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佞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县衙的官兵倒也积极,不仅仅抄了午仁书铺,还连着抄了其他几家盗版文曲书斋资料的书铺。

    这些书铺的老板都大呼冤枉,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会触怒官府。

    一些仅仅是改了个书名,但内容差不多一样的书商不由得暗为庆幸躲过一劫。

    也因此,分宜县的书商们开始默契地不再直接用别家的书名来编纂同样的书。

    大明的版权保护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知县熊绣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好官,在收取部分查抄说所得银两作为火耗以外,大部分共计三百余两的查抄都给了文曲书斋,以此作为文曲书斋的赔偿。

    由此一来,严衡发现自己严家的存银已达一千两白银,而且自己家的田地也被赎了回来。

    如今全家总资产已经达两千多两,以这个时代的购买力放在现代拥有这个财富已经相当于百万富翁,全家足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

    但在严衡看来,自己自然是要让自己严家和自己获得更多的财富,并能过上最腐朽的生活。

    所以,严衡觉得还是要靠文曲书斋甚至更多的方式挣得更多的钱财才好。

    严衡也劝自己父亲依旧要坚持在社学授学,毕竟也算是有点收入且可以培养出一两个与自己有师生关系的天才来。

    但自己父亲这些日子一直喊腰疼,严衡也就不好逼严准去社学,毕竟严准是自己父亲。

    随着对盗窃版权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强,文曲书斋的客流量又多了起来,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的销量也有所回升。

    不过,严衡并没有要让文曲书斋只靠卖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挣钱的意思,因为他也知道这种教辅资料只能挣一时的快钱,而文曲书斋得随时能让进店的客人有惊喜且情不自禁地想购买的感觉。

    为吸引读书人心甘情愿地掏钱,严衡便特地编辑了许多书集,什么蒙童必读经典十本,科举必备精选书一十本等等。

    本来作为公共版权的四书五经以及其他经史子集却也因此被严衡给整编成册。

    如此一来,反而刺激了读书人去消费,毕竟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背完这些书的确可以成为秀才。

    譬如解元郎推荐应试书单五本这类的书也被广为传播。

    欧阳进已经去了贵溪和新余、宜春等地,虽说分宜县的知县熊绣拒绝与文曲书斋一起合作并形成对考试辅导的垄断资源,但不代表其他地方的官府就不见钱眼开。

    在此期间,严衡决定要对文曲书斋的队伍进行扩招。

    毕竟,一旦欧阳进让文曲书斋与这些县府的官衙建立合作,文曲书斋得去这些地方开设分局,而开设分局就得招募更多得力的人去掌管分局。

    不仅仅是开设分局需要更多的人手,连带着现在的文曲书斋本身也还差人,毕竟文曲书斋承担的印刷量有限,亟需更多的人去提高生产力,另外,严衡觉得自己现在还缺少一个管账房的,毕竟自己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管理这些账务。

第五十一章 引进新员工与分组() 
鄢谧是江西丰城人,本是一个老童生,同自己老爹一样在一个较为偏僻的村子里做启蒙先生,穷困潦倒,因与父亲严准算是县试同榜所以被严准所熟悉。

    如今这鄢谧因卖地葬父而典卖了家中房产,正是无处安生之时,父亲严准见严衡说起文曲书斋需要个识文断字的账房先生,便介绍了此人。

    严衡见其本人木讷老实,也就答应收留了这鄢谧,且亲自面见后才发现这个嫣谧虽不过是寻常老童生,却有很强的心算能力,其父在世之时曾也在粮铺里管过账,熟稔数理之学,只是如今这个时代首重儒学才使得他落魄至此。

    但这对于严横而言,却是意外之喜,毕竟这年头找到一个识文断字的已属不易,找到一个能有较强计算能力的人就更难了。

    严衡给了这鄢谧一个月三两银子的高薪待遇,并教授给他一种新的记账法,基本上能做到即便这鄢谧再厉害也没办法作假,当然,现在或许还有些没必要对鄢谧有所约束,但严衡难保等以后文曲书斋的营业规模更大后,这位现在看起来木讷老实的鄢谧会不会改变心性,唯利是图,贪赃枉法。

    文曲书斋不仅仅多招了一名账房先生,还直接从被查抄的书铺里收留了一批比较干练的印刷工,如此一来,文曲书斋的印刷作坊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也有所加大。

    新招聘的印刷工共有三十来名,是第一批印刷工的两倍。

    也就是说,如今文曲书斋共有四十六名员工和一名合作伙伴即欧阳进。

    半年之内,欧阳进因为赌约的事没有半点俸禄,而除了账房先生鄢谧以外,其余四十五名员工都算得上是文曲书斋的技术工人。

    其中,徐德明既是印刷作坊的总负责人也是文曲书斋的总掌柜,虽连童生也不是,但胜在也认识字,要不然也不可能做校对工作,且也能独挡一面,严衡便也给他的俸禄提到了一月三两,同账房鄢谧一样。

    至于鄢谧一来就是三两,徐德明等人也没有不服气的,毕竟鄢谧是童生而且还能管账。

    不过,严衡也给文曲书斋的第一批印刷工加了五百钱的俸禄,而让他们与以一两银子一个月招聘进来的新员工分出差距来,这样也是让老员工有一种自己来得早与书斋更亲密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同时,严衡也允诺只要新进的员工表现优秀且愿意在文曲书斋长期待下去,文曲书斋会定期给他们调整待遇,优秀者也会有一个月二两三两乃至更高俸禄的待遇。

    这样也就更好的调动新员工的上进心也让他们愿意待在这里,毕竟在这里一直干下去是有希望一个月挣好几两银子的。

    即便新员工的俸禄只有一个月一两,但相比于他们之前已经算是意外之惊喜了,因为在这以前,很多人连俸禄这个意识都没有。

    欧阳进趁着眼下未到夏粮秋税的时节拿着严衡给他的一百二十两例银在外拉关系,而严衡这边则进行着对文曲书斋进一步改革,增加账房先生和调整俸禄后,由严衡和徐德明商议决定,四十五名印刷工按照印刷工艺流程分成制字组、排版组、校对组、刷印组、装订组和研究组一共六个组。

    其中研究组是严衡特别成立的,为的是以后可以有专门的人研究提供印刷工艺的改进方法,特别是从动力和材料方面改进印刷效率和印刷质量,毕竟要想做生意赚钱就得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生产成本只能提高工艺效率。

    六个组中除研究组外,由徐德明推荐和严衡考察,分别选出六个人担任组长,以负责他所在的这个组的生产环节和任务,并也有带来组内成员提高这个环节的效率和改进技术的责任。

    另外,编纂书集和书籍原创者则由严衡亲自担当,并自任总编纂,也领一个月三两的俸禄,而账房鄢谧有时候可以帮严衡一下,严衡便也让他领了个副总编纂的职衔,本来严衡是想让自己老爹也参与编纂这个工作的,但无奈自己老爹仗着自己是秀才瞧不起这份工作再加上他现在是有了娇妻忘了儿,连教书的本职工作都是懒懒的,严衡也懒得再麻烦他。

    这些日子,严衡正在教初夏认字,整个文曲书斋虽然在生产和财务管理两个体系上已经搭建完毕,采购和批量销售给其他书铺的书籍也有徐德明兼着,但店面日常零售却没有一个人看管。

    而初夏在家里无所事事,不像彩绣要服侍老爹和负责家里日常伙食和卫生以及采购日用品,深秋要带小严嵩,严衡便让她跟着自己到文曲书斋来帮忙照看。

    毕竟初夏如今也算是严衡的贴身丫鬟,跟在严衡身边也算不上什么,且严衡带她出去也让她作小厮打扮,也就更没有谁因此而说什么闲话,这年头的礼教还没有严格到满清时期和国朝初年,且在不久之后有位叫王阳明的同学还将对程朱理学发起更大的冲击,更有李卓吾这样的挑战礼教的人出现,因而即便现在在成化年间,有些女儿家出了闺阁也不会真的要浸猪笼,更何况初夏是严衡这个有资格浸她猪笼的主人带出来见人的。

    如此一来,文曲书斋从书集编纂到印刷以及发售算是有了一套完整的流程。

    严衡现在每日早上起床带着小严嵩晨跑锻炼,然后吃早饭练字,到下午带着初夏去文曲书斋见徐德明与鄢谧等人,初夏和徐德明前面招待进店找书买的客人,严衡则抽出时间去印刷作坊和工匠们商讨如何改进印刷工艺,并也会同鄢谧一起想着编纂下一本畅销辅导资料。

    小严嵩现在一直待在屋内背诵严衡布置给他的时文,半月下来,他也算是把知县熊绣做过的时文都背了个差不多,也默写了个差不多。

    而如今已是二月底,离县试开始已经只有五六天,街面上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文曲书斋的书籍销量也进入冷淡期,连在书斋里只看不买的人都少了许多,摆在书架上的最新一排科举必读书目已经两三天没有人买去,倒是严衡为了第一次参加县试的童生方便而新编的县试应试秩序与考场注意手册小册子一度脱销。

    连一些参加许多次县试的老儒童都来买。

    另外就是各种时文汇编的小册子也比较畅销,至于这些儒童买去做什么,严衡自然是不知道的,也没办法干涉。

    其他书铺也来文曲书斋大量订购这些小册子,自从县衙严厉打击盗版后,很多书商干脆就只从文曲书斋这里订货,也懒得自己去花心思汇编,毕竟都想在抓紧在县试结束之前多卖些小册子,赚点钱。

    严衡早在一开始就让徐德明等人在文曲书斋出版的书籍封面上印上“文曲书斋”字样,为的就是标明这是文曲书斋的书,尽管会让其他书商来订购且替文曲书斋销售出去,但仍然靠此声明着这是“文曲书斋”出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