,所有文字叠加起来,若要搞清楚意思,就需要先粗略看一遍,再尝试断句,然后重新理解其意思,然后再重新断句。
一篇文章常常需要来回看几遍,最后因为断句错误完全搞错著者本意。
杨轩感到度日如年,就如同前世突然进入一个新公司一切都是新颖的,所见所闻都不太合理,需要大量改善,而身边众人则根本没有认识到,无动于衷。
有的时候杨轩也感到万分无奈,满是挫折的。
先拿练兵来说,虽然逐渐进入正轨,除了教大家如何保养枪支,讲解兵器构造,射击原理之外,除了背诵放铳口诀之外,杨轩将前世一些体能训练纳入训练之中,一天带着大家跑步,队列训练,做虎卧撑,反复不断的装填弹药,瞄准射击训练。
前世见多识广,训练方法当然非常新颖,不断训练,不断总结,鼓励大家不断发言,完全不像其他小旗那样死气沉沉的。
但将士们接受能力非常有限,很多人左右脚左右手不分,正步走凌乱不堪,根本走不出什么气势。
还有,这装填弹药不过十多个动作,虽然繁琐,但只要勤加练习之后也应该记住,但让人颇为沮丧的是就是有很多人记不住,动作常常搞乱,害得人叫苦连天。
除此之外,就是这个时代人的身体颇差,大家每顿吃过半饱,一个个瘦骨嶙峋的,根本没有什么力气。
练兵让人心烦,但在兵器作坊则是如鱼得水,常常大开眼界,只需十多天功夫,杨轩已经熟练掌握鸟铳打造的各种要领,更明白其问题之所在。
在大明朝,工匠地位极低,更是受尽盘剥,就拿这鸟铳来说,朝廷规定一支鸟铳不过4两银子,百年前银价平稳,工匠还有一点前赚,但这几十年下来银子越来越不值钱了,打造鸟铳工匠就赚得不多了。
打造鸟铳需要精铁,十斤生铁最多打造出一斤多精铁,一支鸟铳足足需要六七十斤生铁,需要三四人打造一个月功夫。
杨轩最初不理解,这鸟铳就只数个配件,再怎么打造也不需要一个月吧?但在作坊里面一试,目前还真的没有办法改变。
为了保证枪管内壁光滑,避免炸膛,工匠需要用锉刀磨光枪管内壁,人一天只能磨1寸(3厘米长),免得残留什么弹药余烬,免得影响枪支气密性。
一支鸟铳足足需要磨一个月,这还是使用简单机械之后,若完全依靠手工,那时间更长了。
工匠先将枪管固定,然后推动石磨,通过固定在石磨上的锉刀磨光枪管内壁,如此方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除此之外,这鸟铳本身设计也出现问题,就像前世枪支那样,枪膛要厚一点,枪口可以薄一点,但鸟铳则不是这样,从枪膛到枪口没有什么变化,如此连续射击之后,就发生爆炸了。
杨轩每天三点一线,奔波于校场、兵器作坊、营地之间,根本没有注意自己已经成为军中热议对象。
有人认为杨轩带兵太过宽松,士兵犯错只是加罚训练,很少鞭打教训的,有的像私塾里面的老师一样,但慈不掌兵,如此练兵虽然表面风光无限,但上了战场就尿裤子了。
但在半个月后司内操练中(相当于营级比武),在全司12个火器小旗中,杨轩力压群雄,夺得第一名,让那些反对者输得心服口服。
虽然洪武年间大明都大量装配火器,到明朝中后期之后超过3成,但由于将士们担心炸膛,射击训练不足,像王朝阳这种新募的兵马尤甚。
先是装填弹药,前前后后十四五个动作,由于大家平时很少训练,不是少装火药,就是少装铅子,有的更没有用搠仗压实,直接就装引火药,一轮比试下来,只有两三个小旗没有出错。
接下来是射击考核,各小旗差距就非常明显了,其他各旗担心火绳点燃引火药,担心炸膛,不但动作不规范,而且常常脱靶。
但杨轩的火器小队则不同,十天前查找兵书找到放铳诀,现在大家都已经熟记于心,每个兵丁都能倒背如流,即:
一洗铳、二下药、三药实、四下铅、五送铅、六下纸、七送纸、八开门、九下药、十按火绳、十一听令开火门,按火绳又是七个字,不利于记忆。
过去放铳诀常常是不同字数混用,如一洗铳二下药是三个字,后面的四下铅子、五送铅子等等又是四个字,而十仍开火门,按火绳又是七个字,不利于记忆。
杨轩来自现代,当然知道一些记忆技巧,全都改为三个字,简单明了,大家一口气能够熟记。
除此之外,这半个月下来杨轩除了不断讲解射击原理,不断做试验验证,克服大家恐惧心理之外,更重要的是每天不断亲手演示,大家每天不断训练。
现代军事训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断实际演练,人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不断模仿。
如此之下,虽然只有短短半个月,其成绩远非其他各小旗所能比拟的。
第七章 公开索贿()
在打靶比试的时候,全小旗十一人,在百步比试之时,除了杨轩三靶都命中靶心之外,有4人三枪命中靶子,达到戚家军善射标准(练兵纪实善射标准(三发皆中,姿势正确者,为军中善射者),有5人两枪命中靶子,有1人只命中一次。
在六十步(接近八十米)比赛的时候,全小旗十一人枪枪命中靶子,没有出现任何脱靶的。
这可非常不容易了,即便按照天下强军戚家军的判断标准,小旗也有一半以上的鸟铳手达到善射者水平。
现场观摩的参将王朝阳当即招杨轩问话,听对方就是这半个月传得沸沸扬扬秀才从军之人后,在众人面前着实夸耀一番。
刚从中军大帐走出来,被参将府的朱师爷拉到一边,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一番之后,一只手摸着胡须,朱师爷笑道:“杨小旗长,老夫中过秀才,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老夫看你这杨轩还算过人才,参将大人也有意重用,希望你不要忘恩负义啊。”
杨轩更是喜上眉梢,升官发财本来就是自己努力的,想不到今天居然有结果了,连忙拱手道:“参将大人抬爱,老先生错爱,在下受宠若惊。
老先生年长我杨轩,有什么直说,学生听从便是。”
没有高兴多久,朱师爷一席话让人心寒不已。
拍了拍杨轩的肩膀,朱师爷道:“杨轩啊,大人看你是一个人才,有心提拔你。
但你要识好歹啊,要将大人放在心头啊。”
杨轩大惊,不是拱手,就是赌咒发誓,好像这王朝阳是亲生父母似的。
看会意错了,朱师爷打断杨轩的话,直接了当的,如果想升官,就要给钱,并且给出不同的价码。
总旗四十两,百总一百两。
这不是让自己公开卖官吗?前世自己可以说横眉冷对政府,难道这一世要干出买官这种事情吗?
杨轩双手一摊,显得颇为为难道:“老先生,学生不过是一穷书生,走投无路才投奔军营,怎么有钱买官呢?”
朱师爷睁大那老昏的三角眼,马上开导对方,参将大人决定提拔你,那是前辈子修来的福分。
大明军中可不像大秦那样施行战功制度,高级官员完全施行世袭制度,低级军官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军中职位有限,机会有限,机会难得。
再说了,这百两银子已经非常少了,百总年俸五十两银子,不过两年军饷而已。
两年军饷?杨轩听得目瞪口呆的,前世虽然听说很多买官卖官的,有的花费超过数年收入,一直感到不解。
这真的是群魔乱舞的年代,升官需要贿赂长官,但大环境如此,除非你能够改变世界,否则只有随波逐流。
没有办法,杨轩连忙拉住朱师爷,添着脸皮好说歹说,自己目前只能凑齐六十两纹银,要不先交六十两吧。
朱师爷板着脸,声言一文钱都不能少,六十两银子只能提拔为总旗,不能提拔为百总,多的那二十两银子作为百总的定金,只要凑齐钱,立马提拔为百总。
杨轩催头丧气的,要凑齐剩余四十两纹银,可足足相当于自己一年年俸啊。
小旗月俸2两5钱,年俸30两,总旗月俸3两,年俸36两,百总月俸4两,年俸48两,要凑齐贿赂款项,这一年只能不吃不喝了。
最后朱师爷提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将这两年百总所应分得的份子钱交给自己。
现在盛行吃空饷,当然如杨轩这样的百总根本不够格吃空饷,要吃也是千总、游击、参将这些高级将领,但把总百总这些低级将领每年有点分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