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佞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衡提前交了卷,并借着路过时看了看小严嵩,发现他正认真地写着,而且已经写了一大半,便欣慰地点了点头,五岁参加府试,倒也能写出文章来,不论文章优劣,本身就不容易了。

    窦顶见严衡居然第一个交卷,心里既庆幸自己还好先做了手段,要不然只怕府试案首又得被严衡夺走,又暗想或许这严衡是明知自己已经没希望而故意表现出很厉害的样子吓唬自己,乱自己心神。

    “用心歹毒!”

    窦顶一想及此,就暗暗腹诽了一句。

    天阴沉沉的貌似又要下雨,等到大部分考试都要离场时,窦顶才将文章写完,这一天下来,他不是在看严衡就是在看小严嵩,思绪被打乱了许多,因而到现在才写完。

    出了考场,因为窦顶的帮忙宣传,严衡已经算是广为人知。

    有考生直接前来问严衡考得如何,提前交卷是否因为同自己一样没答好。

    也有考生倒是善意的安慰严衡不要灰心,毕竟还年轻,以后还有的时间。

    还有自恃才高的人则鄙夷地讥讽严衡是滥竽充数。

    严衡对此是不以为意的,也会低调地表示一下自己考的不怎么好,因为考试结束后,因为对结果的未知,人总是喜欢通过看见别人的失落来缓解自己紧张的心理。

    严衡便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看着一位考生从自己仆人手里拿过三年府试五年院试在一旁细读,严衡这才感到一丝快意,不由得笑问道:“你也读这个?”

    这考生点了点头:“府试过后,自然得为院试做做准备,这文曲书斋出的资料齐全,分析的也恰当,你可以去买一本,好好看看。”

    “我看过”,严衡笑了笑道。

    严衡说后就拉着小严嵩去了一家饭馆吃饭。

    可谁知,就在严衡一边吃着一边问小严嵩写的文章具体如何的时候,却听到身后传来炸雷一般的喊声:“哎呀,严世兄,不曾想在这里遇见了你!”

    “听说此次府试,你是必有信心夺得案首的,他们很多人听了都不服”,窦顶很主动地坐在了严衡面前,并很大声地问道。

    而这时候刚好有几个考生听到了窦顶这话,其中有人更是站起来说道:“是吗,我安仁县案首桂萼听了的确不服,不知这位兄台为何如此胸有成竹?”

    桂萼?人说江西名臣多,此话还真不假,严衡也没想到在这里还遇见一位未来做阁老的人。

    “他!”

    窦顶忙指向了严衡,然后直接打开扇子,笑道:“怎么,你不服,我这位严世兄之文采在分宜县可是人人皆知的。”

    桂萼也是年少心性,听窦顶这么一挑唆,便干脆直接走到严衡面前来,拱手道:“安仁县今岁县案首桂萼这厢有礼,请问兄台名讳。”

    “严衡”,严衡微微一笑,就回了一句。

    “刚才这位仁兄言及严兄才学不浅,甚至定能此次府试夺魁,不知严兄为何有如此自信”,桂萼问道。

    在这里很沉痛地告知书友们,也很愧疚的告知书友们,这本书要进宫了。

    不是我写不下去了,也不是我真的轻言放弃,主要是成绩不理想。我一直想写一部体验明朝社会生活的文,从士大夫到庶民,从朝廷到市井,但发现自己笔力不够,设计的情节很普通,布置的人物也很差强人意。还好没有上架,也算是没有浪费你们订阅的钱。我打算先暂时搁笔。就这样吧。

    后期我预想的情节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比如欧阳雪会成为尼姑,而严衡再次遇到她时,严衡已经成为了状元,刚成为新郎,娶的是李东阳之女。严衡有三个女人,爱过却一开始错过一段时间的欧阳雪,一直与严衡生理接触却未占据严衡心的初夏,还有既与严衡相爱还厮守一生的李东阳之女。欧阳露和小严嵩没有波澜的。再后来,严衡会成为第一个由外官做首辅的大臣,与正德亲如兄弟,而文曲书斋会演变成传媒、银行、制造等大行业巨头,改变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剥夺士大夫阶级生存土壤。小严嵩从县试到殿试会一直都是千年老二,甚至后来做阁老也是,所以兄弟间是有一场争斗的,最后会是严嵩从严衡手里夺过首辅,但实质是严衡让给他的。还有老爹严准也会成为进士,而且做官后会继续坑儿。比如弹劾刘谨,诋毁杨廷和。而最近的情节最高潮的点就是恩师熊绣会在三月之内直接从知县高升左佥都御史巡抚江西。这些都是严衡操控得当,创造的官场神话让六年没有升官的熊绣一举成为高官。这里面也有土豆的功劳,我之所以最近每章都在写下雨,就是埋伏笔,后期有一场空前的桃花汛,士绅们借此囤积居奇,严衡靠土豆帮助恩师救灾成功,还逼得士绅们倒掉粮食平抑粮价,但熊绣会出动官府力量打压这些倒粮食的大户,主角因此得到许多粮食,而发一笔横财,族人自然是后悔的,但也只能乖乖继续为主角打工。主角对熊绣的帮助让杨一清对他越发的重视。不过,在此期间,严衡和小严嵩有一场牢狱之灾,一场误会导致的牢狱之灾,原因就是之前提到的成化皇帝下过一道谕旨,内容是让严衡好好读书,却被下面的官员误会了。嘉靖帝会不会出现,我没想好,夏言、桂萼我已经开始提及了。还有主角第一个账房先生鄢谧就是治盐税有功的鄢懋卿之父。徐德明会给徐阶家族扯上联系。王越、于谦的后人会帮助主角在边镇灭鞑子。诬蔑唐伯虎的华昶等言官会死的很惨,窦顶此人以后会跟着宁王造反。王阳明也会跟主角有交集。

第九十章 府试(三)() 
严衡如今算是被窦顶的捧杀给逼得没法。

    看着这么多考生在窦顶有意煽风点火下,咄咄逼人地要与自己比试一番文采。

    连带着桂萼这样的后世名臣都被挑唆地失去理智,要与自己分个高下。

    少年好斗,爱争个输赢,乃是正常现象。

    严衡也知道自己再谦虚回避是不行的了。

    因为自己越是谦虚,窦顶就越是添油加醋地煽动其他各县考生的情绪,拼命地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因而,严衡不得不让小严嵩将唐伯虎的这首诗念出来。

    虽说不上这桃花庵歌不是多么精炼,但也胜在意境不凡。

    让这些不过读过四书几篇时文的年轻学子听了自然也能回味半天。

    自然,严衡和小严嵩也得以脱身。

    桂萼等年轻学子至此也没再心高气傲地要与严衡一较高下,虽说心里依旧还是不会认为严衡就真的能在文章上压过他们,但也开始承认严衡不是滥竽充数之辈。

    甚至,不少年轻学子愿意主动与严衡和小严嵩结交。

    特别是一些喜欢诗文的年轻学子,其中就有桂萼。

    他们现在通过桃花庵歌而不得不承认严衡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已远远超过他们。

    不过,却架不住窦顶特意借此继续吹捧严衡。

    甚至,直接对一些年轻学子洋洋得意地吹嘘道:

    “看出来了吧,我们分宜县的严兄之才即便不是才高八斗,但也远在诸位之上,诸位难不成还不相信此次府试案首不是我严衡世兄所必得?”

    “得意什么,不过是会写几首好诗而已,文章好不好还不一定呢。”

    “就是,这年头诗写的好照样名落孙山的人多了去了,也不缺你们分宜案首严衡一位,而且据说贵县父母官熊知县得罪了府台,以我看,别说是夺府试案首即便是中第也是难上加难吧。”

    不少年轻学子依旧不服气地和窦顶争辩着。

    窦顶则是佯装生气,给严衡和小严嵩争辩。

    但心底里却依旧是高兴的不行,他自然知道这次府试,严衡和小严嵩必定会名落孙山的,但就因为严衡和小严嵩会名落孙山,他才故意大放厥词道:

    “你们懂什么,不管你们信不信,我窦某敢断定严衡兄必定是此次府试案首,而小严嵩世兄则依旧是府试第二!”

    众位年轻学子自然是不服气,都斜着眼看窦顶。

    受窦顶的影响,这些年轻学子看见严衡和小严嵩也是斜着眼看,满脸写着轻视与不以为意。

    严衡和小严嵩也懒得理他们,他这几日一直是和小严嵩深居简出,除了参加府试接下来的几场外,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如何让小严嵩应试如何让文曲书斋继续借府试发财的上面。

    而这些日子,知府王通也未曾好睡,他一直在利用自己堂堂知府的特权,在寻找着答卷中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句的文章。

    知府王通很担心严衡两兄弟直接枉顾自己出的题目而直接以自己告诉他的那句为题,那样他即便敢取严衡两兄弟也会怕被大宗师给发现自己在徇私舞弊。

    但现在,知府王通没有发现答卷中没有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题的答卷,这让他很是松了一口气,并暗叹这严衡不愧是能把自己和他恩师算计进去的人,果然是个少年老成的聪明之人。

    不过,知府王通也没有打算让害的他现在提心吊胆过日子的严衡太得意。

    他找出了四五篇含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句子或者类似句子的文章,且都决定放在录取名单里,到时候一并录取。

    但知府王通还是选了两篇时文作为此次的府试案首和第二名。

    而且这两篇时文就是严衡和小严嵩的。

    知府王通也猜得出来这两篇就是严衡和他弟弟严嵩所作,不然不会这么巧的有论语里的原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但知府王通却是想当然地认为字迹比较好的那篇应该是严衡所作,毕竟严衡比小严嵩大很多,写的字自然要好些。

    为了不让严衡太如意,知府王通便决定选字迹差点的那一篇为府试案首,而且在他看来,虽说字里行间少些底蕴,至少文章水平是很高的。

    而字体写的比较好的那篇时文,即被知府王通认为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